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要坚守“以人为本”理念,在教学的设计、实施和展开的诸多环节中时刻关注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均衡落实,让数学课堂教学成为“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本文就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数学教学 三维目标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2-0107-01
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这三个并列的、互为支撑的目标,要求我们在数学课程的教学中不能过分或者一味地强调知识的传授,而是要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学会学习,增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为此,教师要坚守“以人为本”理念,要在教学的设计、实施和展开的诸多环节中时刻关注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均衡落实,让数学课堂教学成为“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三维目标呢?
一 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知识和技能目标是三维目标中的基础性目标,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课堂教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常规性任务,它是教师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教学中一方面要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达到课标的要求,特别要注意不能摆花架子,为“热闹”而每堂课都“探究学习”。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的体验,情感的提升。这二者其实并不矛盾,在知识与能力的教学中,重视知识的产生、发展、应用与再发展,让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重视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与方法选择的意义,使学生受到方法论的教育;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与合作性,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悟,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与自觉性。这样学得的知识才是有用的。
二 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过程和方法是三维教学之核心。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知道、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规律,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学生获得这些知识的全过程。要让学生知道某个概念、规律很容易,但如果要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规律的来龙去脉决非易事,在教学中,不但要重视、狠抓双基的落实,更重要重视的是落实双基的全过程。所以事实上也恰恰是在探究这些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掌握研究的科学方法,熏陶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提高了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例如,我在教学《扇形面积的计算》时,学生通过动手剪切和拼接,将圆分成二等份、三等份、四等份……,再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归纳出扇形的面积公式;然后带着成功的喜悦,利用公式去解决求面积的各种实际问题……整个过程完全围绕预先设立的教学目标来进行。学生通过亲历这个过程,不仅能够牢固掌握并熟练运用S扇=■这个公式,而且对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有了初步体验,在数学思维和学习方法上进行了一次有效的积累,感受了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贯穿教学始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隐性的目标,它不等同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在一些课堂上,尤其是在一些公开课中,教师为了突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尽其所能地创设了各种“生动”的教学情境,安排了大量的游戏、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等活动,并在教学中不时地加入一些贴标签式的“道德情感教育”,课堂上学生兴趣高涨,气氛热烈。例如,我在教学《多边形表面积的计算》时,我把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多边的形的分割。(2)多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首先,这两个教学内容显然直接对应了本课的知识技能目标。但仅仅看到这一点是不够的,因为教材中还蕴涵着丰富的发展性目标因素,如果不是由教师包办,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就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并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数学虽然作为自然学科,但教学也要以人为本,确立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新教学价值观,和学生一同探讨、分享、创造美好的生命经历;要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品质;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良好习惯的养成、兴趣和态度的培养、自信心的建立、愉悦情感的体验和思维品质的锻炼与提升;要结合数学课程的特点,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挖掘它的内在思想性,联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的主观性、体验性、内隐性等特点,有机地向他们渗透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热爱数学学习等德育;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情感意志、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总之,数学课堂教学要尽可能促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最充分、最有价值的发展,实现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真正统一。
四 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三维目标的整体、有效发展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偏重于对学生进行单一知识目标的建构与培养,这是一个不容忽视又必须科学把握的问题。只有根据新的教育理念的要求,对三维课程目标不断加以整合并付诸于实践,才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个三维目标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底座,相互依赖,互相促进,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共同作用支撑起人的智慧和素养。这三维目标的关系可以形象地表述为:知识与技能既是数学教学目标,又是促进学生价值观变化的重要载体,它是认知的花朵;过程与方法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环节,是认知的杠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数学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获得知识与技能的附属品,而是具有独特意义的,且与其它教学目标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的,它是認知的根本。
为了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教师要做到:(1)教学目标有新突破,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科学、全面地体现了数学课程,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基本出发点。(2)教师努力营造让学生爱学、乐学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能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创设教学环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数学。(3)精心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力图给学生提供“再创造”的通道。把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生活化的语言,转化成数学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去学习、去领悟。
因此,在教学中注重三维目标的整体发展,是实现短时、高效、低耗而又充满愉快的学习的理想手段。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将各种想法、各种观点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给学生体验和领悟的机会。
关键词:数学教学 三维目标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2-0107-01
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这三个并列的、互为支撑的目标,要求我们在数学课程的教学中不能过分或者一味地强调知识的传授,而是要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学会学习,增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为此,教师要坚守“以人为本”理念,要在教学的设计、实施和展开的诸多环节中时刻关注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均衡落实,让数学课堂教学成为“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三维目标呢?
