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略中国是处心积虑且由来已久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Do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侵华思想理论探源》较为全面、翔实地梳理、分析了近代以来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渊源。读后方知,从大陆政策的产生、大日本帝国理念的形成、皇国观念的激荡、大和民族优越感等诸多方面来看,日本侵华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更有深厚的思想文化支撑。了解日本侵华的思想渊源,有很多意义,也有利于廓清中日关系发展中的历史羁绊。发展面向未来的中日关系,要从历史的角度,逐步解除侵略扩张的战争罪恶感。这需要日本社会的真诚。
  日本侵华思想 中日关系 社会历史原因
  一、视角独特的历史思考
  “日本侵华问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学术研究的客体,从民族感情和民族责任出发,中国学者已经做出了告慰抗日英灵和死难者亡灵的理论工作,业已清晰地描述出日本侵华的政策指导和野蛮过程以及带给中国人民的刻骨铭心的深重灾难。然而,实事求是地看,我们还不能充满信心地说已经弄清了日本侵华的来龙去脉,尽管基本上做到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却几乎没有开始。因此,彻底弄清楚日本侵华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储备,就成为‘解决问题’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一个制约其后的先期程序。”“挨打固然值得同情,受辱更应该觉醒;受辱固然可悲,受辱之后竟不知为何受辱才是真正的可悲。这是知己知彼的辩证法。一个人或一个国家、民族,要想不再重复地被欺受辱,忍痛理清曾经欺辱过自己的对方的所思所想,包括那些或散乱或系统的侵略思想理论,就显得尤其重要和紧迫。”作者渠长根向我们披露了开展日本侵华思想理论研究的深层起因。
  关于开展日本侵华思想理论研究并写作成书的初衷,作者渠长根在前言中向我们做了这样的介绍。其一,本着科学的学术研究态度,去探求事物发展构成中“起源”这一元素具有重要意义。其二,弄清日本侵华的思想根源是引导侵略者并与之一起进行战争反思的基本功,即具有启迪与引导作用并能使反思者更充分地认识敌人和自己本身,从而做出更好的防备工作。由此可知,无论是基于学术研究的要求还是战争反思的功能,对日本侵华的渊源进行探讨都是很有必要的,于是便有了《日本侵华思想理论探源》一书。
  《日本侵华思想理论探源》一书的主要内容有六个方面:问题的嚆矢、日本侵华思想理论的发展轨迹、分布在日本社会各阶层的侵华思想理论、日本侵华思想理论与日本社会变迁、日本侵华思想理论与中日关系、余论,较为全面深刻地解析了日本侵华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根源。利用实践教学的机会,认真阅读此书,读后令人震惊。一方面,为自己之前对这些问题的粗陋、简单化;另一方面,为日本侵华的处心积虑和野心勃勃而惶恐、惊秫,由此深感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是十分重要的大事。
  《日本侵华思想理论探源》一书由新华出版社于2008年12月出版发行。作者渠长根教授是我国抗日战争史研究专家,曾经出版过《功罪千秋——花园口事件研究》。对日本侵华思想理论的研究起源于他博士期间对日本侵华问题的初步涉猎,出书之前曾公开发表了十几篇相关的学术论文。
  二、不能忽视的历史事实
