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比较阅读方法在小说阅读中的运用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1xq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因其情节性强,所以往往阅读起来很轻松,学生也喜欢读。但喜欢读是一回事,能否读懂又是另外一回事。涉世不深、阅历尚浅的高中生未必能准确地领悟小说的主旨、情感等,因此在解题时错误频出,甚至南辕北辙,作为教师也常常百般无奈、苦无良策。如何帮助学生读懂、读准、读透小说,精确地把握小说的真谛,这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也是真正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必由之途。在具体的教学中,我发现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可以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下面即以《还乡》和《何处是归宿》这两篇小说的解读为例,探讨一下比较阅读的好处。
  在做节选自路遥的小说《人生》中的片段文本《还乡》的阅读训练题时,有这样一道题目:“请探究标题‘还乡’的丰富意蕴”。学生的得分普遍不高,有一位同学甚至得了零分,他的答案是这样的:1.高加林的回乡,是他没能走出去的结果,体现了农民工难以融进城市,在城市难以维持生计;2.高加林的回乡,对他个人而言,是回到了一个无比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又是承载着许多伤心事的地方,体现了故乡对于游子的多重含义;3.从情节上看,高加林的还乡是一种必然的结局;4.展现了农民工难以进城,苦于生计的深刻社会问题。
  这位学生的答题,把主人公“高加林”的身份判断错了,误以為是“农民工”,导致整个文本主旨理解的角度发生了偏差。何以会发生这样的偏差呢?我的感觉是这位学生把《还乡》与先前做过的张云飞的小说《何处是归宿》混为一类了,看到“还乡”的题目,就主观以为和《何处是归宿》是同一类的主题。《何处是归宿》一文反映的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因为农村生活困苦,难以生存,由农村来到城里打工的菊儿和她的丈夫常年寄居在城市,对回乡终老心生畏惧,而在城市又很难安身立命,没有稳定可靠生活保障的他们成了处境尴尬的城市边缘人。而《还乡》中的“高加林”则是一个由农村调到城里机关工作,后因犯错而不得不回乡的人,“高加林”的身份、经历、境遇和“菊儿”完全不一样。但学生看到的确实是都在城里生活、然后都要无奈回乡的表象,便简单地以为两篇小说都是反映“农民工”无法在城里立足而不得已回乡的困境。为了让学生真正读懂文章主题,我尝试着把两篇小说放在一起深度阅读,精心设置了几个问题进行比较,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去披文入情、沿波讨源,在思考辨别中最终读懂文本。
  一、在比较中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小说主人公身份背景的不同
  我设计的第一个问题是:“菊儿”“高加林”都由乡里到城里,又由城里回到乡里,他们去城里前后的身份各是什么?从文中找到信息。
  学生讨论后找到了菊儿家“卖谷子”“卖豇豆、茄子”、丈夫种莴笋卖等能表明他们身份的信息,由此看出菊儿进城前的身份是“农民”,进城后,从文中“你就做梦吧!你不过是个外聘员工”,可以看出是“外聘员工”。
  而高加林的身份,从他回乡时孩子们高喊“高老师回来了……”中看出高加林原先是老师,进城里后他的身份从小说开头“天还没有明时,高加林就赤手空拳悄然地离开了县委大院。”看出他在县委大院工作,是机关干部。
  由此比较,学生们发现,原来“菊儿”和“高加林”这两位人物在进城前的身份是迥然不同的,即使都是在农村生活,但绝对不是简单地都属于“农民”这一范畴。这就使得学生在理解时不会再简单地为这两人都贴上“农民工”的标签。
  二、在比较中引导学生弄清人物进退原因的不同
  我设计的第二个问题是:“菊儿”“高加林”他们分别为什么进城,又为什么离城回乡?从文中找到信息。
  关于菊儿进城的缘由,学生讨论后找到两处文字:“一次,菊儿馋得慌,摘了一点四季豆吃,婆婆就唠叨,说要拿到镇上换钱的!还记得一天婆婆背了一大背篼,有豇豆、茄子……结果只卖了两元钱,还差点被汽车撞了。”“菊儿大着肚子也帮忙,老公一大早骑一辆破烂的三轮车到县城的批发市场卖,一斤才两毛钱。有一天早上天太黑,老公把车骑到了屋后的水田里,好在水不深,菊儿帮忙,好不容易才把车弄上来。看老公一身湿漉漉的歪歪倒倒地继续上路,菊儿哭了。”从这两段描述中可以看出,菊儿离开乡里来到城里,是迫于生计,是为了生存,是为了改变命运而在城里打拼,是一名艰辛的打工者,通常称为“农民工”。而高加林进城,是从一名老师调到机关做事,那不是迫于生计,而是工作调动,或许还属于“提干”高升,无论如何算不得“农民工”。
  至于离城回乡的原因,两人更是大相径庭。学生在文中找到菊儿老公的这样两句话:“老公没好气地说:‘看有一天你老了,谁还要你?你凭什么在城里生活?’”“你就做梦吧!你不过是个外聘员工,说不定哪一天就被开除了!生活都没有保障,你拿什么买养老保险?”这两句话更加强化了菊儿“农民工”的身份属性,也可以从中了解到菊儿家试图离城回乡,是出于老年归宿的现实考虑。而高加林回乡的原因,在文中能轻易地找到痕迹:“突然,有一个孩子在对面山坡上唱起了信天游——哥哥你不成材,卖了良心才回来……孩子们都哈哈大笑,叽叽喳喳地跑到沟里去了。”这古老的歌谣,虽然是从孩子的口里唱出来的,但那蕴藏的社会谴责力量,仍然使高加林感到惊心动魄:“他知道,这些孩子是唱给他听的。唉!孩子们都这样厌恶他,村里的大人们就更不用说了。”从这些文字中可以看出,高加林是“卖了良心”,成了乡邻“厌恶”的人,应该是做错了事被赶回了乡里。
