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专题活动是苏教版数学课程中的一个较新的领域,对教师的课程意识及教与学的课堂模式等提出了新的挑战。《间隔排列》即是由原四上调整为三上并定专题活动内容。这节课中呈现的问题,我们非常熟悉,类似这样的问题,我们习惯上称之为“植树问题”。不过,在苏教版教材中的命名是“找两种物体间隔排列的规律”。为何叫“找规律”?命名的不同,意味着什么?
关键词:核心素养;专题活动
课前思考
《间隔排列》即是由原四上调整为三上并定专题活动内容。这节课中呈现的问题,我们非常熟悉,类似这样的问题,我们习惯上称之为“植树问题”。不过,在苏教版教材中的命名是“找两种物体间隔排列的规律”。为何叫“找规律”?命名的不同,意味着什么?本节内容重点在于“找”规律,淡化“用”,通过“找”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学习数学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逐步积累感性认识,感悟其中的规律,再用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综合和归纳,发现规律进行交流。
课中实践
一、 了解儿童的学习经验,教什么——找怎样的规律?
【第一次试教】粗浅的认知
1. 课开始通过两组图形的对比(一组不规则,一组规则)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
2. 出示(出示场景图)
你能在圖中也找到这样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吗?这三组物体的排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得出: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成一排。
两端都是兔子,中间都是蘑菇,兔子比蘑菇多1。
两端都是夹子,中间都是手帕,夹子比手帕多1。
两端都是木桩,中间都是篱笆,木桩比篱笆多1。
师总结: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当两端物体相同时,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换句话说:中间物体比两端物体少1。
3. 学生动手摆一摆、画一画,验证上面的结论。
4. 广告牌、锯木头、队列游戏。(在队列游戏中:围成一圈,两种物体一样多。排成一行,两端物体不同,两种物体一样多。)
【思考】一节课下来,我们的教学是引导学生发现的规律:“排成一行,围成一圈”“两端相同、两端不同”“多1,少1”……如此近似“绕口令”式的概括,接着学生依葫芦画瓢解决有关问题,通过这样一小步一小步的常规操作训练,学生熟记规律,却不能用数学观点去看待法则和现象,难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这样的教学让师生望而生畏。
【第二次实践】直白的感知
1. 礼品盒里的白球与黄球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
2. 出示(出示场景图)
小兔和蘑菇是怎样排列的?木桩和篱笆,夹子和手帕在排列又有什么特点呢?这三组物体在排列方式上有什么共同点?
得出:这样的排列现象,叫做“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
3. 首尾相同,两种物体相差1。
(1) 填表。
小兔()只
木桩( )根
夹子()个
蘑菇()个
篱笆( )块
手帕()块
比较: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你发现了什么?
得出:两种物体相差1。
(2) 质疑:为什么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都相差1呢?
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圈一圈、分一分。突出两种物体一个对一个,是一一对应。
(3) 回顾: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说明间隔排列中两种物体的数量相差1的?
4. 首尾不同,两种物体同样多。(方法同上)
白菜、萝卜、白菜、萝卜、白菜、萝卜、白菜、萝卜、白菜、萝卜
5. 对比总结。
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成一行,首尾相同数量差1,首尾不同数量相等。
【思考】二稿的设计与一稿相比,探究由原来的单调、枯燥转化为生动、多元。我们设计了这几个层次,第一层次,呈现了一个童话情境,让学生说说小兔和蘑菇排列的特点。第二层次,通过观察、填表、比较、归纳等活动。第三层次,动手探索“为什么每排两种物体之间的数量都相差1或者相等”,让学生在更为一般的层面上理解规律的本质。
【第三次实践】深入的理解
1. (同上)
2. 改变情景图。(原图加白菜、萝卜图)
小兔()只
木桩( )根
夹子()个
青菜()棵
蘑菇()个
篱笆( )块
手帕()块
萝卜()个
3. 引导分类。数量差1 数量相等
4. 屏幕显示满屏的兔子和蘑菇。
提问:现在一一间隔的两种物体数量相等还是数量差1?