  张振鹍先生说:“侵华理论是侵华行动的先导,是对侵略的鼓吹、鼓动、回复和辩解;有过去提出的,有的现在还不断炮制、包装;不论其形式是粗糙还是细密,都是侵略的一部分。对日本的种种侵略理论,我们的一些论著虽偶尔有所触及或批判,却从没有人作过全面系统的清理清算,其中有的恐怕还不大知道。这是日本侵华史研究中的一块很大的缺陷,很需要扎扎实实地补上去。”中国作为日本的侵略对象,研究日本侵华史,必须是全方位、多角度、多侧面的,因此,对侵华理论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日本的侵华思想理论在具体的存在形态上并不完全相同。”书中提到,日本侵华期间确有一整套侵略思想和理论,幕府的“宇内混同说”,明治时代的大陆政策、“东亚联盟论”等,都存在着共同联系,并且都体现出日本人赤裸裸的侵略野心。作者将日本人的侵华渊源追溯到16世纪末的丰臣秀吉侵朝征明战争,目的是为了揭露日本人长久以来便有侵略他国的丑恶思想。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种侵略思想的具体形态并不相同。既有转变成公开的国家侵略政策的部分,也有包容于政治家、学者、思想家、理论家的作品流传于世的,还有广泛国民的心理意识、风俗习惯里的成分。总地来说,这种侵略思想是层层推进、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一开始它具有隐蔽性、欺骗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世界形势的变化,它最终暴露出狰狞的面孔,让中国人民处于水生火热当中,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灾难。
  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其必然性与偶然性相结合的产物,日本侵华也不例外。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自古以来就与中国交往密切,更有自唐开始日本便大兴学习中国文化之热潮。因此,对中国国情较之西方国家更为清晰明了,为日后的侵华工作打好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同时,日本是个地域狭窄的小国,多火山地震,资源不足,由此形成了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狭隘的心胸,所以,地大物博的中国成为其心仪的侵略对象也是必然的。当然,在日本侵华过程中,也不乏有很多偶然因素。例如,甲午中日战争时,日本国力还并不是很强大,且当时中国的北洋海军实力较日军不相上下,若不是当时清王朝被西方列强逼得焦头烂额,无心顾及日本这等小国,还有李鸿章等人的避战自保政策,中国又怎么会输给日本?当时日本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没想到侥幸获胜,并获得了割占台湾、索要巨额战争赔款的丰厚待遇,由此产生了更加疯狂的侵略意识。试想,如果甲午战争中日本战败,那么他们侵略中国的嚣张气焰会不会那么高涨,从而发展为随后的全面侵华战争?肯定不会!由此可见,历史的偶然性也对日本侵华思想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谢俊美说:“中外学者对于日本侵华暴行曾进行过揭露,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对于日本官僚、政客、军阀、财阀们制造的侵华‘理论’进行揭批并不多。”渠长根先生在书中集中介绍了几个不同领域的具有浓厚侵华思想的典型人物。北一辉——学界侵华思想理论的旗帜,他歪曲利用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论断,杜撰国际战争合理化观点,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制造理论依据根源,创设日本法西斯主义理论,并且别有用心地大肆污蔑中国。这些丑恶的行径,都是北一辉站在日本的国家的立场上所做出来的,所以他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法西斯理论家之一毫不为过。石原莞尔作为军界侵华思想理论的代表,有一套自己加工制造的侵华理论,同时,他也是侵华战争期间最恶毒的三大刽子手之一,可恨的是,他最终竟然逃脱了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的惩罚。政界的岸信介、侵华思想践行者冈村宁次和知识界的福泽谕吉等,这些人虽然来自不同的领域,却有着共同的侵华扩张思想和带着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   读到这些,我不得不相信:“日本侵华思想的存在是客观的,但是具体形态却是复杂多样的。既有转变成公开的国家侵略政策的部分,更多的还是包容于政治家、学者、思想家、理论家、文学艺术家及其他社会权威人物的言论作品中流传于世的,还有散布在国民教育、战争动员、道德评判、社会规范之中的,更有广泛地渗透于国民的心理意识、风俗习惯里的成分。”在表现形式上,更为复杂,有“神国”思想、“八紘一宇”观念、民族优越论、国家主义以至军国主义等。代表人物有丰臣秀吉、佐藤信渊、山县有朋、福泽喻吉等。