一 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知识和技能目标是三维目标中的基础性目标,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课堂教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常规性任务,它是教师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教学中一方面要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达到课标的要求,特别要注意不能摆花架子,为“热闹”而每堂课都“探究学习”。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的体验,情感的提升。这二者其实并不矛盾,在知识与能力的教学中,重视知识的产生、发展、应用与再发展,让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重视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与方法选择的意义,使学生受到方法论的教育;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与合作性,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悟,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与自觉性。这样学得的知识才是有用的。
二 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过程和方法是三维教学之核心。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知道、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规律,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学生获得这些知识的全过程。要让学生知道某个概念、规律很容易,但如果要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规律的来龙去脉决非易事,在教学中,不但要重视、狠抓双基的落实,更重要重视的是落实双基的全过程。所以事实上也恰恰是在探究这些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掌握研究的科学方法,熏陶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提高了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例如,我在教学《扇形面积的计算》时,学生通过动手剪切和拼接,将圆分成二等份、三等份、四等份……,再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归纳出扇形的面积公式;然后带着成功的喜悦,利用公式去解决求面积的各种实际问题……整个过程完全围绕预先设立的教学目标来进行。学生通过亲历这个过程,不仅能够牢固掌握并熟练运用S扇=■这个公式,而且对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有了初步体验,在数学思维和学习方法上进行了一次有效的积累,感受了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贯穿教学始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隐性的目标,它不等同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在一些课堂上,尤其是在一些公开课中,教师为了突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尽其所能地创设了各种“生动”的教学情境,安排了大量的游戏、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等活动,并在教学中不时地加入一些贴标签式的“道德情感教育”,课堂上学生兴趣高涨,气氛热烈。例如,我在教学《多边形表面积的计算》时,我把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多边的形的分割。(2)多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首先,这两个教学内容显然直接对应了本课的知识技能目标。但仅仅看到这一点是不够的,因为教材中还蕴涵着丰富的发展性目标因素,如果不是由教师包办,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就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并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数学虽然作为自然学科,但教学也要以人为本,确立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新教学价值观,和学生一同探讨、分享、创造美好的生命经历;要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品质;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良好习惯的养成、兴趣和态度的培养、自信心的建立、愉悦情感的体验和思维品质的锻炼与提升;要结合数学课程的特点,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挖掘它的内在思想性,联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的主观性、体验性、内隐性等特点,有机地向他们渗透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热爱数学学习等德育;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情感意志、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总之,数学课堂教学要尽可能促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最充分、最有价值的发展,实现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真正统一。
四 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三维目标的整体、有效发展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偏重于对学生进行单一知识目标的建构与培养,这是一个不容忽视又必须科学把握的问题。只有根据新的教育理念的要求,对三维课程目标不断加以整合并付诸于实践,才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个三维目标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底座,相互依赖,互相促进,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共同作用支撑起人的智慧和素养。这三维目标的关系可以形象地表述为:知识与技能既是数学教学目标,又是促进学生价值观变化的重要载体,它是认知的花朵;过程与方法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环节,是认知的杠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数学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获得知识与技能的附属品,而是具有独特意义的,且与其它教学目标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的,它是認知的根本。
为了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教师要做到:(1)教学目标有新突破,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科学、全面地体现了数学课程,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基本出发点。(2)教师努力营造让学生爱学、乐学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能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创设教学环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数学。(3)精心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力图给学生提供“再创造”的通道。把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生活化的语言,转化成数学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去学习、去领悟。
因此,在教学中注重三维目标的整体发展,是实现短时、高效、低耗而又充满愉快的学习的理想手段。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将各种想法、各种观点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给学生体验和领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