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公共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是具有象征文化形象的一次实践,存在着一种公共性的、地域文化性的共同认知的价值预设,试图以文化形象的视觉转换来重新定义场所,提升环境品质,打造以人文环境为基础,以文化策略为导向,以美学经济为核心的综合性质的文化个性。本文以公共艺术创作的实际应用为例,以阳明文化介入大学校园公共空间为契机,探讨公共艺术设计中对于文化环境建设的思考,寻求建立新的地域文化的转换形式及审美价值。展现了公共艺术设计的多样性;使受众在同一个空间维度下,找寻到不同视觉维度的文化表現形式。
关 键 词: 公共艺术;文化符号;阳明文化
一、公共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的基本范围
人们通常所说的人文化的场景预设、文化符号的象征,是公共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的基本范围;在价值意义上,与城市建设的精神属性是完全一致的,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又是截然不同的。其一,公共艺术是一门包容性极大的综合性学科,必须极大限度地满足城市布局的实用功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而这又不能全代表艺术原则。其二,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扮演的角色是以地域文化的强化与提炼为核心,符合人性体验的基本属性,去承载人文化的职能。公共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的基本范围不仅仅是局限在一种关于公共空间的生产观念,是从城市的文化生长性方面做中长期规划,分析城市公共空间属性、梳理城市文脉特征、构想城市公共空间新趋势,提供基本的概念工具。在具体实践上,公共艺术创作需具备三个能力:第一,动手能力,将构想的思路塑造成一个具有空间属性的象征物体。第二,场域的认知能力,深悟城市居落、空间形态、水系和植物分布是有生命的,需满怀敬畏之心去构建新的可能性。第三,人文历史的储备,是塑造城市个性和地域文化品质的理论厚度[1]。“强调与提高”是公共艺术介入城市空间秩序法则的主要策略,即为“从点到面”,以少总多,这是我们所有人看待世界和生活的方式。
二、国内外公共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广义的公共艺术创作,一是谈及何人何时何事都有权对公共艺术起到核心作用,这是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所定义的;二是公共艺术作品本身就是一面城市发展与历史演变的镜子。从狭义上来说,公共艺术家、雕塑家、建筑家、环境艺术家等作为创作主体的公共艺术团体,在多数的公共空间中仅占到极少的比例,我们也难以描绘出其共同的特征。这些都表明了公共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的工作仍然是无限开放的。
目前国内所研究的公共艺术体系中,主要从物质形态的空间实践上着手,着眼于设计与空间的美学关系及其社会功能与意义。其中,在1992年颁布的《文化艺术奖助条例》第9条规定:公有建筑物应设置公共艺术,美化建筑及环境,且其价值不得少于该建筑物造价百分之一。另外,1998年发布实施的《公共艺术设置办法》,提出以东方文化为底蕴,综合考虑文化、美术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问题。经过近30年的发展,公共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逐渐增多,实践性质的公共艺术作品也更为丰富多样;而局部空间的点缀和小品,创作层面上的单一性,与地缘文化的断层问题也正在逐渐放大。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通过的《雅典宪章》,是一次“重塑城市文化”的美学运动,提出了城市的居住、工作、文化的主要功能,把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艺术建设提到了重要位置。20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提出“艺术在都市中”计划,这是整个国际性城市对于空间的人文品质追求的趋势,是当代城市自身空间生产的美学要求。另外,哈贝马斯提出的有关公共性的概念更加强化了创作层面上的多元属性。在公共艺术实践上,瑞典公共艺术大师奥登伯格创作的《Clothespin》,重新定义了公共空间的独特视角,让人们认识到“艺术是快乐的东西”,是公民平等地享有文化权利和分享文化成就的物质表达。