  “日本侵华思想理论不仅直接影响到中日关系,还使得日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心理一步步陷入对外扩张的深渊。专制天皇制最终变成了日本侵华思想理论行为化的政治保障;而接连不断的针对不同政见者的政治谋杀,则成为日本侵华思想理论行为化的助推器;深入民心的民族优越感,成为日本侵华思想理论行为化的心理源头。”
  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一个统治者想统治一个国家,首先就要先统治国民的思想,中国历史上的秦始皇“焚书坑儒”、清王朝“闭关锁国”实际上就是统治者为了控制民众的思想所做出的相应措施,而当时日本法西斯也不例外。他们利用日本国民与生俱来的“忠君报国”思想以及极端的民族主义思想,不断通过各种手段为国民灌输侵略的正义性和必要性,逐步第把民众的热情推到了极点,甚至可以说是无比狂热的地步。近代天皇制逐渐成为日本政治制度的核心,天皇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并且具有极强的侵略性。天皇使仅仅是民间崇拜祖先的神道变成了国家意志和国家活动,具有了国家性质和民族特性。因此,在天皇确立了侵略中国的大政方针后,狂热的日本人便带着天皇所赋予的信念在中国这片锦绣山河山河上大肆掠夺,开展了一系列惨绝人寰的侵略活动,尤为可怕的是天皇至上的信念使他们置自己的生死于度外。笔者认为,这确实是一种强大的邪恶的精神力量。可以说,侵华不仅仅是军国主义的错,日本民众在背后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把忠于君主以及侵华当成自己毕生的事业与梦想。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签署投降协议的消息传到日本本土时,无数的日本国民跪在地上嚎淘大哭,甚至有人还携带一家老小卧轨自杀……可见当时日本国民的思想被军国主义灌输得多么严重。而除了受军国主义思想的洗礼之外,日本传统的“武士道”精神也在这次侵华战争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日本的历史上,武士是日本人的骄傲,武士阶级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的。然而在明治维新之后,武士阶级开始消亡,武士逐渐沦为闲散人,他们急切地渴望实现自身的价值,只是当时,无论是武士阶级还是日本普通民众,他们的价值观都停留在“忠君报国”的思想上,加上关东大地震后所产生的不安全感以及焦虑的情绪,使他们对殖民扩张的愿望更加狂热,更加的歇斯底里。随着军队的征兵,众多武士加入了军国主义的行列,开始完成了蜕变,而武士道中的“武士至上”的原则与法西斯理论中的军事独裁不谋而合,于是武士道也自然而然地成就了“日本热色法西斯”的理论温床。19世纪,随着清朝制度的不断腐朽,日本人自高自大的民族优越感逐渐体现出来,他们开始蔑视中国,伴随着“八纮一宇”的“皇国”理念及其宗教意识,大陆政策逐渐被日本人所践行,最终演变成侵华战争。
  “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是,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责任并未得到彻底的清算,无论是在物质形态上,还是在国家关系、民族潜在意识上,更不要说在精神意识和精神领域里。”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代表日本投降了。但是,他并没有向所有被日本军国主义蹂躏过的国家和人民道歉,更不要说坦诚地承认日本的罪行了。日本在战后未能彻底清算军国主义者所犯下的侵略罪行,也没有对年轻一代进行正确、全面的历史教育。因此,日本国内一直存在否认和美化侵略历史的社会土壤,右翼势力不时跳出来否认侵略历史,美化侵略战争,为战犯歌功颂德,而日本政府则以种种借口,采取包庇纵容的态度。
  随着近年来日本社会思潮的右倾化,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消极倾向更趋突出。2005年前后,那些年反复发生的历史教科书问题,其实质就在于日本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不能以正确的历史观教育年轻一代。日本政府的这种倒行逆施只能破坏包括中日关系在内的它与亚洲邻国的关系,有损它在亚洲及世界各国人民心中的形象。
