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入,教师在进行教学期间,不但需要教导学生学会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创新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期间,融入合作式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本文简要论述了在小学数学课程讲解期间,合作学习方法的有效运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以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关键词】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1
现今,新课程改革正覆盖全国,重点提出小组学习及合作学习方法。此种方法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沟通、交流机会,为学生创建互相帮助、互相竞争、共同提高的平台。在利用合作教学方法时,学生不但能够提高自身的学习本领,同时还可以培养人际交流才能,让自己融入集体中。所以,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讲,其需要利用合作教学模式,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完善自身发展。以下简要针对小学数学合作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供参考。
1.小组合作学习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合作学习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只有在经过充分的独立思考,对问题有了自己的想法,觉得有话可说,才会产生交流,表达的欲望。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如果我们直接让学生合作用割补的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显然不行,即使有极少数思维较快的学生唱着独角戏,而很大一部分学生无法进行,特别是学习上较困难的学生只能做个听众,或许根本听不懂,所以我们要先让学生独立猜想,“想用什么方法求平行四边形面积呢?”学生会想到用数方格子的方法,然后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出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并填好表格。这时让学生分组讨论,找规律。再用课前准备的平行四边形和剪刀进行剪和拼,把它转化成会算的面积图形,然后把自己的思考所得在小组中交流分享。
2.利用合作方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原理
对于人来讲,唯有亲身感受到的事物才能够留存深刻的印象,同样,对于学习也是如此。在以往小学数学课程讲解期间,教师依照课本生硬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在下面枯燥记忆,教学效率较弱,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不高,严重的甚至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对于小学数学老师来讲,其需要帮助学生掌握沟通、观察、分析、推理、实验等基础性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建立自身特有的学习体系。在认知及学习知识期间,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发掘自身存在的不足,并指导学生予以改正,完善自身成长。在应用合作教学期间,一般多将学生划分成2~6人不等的小组,尽可能划分为4人/小组。另外,小组成员的安排也尽量遵循成绩优良的学生1名搭配成绩较差的学生1名,再配合成绩一般的学生2~3名即可,从而确保各个小组的水平一致,分布均匀,对每一名学生都给予同等的关注。
3.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选择性
究竟什么样的内容才适合合作学习呢?我认为选择的原则是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基础,以能挑战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前提。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找次品”一课时,我在让学生理解、掌握了“找次品”的基本解决手段后,再提出“探索找次品问题的最优策略”问题,让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就很有兴趣,他们利用学具操作或用画图的方式先探究至少几次,一定能找到次品的问题,再通过交流、比较、猜想、讨论、争议等活动,总结出了找次品的最优方案,学生成功后的喜悦令人难忘。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学生合作学习,有些内容明明很简单或哪些直接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就根本不需要合作学习,有些理论性较强的,以及偏深、偏难、空洞的以学生现有知识和条件无法合作学习的内容,就不要拿到課堂上开展,以免影响教学效果。总之教师要把握好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4.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让小组合作学习扎实有效,每个小组都根据本组同学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组规。如讨论之前要先独立思考;讨论中要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要认真倾听,不盲目跟从;要遵守课堂纪律,不做无谓争论等。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小组成员交流完自己的想法后,最后形成小组的统一意见。同时为确保规则的有效执行,让小组成员共同商讨,制定一些奖惩措施。因为是小组成员自己制定的规则,所以执行起来比较容易,良好的秩序也有了保证。
5.加强小组长的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在于:学生不会倾听,不会交流,只会各说各的,各干各的,表面上看有合作之形,实际上无合作之神。因此,小组内就需要一个综合能力较强,小组成员信得过的人组织协调(不一定是学习最好的),这个人就是小组成员推选出来的小组长。小组长是老师的助手,是小组的领军者,他的作用至关重要。他(她)们要知道:怎样进行作业、预习的检查、得分,怎样组织小组成员讨论,怎样提问同学,怎样指挥操作,怎样领导小组成员协作互助和把握小组学习的环节和时间,尤其是知道如何帮助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
6.改变评价方式,建立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
小组成员之间只有建立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才能以诚相待、荣辱与共,不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为了建立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采取个人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以对子或小组集体评价为主,个人评价为辅。如:教学中经常性地评比“最佳对子”、“最佳小组”,定时推出“最佳小组长”、“课堂小明星”,激励所有成员主动承担责任,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全面增强学生的整体意识、团队精神。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根据各小组的上课听课情况,回答问题的情况,给各小组打分,课堂展示时表现好的多加分,展示率高的多加分,小组合作情况好的多加分,学困生展示发言的多加分等。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官教兵”,“兵教兵”,达到“兵强兵”、整体提升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改善了师生关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实现了智慧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思维方法的优化互补,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1
