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相处之道

来源 :行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860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的信徒中,青少年不少,老年人也很多,但中年的夫妻为数更多。说到夫妻,过去的夫妻大多厮守一生,现在的夫妻则离婚率不断增加。记得有一首歌,描写夫妻彼此的关系,先说妻子唱:
  “自从嫁了你呀!幸福都送完。没有好的穿呀,好的吃。
  没有股票呀,没有田地房产;没有金条,也没有金刚钻。
  住的也不宽,用的也不全,哪一件教我过得惯:
  这样的家庭,简直是殡仪馆:这样的家庭,简直是殡仪馆。”
  丈夫也跟她唱:
  “自从娶了你呀!每天听你烦。你说投机商呀,我不干。
  你说囤积户呀,我是更不愿;不做贪官,哪里来金刚钻。
  良心你不管,名誉你不关,难道你要我做盗犯?
  这样的女人,简直是原子弹:这样的女人,简直是原子弹。”
  对于夫妻之间的问题,在信徒中,找我协助处理的,也为数不少。例如:丈夫跑来跟我说,太太唠叨,废话很多,嫉妒心太重,怀疑心太强烈,对家族都不友善,实在难以再忍受……太太也来跟我讲,嫁给这个丈夫,她不胜懊悔,不负责任,吃喝玩乐,搞婚外情,甚至家庭暴力,最好能离婚……可以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对于家庭里的这许多事情,实在讲,我们一个出家人,也没有经历过这许多事故,很难帮他们调解。不过是信徒的家庭,也等于是我们团体中的一分子,总要给予一些关心、分析意见。
  像有的先生跟我说,师父,请你帮忙我教训、教训我的太太。可是师父不是学校的老师,太太们也不是学生,不能像老师管教学生一样的方式。有的太太跑来说,师父,先生如何、如何不顾家,请你帮我们来管管我的先生。你说那许多男士,有的年龄、学历、事业,什么都超过我,我不能因为我做一个出家人,有一个师父之名,就教育那许多男士们。总之一句,我说过的,我是一个垃圾桶,好事都不会告诉我,都是纠纷、吵架,都是难解的问题才来找上我。
  夫妻没有共同的信仰,这个家庭相处就不容易融洽。记得我在澳洲遇到一对台湾移民过去的夫妇,生活不成问题,但澳洲社会,除了大自然的风景之外,是一个人民生活很悠闲的地方,人事上都很逍遥自在。
  两个人因为退休了,也没有地方去,夫妻天天待在家庭里,时间久了,慢慢的,你看我不惯,我看你不惯,就有意见产生。最初是语言不合,到最后生起气来,甚至拍桌掼凳,摔坏东西。
  后来我们在当地设立了南天寺,他们因为在台湾就有信佛的因缘,参加佛光山的活动,夫妻俩就来寺里帮忙。之后,夫妻回家都互相分享在寺院服务的心得,怎样接待、怎么供应客人茶水、怎么礼佛禅坐、怎么煮饭拣菜……话题多了,欢笑声不断。自此以后,家庭气氛变了,夫妻也不再吵架,每天相亲相爱。
  有一天两个人就谈到,我们怎么能友爱、和好呢?原来是因为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信仰,有佛教的道场可以服务奉献。所以,我们成立佛光会以后,都主张先生来参加,要带太太一起来:太太来参加,要带先生出席。因此,人间佛教对于夫妻之间的和谐、尊重、相处,一定要有共同的信念、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生活,这对家庭就多了一层保障。
  人间佛教不像过去的传统寺庙,比方夫妻到寺院里来,本来是双双对对,就有人把丈夫带到东方,把太太带到西边,合法的夫妻在一起,这在佛陀的制度里,是被允许的天经地义伦理,为什么一定要把他们分开呢?
