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9年招聘简章
【出 处】
:
金融研究
【发表日期】
:
2009年2期
其他文献
当前,全球经济和金融运行正处于持续不稳定状态,后金融危机时期特征依然十分明显。由于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脆弱性增强,区域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另一方面,大陆已经成为第二大世界经济体,随着ECFA进程的推进,两岸经济与金融联系日益紧密,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如何进一步促进两岸金融市场协调、互动发展,将成为两岸经济金融合作和学术交流的重要议题。
在一个不发达的转轨经济系统中,政府承担着两个主要的角色,一是作为制度变迁的主体或者称为转轨主体,需要进行财政融资并投资于新制度的构建;二是作为货币当局发行货币和对货币金融体系进行控制。这样转轨经济中就出现了与新古典货币增长模型,甚至M—S范式下不发达货币增长经济不同的货币扩张路径以及福利后果。本文将政府这一双重角色纳入M—S范式的货币经济系统,探讨政府在促进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货币扩张行为、后果以及均衡的存在及其稳定性。我们的模型分析发现政府推动制度变迁的最优融资方式是发行货币,其不仅能够为政府推动转轨提供财
完善的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是决定一个国家金融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维护金融安全与金融稳定的重要保障。次贷危机表明,金融消费者保护不足是导致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政府及国会将金融消费者保护作为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改革的重中之重。结合我国实际,本文建议加快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及时制定或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以“金融消费者保护”取代窄口径的“存款人保护”概念;适时建立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建立金融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与程序;建立金融消费者投诉数据库;不断加强消费者金融知识教育。
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对信息机制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解读,并对金融创新可能带来的信息失真问题进行了剖析。实证结果表明:提高金融市场的信息披露质量,减轻腐败因素对信息处理和传递机制的干扰,有助于降低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同时,简单、易于理解的金融工具更有利于信息传递和金融稳定,而过于复杂的金融创新则可能在投资者之间形成新的信息不完全,导致投资者的风险识别状态发生系统性改变,最终诱发金融危机。因此,只有当市场参与者能够接收到真实、准确的信息并反映出真实的市场交易状态时,信息的传递才是有效的。从信息处理的角度
本文在折衷理论的框架下,以中东欧国家为样本,运用DEA方法、面板数据及协整的方法探讨了影响转轨国家外资银行进入的因素。结果显示区位因素在外资银行进入中作用显著,转轨国家的经济发展、金融深化等制度改革及外资偏好对外资银行进入有深刻的影响,相比之下所有权优势及内部化优势等对外资银行进入影响并不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以下结论:外资银行进入的动机主要是为了获得转轨国家迅速发展及管制放松所产生的市场与租金,而能否带来先进技术促进东道国本土银行业研发、管理等的发展则有待商榷。
气候变化风险是一类新型的宏观经济风险,必然会对资产价格形成影响,并产生风险溢价。为了规避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人类社会做出比最优减排水平更大的减缓努力是理性的,并且可能愿意支付一个高于最优减排路径上的碳社会总成本(即气候变化总损失)的价格,以降低气候变化风险。本文将社会愿意支付的最大成本和在最优减排水平时的碳社会总成本之间的差额称为气候变化风险溢价。从碳社会总成本和支付意愿的估计中,发现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而言愿意支付一个高于碳社会总成本的风险溢价来规避照常经营(BAU)情形下所导致的气候变化风
在中国近三十年的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的二元经济割裂了城乡市场,造成城乡价格水平的不同演化态势。对有关数据的分析表明,城市和农村在零售商品额、基础设施投入方面的差异,以及城市化程度、GDP缺口、外贸依存度等因素,可以部分解释城乡价格变化速度的差异,而人均GDP与不同省份的城乡价格变化速度的差异有很强的相关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城乡价格指数的差异有减小的趋势,而城乡价格水平的统一,应该是我国的长期趋势。
为促进经济金融领域的高层次学术交流,加强金融人才队伍建设,欢迎海内外具有较高研究能力和业务水平的专业人士,到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从事短期访问研究。
本文根据我国热钱流动的实际情况,从微观上构建了一个关于跨境资金持有者利用热钱资金投机的多期优化模型,揭示了热钱流动背后的决策机制。研究表明:决定热钱流动的一个关键变量是热钱资金的影子价格和热钱流入的边际成本之比,这与托宾的q在理论上有着一致的含义。鉴于此,本文结合托宾的q理论,在模型框架内系统研究了我国热钱流动与人民币汇率升值、资本市场投机、央行加息以及短期资本流动监管等具体问题,其主要结论得到了我国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的相关月度数据和VAR模型经验结果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