  日本投降至今,已有十多位首相公开参拜过晋国神社,尤其是小泉纯一郎时代,中日关系更是冰冷到了极点,对他这种肆意伤害受害国人民感情和尊严、严重损害中日关系的错误行径,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表示强烈愤慨,并向日方提出强烈抗议。日本军国主义在近代史上对中国人民的伤害最为深重。日本作为加害方,应当正确对待那段不幸历史,尊重受害方民众的创痛和感情,这事关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日本政府及其领导人曾多次就历史问题作出郑重表态和承诺。然而,近年来日本一些领导人一再自食其言,在历史问题上不断挑起事端,严重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给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制造障碍。日本首相的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人对自己的侵略行为并没有一个准确而清晰的认识,他们没有认罪的意识,还一直生活在曾经的军国主义唯我独尊的自大世界里。
  日本社会迄今为止也仍然没有完全根据战争的本来面目和亚洲各被害国家的正当要求来认识历史、反省历史,以致造成了日本民众特别是青年一代对历史的模糊和无所谓,给亚洲国家与日本的国家的关系蒙上了新的一层厚厚的阴影。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出于冷战需要,美国开始纵容日本右翼势力,他们开始借机对教科书开刀,否认侵略,宣扬皇国史观。日本右翼势力偏执地认为,要让日本实现“政治大国、军事大国”的“理想”,恢复日本往日的“雄风和自信”,就必须彻底推翻“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历史结论、否定日本的战争责任、拒绝向被自己欺凌过的国家和人民反省和谢罪。篡改后的历史教科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思想文化上毒害人民。日本和德国之所以对二战的反省态度截然相反,除了美国的政策因素之外,最根本的原因是日本的“皇国史观”文化在作祟,它使许多日本人不愿意进行“自我虐待和否定”。新历史教科书再次大肆宣扬“皇室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基因”。   如果日本右翼势力的影响持续扩大,很可能会导致日本民众、传媒对右翼现象越来越熟视无睹。若是如此,日本对外战略的保守倾向势必日盛,陷于单边民族主义迷梦的日本,也会从此走上一条不归之路。2010年9月7日,一膄中国渔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与日本巡逻船发生相撞事故,日本非法拘捕了中国渔船及船员,以期国内外巨大震惊。而在中国政府的强烈要求下,日本终于放人,但是再次回顾这次事件,笔者认为这可以说是日本长久以来对东海海权的野心或是在钓鱼岛归属权上对于中国的挑衅和示威。众所周知,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们国家领土的一部分,日本制造钓鱼岛事件,某种意义上与其根深蒂固的军国思想依然有联系。对此,我国与其他广大亚洲国家必须引起重视,防患于未然。
  日本侵华曾经给中国带来了血迹斑斑的很长一段历史,但是,现今的中国人却似乎将之完全忘却了,就算没有忘记,也不能做到铭记这段屈辱的历史。李敖说:“2007年毒饺事件后,日本媒体别有用心的大势炒作,日本全民掀起了抵制中国食品的运动,现在在日本所有的超市,基本上再也很难找到中国食品的影子。这就是日本抵制中国食品的效果。可是中国人呢?喊抵制日货喊了几十年,口都喊干了,就是不见一个人行动,悲哀的很。可以这样说,在中国流通的商品中,有70%左右的高档货全是日本货。日本的国际难民援助金额为世界第一位,日本是除美国外向联合国捐款最多的国家,这是日本在国际政治中致胜利器。即使日本工业基础为零,用其资金重新打造一个工业王国,也会超过了中国的社会资产的总和!”虽然他的话有时会比较激奋,但确实很多都是事实,中国人民在指责日本人的同时,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动与思想是否一致呢?
