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遇到了那些歌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bb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洛宾和三毛

  4月16日,多年前的这一天,音乐家王洛宾和三毛在乌鲁木齐见面了。
  当这个消息传出来的时候,整个文艺圈为之震动,几乎所有的重要媒体都报道了这个消息。
  中国文化史中,有那么多次见面,李白见杜甫,萧红见鲁迅,这些见面,各有各的情境,也各有各的缘由,但唯独三毛见王洛宾,是那么特别。他们不在同一个领域,不在同一种语境,甚至似乎不在同一个时代,但他们打破这重重坚固的“次元壁”,见了面,并且怀着善意,试图创造一份情谊。
  只是我们都知道,这次见面的欢愉并没有持续太久。4个月后,三毛去世的消息传来,王洛宾写下一首名为《等待》的歌:
  你曾在橄榄树下等待再等待
  我却在遥远的地方徘徊再徘徊
  人生本是一场迷藏的梦
  且莫对我责怪
  为把遗憾赎回来
  我也去等待
  每当月圆时
  对着那橄榄树独自膜拜
  你永远不再来
  我永远在等待
  等待,等待
  等待,等待
  越等待,我心中越爱
  或许,他们在寻求更大的印证、指认和映照。
  诗和诗的印证,诗人和诗人的映照。

1


  我的朋友李修文写了这么一段话:“我们中国人,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境地,总有那么一两句诗词在等待着我们,或早或晚,我们都要和它们破镜重圆,互相指认彼此。”
  他还说,中国诗词的好,不是因为一两句所谓的好句子,它早已变成身份证一样的东西。当我们的人生遇到一些关口、要害,当我们遭遇一些不为人知的幽微体验时,可以被这些诗词准确地映照。就是说,我们的经验和感受,已经被那些看似古老的句子说尽了,它们已经抵达终点,在那里等着我们。
  如果有一天,我们还需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哪些歌,在情感和经验的终点等着我们,等着我们的指认和印证,那么,王洛宾的歌,必然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块。
  王洛宾的歌,作为一个整体,冲破了自己所在的时代,也冲破了自己所依赖的地理环境。《在那遥远的地方》《掀起你的盖头来》《达坂城的姑娘》《在银色的月光下》《半个月亮爬上来》《永隔一江水》《青春舞曲》《康定情歌》,它们总是等在某个地方,等着映照我们。

2


  只要你来过孕育过这些歌的地方,就知道它们为什么会被赋予这么强大的期待。
  干旱、降水少、土地贫瘠,很多地方是荒山、戈壁、沙漠,山多、沟深,交通不便,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往往需要很长时间,甚至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肉眼可见的村庄,也要走很久。
  实地见识过西北的风貌之后,你才会知道,为什么西北人那样唱歌、那样穿衣服,为什么唱歌那么重要。
  比如花儿的发声方式,那种竭力突破人体器官功能的极限,加强共鸣,强化声音穿透力的歌唱方式,以及唱歌的时候,把手搭在嘴边做喇叭状的姿态,都是为了让声音传递得更远。这是人在荒野中训练出来的歌唱方式。
  还有新疆乐手在演出时,往往有大量的即兴、变奏,不管你是舞者還是歌者,想要加入他们,都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才能建立默契。那是因为他们的演出,通常是在家庭、村镇的聚会上进行的,没有形式的限制,也没有时间的要求。反而,因为白天太长了,出行太远了,有大量的时间需要消磨,每一首歌都要变来变去,每一次循环,都要加入新的元素,才能抵抗漫长的时间和遥远的距离。
  所以丹纳在《艺术哲学》里说,一个地方的艺术,和这个地方的地理、气候、物产乃至居民性格,息息相关。
  只有从这些元素里长出来的歌,才有强大的力量。这些歌为什么会有这么强大的力量呢?李修文在一次演讲中这样解释,因为这种从原始的环境里自然生长出来的文化,往往是“根本词汇”,或者也可以说,是“元故事”,是我们最基本的情感要素,也是最基本的叙事结构模型。
  就像荞麦说的:“我发现人有一个特质,那就是你刚好能承受你所遭遇的。”
  王洛宾在他遭遇的那些人生重要关口,遇到了那些歌,记下了那些歌,并用自己的方式,对它们进行了再创作。那些歌因此就像黑匣子,记录了那个时代,也记录了那个时代里的人的特质——那个时代,人似乎更浓烈、更淳厚。那些歌更记下了乱世之中的情谊、勇气和乐观。在曾经的荒莽乱世中,人们依然热烈地唱着姑娘、大眼睛、月亮、哈密瓜、玫瑰花。


