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抓住四个“要素”,认真落实课外阅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wen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加强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摆在每个农村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村语文教育工作者要紧紧抓住四个“要素”,认真落实课外阅读。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课外阅读 要素
  
  新《课标》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实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强课外阅读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口语交际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都有重要作用。为了达到课标中提出的达到阅读总量不低于100万字的要求,许多老师在落实课外阅读中都作了有益的尝试,也遇到了许多矛盾,比如阅读的内容较少、阅读的时间不足、如何检查评价,等等。我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主要抓住以下四个要素。
  一、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
  对于农村学生来说,落实10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确实有难度。除了所发的课本外,学生手里几乎没有可阅读的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做了以下工作:
  1.帮助学生搜集、整理阅读教材。在教学之余,我经常翻阅课外书,上网查找,有时利用外出学习的机会去新华书店翻阅、购买一些儿童读物。依据不同年龄儿童的特点,选择儿童感兴趣的读物是十分重要的。一般而言,低年级学生爱好阅读寓言故事,中年级学生爱好阅读童话故事,高年级学生爱好阅读传记、传奇故事,并对文学产生兴趣。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有目的、有重点地选择阅读内容,既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利于使阅读内容系统化、具体化。除此之外,我还根据所学的课文,及时给学生补充与课文相关的其他文章或名篇佳作让学生阅读。教材的编排多是以组为单位编排的,有的是把内容相似或相近的文章编为一组,如把写景或记人或写事的文章单独组成一个教学单元,或依据某一训练重点来做成一个教学单元。在教学过程中,我就根据每组教材的特点和教学重点,选择适量的名篇佳作让学生阅读,如学习《哪吒闹海》和《三借芭蕉扇》时,我就组织学生读读简单版的《西游记》;学了《海伦凯勒》,我就组织学生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样,一方面增强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一方面使课外阅读更加系列化。
  2.鼓励学生自己搜集。古人云“书非借不能读也”。我平时就多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一些“个人关系”搜集读物,比如向邻居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借,向自己的亲戚朋友借,向高年级的同学借。一方面借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言语交际的实践,另一方面借来的书会读得更加认真、仔细,阅读的速度会更快一些,质量会更高一些。
  3.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订阅有关报刊,以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现在适合学生阅读的报刊很多,如《小学生语文报》、《少年文艺》、《阅读》。这些报刊既有语文教育性,又有时代特色,让学生适量阅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能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对学生的学习发展极有好处。
  二、安排合理的阅读时间
  科学合理地安排阅读时间,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农村小学生的阅读时间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部分来安排:
  1.利用放学以后的大部分时间。农村小学大约下午四点钟放学,回家后有较充裕的时间,除了用来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外,就可以用来阅读课外书。平时,我尽量少布置家庭作业,无效的、重复的、无意义的作业坚决杜绝,把打量的时间腾出来,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保证学生有30到60分钟的阅读时间。
  2.利用语文活动课和地方课来组织学生阅读。农村小学的语文活动课和一些地方课程一般被老师用来做大量的习题,挤占了学生阅读的时间。从这部分时间里抽出一两节用于学生的课外阅读也是未尝不可的。
  3.优化课堂教学,从每周的语文课时中抽出一个课时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从目前看,《课程计划》给每个年级规定的语文课时量,看起来比以往有明显减少,但总的看还可以再节省。只要我们善于优化教学过程,精选教学内容,减少不必要的分析、讲解,则每周一课时的时间都是完全可以节省出来的。
  除此之外,可以利用课件休息、午休等零散时间用于阅读篇幅短小、内容丰富的报刊、杂志等“小读物”,还可以利用星期天、节假日等空余时间组织学生课外阅读,大大拓宽学生的阅读的时间和空间。
  三、指导正确的阅读方法
  很多时候,学生的阅读都是缺乏指导的,仅凭个人兴趣去阅读,往往是“囫囵吞枣”,“水过地皮湿”,不仅阅读质量不高,而且不利于阅读习惯的培养。相反,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不仅仅可以节省打量的时间,更有利于提高阅读质量。
  我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首先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先是指导读图文结合的读物,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指导阅读纯文本的读物;先是阅读一篇文章,后逐步阅读正本书。其次是每周从语文活动课中抽出一节课,用来具体指导学生阅读。比如教学生如何制定阅读计划,如何做好摘抄,如何写好读书笔记,如何概括主要内容,如何读好一篇文章,怎样读好一本书,等等。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设计一节节阅读指导课,引导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去认识、体会、归纳、完善。有了这些具体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的质量就更高了,兴趣更浓了,自觉性更强了。
  四、采取科学的检测形式
  适时适度的检测,既能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又能促进学生积极阅读,不断发展,形成长效机制。课外阅读的检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填写读书卡。让学生每周填写一张读书卡,卡上的内容有题目或书名、主要内容、大约字数、点滴收获等。这种形式,一方面帮助学生及时梳理所读书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真实检测学生的读书情况。