  三、知史更为未来
  虽然日本依然存在右翼保守势力,但是,全球化的发展要求中日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要想实现中日关系良好发展这一目标,我觉得需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日本要认真解决历史认知问题,彻底摈弃冷战思维。
  中日双方要认真落实胡锦涛主席的五点主张精神,认真解决历史认识问题。阻碍中日关系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历史认识问题。小泉下台之后的这些年,日本还不断有否认和美化战争的行为,今年2月,日本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竟然轻描淡写地说南京大屠杀是子午须有,甚是可笑可恨。相反,面对由此激发的中日国民之间的情感对抗,日本朝野、媒体却不顾事实,不顾被害国家的感情,将中国民众的不满情绪,归结为中国进行所谓“反日”教育的结果。这种误导和煽动日本民众的冷战思维是当前中日政治关系严重倒退的主要原因之一。日本应本着负责任的精神,尽早解决历史问题和摈弃冷战思维,遇到问题应保持理性、冷静的态度,通过对话的方式解决,而不是任意恶化。
  其次,重视柔性的文化外交和民间交流,促进相互理解。
  加强文化外交和民间交流,以文化为使者,以第二轨道的民间外交为纽带,通过心与心的沟通和理解,弥合互不信赖的鸿沟,增进互相理解势在必行,而这也是构建未来中日关系的方策之一。在此,中日双方都要去努力地做,遇到不祥和的现象的时候,都要力争用温和的方式来处理,不要激化矛盾。
  最后,客观地认识和理解对方,培养具有未来思考型的中日青年。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继续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实现中日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对中日两国都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但中国政府始终把维护和发展中日睦邻友好关系作为长期国策,置于对外关系的重要地位,并一向认为,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两国人民,而且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在此希望中日关系可以得到改善,希望我们中国和日本可以从此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中日的明天会是美好。但是,更寄希望于日本青年能够认真地学习历史,了解近代以来东亚关系的发展脉络。
  诚然,日本人确实曾经严重地伤害过中国人民情感,目前也还依旧存在许多反动的具有侵略思想的人群与组织,我们完全有必要重新追忆起那段血迹斑斑的屈辱历史,清楚地知晓它的发展渊源,并且时刻铭记它,从而更好地做到防患于未然,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但是,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回忆的确是痛苦的,但是毕竟已经过去,一个人,如果总是在缅怀失意的悲伤的过去,那么它将永远沉溺于一个阴暗的世界,找不到重新振奋的勇气。个人都尚且如此,又何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呢?
  如果中国只是一味地去纠结日本侵华的历史、日本人现在还没有完全悔改,而忽视了自身的发展,那又怎么能使日本真正的心悦诚服呢?中国现今社会还存在着各种弊端,官僚腐化日益严重、人民精神世界日益空洞、道德素养呈下降趋势、国民没有共同的高尚的精神信仰……被双规的江苏财政厅副厅长张美芳坐拥七套房产、“我爸是李刚”、小悦悦事件、政府花钱雇人强抓上访者……如此种种,都体现出现今中国存在很大的硬伤。众所周知,3月11日本发生大地震后,日本国民体现的高素质令人肃然起敬,日本首相也经常是一贫如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怎么能要求日本人去尊重我们的国家呢?
  有一句话叫做“不能够改变世界就改变自己”,我们所要做的,不是一味地对日本人的不悔改耿耿于怀,而是应该努力提高我们的国民素质,完善我国的各种制度,使国民的权利真正得到保障。如果我们的文化与经济并驾齐驱,共同发展到高水平,如果我们的社会充满民主与和谐,如果我们的民族充满了凝聚力,那么日本人的嚣张气焰又如何能烧灼到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呢?
  追忆血迹斑斑的年代,不仅是为了知己知彼,了解日本的侵华渊源,从而达到防御的效果,更是为了重新审视自身的不足,从而找到提升的目标,不断强大自己,让日本向我们的民族表示衷心的敬意与歉意。
  参考文献:
  [1]渠长根.日本侵华思想理论探源.新华出版社,2008.2.121.
  [2]张振鹍.日本侵华史研究:一个粗略的回顾.抗日战争研究,1999.
  [3]谢俊美.近卫文麿的侵略思想及其活动述略.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1,(1).
  [4]姜长斌.认识日本之一:从丰臣秀吉到吉田松阴——明治维新前日本军国主义的传承.探索与争鸣,2005,(7).