现今,新课程改革正覆盖全国,重点提出小组学习及合作学习方法。此种方法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沟通、交流机会,为学生创建互相帮助、互相竞争、共同提高的平台。在利用合作教学方法时,学生不但能够提高自身的学习本领,同时还可以培养人际交流才能,让自己融入集体中。所以,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讲,其需要利用合作教学模式,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完善自身发展。以下简要针对小学数学合作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供参考。
1.小组合作学习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合作学习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只有在经过充分的独立思考,对问题有了自己的想法,觉得有话可说,才会产生交流,表达的欲望。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如果我们直接让学生合作用割补的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显然不行,即使有极少数思维较快的学生唱着独角戏,而很大一部分学生无法进行,特别是学习上较困难的学生只能做个听众,或许根本听不懂,所以我们要先让学生独立猜想,“想用什么方法求平行四边形面积呢?”学生会想到用数方格子的方法,然后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出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并填好表格。这时让学生分组讨论,找规律。再用课前准备的平行四边形和剪刀进行剪和拼,把它转化成会算的面积图形,然后把自己的思考所得在小组中交流分享。
2.利用合作方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原理
对于人来讲,唯有亲身感受到的事物才能够留存深刻的印象,同样,对于学习也是如此。在以往小学数学课程讲解期间,教师依照课本生硬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在下面枯燥记忆,教学效率较弱,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不高,严重的甚至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对于小学数学老师来讲,其需要帮助学生掌握沟通、观察、分析、推理、实验等基础性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建立自身特有的学习体系。在认知及学习知识期间,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发掘自身存在的不足,并指导学生予以改正,完善自身成长。在应用合作教学期间,一般多将学生划分成2~6人不等的小组,尽可能划分为4人/小组。另外,小组成员的安排也尽量遵循成绩优良的学生1名搭配成绩较差的学生1名,再配合成绩一般的学生2~3名即可,从而确保各个小组的水平一致,分布均匀,对每一名学生都给予同等的关注。
3.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选择性
究竟什么样的内容才适合合作学习呢?我认为选择的原则是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基础,以能挑战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前提。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找次品”一课时,我在让学生理解、掌握了“找次品”的基本解决手段后,再提出“探索找次品问题的最优策略”问题,让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就很有兴趣,他们利用学具操作或用画图的方式先探究至少几次,一定能找到次品的问题,再通过交流、比较、猜想、讨论、争议等活动,总结出了找次品的最优方案,学生成功后的喜悦令人难忘。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学生合作学习,有些内容明明很简单或哪些直接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就根本不需要合作学习,有些理论性较强的,以及偏深、偏难、空洞的以学生现有知识和条件无法合作学习的内容,就不要拿到課堂上开展,以免影响教学效果。总之教师要把握好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4.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让小组合作学习扎实有效,每个小组都根据本组同学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组规。如讨论之前要先独立思考;讨论中要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要认真倾听,不盲目跟从;要遵守课堂纪律,不做无谓争论等。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小组成员交流完自己的想法后,最后形成小组的统一意见。同时为确保规则的有效执行,让小组成员共同商讨,制定一些奖惩措施。因为是小组成员自己制定的规则,所以执行起来比较容易,良好的秩序也有了保证。
5.加强小组长的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在于:学生不会倾听,不会交流,只会各说各的,各干各的,表面上看有合作之形,实际上无合作之神。因此,小组内就需要一个综合能力较强,小组成员信得过的人组织协调(不一定是学习最好的),这个人就是小组成员推选出来的小组长。小组长是老师的助手,是小组的领军者,他的作用至关重要。他(她)们要知道:怎样进行作业、预习的检查、得分,怎样组织小组成员讨论,怎样提问同学,怎样指挥操作,怎样领导小组成员协作互助和把握小组学习的环节和时间,尤其是知道如何帮助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
6.改变评价方式,建立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
小组成员之间只有建立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才能以诚相待、荣辱与共,不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为了建立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采取个人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以对子或小组集体评价为主,个人评价为辅。如:教学中经常性地评比“最佳对子”、“最佳小组”,定时推出“最佳小组长”、“课堂小明星”,激励所有成员主动承担责任,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全面增强学生的整体意识、团队精神。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根据各小组的上课听课情况,回答问题的情况,给各小组打分,课堂展示时表现好的多加分,展示率高的多加分,小组合作情况好的多加分,学困生展示发言的多加分等。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官教兵”,“兵教兵”,达到“兵强兵”、整体提升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改善了师生关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实现了智慧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思维方法的优化互补,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