  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们发现,原来“菊儿”和“高加林”这两位人物当初进城的原因完全不一样,现在离开城里的原因也完全不一样,一个是主动一个是被动,在进城和离城这段人生过程中的发展轨迹是迥然相异的。
  三、在比较中引导学生感悟人物心态的不同
  我设计的第三个问题是:面对无奈回乡这样的境遇时,“菊儿”和“高加林”这两位人物的心态是否一样?在仔细的分析后,学生们分别找到了答案。
  菊儿夫妇俩为了归宿问题争执不断,最后是菊儿的喃喃自语:“其实想想,有你和孩子在身边,去哪里都好!不是说有爱就有家吗?而家,不就是我们的归宿吗?”似乎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其实问题依然存在,没有真正解决,人物心态依然是纠结困惑矛盾的。   高加林又是怎样的心态呢?“当高加林再迈步向村子走去的时候,感到身上像吹过了一阵风似的松动了一些。他抬头望着满川厚实的庄稼,望着浓绿笼罩的村庄,对这单纯而又丰富的故乡田地,心中涌起了一种深厚的情感,就像他离开它已经很长时间了,现在才回来……”这段文字又让我们看出,当高加林回到“单纯而丰富的故乡”时,他是那么的感慨万千,这是为什么呢?表面看是离开故乡很长时间,其实是离开这种单纯的农村生活很久,反过来衬托出他先前浸润在复杂的官场生活中,可能掺杂了太多的名利虚荣,失去了淳朴和单纯的初心,而使得生活不纯粹,如今终于回来了,终于回归纯真和简单了,因而如释重负。再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最后一段:“当他从公路上转下来,走到大马河湾的岔路口上时,腿猛一下子软得再也走不动了。他很快又想起,他和巧珍第一次相跟着从县城回来时,就是在这个地方分手的——现在他们却永远地分手了。他也想起,当他离开村子去县城参加工作时,巧珍也正是在这个地方送他的。现在他回来了,她是再不会来接他了……他坐在一块石头上,身上像火烧着一般烫热。他用两只手蒙住眼睛,头无力地垂在胸前。他真不知道往后的日子怎么过呀?他嘴里喃喃地说:‘亲爱的人!我要是不辜负你就好了……’泪水立刻像涌泉一般地从指缝里淌出了……”从这段文字中我们看出,高加林进城后,变心了,辜负了所爱的人,现在“还乡”了,一下子后悔了,醒悟了,愧疚了。
  通过引导,学生明白了菊儿和高加林的离城,虽然都出于无奈也很惆怅,但带给人物内心的震撼和冲击程度却是不同的,由人物形象和遭遇引出的小说主题,也显然不可能是在同一维度的。但这就为引出对小说主旨的理解做好了铺垫。
  四、在比较中引导学生把握小说主题的不同
  在逐层深入的比较阅读与循循善诱之下,学生对两个人物的认识也逐渐深入,对于小说借助两个人物要表达的主旨也逐渐明晰。在此基础上,我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两篇小说作者的情感傾向和所要揭示的主题分别是怎样的?此时的答案自然是水到渠成、呼之欲出了。
  《何处是归宿》中,菊儿夫妇因为农村生活无法生存,为了改变生活而到城里寻求机会,寻求幸福,但是“农民工”的身份使他们始终无法享受到正式工的待遇,年老之后待在城里没有保障,回乡又不习惯,他们因而进退两难。作者对菊儿夫妇是同情的,同情他们的纠结和矛盾,同情他们的艰难命运。农民工的养老问题其实是个普遍的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谈何容易?小说拷问的是社会、是政府、是城市民众。
  而高加林因工作需要调到县委大院,却因为在进城后思想逐步改变,卖了良心,失了单纯,负了爱情,做错了事而回归乡里。当然,回到故乡,他已经觉悟自己的过错,后悔过去的所作所为,高加林的问题是他个人的问题,并不是普遍的社会问题,拷问的是高加林个人的良知,所以这篇文章“还乡”一词,除了指高加林切切实实地回到故乡外,更多的是指高加林良心的回归,以及单纯、淳朴生活方式的回归、做人本质的回归,作者对高加林的情感应该是怒其不争,欣其悔过。
  在这样的细致比较之后,学生不但读懂、读准、读透了《还乡》与《何处是归宿》的深刻意蕴,而且也深深地感悟到阅读不能凭经验主义或主观臆断,而是要深入文本,细读文字,细致揣摩,弄清人物的确切身份、事情的前因后果、发展的来龙去脉,这样才能真正明悟小说的主旨。
  ★作者通联:江苏海门中学。
其他文献
在进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时,为了节省教学时间,发挥教学目标的作用,要求教师能够找准文本教学点,并使教学点得到实际内容的支撑,让学生据此得到更大的收获。很多时候,情绪教学点的建立,是一种常规且有效的做法,现在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文章为例,简要分析一下情绪教学点的导入方式、核心环节实施方法,以及据此而进行文本深化分析的策略。  一、以情绪应用为目标的新课导入  文本教学点可以有多项选择,比如可以
一个国家的整体性繁荣,有赖于政治、经济与社会的三维建设,任何一维的错位与忽略都有可能祸及其他。  刚刚闭幕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社会建设”摆在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一样重要的位置,并且提出“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借此强调全民参与社会建设的重要性。  宏观而论,着手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建设,同样意味着一种新的“共同建设”。任何国家的繁荣,都有赖于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同舟共济