(4) 分组讨论,研究复杂问题我们可以从简单的开始。
①出示第一组:数量差1
师:这两组一一间隔排列数量差1,为什么会相差1呢?
同学们可以仔细看一看,动手圈一圈,把这个秘密找出来,好吗?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及时了解情况。
让学生圈一圈,再说一说,引导出一一对应的方法。
师:再看看它们的首尾,你还会发现什么?
引导得出如果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首尾相同,数量就差 1 。
②出示第二组:数量相等
数量相等的原因谁能解释一下呢?
引导得出: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首尾不同,数量相等。
3. 根据板书,总结规律。
【思考】本节内容重点在于“找”规律,通过“找”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学习数学的问题,这里放慢了找的脚步,放大了找的过程,让学生在初步感知信息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逐步积累感性认识,感悟其中的规律,用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综合和归纳,发现规律进行交流。 二、 观察儿童的实践活动,怎么教——怎样找规律?
【第一次试教】盲目的操作
师:是不是两种物体只要像这样一一间隔排列,就一定会有这样的规律呢?咱们来动手试一试好吗?
1. 同桌合作:拿出几个正方形或圆形纸片,一一间隔排成一排。
2. 指一指,你摆的一行物体中,开头物体,另一物体分别是什么?数一数,想一想,与前面发现的规律一样吗?和同桌说一说。(教师适时指导)
【反思】能否用符号表示一一间隔的排列规律,并突出对应思想(实物和符号对应2个层次),然而,设计还是停留在实物对应,没有抽象到符号,这里的操作也只是例题的简单重复,没有本质的提升。
【第二次试教】简单的验证
师: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到底对不对呢?数学要讲究科学性,这就需要进行验证。
1. 驗证。
验证要求:
写一写:在下面横线上创造一组一一间隔排列的符号。
填一填:()和()一一间隔排列,()开头,()末尾。数量()。
数一数:两种符号的个数分别是多少,我们发现的规律对吗?
2. 全班交流,分享成果
选择两种不同情况的学生代表上实物展示台交流验证成果。
师:有没有谁发现与这个规律不一致的情况?
3. 符号思想
师:这里的符号可以代表——所有一一间隔的两种物体,引导体会符号的简洁和优越。
【第三次实践】 深刻的提升
1. 出示主题图。
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两种物体的规律排列吗?
生1:我用圆表示夹子,三角形表示手帕。
○△○△○△○△○△○△○△○△○△○
生2:我用圆表示兔子,三角形表示蘑菇。
○△○△○△○△○△○△○△
生3:我用圆表示木桩,三角形表示篱笆。
○△○△○△○△○△○△○△○△○△○△○△○△○
2. 间隔排列的物体,一种物体用圆表示,另一种物体用三角形表示。(把3幅图合并成一幅图)
这一串图形,圆和三角形各表示一种物体,两种物体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3. ○△○△○△○△○△……○△
两种物体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4. ○ ○ ○ ○ …… ○
只有一种物体了,但物体与物体之间出现了空的间隔。比较物体数和间隔数,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关系?
【思考】在这节课中,又试图给这样的规律建立一个符合儿童认知特征的、更具有解释性符号模型。即用“○△……”的符号模型,即表示间隔排列的物体,又从“对应”的角度分析、理解两种物体个数的关系。为此,这里的设计在研究完现实场景图后,再由此联系用 “○△”分别表示两种间隔排列的物体,这时“○△”被赋予鲜活的内涵。而“△”的隐去,当屏幕上只留下“○”所代表的一种物体时,学生视“无”为“有”,把“空的间隔”与物体现实一一对应,规律已深深根植于学生的头脑中。
课后反思
思考一:学生现在在哪里?
我们面对的学生,他们不是一张“白纸”,并非是“一无所有”地走进课堂。在他们的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与数学有关的现象,在对这些现象作出解释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凭教学敏感与教学机智不断地寻找学生的学习起点,引导他们从粗浅的已知到深入的理解,从数学的角度提升已有认识,在尊重儿童这种经验事实的基础上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概括。
思考二:学生怎样走向那里?