三、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百世之师-王阳明》公共艺术创作
当代地域文化价值日趋显著,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文化体系建设的同时,亦在寻求建立新的地域文化的转换形式及审美价值,探索具有民族化特色的公共艺术创作新维度。本次公共艺术创作是以营造大学校园的文化价值体系为着眼点,秉承“和成谦行、育秀于人”的高校办学理念;以“心学”大家王阳明及其阳明文化为核心,以其“知行合一”、“致良知”之学说引导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未来人生规划。
(一)设计规划及愿景
校园人文环境的文化属性与视觉呈现的共融是本次公共艺术创作的首要核心目标,这种环境是特定的价值预设或意义,意在用公共艺术的广义表述即景观来支撑起校园文化环境的建构。1.阳明文化的视觉转换方式的研究;2.校园环境优势与劣势的分析;3.师生公共参与设计的过程与认同。通过这三种方式将公共艺术的公共文化职能塑造出来,以艺术文化的价值提供一个视觉定义物体,同时又提供给师生定义自己的符号形象。
在实地调研中,汲取了近百位师生对于当代校园文化空间的畅想式营造,组织各校园职能部门陪同梳理场地概况:综合环境优势、景观绿植、空间生长性,塑造从间接到直接的诗性智慧校园文化空间。另外,较之其他区域,在作品布点时,应尊重作品放置地的场域气氛的引导性;这种场域气氛是场所及地域文化本身所具备的文化认同感,公共艺术的介入是“尊重”和“创新”,想象力的建立不是空穴来风,它自身带有启迪性、暗示性、激发性,公共艺术的创作过程在很大意义上扮演着这样的角色。
此次公共艺术创作注重校园空间中的文化生长性,这种生长性包含了作品与师生、环境三者的共鸣,在方案设计阶段,提倡师生共同参与建设,从文化性、地域性、公共性、整体性上突出阳明文化中“不忘初心”的导向认识,提倡“知行合一”的实践价值,达到“致良知”的修身目的。在作品题材、材料选择与表现手法上尊重地方特色,选取具有文化认同感的、避免形式的空洞与地缘文脉的断层问题,以公共性和文化生长性引导师生产生共鸣;针对重要节点逐层梳理,以达到“塑造文化特色,书写历史记忆;感为历史塑碑,今为时代铸魂;追溯阳明心学,营造校园文化;彰显人文魅力,实现情感回归”的美好愿景。在视觉层面上,试图通过王阳明人物雕塑设计的立体形象与浮雕墙的刻画,在造型、尺度、比例、肌理等方面突显出“知行合一”的文化价值取向。 (二)设计方案
王阳明人物雕塑设计的形象通过实地调研与探讨,结合“王学”思想的研究,整体以体现其倡明儒学之志,展示了生当天下为己任之圣人风骨,真实地塑造出文人雅士的品格和心境;在人物雕塑的材质上,用青铜的肌理表现其东方性的审美底蕴。
阳明文化浮雕墙刻画的是王阳明一生的经历以及治学过程的视觉表现,在内容上,以“志存高远、阳明悟道、知行合一、文韬武略、吾心光明”为主要涉及篇章。“志存高远”板块讲述阳明先生以读书做圣人为天下第一等事,并以“格”字表现其“格物致知”的探索精神。“阳明悟道”板块是塑造的是一个仕途坎坷、被贬悟道的艰辛历程,在贵州龙场意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心学精神,并得出“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浮雕墙的高潮部分在“知行合一”处得以表现,“不忘初心”是世人对于其心学思想的形而上总结,“事上炼”的精神是对文化体系的不断锤炼,二者互为表里;此处正前方是王阳明人物雕塑的摆放位置,笔者在设计过程中试图多维度地呈现出阳明先生从历史中缓缓走来,激励着师生前行。“文韬武略”板塊是反映王阳明一生热爱讲学授业解惑的集中体现,呼应了大学校园人文环境的生长性,在“武略”上,平定南赣匪患及宁王之乱,悟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气概之语。最后在“吾心光明”板块中,笔者以阳明先生道德之事工,为百世之师,五百年一完人,真正体现了“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达到了“致良知”的境界,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的思辨总结,概括其心学的集中思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公共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是基于社会文化体系下的美学实践行为,其过程是长期且具有规划性质的,创造的是一种文化符号,是充满了美学意象和意义之美的象征体;其最终目的并不局限于产生固化的物质形态,而是通过“激活空间”的观念来催生公共空间中的文化生长性,由此投射出当代生命意义与多元文化生态之间的密切关联,以时时刻刻的具有仪式性的眼睛,让空间意象的生成变成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文化符号。
