春天里的另一场花事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tao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当然是春天里的另外一场花事了。一场没来由的雪,突如其至,她的到来会不会是一个预谋?
  突然想起一个叫韩愈的大诗人吟过的两句诗,道是“白雪却嫌春色晚,故作庭树作飞花”。而现在当我倚在十三楼的窗口俯瞰时,我看到在逼仄的城市一角里一树桃花灼灼,看到一洼春水微澜,还看到了一畦枯黄的草丛里绿意正蔓延着。那么,这漫天飛舞的雪花又算是凑的哪门子热闹呢?这让我倍觉突兀的一场春天的雪呀,显然不是韩愈诗中所描述的那般情境了。诗人的吟哦早已飘散在唐朝那场莫名其妙的春雪里。雪花卖力地在我的视野里舞蹈,她似乎还在作势欲扑进窗子来和我述说着什么。可我不想听她念叨什么。我权当她就是一个顽皮的孩子吧,走着走着,迷路了,误打误撞地,竟然就“不知转入此中来”。
  我栖在城市钢筋水泥的森林里,只好作一番这样的遥想了:春天深深浅浅的脚窝子,是否已经被雪花的落英覆盖了呢?我的前方是白茫茫的一片,背后就是我宁静的村庄,披蓑戴笠的父亲扛着铁犁,和老牛并肩站在田头,雪花静静地飘扬,濡湿了田野的眼睛,湿润着老牛混浊的双眸。父亲静默着,我知道他心里一定琢磨开了,嘿嘿,这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哩!
  这一场躲在春风背后蹑足而至的雪,莫非是想着这个春天的花事还不够盛大,不够炽烈?桃红李白在春的枝梢炫耀着、晃荡着,可当雪花铺天盖地绽放的时候,天地间霎时便只剩下静美了。清冽冽的风拂荡过土地的每一寸肌肤,每一个细微的毛孔都舒展开来,郁积了一季的浑浊被风卷残云般一扫而光,郁结了一冬的僵硬的块垒因此而柔软起来,而生气萌动。所有苏醒过来的事物争先恐后般张开嘴巴,它们得赶在这一场花事告别之前,把自己满腹的心事都倾诉出来。
  春天里的另一场花事,开放的花期最短,说来就来了,一声不响,说走也就走了,倏地,仿佛只是一个安静的转身。
其他文献
有一首歌这么唱:“东风呀吹得那个风车转哪,蚕豆花儿香啊,麦苗儿鲜……”哦,这歌听过。《九九艳阳天》是电影《柳堡的故事》的插曲,《柳堡的故事》就是在宝应县一个叫柳堡的地方拍的。  歌词中的蚕豆花,虽然平常本色,却也独具风姿,远远看去,像一只只蝴蝶栖息在片片绿叶之间,只是没有蝴蝶衣衫的华丽。是花,大多是会让人闻得着香气的,蚕豆花有一种淡淡的清香,花谢了,清香还在,那香气会浸到豆荚包裹的一粒粒蚕豆里。小
期刊
无缘无故滴了一夜的冬雨,早晨,仍没有止息的意思。一个人等待公交车,连一丝点燃希望的影子都没有。  一辆“四个圈”停了下来,摇开车窗。我欣喜若狂地奔了过去,像捡到了金条。那人审视了一下包装很严密的我,忽然,掉转头,谜一样地开走了。既来之,则等之,我就不信公交车们都生了病。  车终于呼啸而来了,我范进中举般地冲了过去,像极地脱险的呼救。  司机的表情很莊严,神圣。我倏地伫立了,那车里是清一色的“绿军装
期刊
每次回老家,都是匆匆去,匆匆来。今日也是如此,早晨骑车把孩子带到老家,交给了母亲,和父亲唠叨了几句,在孩子的啼哭声中冲出大门。就要骑车离开的一刹那,我猛然看到大门外的篱笆上,盛开着一朵朵紫莹莹的牵牛花,分外妖娆。  牵牛花是一年或多年生草本缠绕植物,在家乡它一直是人们最熟悉和最喜爱的花卉,常用它来点缀屋前、屋后、篱笆、墙垣、亭廊和花架。它风姿绰约,酷似喇叭状,又名喇叭花,一般在春天播种,夏秋开花,
期刊
