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的启蒙阶段,小学阶段的教育对学生的行为举止与学习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小学班主任不仅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还应当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能够发挥主体作用,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有助于启迪学生,能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本文浅要分析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的策略,希冀促进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策略
小学德育教育应当贯穿于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各个环节,班主任通过教学授课以及班级管理的融合,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开展德育教育,班主任能够掌握学生生活与学习状态,并调整班级管理策略与教学方法,有助于为学生提供理想的发展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与思想道德。
一、开展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德育激励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首先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加强生活化教育,从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并鼓励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观念。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小事入手对学生的积极表现进行及时的肯定与表扬,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习惯与价值观念。例如:班主任可以举办雷锋周活动,教育学生帮助他人,养成助人为乐的良好习惯。在校园和教室中,班主任看到垃圾应当随手捡起,通过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学生能够不乱丢垃圾,看到地上散落的垃圾时,能够积极捡起,对于这些积极的行为,班主任都应当进行记录,并记分奖励。班主任可以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帮助家长,进行家务劳动,并让家长对学生的劳动情况进行记录,通过信息反馈,有助于班主任掌握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情况,有助于让学生获得自信心与认可感。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的激励方式,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都养成良好的品质。
二、实施与学生心连心的激励策略
小学班主任思想道德教育不应当只通过言语及行为,也应当重视与学生的心灵交流。班主任认可并鼓励学生,使学生能够从班主任的激励言语中获得满足感与自信心,形成良性循环,提高学生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开展小学德育教育,班主任应当加强与学生的心灵沟通,通过营造浓郁的德育氛围,引导鼓励学生向班主任吐露心扉。小学阶段学生的模仿力较强、思维敏感,所以班主任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心理诉求,将与学生的心灵交流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使师生之间真正的敞开心扉的沟通,通过心与心的沟通,给学生以激励。
三、因材施教的进行德育激励
学生是存在差异的个体,在小学阶段,学生心理生理上尚不成熟,所以每位学生的关注点以及兴趣爱好都有较大的差异。随着我国时代的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创新,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也应当结合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展开多元化的德育教育,根据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进行差异化激励。班主任对于有较好行为习惯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组织管理活动,使这部分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为班级作出贡献。对于一些日常行为习惯较为差的学生,班主任可以制定一些简单易实现的目标,例如要求这部分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踊跃的发言,认真做笔记等。当学生完成班主任布置的任务时,班主任应当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肯定与表扬,让行为散漫的学生也感觉到自己被尊重与关爱,并通过小小善举来养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通过差异性激励,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需求,真正地将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全面渗透于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
四、以培养学生自律能力为主,进行德育激励
班主任進行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个体。在小学阶段,班主任应当以培养学生自立能力为主,开展德育教育,通过加强学生自律能力培养,使学生通过实践深入的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在责任心的引导下,严以律己。自律能力的形成较为缓慢,班主任可以为学生制定周期性任务,可以实施小班主任活动,将班内成员划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内选出一名成员当作班主任,再选出两名成员当班干部,其余成员为学生,通过小组内的扮演活动,有助于学生养成自我反思意识,并提高自律能力。班主任定期为学生布置思想品德学习任务,并要求学生进行周期性汇报,通过有效的总结和激励,不断培养学生的坚持精神。
五、德育激励策略要把握适度性原则
开展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班主任应当赏罚分明,在实施激励策略时,正确使用奖励与惩罚方法,才能够提高德育工作的高效性与严肃性。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应当准确把握激励尺度,不应当过分处罚,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与消极心态,但是也应当重视处罚的轻重,应避免过轻而使学生产生毫无痛痒的感觉。进行奖励也是如此,不应过多奖励,否则会使学生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也不应当奖励过少,会使得学生感觉班主任不关注自己的进步而产生情感距离。在实施激励策略时,班主任应当重视一视同仁,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进行有效激励,做到既不过分表扬,也不过分贬低。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对学生学习与生活指导。在新时代,班主任应当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日常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与生活实际相连的德育激励,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也能够树立良好的品质。
参考文献
[1]康冬梅,李文慧.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研究[D].吉首大学,2013.
[2]童力,王伟杰.中小学品格教育及德育政策实施与问题研究[D].扬州大学,2013.
[3]胡恩惠,刘斌.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4]顾秀群,刘雯雯.让“鼓励”的阳光照亮德育的天空——小学德育评价之我见[J].文教资料,2012,(29):188-189.
