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谱写辉煌乐章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jok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5月17日对兰陵镇河南头小学全体师生来说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下午三点,该校教师魏传亮在为学生上课时旧病复发,医治无效,永远的离开了他心爱的学生,离开了他朝夕相处的同事和亲人。哀乐低回,泪雨纷飞,悲伤写在每个人的脸上,难舍留在每个人的心里。一句句“魏老师,您走的太早”,让人心痛;一声声“魏老师,您一路走好”,让人心碎。
  
  “有分不了的课,你给我。”
  ——对工作他从不计较,不辞劳苦
  
  魏传亮同志生于1956年,在家排行老大,十一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含辛茹苦把他们兄妹四人拉扯大,尽管家境十分困难,全家人还是节衣缩食让他读完了高中,为了给年迈的母亲分忧解难,1976年高中毕业后,他毅然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回到村里当了一名临时代课老师。这一干就是三十年。三十年他始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工作。回乡一年后,魏传亮调到离家六里多路的兰陵镇潘王庄小学,那时没有什么交通工具,只能以步代车,兰陵南部地势低洼,一片黑土地。俗话说“干如胶,湿如鳔,不干不湿甩不掉。”在这里生活工作的人大都有这种体会,碰到晴天还好,顶多吃点土,但是遇到雨天就麻烦了。沿着蜿蜒崎岖的乡间小道,徒步走完六里路,起码要两个小时以上。不少公办老师分配到这里后,时间不长便想办法往外调,能坚持三年五载的就更少了。面对如此艰苦的工作环境,魏老师没有退缩,由于他务实上进,很快就成长为一名能够独挡一面的骨干教师,在当地渐渐的有了一些名气。1995年转正后,他本来有多次机会可以调到条件好一些的中心小学、中学工作,但他都自愿放弃了。1996年,镇教委把他调到成人教育学校,但是他放不下朝夕相处的学生。不到一学期,他又主动要求回到河南头小学。1998年,镇中心中学打算把他调去任教,但他认为自己多年从事小学教育,并且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再一次婉言谢绝。1985年结婚后,妻子劝他别干了,回家好好种地收入也比工资高得多。“我不干事小,可孩子没有人教怎么办?咱本地人都不能安心,那外地人就更不愿来了,孩子接受不到正规的教育,将来也不会有多大的出息。”妻子拗不过他,只好依了他。从此潘王庄小学、田屯小学、河南头小学都留下了他熟悉的身影。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人将教师比喻成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也有人把教师比喻成春蚕,直到生命终结才把丝吐尽,这也正是魏传亮老师的真实写照。早在2004年秋,魏传亮的高血压已经非常严重,镇教委为照顾他,把他调到本村的河南头小学,并建议学校尽量少给他安排一些课。可他一报到就找到校长,“领导照顾我,让我回家门口干,我就应该带头多带几节课,校长有不好安排的课,别人不愿带的课,你就交给我好了。”
  看到魏传亮的病情逐渐加重,镇教委的负责同志多次让他休息治疗,他却说,“我们河南头小学6个班9个老师,一个萝卜一个坑,我要是休息了,这个班就没人带了,那学生怎么办,坚持到暑假再说吧。”见抗不过他的拗劲,镇教委和学校的负责同志只好答应了。看到他消瘦的面容,同事们都劝他休息两天到医院全面地检查一下,但他始终割舍不下学生,“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走的话也不安心呀。”当天下午上完一节课,他还在坚持办公,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写剖析材料……谁也没有想到,他一倒下,就再也没有起来。办公桌上放着他批改了一半的学生作业,刚刚起草完的个人剖析材料……
  