  有一对夫妻,两个人是自由恋爱结婚的,结婚以后,因为双方家庭都很有教养,所以没有吵过架,不过夫妻彼此不讲话,相互冷战。这不讲话很麻烦的,男人心里想,太太你应该先跟我讲话:女人心里也想,丈夫应该先和我说话,谁也不肯先开口。平时你吃你的饭,我做我的事,家庭显得很沉闷。
  先生是一位音乐家,爱好音乐,很顾家庭,性格也温和,从没有疾言遽色:太太则是贤妻良母,把家庭打理非常好,打扫得一尘不染。十多岁的女儿在旁观看,爸爸妈妈都这么好,为什么他们不亲爱呢?小孩子也不懂。
  有一天,太太在擦地板,先生在弹吉他,太太忽然把抹布放下来,说:“这一段很好听耶!”先生一听很惊讶地说:“你真的听我在弹琴吗?”“怎么没有听你弹,我天天都在听你弹啊!”“你怎么都没有告诉我呢?”两个人就想,好久以来,彼此误会,冷战这么长的时间太不值得了。“我们从明天起,再回复谈恋爱的时候,每天到公园散步十分钟。”
  其实夫妻平时要多沟通、赞美对方,常讲我爱你,你爱我,这就能促进两人之间的感情。现在有一些丈夫要上班去,说:“太太,再见!讲一声你爱我好吗?”太太不肯讲。“讲嘛!”这个先生觉得很尴尬,还是说:“你讲嘛!”“讲什么‘我爱你’、‘我爱你’,到了现在有什么爱不爱!”其实,夫妻之间,爱是没有时间的,爱是永恒的。
  后来这对夫妻的女儿长大了,也有同母亲一样的性格,嫁给一个很好的男人,同样的,彼此冷战,互不讲话。所以,男女双方希望“对方要先对我好”,这一个观念要修正。用爱才能赢得爱,就好比投资,你不投资哪里有回本呢?
  我曾遇过几次,从台北那么远来到佛光山的妇女,一把眼泪一把鼻涕,气愤、心情低落,说她要落发出家。我们一看,就知道这必定是家庭有了问题,当然问她,她也不肯直说。
  你要出家,总要对你的家世做一些了解,你填一张表格,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家里的电话、家里还有什么人?因为你要出家,总要直说,她把一切的资料都诉说了,但对于夫妻吵架,家庭纠纷还是不肯讲,只是说家庭不好。
  有了资料,我们另外打电话到她台北的住处。她的先生正在着急的时候,听到我们告诉他太太的消息,非常兴奋地问:“我太太在哪里?”我们就跟他说:“先生,太太是在我们这里,但是你要爱她,她才能回家;你不爱她,她就在我们这里出家了,我们是个寺庙啊!”
  先生就赶快说:“请你们不能让她出家!今天太迟了,我明天就来。”第二天,先生来了以后,让他们夫妻谈话,不要一个小时,夫妻双双笑逐颜开,手牵手回台北去了。像这样的故事,在佛光山经常有之。   也因这样的因缘,我们就在台北设立一个“观音线”,由朱唐妹、李虹慧等人主持,让一些因一时气愤的夫妻们,有个申诉的时间、窗口,给他们一些建议,减少夫妻对立的情况。
  过去我常常讲一个笑话:先生下班回家吃饭,太太煮了一道清蒸板鸭,先生一看,鸭子怎么只剩一条腿,就问太太:“怎么你煮的清蒸板鸭只有一条腿呢?”
  太太就说了:“我们家的鸭子都只有一条腿!”“乱说,我们家的鸭子怎么可能只有一条腿?”太太说:“你不信,我带你到我们家后院的池塘去看。”因为是正中午,鸭子正在休息。大家都知道,鸭子休息的时候,都把另外一条腿蜷起来,太太就说:“你看,我们的鸭子不都一条腿吗?”
  但先生也不是那么简单就被蒙骗过去,他两只手鼓掌,掌声一起,鸭子受了声音的振动,伸出另一条腿,即刻划了水离开。先生笑着说:“太太,你看,我们的鸭子不是也两条腿吗?”
