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习作的教学本质在于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轻松将自己脑海中的想法表达出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充分关注当前教育背景下习作教学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要能够充分明白单一的教学形式对学生习作创新思维的限制,中高年级的学生开始接触习作后,往往会对这部分内容知识产生学习上的恐惧,同时由于生活阅历不足,他们的习作作品也会出现内容空洞无物,结构杂乱无章的现象,针对性,教师要能够创新多种教学方法逐步锻炼学生的习作能力,提高高年级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方法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常常与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多时候学生在平时的阅读课堂中活跃无比,可是一到习作课堂就“蔫头耷脑”,感觉作文写作很难,不知如何下笔,最终导致习作质量不高。针对此,教师要想对高年级学生的习作提出针对性的指导,可以重点从关注文本渗透,传授写作方法;重视生活观察,积累写作素材;运用信息技术,强化习作训练等三大方面入手探析高效的习作课堂构建之策略。
一、关注文本渗透,传授写作方法
很多时候,教师在传统教育思想理念指引下往往會将阅读与习作割裂开来进行教学,这样的方式常常导致学生无法将两者联系在一起,导致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不明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开展阅读习作整合工作,通过关注高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分析阅读材料的同时渗透习作学习方法,帮助学生从阅读文本的分析过程中了解到习作常见的思路,让学生从阅读材料研读中提取习作内容,在文本研读过程中渗透写作方法实现教学有效性。
比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落花生》一课时,要能够在备课环节充分分析习作中的亮点所在,这篇课文通过借物喻人的形式展开,教师在阅读课堂中可以将此作为习作知识渗透点,通过关注文本内容,将其中作者对花生、桃子、石榴和苹果代表的不同的人,让学生去分析掌握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父亲为什么要让我们“像花生一样?”石榴、苹果等分别代表了怎样的人?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去找到文章中对他们的描写片段,然后在外表、印象等多个方面进行对比,从而帮助学生了解习作中作者用他们表达不同人及不同性格的方式,以此有效强化借物喻人的写作方式。通过这样的文本阅读渗透方式及时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文章蕴涵的各种写作思路,这样后续学生在进行习作练习时就能够掌握更多的写作方法,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了。
二、重视生活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1.强调观察重要性,从生活出发培育观察能力
习作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要想让学生在切身体验中引发共鸣,有感而发,教师就要能够在习作教学过程中选择与学生生活主题相近的生活素材,从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开始谈起,才能够让他们习作时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好人好事、从自己的旅游体验入手积累习作素材,还可以针对时下的时事进行多样素材的积累,比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最美逆行的天使是新闻报道中出现最多的,关于他们的事迹积累很多,学生将典型的,自己印象深刻的内容积累起来,在写作时能够举出鲜活的例子,这能够让学生的习作充满丰富的人文素养。
2.关注素材重要性,引领学生多方积累写作素材
习作教学的最高境界在于写作言之有物,对某个话题想象能够做到有感而发,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孕育到文字中呈现出来。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想提升学生的习作质量,除了要能够关注生活化内容,引导学生深入到生活实际中去观察发现,同时也要能够指导学生积极去积累多样的写作素材,由此唤醒学生体验生活的热情,创新积累习作素材,有效帮助学生解决习作“无米”的现状。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各种课内外读物,让他们在阅读中积累好词好句,将自己认为好的段落摘抄下来反复琢磨如何应用到习作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从课堂中脱离出来,通过走出课堂去体验生活,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生活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素材,比如秋天到来之际组织学生利用周末时间秋游,走出教室让学生到公园、田间山野去感受秋天的变化,让学生在对季节变化有直观感受时将其记录在日记本中,在生活体验的感悟抒写过程中丰富自我,实现教学有效性。
三、运用信息技术,强化习作训练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教师在习作教学过程中为了强化学生的习作能力得到提升,有时候也需要运用此种技术的辅助优化教学,以此有效实现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提升。在高年级《介绍一种事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设计课件的形式将单元课文中不同类型的精读课文进行对比小结,从文章内容、表达方法和语言特点等方面对《太阳》《松鼠》两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化整体梳理,然后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探究发现两篇说明文的区别,最终明白根据说明事物的特点要选择的表达方式也不同,在确定学习任务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进行习作练习,当学生写完作文后也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呈现的方式让学生之间互相欣赏习作内容进行多元评价。
综上所述,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能够坚持生本教育思想理念进行多元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习作课堂中实现他们习作能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吴秀惠.知之不如乐之——小学高年级快乐习作例谈[J].西部素质教育,2015,1(16):124-125.