基金项目:浙江越秀外语学院科研项目,公共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百世之师-王阳明》艺术创作为例
关 键 词: 公共艺术;文化符号;阳明文化
一、公共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的基本范围
人们通常所说的人文化的场景预设、文化符号的象征,是公共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的基本范围;在价值意义上,与城市建设的精神属性是完全一致的,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又是截然不同的。其一,公共艺术是一门包容性极大的综合性学科,必须极大限度地满足城市布局的实用功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而这又不能全代表艺术原则。其二,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扮演的角色是以地域文化的强化与提炼为核心,符合人性体验的基本属性,去承载人文化的职能。公共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的基本范围不仅仅是局限在一种关于公共空间的生产观念,是从城市的文化生长性方面做中长期规划,分析城市公共空间属性、梳理城市文脉特征、构想城市公共空间新趋势,提供基本的概念工具。在具体实践上,公共艺术创作需具备三个能力:第一,动手能力,将构想的思路塑造成一个具有空间属性的象征物体。第二,场域的认知能力,深悟城市居落、空间形态、水系和植物分布是有生命的,需满怀敬畏之心去构建新的可能性。第三,人文历史的储备,是塑造城市个性和地域文化品质的理论厚度[1]。“强调与提高”是公共艺术介入城市空间秩序法则的主要策略,即为“从点到面”,以少总多,这是我们所有人看待世界和生活的方式。
二、国内外公共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广义的公共艺术创作,一是谈及何人何时何事都有权对公共艺术起到核心作用,这是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所定义的;二是公共艺术作品本身就是一面城市发展与历史演变的镜子。从狭义上来说,公共艺术家、雕塑家、建筑家、环境艺术家等作为创作主体的公共艺术团体,在多数的公共空间中仅占到极少的比例,我们也难以描绘出其共同的特征。这些都表明了公共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的工作仍然是无限开放的。
目前国内所研究的公共艺术体系中,主要从物质形态的空间实践上着手,着眼于设计与空间的美学关系及其社会功能与意义。其中,在1992年颁布的《文化艺术奖助条例》第9条规定:公有建筑物应设置公共艺术,美化建筑及环境,且其价值不得少于该建筑物造价百分之一。另外,1998年发布实施的《公共艺术设置办法》,提出以东方文化为底蕴,综合考虑文化、美术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问题。经过近30年的发展,公共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逐渐增多,实践性质的公共艺术作品也更为丰富多样;而局部空间的点缀和小品,创作层面上的单一性,与地缘文化的断层问题也正在逐渐放大。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通过的《雅典宪章》,是一次“重塑城市文化”的美学运动,提出了城市的居住、工作、文化的主要功能,把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艺术建设提到了重要位置。20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提出“艺术在都市中”计划,这是整个国际性城市对于空间的人文品质追求的趋势,是当代城市自身空间生产的美学要求。另外,哈贝马斯提出的有关公共性的概念更加强化了创作层面上的多元属性。在公共艺术实践上,瑞典公共艺术大师奥登伯格创作的《Clothespin》,重新定义了公共空间的独特视角,让人们认识到“艺术是快乐的东西”,是公民平等地享有文化权利和分享文化成就的物质表达。
三、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百世之师-王阳明》公共艺术创作