我们的学生在数学课上应当怎样去学?不同的内容应当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风格。现代作家冰心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当我们面对数学教学时,不妨也怀揣冰心的儿童情怀,“只拣儿童多处行”——基于儿童,为了儿童,让学生“在我们心中重千斤”!
关键词:核心素养;专题活动
课前思考
《间隔排列》即是由原四上调整为三上并定专题活动内容。这节课中呈现的问题,我们非常熟悉,类似这样的问题,我们习惯上称之为“植树问题”。不过,在苏教版教材中的命名是“找两种物体间隔排列的规律”。为何叫“找规律”?命名的不同,意味着什么?本节内容重点在于“找”规律,淡化“用”,通过“找”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学习数学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逐步积累感性认识,感悟其中的规律,再用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综合和归纳,发现规律进行交流。
课中实践
一、 了解儿童的学习经验,教什么——找怎样的规律?
【第一次试教】粗浅的认知
1. 课开始通过两组图形的对比(一组不规则,一组规则)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
2. 出示(出示场景图)
你能在圖中也找到这样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吗?这三组物体的排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得出: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成一排。
两端都是兔子,中间都是蘑菇,兔子比蘑菇多1。
两端都是夹子,中间都是手帕,夹子比手帕多1。
两端都是木桩,中间都是篱笆,木桩比篱笆多1。
师总结: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当两端物体相同时,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换句话说:中间物体比两端物体少1。
3. 学生动手摆一摆、画一画,验证上面的结论。
4. 广告牌、锯木头、队列游戏。(在队列游戏中:围成一圈,两种物体一样多。排成一行,两端物体不同,两种物体一样多。)
【思考】一节课下来,我们的教学是引导学生发现的规律:“排成一行,围成一圈”“两端相同、两端不同”“多1,少1”……如此近似“绕口令”式的概括,接着学生依葫芦画瓢解决有关问题,通过这样一小步一小步的常规操作训练,学生熟记规律,却不能用数学观点去看待法则和现象,难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这样的教学让师生望而生畏。
【第二次实践】直白的感知
1. 礼品盒里的白球与黄球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
2. 出示(出示场景图)
小兔和蘑菇是怎样排列的?木桩和篱笆,夹子和手帕在排列又有什么特点呢?这三组物体在排列方式上有什么共同点?
得出:这样的排列现象,叫做“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
3. 首尾相同,两种物体相差1。
(1) 填表。
小兔()只
木桩( )根
夹子()个
蘑菇()个
篱笆( )块
手帕()块
比较: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你发现了什么?
得出:两种物体相差1。
(2) 质疑:为什么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都相差1呢?
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圈一圈、分一分。突出两种物体一个对一个,是一一对应。
(3) 回顾: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说明间隔排列中两种物体的数量相差1的?
4. 首尾不同,两种物体同样多。(方法同上)
白菜、萝卜、白菜、萝卜、白菜、萝卜、白菜、萝卜、白菜、萝卜
5. 对比总结。
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成一行,首尾相同数量差1,首尾不同数量相等。
【思考】二稿的设计与一稿相比,探究由原来的单调、枯燥转化为生动、多元。我们设计了这几个层次,第一层次,呈现了一个童话情境,让学生说说小兔和蘑菇排列的特点。第二层次,通过观察、填表、比较、归纳等活动。第三层次,动手探索“为什么每排两种物体之间的数量都相差1或者相等”,让学生在更为一般的层面上理解规律的本质。
【第三次实践】深入的理解
1. (同上)
2. 改变情景图。(原图加白菜、萝卜图)
小兔()只
木桩( )根
夹子()个
青菜()棵
蘑菇()个
篱笆( )块
手帕()块
萝卜()个
3. 引导分类。数量差1 数量相等
4. 屏幕显示满屏的兔子和蘑菇。
提问:现在一一间隔的两种物体数量相等还是数量差1?
(4) 分组讨论,研究复杂问题我们可以从简单的开始。
①出示第一组:数量差1
师:这两组一一间隔排列数量差1,为什么会相差1呢?