  太太沉着脸:“先生,你不知道吗?因为你有掌声,它才有两条腿的啊!”意思是说,我天天煮来给你吃,你一句赞美都没有,就让你只吃鸭子一条腿,如果你早一点给我一些掌声,我就让你有两条腿吃了。
  所以,夫妻相互赞美,偶尔先生买一点小纪念品送给太太,太太偶尔要赞美先生。赞叹也是佛教修行的法门。父母赞叹儿女,鼓励比打骂有用:夫妻相互赞美,相敬如宾,自然感情增进:不开口的夫妻,必定都会出问题的。
  其实,一个家庭里也不只夫妻之间有问题,还有婆媳相处问题。尤其婆媳不合,让一个男人夹在妈妈和妻子之间,实在难做人,一边要尽孝,一边要有情义,很难兼顾。
  有一对婆媳一直处不来,妈妈要求儿子必须跟媳妇离婚:妻子要丈夫搬到别处去,不要跟妈妈这个苛严的老太婆住在一起。
  聪明的男人就对妈妈说:“妈妈!我们才结婚不久就离婚,会给人笑话,也会说妈妈对媳妇不好;假如迟个半年,妈妈待她好一点,让人家知道,我们家里的婆婆很爱护媳妇,然后我们离婚,就不至于影响妈妈的名誉。”妈妈听了以后说:“半年我可以忍耐,但是你要有信用。”
  儿子又对太太说:“我们现在刚结婚就出去,人家说我们不孝,今后也很难做人,这样好了,以半年为期,你对妈妈好一点,跟她说笑话,让她欢喜,人家知道我们家庭和顺,然后我们再搬家,也不至于让人家取笑我们家的婆媳相处发生了问题。”太太听了以后也说:“半年我可以忍耐,我会照你的话做,但半年后我们一定要搬家喔!”就这样,婆婆为了对儿子的承诺,就对媳妇有所爱护:妻子为了对丈夫的交代,从此对婆婆也恭敬孝养。
  半年以后,妈妈对儿子说:“儿子啊,你可千万不能跟媳妇离婚,她实在是好得不得了。”媳妇也跟丈夫说:“婆婆实在是对我们很慈爱,我们还是不能搬家。”家庭本来都没有事,只是婆媳之间有了成见,一个男人夹在两人中间,如何把成见消除,就需要智慧了。
  所以我经常讲,婆媳之间要跳探戈,夫妻之间也是要跳探戈。就是牙齿和舌头,有时候一不小心,牙齿也会咬到舌头。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待人好,什么问题都能解决。就如现在一些做领导的人,对部下要爱护,要帮他解决问题,部下自然对长官就恭敬,那么工作也会有效果。所以彼此体谅,彼此友好,人间的喜悦就会增加。
  关于婆媳之间的问题,也有一则趣谈。有一户人家,因为端午节到了,婆婆就叫媳妇说:“媳妇啊,端午节到了,你要包粽子。”媳妇一听,现代的女孩子,哪里会包粽子,但婆婆的话,也不敢拒绝,就非常辛苦地跟别人请教、学习。
  到了端午节中午,好不容易粽子包好了,就在粽子快煮好的时候,她想向婆婆报告,可以吃粽子了,却听到婆婆在客厅里打电话,注意一听,婆婆在电话里说:“女儿啊,你的弟媳妇快做好了,你赶快回来吃粽子喔!”
  媳妇一听,顿时生起嗔恨,无明火燃烧。心想,我这么样辛苦、艰难地包粽子,你一点都不给我帮助,给我安慰,现在粽子好了,就叫你的女儿回来吃粽子。媳妇非常不服气,把围裙一解,厨房门一关,就回娘家去了。
  大概娘家也不远,回到娘家,进了门,正好看到妈妈,拿起电话,一看到她回来,就说:“女儿啊,你回来得正好啊,我正在要打电话告诉你,你嫂嫂的粽子包好了,叫你回来吃粽子啊!”女儿一听,这才明白,原来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母女有母女的感情,婆媳是婆媳的感情,不是不好,只是程度不同,亲密不同。
  从包粽子的这一个问题,我们看到中国婆媳之间的问题,都是由于互相不了解,互相计较,互相比较,产生了多少问题。
其他文献
2007年7月16日,《行愿》杂志刚满一岁。我们行愿人在成都因缘遇到时年101岁的本老带领弟子一行经成都前往峨眉山朝圣。我们深感因缘殊胜,当下皈依了老和尚。随后我们便同恩师一起朝拜了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恩师当年看到这本民间的佛文化通俗读物《行愿》杂志非常欢喜,欣然接受了杂志主编赵倩的采访。并在2007年11月16日为杂志刊名题字。开示并鼓励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懈行此弘法大愿,把这本播种佛法智慧的杂志好
期刊
座落在峨眉山下的大佛禅院,曾经是明代无穷国师的道场。抗日战争时期,故宫博物院的无价珍宝就暂时放在这里。然而随着岁月的流失,以往的寺院早就坍塌,峨眉山僧众为了传承文化,发愿重修并历经十多年辛劳。这座新建的大佛禅院应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佛教寺院,容佛教殿堂和图书馆、博物馆、佛学院于一体,寺院体系完整,既有弘法利生的考虑,又有多功能的教育体系,其园林式建筑群落不仅是宗教人士讲经、说法、集会的会堂,也是信众和