其他文献
通过对小班生活习惯培养较好的家庭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许多家长懂得教育,善于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方法正确,效果良好。应生活习惯好的家庭的教育经验进行推广,使大多数家庭能做到家庭与幼儿园同步教育。  幼儿教育生活习惯教育经验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幼稚期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语言、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下一个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学校教学。交互式电子白板这种功能强大的高科技教学工具整合了传统黑板优点,它的应用打造了一个无尘化、智能化的课堂时代。课堂上,教师可以随时调用需要的教学资源,可以让学生体验虚拟的空间,利用记录效果有效调控课堂,实现白板与媒体软件的双重交互。纵贯电子白板的所有特点,电子白板为教学创设了新型的信息技术课堂。  电子白板信息技术教学新
期刊
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的主渠道。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有哪些方式、方法和有效途径?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应用实践,在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在主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技巧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的主渠道。为了更好地优化
期刊
(山东菏泽市牡丹区安兴镇中心校)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素质教育 管理方法  一、提升自身素养,持有健康心态  当今的信息时代,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再仅限于学校和老师,而有了各种各样的途径,然而学生掌握的知识也鱼龙混杂,真假参半,加上小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较低,这就需要班主任有渊博的学识,横贯今古,博大精深,这样才能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中引领学生,帮他们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作为班主任
期刊
(山东师大附中)  [摘要]择人任事——选择优秀的班干部有助于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释放班主任工作的压力。建立一支强大的班干部队伍,在选班干部之初,班主任需要做到细致观察和做好榜样,这样选出来的人才有说服力;而只有具备了大局意识、竞争意识和公正意识的学生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班干部。选举产生的班干部在班主任的精心调教下,应该会独当一面,事半功倍。  [关键词]择人任事 班干部 队伍建设  22
期刊
(河北省卢龙县刘田各庄镇山善庄小学)  一、案例产生的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写话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语文课程标准的提出,点明了“兴趣”对学生习作的重要性。长期以来,习作教学一直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作文几乎成了学生一种沉
期刊
(河北省承德县下板城学区乌龙矶中心小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 个性化阅读 独立思维  在教学《伤仲永》这课即将结束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仲永最终成为普通人,谁应该负责,为什么?”然后让学生讨论。(意图是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文章中所蕴含的道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学生讨论完之后。一名学生回答:“我认为仲永最终成为普通人,他的父亲应该负责。因为他的父亲贪图小利,没有让仲永学习,仲永才成为普通
期刊
高校音乐专业的人数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而不断增加,但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本文主要对河北省的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从而对整个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和对策进行研究。  音乐专业 就业现状 就业前景 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重视程度提高,音乐专业的学生群体不断增加,在毕业时面临着激烈的就业竞争。音乐专业就业不同于普通的专业,具有其
期刊
复合型高端文创人才的开发,是推动创意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通过前期的调研以及与国外高校在人才培养课程上的交流合作,以国际视野归纳总结了一些适合我国国情及浙江区域特点的文创人才开发培养经验。  国际合作平台 高端文创人才 人才开发  在文创产业大发展,国际交流日趋频繁的背景下,依托国际合作平台,推进商端文创人才的开发成了时代赋予高等教育复合型创意人产培养“政产学研”结合模式下的又一命题。  通过前期与
期刊
李煜作为一个“不恤政事”的亡国之君,给后代留下了无数千古传诵不衰的血泪文字。其中最能表现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和降宋的悔恨之心,就是其不朽词作中最为人熟知的一篇——《浪淘沙》,在词人和着血泪的词章中,看到一颗真淳、锐敏而坦白的心灵,能毫无拘束地用切身的心灵创伤,直接抒写自己的深哀隐痛,突破了花间词人的藩篱。  词 《浪淘沙》 李煜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是南唐后主李煜降宋后所作。李煜作为一个“不恤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