三毛写给王洛宾的信

  最重要的是,王洛宾和他的歌,蕴藏着一种可贵的信念,他相信“音乐世界的绝对真实”,那些人的浓烈特质,那些勇气和乐观,爱和希望,是真实的。不是出自歌者的虚妄,也不是出自创作者的无限度添加。而是因为“在苦难之中,为别人创造出美好,这就是生命力”。
  这种相信,让他的歌成为信念的载体。
  承载信念,歌是效率最高的载体,因为“语言有时容易产生误解,所以用音乐”。
  记录了这些人和事,蕴藏着这种热情的歌,就像煤块,储存了太阳的能量,在人们需要的时候释放出来。
  不论在什么时代,不管是在新疆、青海还是其他地方,这些“煤块”都能熊熊燃烧,释放出爱、希望和勇气。
  “歌”这种东西,在这里被夸大了,它成为地外星球的生命驱动元素,成为几代人的激情催化剂。

3


  我们本地有句俗语,“吃了五谷想六谷”,五谷,是生活之必需,六谷,是余情余孽,是奢望,是虚幻的、不切实际的一切。但事实上,“五谷”中就已蕴含“六谷”,我们不是为生活必需的饮食而活着,而是以生活必需为支撑,去追求那些“六谷”。
  当生命终止的时候,“五谷”是要还回去的,而“六谷”却能留下来。就像谢铭祐在《泥土》里唱的,“从土里来,往土里埋”,他唱的是我们永远无法摆脱的宿命:我们的身体,与泥土、青草、朽木同构。但那些来自泥土的歌,却能摆脱这种宿命。
  王洛宾和他的歌,也是这种带着使命的歌。可能在他游走西北大地,收集歌曲,记录歌曲,改编再创作的时候,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使命,这种使命是要拉远距离,要从“大历史”的角度才能看到的。
  他只是忠于他的信念,用他的方式,去收录蕴藏在那些原初民歌中最基本的东西:爱情、热情、生命力、勇气、忧伤,并且对它们进行再创作。但正是因为这种懵懂,这些歌才毫无目的,也因此蓄满生命的原动力,才能成为“根本词汇”,成为“元故事”。
  这些“根本词汇”,不管包裹了什么样的地理、民族外衣,不管用了什么节奏、乐器,都不会阻碍它们被理解、被领会,更不会阻碍它们的传播。即便他歌里的月亮换成星星,草原换成森林、换成大海甚至都市,这些歌依然成立,歌里的情愫依然芬芳。
  这也是所有“歌”的使命。
  在苦难中,创造美好,在荒漠中,点燃篝火,这就是歌的生命力所在。人们相信这样的未来,也就更愿意吟唱和传递这样的歌,歌因此获得了久远的生命力。
  (小 六摘自微信公众号“韩松落见好”)
其他文献
我时常会想起从前在稻田里拾稻穗的一些情景。  在稻田收割的时候,大人们一行行地割稻子,我们小孩子跟在后面,把那些残存的、掉落的稻子一穗穗地捡拾起来。一天下来,常常可以捡到一大把。  等到收割完成,更窮困的妇女会带她们的孩子到农田拾穗,那时不是一穗一穗,而是一粒一粒了。一个孩子一天可以拾到一碗稻子,一碗稻子就是一碗米,一碗米可以做两碗粥,如果掺着地瓜煮,就能做四碗地瓜稀饭了。  父亲常说:“农田里的
期刊
假如你的妈妈在家辛辛苦苦熬了3小时汤,好不容易出锅了,你却跟她说:“妈,我要加班,回不去了。”那她会是什么样的心情?肯定有巨大的失落感。  这个时候,如果你对她说:“汤什么时候喝不行啊,难道非得今天喝吗?”那么,妈妈的失落感会加倍。  所以,別怪她觉得“你总是很忙”,因为这就是一个情绪路标词:重要的不是是否喝汤,而是她在表达一种情绪。这个时候呢,你应该用情绪和行动来回应她。  正确答案是什么?  
期刊
从履历上看,钱佳楠是“人生赢家”的代名词。  钱佳楠18岁时被复旦大学提前录取;19岁时,第一篇短篇小说《西村外》就拿到复旦大学望道传媒奖。大学毕业6年后,她放弃稳定的教职,决定去英语世界试试,“额头碰到天花板”似的申请到艾奥瓦大学创意写作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现在,33岁的她已在南加州大学攻读英语博士学位。  但实际上,一个母语非英语的女性想要在英语文学世界立足,其难度不亚于让美国作家从头学习唐诗