一、背景——问题的提出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在讲解课文时,多数学生希望老师多讲,这样可以省去思考的过程,因为他们觉得这个过程是在浪费时间。而面对老师的提问,多是保持沉默;即便站起来回答,也多是三言两语,不愿多说。一些学生甚至觉得与其让我思考语文的问题不如做一个数学题目来得实在。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像一盆冷水,渐渐浇灭了老师教书的热情。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我
张华   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学体式。其不论以记人为主,还是以记事为主,都要求交代明白,详略得当,线索分明。这就说明“记”要之于“叙”,“叙”就是叙述,而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表达方式,是各类文章写作的基础。叙述就是作者在文章或作品中对人事件、环境所作的交待、介绍和说明。客观事物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活动过程、变化情况,主要依靠叙述进行交代和介绍,于是,叙说和交代就成了叙
当读到《<指南录>后序》第六段末句——“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并由此读罢其后的第七段,我清晰地感知到伟岸的人物那“如同日月星辰,在历史的苍穹永远发光”的形象,感知到思想的先驱那“每当黑暗笼罩时,总是掏出燃烧的心举过头顶,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前行的路”的精神,更感知到编者将它列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专题“号角,为你长鸣”第一版块“烈士的抉择”第一篇,以旨在理解“诗人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忠
在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中,有一颗耀眼的明珠,那就是古诗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古诗文的教学承担着上承传统文化、下启现代智慧的作用。长期以来,高中语文古诗文的教学更多的将任务锁定在字、词、句的翻译与理解上,而这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学生掌握古诗文知识的需要,同时也瞄准了应试的需要。应当说面向考试评价是必须的,但是只面向考试又是不够的,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已经来到了核心素养培育的大门之前,如何在古诗文的教学中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一些微型课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分别从课程设计、学生活动、导语、板书等方面对微型课的教学形式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结合教学评价标准对微型课的讲授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   關键词 微型课;课程设计;学生活动  微型课的特点在“微”,授课时间一般是15分钟,答辩5分钟,常常在教师招聘、资格认定、职评晋升、能力评估等方面以其方便快捷而备受青睐。近期听了一些老师的微型课,很有感触。在此分享
小库尔特·冯内古特他本人亲身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因而其大多数作品都以二战时期为背景,书写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深痛灾难和无法磨灭的阴影。研读冯内古特的作品,会使读者对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人们的生活状态有更好的认识。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冯内古特的《茫茫黑夜》,对战争下的“价值扭曲”“自我丧失”以及“黑色幽默”进行了阐释和说明,使读者在以后的阅读中,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对二战后西方世界的作品有更深的感悟。 
关于《荷塘月色》的研究文章可谓汗牛充棟,但似乎很少有人从文气这个角度来进行探究。其实,作为文章大家,朱自清的散文是很注重文气贯通、一气呵成的。  《荷塘月色》里有两处贯通文气的“忽然想起”,是很值得揣摩的:  第一处在文章第一段的开头第二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从这里来看,作者“心里”的“颇不宁静”程度可
苏轼被贬黄州,仕途失意并没有消减他文学创作的动力,也许是“穷而后工”,他接连写下两篇散文佳作:《赤壁赋》与其姊妹篇《后赤壁赋》,前篇写于“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即农历七月十六,后一篇在“是岁十月之望”,前后篇的写作时间仅相差不长不短三个月,皆以“赤壁”为游览地点,苏轼可谓对“赤壁”情有独钟,他所去的赤壁是否为真正的“三国战场”,作者并不深加考证,只取其“赤壁”之名而寄托自己的心意,将其作为感情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