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你

来源 :参花·青春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ad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十五岁的大姨走了(媳妇的大姨),带着她一生的坚贞不渝,在清明节前夜,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毕生坚守三个字的大姨,她的故事凄美悲壮又极富传奇色彩。
  大姨叫单淑珍,生于一九二五年,一出生就定下了娃娃亲,被许配给了大一岁的大姨父。一九四〇年的中国,山河破碎,日寇横行,大姨父志在报国,刚刚结婚三天,听说有部队第二天要从泗阳县穿城乡经过,他热血沸腾,和大姨商量:“祖国有难,我们男儿应冲锋在前。”大姨十分支持爱人的决定。临别时,大姨父再三叮嘱大姨:“这一去,生死未卜,我若三年不回,你就重新找个好男儿嫁了吧。”大姨泪眼婆娑,连忙捂住他的嘴:“我等你。”
  从此,“我等你”三个字重若千斤,成了大姨一生的坚守。
  一年、两年、三年……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大姨父一走便杳无音信。多少次的村头守望,多少次的梦中惊醒,心上人一直是没有踪迹。随着公公婆婆逐渐老去,大姨渐渐撑起了这个家,家里田里忙个不停。婆婆心疼这个懂事、孝顺又能干的儿媳,多次劝儿媳改嫁,可大姨始终是一句话:“我等他。”
  一九五四年,大姨父在大连正式安顿下来,和家里联系上了,听说大姨仍然在家等着,他非常震惊,可惜已有妻室了。原来,大姨父参军后,作战机智勇敢,从徐州打到了海南,又从海南打到了东北,打遍了大半个中国。多年过去,他以为大姨早已改嫁了。
  当大姨得知大姨父的情况后,流下了伤心的泪水,但是她不怪他,继续扛起了家庭的重担。大姨父在外忙着为国尽忠,家中二老全是大姨服侍养老送终。婆婆弥留之际拉着大姨的手说:“好孩子,你赶快找一个人嫁了啊。”大姨怎么能走呢?因为“我等你”这三个字已经烙在了她的心里了,无论历经多少苦难,都坚贞不渝。
  一九九八年,大姨父后结识的妻子因病去世。
  大姨是大姨父一直萦绕在心头的一个结。一九九九年,他联系上大姨,进行第二次“求婚”。大姨太善良了,她一开始怎么也不同意。“怕他(大姨父)为难,不打扰他们家生活,就这样挺好。”在中间人将近一年的多次撮合下,她终于答应“复婚”了。从窈窕少女到白头老妪,燃尽了青春,殆尽了芳华,一句“我等你”,这一等就是五十九年。
  没有喜糖没有喜酒,大姨七十三岁这年,与心上人相隔千里再结连理,办理了正式结婚手续。其时,大姨父身体疾病缠身,要派人过来接她到东北,大姨却要在家等来年清明再为婆婆添一次坟,将老家的事情料理完毕。大姨的心中放不下和她朝夕相处已经长眠地下的婆婆啊。
  二〇〇〇年春天,大姨父身体时好时坏,再次来电催大姨尽快成行。她到婆婆墓前“作别”后,急匆匆乘坐火车往大连赶了。天妒有情人!大姨快赶到时,大姨父走了。入骨相思谁人知,此情此时向谁诉?拉着丈夫的手,摸着丈夫的脸,抱着丈夫冰冷的身体,眼泪如奔腾的流水。
  办理完后事,大姨要回泗阳老家,儿子、儿媳(大姨父的儿子、儿媳,大姨没有亲生儿女)怎么也不让她走,搂着大姨恳切哀求:“我们的爸妈不在了,你就是我们的亲妈,请留在这里让我们为你尽孝吧。”儿子、儿媳是部队军官,大姨不忍打扰他们的生活,但看他们那么懇切,也就同意了。在大连生活的十年是大姨最幸福的十年,每天晚上,儿子都要用轮椅推大姨到大连的星海广场等处聊天、散心。大姨生病,儿子楼上楼下背她看病,住院手术,儿子每天把她抱上抱下,家中医院来回接送,就为了她在家能吃到更可口的热乎饭菜。
  二〇一〇年,大姨的儿子心脏病再次复发,做了二次手术,无法照顾大姨,大姨又回到了泗阳老家。
  二〇二〇年清明节的上午,大姨在泗阳殡仪馆火化,骨灰被大连的儿媳、孙女领回安葬。带着一生的坚守与承诺,大姨如清明时节的细雨一般,飘然落地,化为尘土了。
  (特约编辑 陈宇)
其他文献
我们祖国的南海边,有一个美丽的小渔村,与香港毗邻,她的芳名叫——深圳。1979年,广东省吹响了改革开放的进军号,震撼了深圳这个小渔村,设立为经济特区。198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挂牌,是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随后,数十万建设大军下深圳,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立足深圳,面向未来,创建深圳。开山放炮、填海造港,使沟壑变坦途,荒山、海滩上建高楼,深圳人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以科学的态度,