同学们可以仔细看一看,动手圈一圈,把这个秘密找出来,好吗?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及时了解情况。
让学生圈一圈,再说一说,引导出一一对应的方法。
师:再看看它们的首尾,你还会发现什么?
引导得出如果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首尾相同,数量就差 1 。
②出示第二组:数量相等
数量相等的原因谁能解释一下呢?
引导得出: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首尾不同,数量相等。
3. 根据板书,总结规律。
【思考】本节内容重点在于“找”规律,通过“找”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学习数学的问题,这里放慢了找的脚步,放大了找的过程,让学生在初步感知信息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逐步积累感性认识,感悟其中的规律,用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综合和归纳,发现规律进行交流。 二、 观察儿童的实践活动,怎么教——怎样找规律?
【第一次试教】盲目的操作
师:是不是两种物体只要像这样一一间隔排列,就一定会有这样的规律呢?咱们来动手试一试好吗?
1. 同桌合作:拿出几个正方形或圆形纸片,一一间隔排成一排。
2. 指一指,你摆的一行物体中,开头物体,另一物体分别是什么?数一数,想一想,与前面发现的规律一样吗?和同桌说一说。(教师适时指导)
【反思】能否用符号表示一一间隔的排列规律,并突出对应思想(实物和符号对应2个层次),然而,设计还是停留在实物对应,没有抽象到符号,这里的操作也只是例题的简单重复,没有本质的提升。
【第二次试教】简单的验证
师: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到底对不对呢?数学要讲究科学性,这就需要进行验证。
1. 驗证。
验证要求:
写一写:在下面横线上创造一组一一间隔排列的符号。
填一填:()和()一一间隔排列,()开头,()末尾。数量()。
数一数:两种符号的个数分别是多少,我们发现的规律对吗?
2. 全班交流,分享成果
选择两种不同情况的学生代表上实物展示台交流验证成果。
师:有没有谁发现与这个规律不一致的情况?
3. 符号思想
师:这里的符号可以代表——所有一一间隔的两种物体,引导体会符号的简洁和优越。
【第三次实践】 深刻的提升
1. 出示主题图。
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两种物体的规律排列吗?
生1:我用圆表示夹子,三角形表示手帕。
○△○△○△○△○△○△○△○△○△○
生2:我用圆表示兔子,三角形表示蘑菇。
○△○△○△○△○△○△○△
生3:我用圆表示木桩,三角形表示篱笆。
○△○△○△○△○△○△○△○△○△○△○△○△○
2. 间隔排列的物体,一种物体用圆表示,另一种物体用三角形表示。(把3幅图合并成一幅图)
这一串图形,圆和三角形各表示一种物体,两种物体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3. ○△○△○△○△○△……○△
两种物体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4. ○ ○ ○ ○ …… ○
只有一种物体了,但物体与物体之间出现了空的间隔。比较物体数和间隔数,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关系?
【思考】在这节课中,又试图给这样的规律建立一个符合儿童认知特征的、更具有解释性符号模型。即用“○△……”的符号模型,即表示间隔排列的物体,又从“对应”的角度分析、理解两种物体个数的关系。为此,这里的设计在研究完现实场景图后,再由此联系用 “○△”分别表示两种间隔排列的物体,这时“○△”被赋予鲜活的内涵。而“△”的隐去,当屏幕上只留下“○”所代表的一种物体时,学生视“无”为“有”,把“空的间隔”与物体现实一一对应,规律已深深根植于学生的头脑中。
课后反思
思考一:学生现在在哪里?
我们面对的学生,他们不是一张“白纸”,并非是“一无所有”地走进课堂。在他们的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与数学有关的现象,在对这些现象作出解释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凭教学敏感与教学机智不断地寻找学生的学习起点,引导他们从粗浅的已知到深入的理解,从数学的角度提升已有认识,在尊重儿童这种经验事实的基础上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概括。
思考二:学生怎样走向那里?
我们的学生在数学课上应当怎样去学?不同的内容应当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风格。现代作家冰心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当我们面对数学教学时,不妨也怀揣冰心的儿童情怀,“只拣儿童多处行”——基于儿童,为了儿童,让学生“在我们心中重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