期刊
山腰的万年寺是本老峨眉山之行的又一站,它海拔1020米,雄踞于骆驼岭下群山之中突起的一座山峰之上,为峨眉山六大古寺之首。晋隆安年间(397—401)开始在此建寺院,起名普贤寺。唐乾符三年(876)更名为白水寺。北宋时多次修葺,又更名为白水普贤寺。明朝万历皇帝神宗朱翊钧为其母亲庆贺七十大寿,赐金修筑无梁砖殿,并题写“圣寿万年寺”五字金匾。从此,寺名被改称万年寺,直到今日。万年寺中存有大量珍贵文物,是
期刊
感 怀  一次殊胜的因缘,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佛教胜地——峨眉山迎来了金顶十方普贤菩萨开光盛会。海内外如此众多的大和尚亲赴金顶主持法会,这在峨眉山历史上还是第一次,真所谓百年难遇。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和尚亲赴海拔3000多米的峨眉山金顶,主持佛事活动,更让我们欢欣鼓舞,人天喜悦,诸佛欢喜。希望通过这么一个活动,让海内外的信众对普贤道场有个正确的认知,对普贤菩萨的行愿精神进行广泛地弘扬和宣传。供奉
期刊
苦修向道——半年磕头22万个  1937年1月,30岁的本焕离开高旻寺,发愿效仿历代高僧和虚云老和尚的做法,朝拜五台山。  隆冬时节,本焕从河北保定起香,三步一拜向山西进发,途经漕河、太行山、狼牙山等地,全程300多里地,整整三个月的风霜雪雨,艰难前行,他才拜到五台山脚下。随后,他又用三个月三步一叩地朝拜了五台山上的五个台顶。计算下来,半年时间共磕了22万个头。  刺血写经  问古今连续写20余万
期刊
晨曦未动,您说要睡了,早安,师父!我在想您的夜色里,看见指引的那颗星,为您闪烁着眼睛……
期刊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乃是成佛的法门,是法身大士的境界。“普贤大士”乃华严长子,是法王(佛)的继承人。普贤行的特色,就是心量广大如虚空法界,永远无有疲厌。所以普贤的十愿,愿愿都是究竟圆满。笔者学习后感悟到,《华严经》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的理念非常好,实际上就是现代人如何成功得福报的十大秘诀,不妨分别解读如下与大家交流分享:  一、礼敬诸佛。现代解读为:广泛尊重  “礼”者,表现在外之“礼节”也;“
期刊
我曾问师:如此多的经典,为何选择诵读《普贤行愿品》?  恩师说:《普贤菩萨行愿品》这一本经是成佛的根本,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都是为了我们众生,为了利益众生,教化众生,很了不起。我们临命终时,世界上的事情都不能跟到我们走,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到时即见阿弥陀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这些大菩萨,都是诸上善人,共所围绕,欢喜殊胜得很啦! 
期刊
佛教圣地峨眉山  峨眉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圣地之一,又称大光明山,银色世界。是南无大行普贤愿王菩萨行化之道场,1996年12月,秀甲天下的峨眉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除了峨眉山秀甲天下外,它作为“普贤道场”的历史事实也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峨眉山的佛教:公元一世纪,在四川省峨眉山景色秀丽的山巅上,落成了中国第一座佛
期刊
我曾懵懂问过恩师:您老人家行愿一生,将来是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吗?恩师说:呵呵,我要去的地方比西方极乐世界还要好!  我小心翼翼地问:那是哪里呢?  哈哈哈!恩师当年没回答……  此后,我也没有再问过这个问题,我不知道恩师究竟说的是哪里……  但我们都坚信,恩师一定到了他说的那个地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