期刊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2004年8月19日,默默陪伴连州人民整整45年的连阳大桥正式拆建。当时在网络上,有人用徐志摩的诗《再别康桥》来惜别昔日的连阳大桥。  对于许许多多步入中老年的连州人而言,脑海中对连阳大桥那难以忘怀的记忆,并不仅仅是一座大桥,她的每一个篇章都记载着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她的每一个变迁都记述着一种锐意进取的连州精神。“剡中若问连州事,唯有
期刊
2019年11月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黄浦江畔的上海盛大开幕。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在对外开放领域迈出的坚实一步,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史上的一大创举。  谈到进口,我对它最初的记忆来源于肯德基——这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洋快餐品牌。  我的家乡是河南省三门峡市,它是豫晋陕三省的交界地带的一座小城,滚滚黄河就是在这里完成了几字形弯曲的最后一段
期刊
我上小学的时候,每天放学回家,就会跑到厨房的碗架柜里,去翻玉米面的大饼子,翻到饼子后,把大饼子藏在身后,跑到菜园里去,顺手拔棵大葱,或者说大蒜,把葱的下面带有泥土的部分,用手撸吧撸吧,就开始一口大饼子一口葱(或者蒜)吃起来。如果按照现在的要求,卫生肯定是不合格的,因为那刚从土里拔出来的葱或者蒜,都带着泥土呢。但是也奇怪,我们就那么吃,也没有拉肚子或者肚子疼的现象。  那时的我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期刊
宝华姐住在我家楼上,车库都在一楼,她家的车库在我家的隔壁。  星期六休息,我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太阳挂在天上,灿灿地照着,天气不冷不热,刚入秋,还能听到一两声蝉鸣。  出了门,我看到两个工人手里拿着大铁锤在砸墙,他们都穿着工装,满头满脸落满了灰尘。这不是宝华姐家的车库吗?一问才知道,是主家要窗改门的,方便进出。车库的门原本是在楼道里,窗户朝外,进门要转两个弯,弯道又窄,的确不方便,电动车尚好,要是
期刊
飞沙走石属于外景  流过青草的河流  只剩下了筋骨  从早晨到黄昏  从黄昏到早晨  就像迁徙的故事  熟悉白天和黑夜的秘密  沿着隐秘的小径  分行站立  淡然呈现宠辱不惊  不需要欲言又止  初冬的旷野不属于遗忘  ——渐渐委婉的时光  属于生活本身  爱与被爱都拐了个弯  物语  云层开。荷飐风。水莲花。  这个季节,天空是诗,大地是诗。  轻轻叩响的是生活的诗。  树木踮起脚尖,成了朝天的
期刊
1  听见房门被踹开后,我起身而逃,出了菜园后,我向村外狂奔。因为受到惊吓,我的双腿有些抽筋,跑动起来如灌了铅一般难受,没前进多远便已气喘吁吁。  身后的咒骂声越来越近,无须回头我都能猜到他此时的表情一定气愤无比,他对我的穷追不舍无非再一次向我表明他做任何事情都有不达目的决不善罢甘休的意念。  从我记事开始,这个人就一直锲而不舍地尾随着我。我渴望他能像其他同性别、同身份的人一样,没事的时候把目光从
期刊
也會有晴朗的日子  山风沿着斜坡一直流向远处  生活,距离我越来越远  当大雪突然落在地上的时候  生活把我从破旧的轮胎里抛出来  我突然想起了柴米油盐  在冬天  在冬天  我不想再写  一首冬天的诗  不写寒冷  不写落雪  不写心情的荒芜  我要直接进入春天  紧紧拽住  河岸上融化的第一缕阳光
期刊
盼望时——  是那样遥远  满天星斗,苍穹无限  翘首顿足,望眼欲穿  在风中吹拂的衣角  是那样孤单  眼睛没有了湿润  紧闭的嘴唇早已枯干  相见时——  是那样突然  瞬间即至,应接不暇  琳琅满目,璀璨斑斓  手中的伞被吹到一边  雨水是那样的甜  脑海里没有了思想  身体传送着热量激情缠绵  有盼望就有希望  有目标就有远方  总是怀念那段  梦想成真的时光  因為当你灵魂里没有了杂念 
期刊
镇文化站长曲红波今年五十七岁,按县里不成文的规定,已到了退二线的年龄了。但他还兼任镇里的通讯报道工作,他眼光敏锐,笔下又很来得,在镇里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之前,党委书记要求他留用一段时间。在此期间,每月补助他一千五百元生活费。曲红波是个随和的人。他妻子前年去世了,两年来,他一直未能从妻子去世的悲痛中解脱出来,便拼命地工作以排遣哀思,加之他不愿和儿子儿媳住一起,也自忖无法招架他那古灵精怪的孙子,听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