  “把这条路修起来,再苦不能苦了孩子”
  ——他以校为家,默默奉献
  
  河南头小学是一所村级联办小学,2004年才翻修了教室,由于资金短缺,路面没有硬化。每到雨季,校园积水接近半米,老师上课得穿深筒雨靴,学生只好光着脚进教室,给全校师生带来了极大不便。魏传亮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多次找到校长,“得把教室门前的路硬化起来,再把校园垫垫,不能再叫班级积水了。”在他的倡议下,河南头小学决定自己动手硬化路面。没有工具,老师们自己带,魏传亮推出自己家的小推车。没有时间,挤!午休、下午放学、劳动技术课、双休日……考虑到他年龄偏大,体弱多病,老师们都劝他别干了,可他总是笑着说:“我干是应该的,为了咱自己的孩子不再受难为。你们挨累为了谁?我替河南头的父老乡亲们谢谢你们了,我也不能搞特殊,你们累成这个样,我怎能袖手旁观呢?”一个星期过去了,一条总长近90米、宽3米的水泥路修起来了,竣工的那天,全体师生欢呼雀跃,而魏传亮由于操劳过度,血压又直线上升。
  2002年暑假期间,一场特大暴雨持续了整整一夜,第二天一早也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一觉醒来,魏传亮推开门看了看,二话没说披上雨衣、扛起铁锨就走。妻子担心他的身体,“不是放假了吗?你到哪里去?”还没等妻子说完,“我去学校看看。”魏传亮就消失在大雨中。当他来到学校,由于学校地势低洼,操场上的积水已经有半米多深,许多教室已经进了水,图书橱、仪器橱也都浸泡在雨水中。看到这种情景,他二话没说,拿起铁锨就干,一干就是3个多小时,挖出了一条50多米的排水沟,校园的积水得到及时排除。等其他同事赶到的时候,魏传亮已经累得坐在地上起不来了。喘不上几口气,没等怎么休息他又和大家一起把图书、仪器转移到安全地带,直到下午1点,魏传亮连续干了7个多小时。等所有的同事都走了,他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而就是这次抢险,使得魏传亮持续高烧,打了一夜的吊瓶。
  魏传亮担任班主任工作,在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兼任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员。为了美化学校,节省开支,他亲自跑到十里开外的敬老院找来各种各样的月季花枝、冬青枝条,自建小温棚,培育花木苗,栽到学校的苗圃、角落里。并自费购买了花剪及《花木的栽培与管理》的书籍,自觉学习花木管理技术。用他自己的话说,“校园里光秃秃的,没有个情调不行,得有点生活的味道。”有一次他和一位老师到临沂,在市区东方红广场,他看到广场上人家培育的串红开的格外耀眼,就找到广场管理处,央求人家给点种子,“你要这个干什么?”管理员不冷不热的问。“我们学校刚改建完,没有什么花草,就要你一点种子,再说咱这也是公对公,你就给点吧,我代表我们全校的师生谢谢你了。”在魏传亮的再三恳求下,那位管理员给了一包种子。如今,一串红已经红遍了河南头小学的校园,点缀美化了河南头小学,就像魏传亮的热情和胸怀,无时无刻不在感动着这里的每一个人。
  