每个妈妈年轻时都是满脸的胶原蛋白,后来有了我们这些闹腾的熊孩子,她们操心、变老。“变老”两个字听起来不觉得有什么,可是它们会没有一点点防备地变成几根白发,几条皱纹在不经意间就出现,  不管是在书上,还是电视上看到,讴歌母亲的分布密集,连“祖国”后边儿都要加上“母亲”二字。啊!我爱你,我的祖国母亲!似乎中国文化一直有一个标配———浓厚的恋母情结,从古至今,母爱这个名词都自带神圣、伟大的光环,在人们看
期刊
1995年4月,我和妻子回越西中所给父亲过生日。儿子在读学前班,由姨妹照管,没有与我们同行。途经普雄镇,我们便来到普雄的妹妹家。他们家四岁和六岁的一儿一女,见到我们很亲热,我跟着妹弟去农贸市场买了鱼和配料,又买了些蔬菜。舅舅家的大老表也在普雄,听说我们来了,也立刻赶到了。我和大老表摆谈,妹妹和妻子做饭。妹弟去街上买了啤酒来叫我们喝。大老表说吃饭的时候再喝,我的意思也一样。清洗鱼时,妻子要抠鳃来丢,
期刊
很多人都说芦荻是没有香气的,我却觉得自己不止一次闻到过,在阳光的蒸腾下,梦幻的浪漫,有点“香奈儿五号”般致命的诱惑。  天气晴好,我去骆驼山森林公园,看见一丛芦苇在池塘边开得正盛,绿色的苇叶,有点像甘蔗的叶子,都是细长的带子状。前方有个可爱的人儿正在走,因久雨乍晴,碎裂的地上有很多泥浆,山上也有溪水沿着低洼处汩汩下来,她专心致志地找干净的石块迈开脚,走一步,挪一步,生怕自己陷进泥缝里,不到十米的距
期刊
在哪过年?进了腊月门儿,想必根儿在农村的城里人,每到这个时候,都会或多或少地流露出这样的踌躇,但在城里生活多年的母亲,说起在哪过年,几乎都是果决地说:“回老家!”  这么多年,母亲惦记着灶王爷,她说别看灶王爷灰头土脸的,可他还管着一家人的吃喝,得把他老人家伺候好,要不然来年吃冷饭。  因了母亲固有的这个意识,每年的这一天,母亲都是在傍晚时分,在锅头上摆一碟糖果果,或者花生糖,向贴在墙壁上的灶王爷画
期刊
初秋的早晨,一个人走在幽僻的山路上,那实在是一种享受!  一条窄窄的山路弯弯曲曲地向着野草簇拥的山坳上延伸过去,两边是茂密的松林,高高的树干伸出无数的枝丫遮住了头顶。远处杂草里,有几根光秃秃的荆条伸出草丛,伸向天空,支撑着几朵悠悠的白云。林子里空荡荡的,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青雾,像浸在明净的冬水田里一般。间或也有一两只小麻雀在灌木丛中欢叫着,声音清脆婉丽,似几个银元掉到冰碟一般,又似叮咚成韵的山泉铿然
期刊
60年代初,在杭州大关桥东侧约三百米的京杭大运河旁,诞生了一家八百余人的钢铁厂,年仅20岁的父亲通过街道推荐,进入了一家轧钢厂参与“革命”。  这个单位是“大炼钢铁”运动后的产物。与众不同的是,这里聚集了许多从话剧团、杂技团、歌舞团、越剧团和曲艺团转业而来的文艺骨干,顿时成了文艺范儿们的会集之处。原先在剧团吹笛子的王师傅,中等个子,长得清秀精干,被分配在冷轧车间,每日晨昏或者在他心情特别愉悦的日子
期刊
记忆里总也抹不去那少女般的榕叶。于是,在一个阳光暖暖的午后,我再次走进倒生根公园;刚迈步拾级,旋即有了这榕叶是一本历史书,是来看唐宋诗词的想法;这样想的瞬间,猛抬头,一棵榕树旺盛的生命力便展现在我的眼前———枝枝条条相间而过,交头接耳交织在一起,呈半弧形状、横空斜斜地飞过头顶,伸向车声人声鼎沸的大道上空;枝条间,榕叶茂密,翠浓,阳光从榕叶间漏下来,就像从筛子孔漏下来一样,一朵一朵,碎闪碎闪的,扎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