期刊
1  我常常渴念,那些晴朗的日子。  了无一事,阳光肆意洒落在年轻的草和树身上。  一双初遇的小蝶偶然停翅于小篱笆,它们一定不知道世间有过“梁祝”的故事。  蓝天挥一挥长袂,使燠热的下午变得温柔。  我偃卧在长廊下,让慵困自指尖流出,造个小小的,无端的梦。  但,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缘由,我遗失了那些日子。2  诗人赶一百里路,去看想看的向晚天空。  他想找寻如散落桃花的晚云,他想展开一卷彤云笺,
期刊
〔美〕安德鲁·怀斯水彩  这是多么异样而奇妙,  轻声的泉水,每天夜里  在槭树的凉荫之下,  总是持续不停地流逝。  月光停在山墙上面,  总是像一阵香气在飘动,  一朵朵浮云总是飞向  又凉又暗的太空!  这一切永远常住不变,  而我们只是休息一晚,  又继续走向海角天涯,  没有人再將我们思念。  随后,也许经过好多年  我们又会梦见这清泉、  门和山墙,像过去一样,  而且还会久久不变。 
期刊
这一生中,我还从没看过那么多流云。傍晚时分,倚在山坡上面对晚天,啃一块难以下咽的干粮,只觉得满目空明,心旷神怡。云朵倏来忽往,幻化无穷,忽而旌旗招展,号角嘹亮,迈过群山;忽而又婷婷袅袅,在天边逗留片刻便化为乌有,只留几抹微红,如失去的好梦。傍晚时分,溶溶落日驱散了薄阴,云翳变得透明,只有饱含冰晶的青色。  云首舔舐着五极八荒。猛然间光辉迸射,好似一声呐喊,万物齐齐焕发,史前人类或可称为天堂的那个地
期刊
一  青年节,应景看了条视频,B站的《我不想做这样的人》。作为“奔四”之人,我有些感触。  这是之前《后浪》的2.0版。去年是“前浪”向“后浪”喊话,这一次是“后浪”自己站上舞台发声,陈述自己不想成为某些样子的人。  包括不想成为“拿锯子的人”,非黑即白;不想成为随波逐流的人,毫无特点;不想成为隐形的人,良善缺失;不想成为浑身带刺的人,“杠”遍一切,等等。  里面的孩子,字正腔圆,意气风发,真像我
期刊
我刚到成都打工时,常混迹于水碾河农贸市场附近的小饭馆,与几位同样来自四面八方的同事,每人炒一盘3元一份的俏荤菜,黄曲米饭随便盛。如果老板不是特别忙,还会随手送我们一碗洗锅汤。  多年来,我一直将那一段生活,称为自己人生的“池塘之底”。已经低到了泥潭的最深处,而洗锅汤,便是那段触底人生的标配。  所谓洗锅汤,就是厨师在炒完一锅菜之后用来洗锅的水。沾了些残剩的油汁和盐味,烧开之后,撒一小撮葱花、味精,
期刊
许多年前,在江苏昆剧院看过一出《风筝误》。当时只当是才子佳人戏,多年后再看,却看出了理想与现实的盟姻。书生与佳人,生活在痴情爱欲的海市蜃楼里,倒是周边的小人物,有着清醒十足的生活洞見。  《题鹞》一折,世故的是一个小书童,他对寒门才子的风月想象给予了善意的打击,道理很简单:“如今的人,只喜势利不重孤寒,若查问了你的家世,家世贫寒,连诗的成色都要看低了的。”说白了,就是价值观。朱门柴扉,总不相当,才
期刊
語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一种思维工具;语言不仅塑造了我们的社交方式,也塑造了我们的认知方式。当我们在说流行语的时候,流行语也不可避免地在影响我们的思维活动。  现在的网络流行语,虽然有新鲜、活泼、接地气的优点,但也存在三个明显的缺点:浮夸化、标签化和浅薄化。浮夸化就是追求夸张的语义表达,动不动就封“王”称“霸”,说“神”道“仙”,语不惊人死不休。标签化就是把复杂的社会现实以及复杂的人物和事件,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