作者简介
辛玉洁,1987年生,甘肃秦安人,新疆巴楚县第一小学二级教师,主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教研与班主任管理研究工作。
(作者单位:新疆巴楚县第一小学)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策略
小学德育教育应当贯穿于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各个环节,班主任通过教学授课以及班级管理的融合,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开展德育教育,班主任能够掌握学生生活与学习状态,并调整班级管理策略与教学方法,有助于为学生提供理想的发展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与思想道德。
一、开展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德育激励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首先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加强生活化教育,从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并鼓励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观念。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小事入手对学生的积极表现进行及时的肯定与表扬,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习惯与价值观念。例如:班主任可以举办雷锋周活动,教育学生帮助他人,养成助人为乐的良好习惯。在校园和教室中,班主任看到垃圾应当随手捡起,通过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学生能够不乱丢垃圾,看到地上散落的垃圾时,能够积极捡起,对于这些积极的行为,班主任都应当进行记录,并记分奖励。班主任可以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帮助家长,进行家务劳动,并让家长对学生的劳动情况进行记录,通过信息反馈,有助于班主任掌握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情况,有助于让学生获得自信心与认可感。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的激励方式,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都养成良好的品质。
二、实施与学生心连心的激励策略
小学班主任思想道德教育不应当只通过言语及行为,也应当重视与学生的心灵交流。班主任认可并鼓励学生,使学生能够从班主任的激励言语中获得满足感与自信心,形成良性循环,提高学生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开展小学德育教育,班主任应当加强与学生的心灵沟通,通过营造浓郁的德育氛围,引导鼓励学生向班主任吐露心扉。小学阶段学生的模仿力较强、思维敏感,所以班主任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心理诉求,将与学生的心灵交流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使师生之间真正的敞开心扉的沟通,通过心与心的沟通,给学生以激励。
三、因材施教的进行德育激励
学生是存在差异的个体,在小学阶段,学生心理生理上尚不成熟,所以每位学生的关注点以及兴趣爱好都有较大的差异。随着我国时代的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创新,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也应当结合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展开多元化的德育教育,根据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进行差异化激励。班主任对于有较好行为习惯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组织管理活动,使这部分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为班级作出贡献。对于一些日常行为习惯较为差的学生,班主任可以制定一些简单易实现的目标,例如要求这部分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踊跃的发言,认真做笔记等。当学生完成班主任布置的任务时,班主任应当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肯定与表扬,让行为散漫的学生也感觉到自己被尊重与关爱,并通过小小善举来养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通过差异性激励,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需求,真正地将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全面渗透于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
四、以培养学生自律能力为主,进行德育激励
班主任進行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个体。在小学阶段,班主任应当以培养学生自立能力为主,开展德育教育,通过加强学生自律能力培养,使学生通过实践深入的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在责任心的引导下,严以律己。自律能力的形成较为缓慢,班主任可以为学生制定周期性任务,可以实施小班主任活动,将班内成员划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内选出一名成员当作班主任,再选出两名成员当班干部,其余成员为学生,通过小组内的扮演活动,有助于学生养成自我反思意识,并提高自律能力。班主任定期为学生布置思想品德学习任务,并要求学生进行周期性汇报,通过有效的总结和激励,不断培养学生的坚持精神。
五、德育激励策略要把握适度性原则
开展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班主任应当赏罚分明,在实施激励策略时,正确使用奖励与惩罚方法,才能够提高德育工作的高效性与严肃性。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应当准确把握激励尺度,不应当过分处罚,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与消极心态,但是也应当重视处罚的轻重,应避免过轻而使学生产生毫无痛痒的感觉。进行奖励也是如此,不应过多奖励,否则会使学生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也不应当奖励过少,会使得学生感觉班主任不关注自己的进步而产生情感距离。在实施激励策略时,班主任应当重视一视同仁,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进行有效激励,做到既不过分表扬,也不过分贬低。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对学生学习与生活指导。在新时代,班主任应当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日常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与生活实际相连的德育激励,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也能够树立良好的品质。
参考文献
[1]康冬梅,李文慧.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研究[D].吉首大学,2013.
[2]童力,王伟杰.中小学品格教育及德育政策实施与问题研究[D].扬州大学,2013.
[3]胡恩惠,刘斌.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4]顾秀群,刘雯雯.让“鼓励”的阳光照亮德育的天空——小学德育评价之我见[J].文教资料,2012,(29):188-189.
作者简介
辛玉洁,1987年生,甘肃秦安人,新疆巴楚县第一小学二级教师,主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教研与班主任管理研究工作。
(作者单位:新疆巴楚县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