  2.汇报交流。班级内定期召开读书汇报交流会,让学生相互交流课外阅读的内容、方法、收获和体会,相互启迪,增长智慧,提高素养。
  3.竞赛比武。通过开展讲故事、演讲、作文、绘画、表演等活动,让学生把课外阅读所得进行整合运用,促进学生通过读、用结合,实现自我发展。
  4.评选能手。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能手”评选活动,诸如“朗读能手”、“讲故事能手”、“背诵能手”等活动,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培养爱好,形成个性特长。
  课外阅读是《课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把课外阅读真正落到实处,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职责,扎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
  [2]王琴.语文学习(教师版).2009,(1).
  [3]林玲.成才之路.2007,(21).
其他文献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1989年6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出席这次全会的中央委员170人,候补中央委员106人。列席会议的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84人,中央
在岩石学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区广为发育的火山间歇期沉凝灰岩、凝灰质粉砂岩以及其中的古生物化石特征等,作者将四合屯-义县地区义县组火山活动分为早、中、晚3个火山活
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一文,长期来一直雄踞于普高教材和职高教材的散文单元,历时长久而不衰,足可看出其重要程度。然而在浏览众多语文教师对此美文的施教过程和教学设计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已经施行很长一段时间,对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仍有不少人对语文新课标理解有所疏忽,对语文教学认识有所偏颇。  一、对文本解读认识上的误区  某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存在轻视文本的解读现象,没有认识到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语文教师的教学根本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应该把文本作为一个宝贵的资源,作为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平台、一种媒介,让学生从中获取语文的
摘 要: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摇篮。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高度肯定和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中外教育家的共识。但是我国学生的问题意识的缺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具体表现为: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因此,必须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开发并训练批判性思维,采用启发式教学,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最终促进创新精神和
如果说应试教育最大的弊端在于把传授知识当作教学工作的唯一目的,从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的话,那么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可以说“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质疑”是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的“舵手”。那么,教师如何让“质疑”伴随着我们所有的学习过程呢?  一、激励学生质疑的动力  黄宗羲说:“读书始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
新大纲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诵读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是毋庸质疑的,那么诵读如何合理地运用才能事半功倍地达到教学目标呢?  要在初读的基础上进行讲解,在讲解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诵读,在正确诵读的基础上巩固理解,加深感悟,达到更高层次的
什么样的语文课才是好课?教育专家可以从教学理论方面去评判一堂语文课是优是劣,初中生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来评价一节语文课。而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没有人会认定自己的语文课堂是无效的。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及教师的教学观念的变化,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使语文课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好课,成了众多语文老师关注的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对于初中语文好课的理解。  一、学生乐于接受  为了考试分数
摘 要: 文章提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通过唱一唱、画一画、演一演、辩一辩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走进文本,融情入境。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活动 有效性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针对教材特点、学生特点,可精心设计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演、唱、画、实验、辩论、游戏等形式的活动,将语文的听、说、读、写等能力训练与之巧妙结合,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有效。  一、讲故事  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讲故事
也许是苏教版语文书将优秀诗词编入“诵读欣赏”的缘故,有些教师对待诗词教学的态度轻慢随意,教学的方式方法机械教条,简单地要求学生会背会默即可的现象属常事,有的只是将之当作课堂教学的备用内容而已,照鉴赏辞典机械地逐字逐句串讲,已属教学常态。长期下来,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反感厌学,老师倍感无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就现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