当代地域文化价值日趋显著,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文化体系建设的同时,亦在寻求建立新的地域文化的转换形式及审美价值,探索具有民族化特色的公共艺术创作新维度。本次公共艺术创作是以营造大学校园的文化价值体系为着眼点,秉承“和成谦行、育秀于人”的高校办学理念;以“心学”大家王阳明及其阳明文化为核心,以其“知行合一”、“致良知”之学说引导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未来人生规划。
(一)设计规划及愿景
校园人文环境的文化属性与视觉呈现的共融是本次公共艺术创作的首要核心目标,这种环境是特定的价值预设或意义,意在用公共艺术的广义表述即景观来支撑起校园文化环境的建构。1.阳明文化的视觉转换方式的研究;2.校园环境优势与劣势的分析;3.师生公共参与设计的过程与认同。通过这三种方式将公共艺术的公共文化职能塑造出来,以艺术文化的价值提供一个视觉定义物体,同时又提供给师生定义自己的符号形象。
在实地调研中,汲取了近百位师生对于当代校园文化空间的畅想式营造,组织各校园职能部门陪同梳理场地概况:综合环境优势、景观绿植、空间生长性,塑造从间接到直接的诗性智慧校园文化空间。另外,较之其他区域,在作品布点时,应尊重作品放置地的场域气氛的引导性;这种场域气氛是场所及地域文化本身所具备的文化认同感,公共艺术的介入是“尊重”和“创新”,想象力的建立不是空穴来风,它自身带有启迪性、暗示性、激发性,公共艺术的创作过程在很大意义上扮演着这样的角色。
此次公共艺术创作注重校园空间中的文化生长性,这种生长性包含了作品与师生、环境三者的共鸣,在方案设计阶段,提倡师生共同参与建设,从文化性、地域性、公共性、整体性上突出阳明文化中“不忘初心”的导向认识,提倡“知行合一”的实践价值,达到“致良知”的修身目的。在作品题材、材料选择与表现手法上尊重地方特色,选取具有文化认同感的、避免形式的空洞与地缘文脉的断层问题,以公共性和文化生长性引导师生产生共鸣;针对重要节点逐层梳理,以达到“塑造文化特色,书写历史记忆;感为历史塑碑,今为时代铸魂;追溯阳明心学,营造校园文化;彰显人文魅力,实现情感回归”的美好愿景。在视觉层面上,试图通过王阳明人物雕塑设计的立体形象与浮雕墙的刻画,在造型、尺度、比例、肌理等方面突显出“知行合一”的文化价值取向。 (二)设计方案
王阳明人物雕塑设计的形象通过实地调研与探讨,结合“王学”思想的研究,整体以体现其倡明儒学之志,展示了生当天下为己任之圣人风骨,真实地塑造出文人雅士的品格和心境;在人物雕塑的材质上,用青铜的肌理表现其东方性的审美底蕴。
阳明文化浮雕墙刻画的是王阳明一生的经历以及治学过程的视觉表现,在内容上,以“志存高远、阳明悟道、知行合一、文韬武略、吾心光明”为主要涉及篇章。“志存高远”板块讲述阳明先生以读书做圣人为天下第一等事,并以“格”字表现其“格物致知”的探索精神。“阳明悟道”板块是塑造的是一个仕途坎坷、被贬悟道的艰辛历程,在贵州龙场意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心学精神,并得出“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浮雕墙的高潮部分在“知行合一”处得以表现,“不忘初心”是世人对于其心学思想的形而上总结,“事上炼”的精神是对文化体系的不断锤炼,二者互为表里;此处正前方是王阳明人物雕塑的摆放位置,笔者在设计过程中试图多维度地呈现出阳明先生从历史中缓缓走来,激励着师生前行。“文韬武略”板塊是反映王阳明一生热爱讲学授业解惑的集中体现,呼应了大学校园人文环境的生长性,在“武略”上,平定南赣匪患及宁王之乱,悟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气概之语。最后在“吾心光明”板块中,笔者以阳明先生道德之事工,为百世之师,五百年一完人,真正体现了“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达到了“致良知”的境界,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的思辨总结,概括其心学的集中思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公共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是基于社会文化体系下的美学实践行为,其过程是长期且具有规划性质的,创造的是一种文化符号,是充满了美学意象和意义之美的象征体;其最终目的并不局限于产生固化的物质形态,而是通过“激活空间”的观念来催生公共空间中的文化生长性,由此投射出当代生命意义与多元文化生态之间的密切关联,以时时刻刻的具有仪式性的眼睛,让空间意象的生成变成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文化符号。
基金项目:浙江越秀外语学院科研项目,公共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百世之师-王阳明》艺术创作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