  “家里的事你就多操点心,谁叫咱干这活呢?”
  ——他心地无私,不求所取
  
  初次见到魏传亮的爱人李敬芳,你想象不到这是一位怎样平凡而又平常的女性:矮小的个头、晒得黝黑的皮肤、不善言谈……就是她,凭借自己羸弱的肩膀扛起了这个家。“我知道传亮是累倒的,以前经常跟他说,你身体不好,家里的事不要你操心,教好你自己的课可也得注意休息,他就是不听。”魏传亮家里有10亩地,30米的大棚蔬菜,家里的农活可想而知。“他在学校一待就是一天,家里的活都撂给家属了。”同事魏昌锋最了解他。天不亮,魏传亮第一个到学校,打开各个办公室、教室的门;天黑了,前后左右检查完了,他最后一个离校。春夏秋冬,严寒酷暑,周而复始,年年如此。
  由于魏传亮是个热心肠,不光和同事们处得来,学生们也都愿意和他交流,有什么难题也都想着找他解决。“魏传亮老师的家就是我们的第二课堂,假期里或是周末,我们都到他家找书看,他家的书特别多。”谈起魏老师的帮助,学生孙旭东仍是记忆犹新。在魏传亮的家里,除正面摆放的一台看了10多年的“三友”牌二手电视机外,再也找不出什么值钱的家当了,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满书架的书:《小学教育探究》《小学学习方法指导》《小学生作文选》……“他一个月就那点工资,有不少都买了书,吃的好点孬点他都不在乎,就怕对不起学生。”爱人李敬芳最了解他,这理解是魏传亮最大的精神动力,更是他不竭的力量源泉。由于工资低,一件上衣穿了十多年,洗退了色,也不舍得扔;一辆破旧的自行车骑了20多年,也不舍得换辆新的。有时候血压高了,几毛钱的降压药也不舍得买,用他的话说就是,“能少花点就少花点吧。”对自己“小气”,对别人魏传亮却是“出手极其大方”。学生朱成兰由于母亲去世,家境困难,100多块钱的学费交不起。得知朱成兰将要辍学,魏传亮急了,“这怎么能行?”他找学校会计给朱成兰付了学费;学生魏梦晴烧伤后,由于家庭困难,无力负担医疗费用,魏传亮第一个捐出100块钱;学生赵文静由于姊妹多,父母无暇照顾,由奶奶照看。由于奶奶体弱多病,小文静经常吃不上饭,魏传亮就经常给她准备可口的饭菜……由于魏老师和蔼可亲,一些学生不愿意跟爸爸妈妈说的话,都愿意跟他说,跟他形同父子。
  对待学生,有大海一样的情怀;对待同事,有夏天火一般的热情。谁家里有事,只要跟他打了招呼,他总是有求必应。一次,有个同事夫妻俩闹别扭,同事不愿意回家。魏传亮就像兄长一样陪他谈心,和他交流如何处理家庭关系,帮助同事夫妻俩和解。他跟同事坐了一夜,而妻子也找他找了整整一夜。由于他家在本村,外地老师中午饭没地方吃,他家就成了最好的落脚点,几年来,谁也记不清他给大家送了多少张煎饼,同事们戏称他为“不管部部长”。由于工作成绩突出,魏传亮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优秀教师”。
  得知魏传亮病逝,同事、同学、学生、邻居无法接受这一事实,失声痛哭,大家心里默念“这么好的人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魏传亮,30年扎根基层,默默奉献,不求索取,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留下了他不平凡的足迹。英魂长逝,热血丹心,浩气长存!
其他文献
最近,笔者听一位老师执教方纪的《三峡之秋》,主要片断实录如下:一上课,教师就播放了一段有关三峡风光的录像带。接着全班集体朗读课文,并请几名同学简要概括一下文章的层次和大意。此后,教师出示幻灯片,问题如下:1.在三峡地区,我们国家正在建设一个什么工程?2.就你掌握的资料看,这一工程有什么作用?3.这一工程对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何影响?4.假如爆发战争,这一工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5.你知道党和国家三代
她是一个备受学生尊重的年轻教师,大学毕业后走上了自己热爱的教师岗位。为了学生的茁壮成长和教育事业的蒸蒸日上,她历尽艰辛、不辞劳苦。无数个日日夜夜,她披星戴月,风雨不误。  天有不测风云,怀孕期间她不幸患了重症胰腺炎,辗转医治,家徒四壁,后继无力。孩子夭折,自己又身染重病,在绝望之际,感觉时日不多的她,为学生再上一节课成了她的最大愿望。  2006年7月19日上午,在大别山下的光山县白雀镇初级中学两
学生思维的“拐点”处于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内,是学生迁移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构建新知识及解决新问题的转折点,也是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关键。那么,在新知学习过程中,邂逅学生思维的“拐点”,教师要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在观察、猜测、比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中,充分地经历“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暂停探究的“脚步”,让思维“多飞一会儿”,不仅使学生获取数学知
“新教育实验有望成为继希望工程之后的‘新希望工程’——希望工程是一项增添书桌的工程,侧重于物质;新希望工程是一项有了书桌后塑造一个什么样人的工程,注重于精神。”  ——《南风窗》    2007年7月14日,来自全国各地支持新教育的教师代表们齐聚中国古文化的摇篮山西运城,参加新教育实验第七届研讨会。本届年会由新教育研究院主办、山西运城新教育集团承办,主题为“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毛虫与蝴蝶”儿童阶
【摘要】适切的板书,是教师对教材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流程的一个精准把握,它能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要点和结构,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一个脚手架,是所学内容的核心和实质所在。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展现、学生关注力的激发、教学重难点的凸显、学生结构意识的培养、思维能力的发展等都可以在板书中呈现出来。  【关键词】教学板书;适切;结构化;动态生成  板书是以传统的黑板为载体的特定显现形式,它处于教室的醒目位置,拥有空间视觉优
编者按:校园歌谣曾经是我们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们无忧无虑、快乐美好的少年时光的记忆和见证。然而曾几何时,校园歌谣却失去了往日的单纯、清澈和明朗,变得混乱、浑浊和黯淡,变成一种沉重的灰色歌谣。有人因此而责怪学生,有人把矛头指向教师和学校教育,有人则在追问整个社会环境;有人把它视为洪水猛兽,有人把它看作鸡毛蒜皮。但不管怎样,灰色歌谣本身至少是一个信号,一个警示,提醒我们一些新的变化,交给我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生源的相对紧张,学校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提出“教育就是服务”的理念。既然是服务,有些家长就把市场上的那套观念迁移到教育上来了,误认为:家长、孩子是服务的接受者,那就是顾客就是上帝,学校服务不到位就应该受到惩罚。家长们渐渐变得“好难相处”,个别家长为了一点小事就进入校园恣意闹事、打学生、打教师,甚至出现校长、老师死伤于家长之手的悲剧。  面对“难相处的家长”,我们教师应该怎么
在学校招生办门前,我目睹了一位家长带孩子来报名的场面。孩子参加综合素质测评时,家长不断地向我倒苦水:孩子挺聪明,但成绩不好,这都怪我,天天光应酬、喝酒,孩子他妈也忙于做生意,我们都没时间管。现在,孩子下定决心好好学习,想做一个好孩子,就想上你们学校,我也觉悟了,以后其它的事情都放下,一定要好好管孩子。可我真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正说着,孩子从考场出来了,抹着眼泪,原来测试的结果不理想。家长也一个劲儿
“在你手中,是许许多多正在成长的生命,每个都如此不同,每个都如此重要。他们无跟地信任你,依赖你,崇拜你,请你务必珍视他们,呵护他们,把他们放在你的手上,你的眼里,你的心中,在你的指引、塑造和培养下,成为更好的人和有用的公民。”谨以此言,与同为人师者共勉。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教育目标文献中,有这么一段话:“学习不仅仅是个掌握动手动脑技能或识记各种事实的问题。如果学生数年学业的主要结果仅此而
进入新世纪,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在基础教育中全面实施跨学科领域的学习与实验,并取得显著成绩。课程改革以来,一些有革新思想的语文教师尝试跨学科教学,拓宽了语文学习的领域。坚持了二十多年作文教学改革的深圳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钟传祎的跨学科作文研究——学科作文,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学科作文立足各个学科的学习内容,组织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将作文与各学科学习沟通起来,使作文成为日常的学习行为,调动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