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问?问谁?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unsze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及过程的主体,要快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必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把提问主动权交还给教学主体,落实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及创新人格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提问 教师 学生 主体 主动权 自主学习 独立创新
  
  提问,作为一种实践“互动、交流、合作、对话”教学理念的常规有效途径,教师于课堂教学活动中无人不用、无时不用。由于工作需要,笔者在调研时走进课堂,听过好多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新理念、新课标指导下的公开课、示范课,发现大多数教师一改过去的“满堂灌”。大胆尝试在上课伊始、开门见山地提一连串问题,作为给学生的厚重“见面礼”,整个课堂教学进程中也时时“打问号”,处处“挖陷阱”。长此以往,师生都以为教学中教师提问是司空见惯不足怪的。“从来如此理应如此”的最佳教学法,易使学生陷入一种“问题疲软”、“问题烦恼”状态,对一切问题“浅思考”、不思考,直至无动于衷,麻木不仁,呆若木鸡。
  从课堂教学的提问角度讲,教学的过程本应是学生作为主体主动向老师提出问题让老师给以点拨、寻求帮助解决的互动交流过程,因为只有学生自己知道自己最需要什么。我这么说,也许有人会问:“学生会提问吗?”对,这就是问题的实质所在,这里的“会”有两种情况,一是指学生向老师提问的可能性;二是指学生提问的能力。相信大多数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既不问老师,也无能力问老师,特别是高中生。这就引起我们的深思:学生为什么不向老师提问,不会提问、不敢提问、不善提问?为什么这已成为现代学生的通病?我们的教学,为什么只教“学答”而不教“学问”?为什么老师既不引发学生“问”的兴趣,反而先声夺人,先发制人,给学生以“下马威”,用被动的“答”来挫伤学生疑问的嫩苗?——这是否有点“嫩草地上驰马”的味道?难道还为了保持师道尊严的权威性吗?这又是不是有毛泽东曾批评的“装腔作势,借以吓人”之嫌呢?教师以威严的口气,严肃的表情,抛出无数个沉甸甸的“包袱”,或者干冷馒头让学生去解死扣,去啃咬,果真是将学生放到了主体地位,果真是满足、提供他们的发展所需?经过“权威”的反复考验、千锤百炼——甚而常常是严厉的“审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果真就被激发调度起来了?这种教学,诚如钱梦龙先生所指出的“总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的,学生只是被动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表面看似乎思维很活跃,其实学生学得并不主动。如果问题的质量不高,又很琐碎,那就出现了古人所说的‘导而弗牵’的‘牵’的现象:学生的思维在频繁的问问答答中被一个又一个琐碎的问题牵着走,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语文课要实实在在教会学生阅读》,2005年第7期《中学语文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自觉不自觉有意无意的充当了主宰,师生地位不平等,问题及其结论不是教师预定就是“教师教学用书”预定的,当然也往往是“钦定”唯一的。实际上,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以贯之”的应该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开放、有序的课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可以激活思维,特别是自主问题更带有很强烈的兴趣成份,更易于激发调动思维神经的兴奋点。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最好“简政放权”,逐渐“隐退”自己,缩减预先设计的硬性提问,尽量营造生成问题的宽松和谐氛围,多诱导学生发问,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行为”,让其带着问题进课堂、出课堂,敢问、会问、善问、勤问。而教师应会答、能答、善答,并于学生提问之初悉心保护他们的“问”欲“问”胆“问”精神,积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之后大胆质疑。循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路径”一步步追问教师,此时的课堂就是“问堂”,即是“学堂”——本质意义的课堂。这才能达到培养创新人格、创新能力的“立人”“发展人”的高度。
  有一则故事:大哲学家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人在听我课时老是流露出迷茫的神色,总是有一大堆问题问个没完没了。”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罗素为什么落伍了?”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这个故事应给我们很好的启发。一句话,现在是该解决好“提问”的主体、对象和权利关系的时候了。当然,这绝不是说不再要教师的“问”了,而是要明确控制好“问”的主次关系,更好地改进教学,为学生的可持续和谐发展优化教学服务。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讨论中的一个焦点,有人主张“少预设多生成”“轻预设重生成”,同时也有人认为精心地预设才会有良好的生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于是,“预设”与“生成”构成了新课程教学中的一对基本矛盾。如何准确理解两者之间辩证而统一的关系,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科学地把握、灵活地处理这种关系,推动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是我们迫切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重要問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体育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学不能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其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其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教学中不断完善。在课堂教学中我针对学生年龄、性别、教材、场地等特点,尝试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学习,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激发学习兴趣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
一、国家加大财政投入    1.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更要加大对整个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教育并不是一座存在于社会海洋中的“孤岛”,它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教育要真正得到改善必须有其所存在环境的改变作为支持,那么农村教育的改善也离不开农村这样一个大的社会环境转变。因此,塑造良好的农村教育生态环境对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2.加大农村教育投
一、当前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层面颁布的数个教育文件里都提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也多次下发相关文件部署落实,而1995年的“九老提案”和2004年的“甲申文化宣言”等,亦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勃兴起到助推作用。但上述文件所提及的传统文化教育主要针对小学以上学段。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
许多战事,在第一枪打响之前胜负就已见分晓了,战场上的厮杀只是帷幄之中运筹的推演。作文也一样,动笔之前通盘周密的谋划是取胜的关键。一些大问题是不能边走边想的,比如立意的确立,文体的选择,材料的筛选,写作“重心”的勘定,都必须谋定而后动。  这里有一个心理上的栏杆需要考生去跨越,当你看到其他考生已经“出发”时,你是否耐得住寂寞,沉得住气,作“静夜思”?其实你不必紧张、烦躁,只有袖手于前,方能急书于后,
相对于传统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影像、声音以及动态演示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可以突破课堂教学时空限制,将复杂的教学内容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演示出来,增强教学效果。笔者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在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方面开展了积极的尝试。  一、运用多媒体渲染气氛,营造浓郁教学氛围  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直观形象地进行影音演示,通过录像、音乐等展示手法加强学生的感观刺激,在学生心理上引起情感的共鸣或达到身临
高三下学期初有位女生找我谈心,随意闲聊后出现了学生不停地哭泣,而后不断来谈心的学生,引起我思考高三学生的压力。过高的压力常影响高三学生复习迎考状态及考场上临场发挥,有一些学生因经受不了高考的压力而无法正常学习,严重的甚至被迫退学。如何使高三学生在复习迎考阶段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保持身心健康,充分发挥学习潜能,考出自己应有的水平,都是擺在学校老师及家长面前的重要问题。在问卷调查后,浅谈我作为教师怎样
一、优化教学过程,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习兴趣  当前,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应杜绝“学教相背”的现象。所谓“学教相背”,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考虑学生的知识的基础与认知规律,处理教材过于简单,教学照本宣科,学生提不起兴趣;而学生在没有兴趣的情况下课内不专心听讲,课外作业不能很好地完成,课后不去巩固复习。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是不少学生因为“不听、不做”到“听不懂、不会做”,从而形成积重难返的局面。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仍延续着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严重地制约着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和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突出表现在:在教学方法上,重教师单向的知识灌输,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在教学内容上,重课本知识,轻生活实践。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呢?  一、突破应试教育,走进“素质教育”  长期以来,政治课被简单地理解为说教课、背诵课,传统的政治教学,就是一言堂、满堂灌,照本
摘 要: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让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提升生活质量”。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及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通过对现行教材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使数学教学内容源于学生现实生活,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手段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学生学习活动应用、验证于日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