[2]徐华军.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的几点探索[J].教学与管理, 2005(08):57-59.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方法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常常与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多时候学生在平时的阅读课堂中活跃无比,可是一到习作课堂就“蔫头耷脑”,感觉作文写作很难,不知如何下笔,最终导致习作质量不高。针对此,教师要想对高年级学生的习作提出针对性的指导,可以重点从关注文本渗透,传授写作方法;重视生活观察,积累写作素材;运用信息技术,强化习作训练等三大方面入手探析高效的习作课堂构建之策略。
一、关注文本渗透,传授写作方法
很多时候,教师在传统教育思想理念指引下往往會将阅读与习作割裂开来进行教学,这样的方式常常导致学生无法将两者联系在一起,导致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不明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开展阅读习作整合工作,通过关注高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分析阅读材料的同时渗透习作学习方法,帮助学生从阅读文本的分析过程中了解到习作常见的思路,让学生从阅读材料研读中提取习作内容,在文本研读过程中渗透写作方法实现教学有效性。
比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落花生》一课时,要能够在备课环节充分分析习作中的亮点所在,这篇课文通过借物喻人的形式展开,教师在阅读课堂中可以将此作为习作知识渗透点,通过关注文本内容,将其中作者对花生、桃子、石榴和苹果代表的不同的人,让学生去分析掌握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父亲为什么要让我们“像花生一样?”石榴、苹果等分别代表了怎样的人?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去找到文章中对他们的描写片段,然后在外表、印象等多个方面进行对比,从而帮助学生了解习作中作者用他们表达不同人及不同性格的方式,以此有效强化借物喻人的写作方式。通过这样的文本阅读渗透方式及时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文章蕴涵的各种写作思路,这样后续学生在进行习作练习时就能够掌握更多的写作方法,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了。
二、重视生活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1.强调观察重要性,从生活出发培育观察能力
习作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要想让学生在切身体验中引发共鸣,有感而发,教师就要能够在习作教学过程中选择与学生生活主题相近的生活素材,从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开始谈起,才能够让他们习作时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好人好事、从自己的旅游体验入手积累习作素材,还可以针对时下的时事进行多样素材的积累,比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最美逆行的天使是新闻报道中出现最多的,关于他们的事迹积累很多,学生将典型的,自己印象深刻的内容积累起来,在写作时能够举出鲜活的例子,这能够让学生的习作充满丰富的人文素养。
2.关注素材重要性,引领学生多方积累写作素材
习作教学的最高境界在于写作言之有物,对某个话题想象能够做到有感而发,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孕育到文字中呈现出来。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想提升学生的习作质量,除了要能够关注生活化内容,引导学生深入到生活实际中去观察发现,同时也要能够指导学生积极去积累多样的写作素材,由此唤醒学生体验生活的热情,创新积累习作素材,有效帮助学生解决习作“无米”的现状。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各种课内外读物,让他们在阅读中积累好词好句,将自己认为好的段落摘抄下来反复琢磨如何应用到习作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从课堂中脱离出来,通过走出课堂去体验生活,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生活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素材,比如秋天到来之际组织学生利用周末时间秋游,走出教室让学生到公园、田间山野去感受秋天的变化,让学生在对季节变化有直观感受时将其记录在日记本中,在生活体验的感悟抒写过程中丰富自我,实现教学有效性。
三、运用信息技术,强化习作训练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教师在习作教学过程中为了强化学生的习作能力得到提升,有时候也需要运用此种技术的辅助优化教学,以此有效实现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提升。在高年级《介绍一种事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设计课件的形式将单元课文中不同类型的精读课文进行对比小结,从文章内容、表达方法和语言特点等方面对《太阳》《松鼠》两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化整体梳理,然后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探究发现两篇说明文的区别,最终明白根据说明事物的特点要选择的表达方式也不同,在确定学习任务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进行习作练习,当学生写完作文后也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呈现的方式让学生之间互相欣赏习作内容进行多元评价。
综上所述,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能够坚持生本教育思想理念进行多元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习作课堂中实现他们习作能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吴秀惠.知之不如乐之——小学高年级快乐习作例谈[J].西部素质教育,2015,1(16):124-125.
[2]徐华军.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的几点探索[J].教学与管理, 2005(08):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