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了解上海市闵行区某社区公立学校与希望学校学生视力状况,为制订更有效的学生防近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颛桥镇部分公立学校和希望学校7-12岁的学生视力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公立学校的检出率为34.7%(968/2782),希望学校为14.5%(382/2619)。公立学校高于希望学校,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359.9,P=0.00)。女生高于男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28.19,P=0.00)。随年级增长而上升,不同年级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417,P=0.00)。公立学校以重度不良为主,希望学校以中度不良为主。结论 改善学校与家庭的视觉环境,对学生近视行为及早给予干预,对控制和延缓中小学生近视的发生、发展,降低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视力不良;对比研究;学生
视力不良是困扰中小学生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并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也成为当今社会和家庭特别关注的问题[1]。近年来,我国学生近视率一直居高不下,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解和分析上海市闵行区公立学校与希望学校学生视力状况,为制定更有效的学生防近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笔者抽取 2014年颛桥镇部分公立学校和希望学校7-12岁学生的视力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颛桥镇2所公立学校和2所希望学校7-12岁共5401人的视力监测数据,其中男生3044人,女生2357人。
1.2 方法 按照《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细则》的要求,由学校专业卫生人员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测量学生的裸眼视力。以视力≥5.0为正常,<5.0为视力不良,其中4.9为轻度视力不良,4.6-4.8为中度视不良,≤4.5为重度视力不良。单眼视力不良归入视力不良进行统计,双眼视力不良以较差的眼统计。
1.3资料处理 应用 Excel进行数据录入。采用 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调查7-12岁小学生5401名,检出视力不良为1350人。视力不良检出率为24.9%(1350/5401),男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22.3%(680/3044),女生为28.4%(670/2357)。公立学校的检出率为34.7%(968/2782),希望学校为14.5%(382/2619)。
2.2 视力不良严重程度 调查5401名小学生中,检出轻度视力人数为396人,检出率为7.33%,中度视力人数为533人,检出率为9.8%,重度视力人数为421人,检出率为7.8%。女生高于男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28.19,P=0.00)。公立学校高于希望学校,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359.9,P=0.00)。随年级增长而上升,不同年级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417,P=0.00)。公立学校以重度不良为主,希望学校以中度不良为主。见表1:
3 讨论
视力不良是我国和世界许多国家、地区儿童青少年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已不是单纯的医学问题,而是复杂的社会问题[2]。在学生时期,近视是造成视力不良的主要原因,而眼疲劳是促使近视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环境和遗传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3]。
本次资料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闵行区颛桥社区小学生7-12岁视力不良现状不容乐观。尤其公立学校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于希望学校,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这与城市学生较早较多接触电视、计算机等对视力有影响的电器有关。学生视力不良率随着年级的增长而不断上升,公立学校以重度不良为主,希望学校以中度不良为主。这可能与公立学校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平均视近时间较长,体育锻炼、户外活动时间较少有关。女生高于男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个别女生为了美观,在自觉视力下降时,没有及时佩戴眼镜进行矫正,也导致了视力不良的情况进一步加重[4]。
对于青少年视力不良的预防工作,应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尤其是对于女生,更应该有针对性地加大合理用眼知识宣教的力度。学校可有组织的进行远眺法、雾视法及眼保健操的培训及普及,防止学生假性近视转变为真性近视;教育主管部门也应经常加以督导,不让学生减负成为一句空话。总之,改善学校与家庭的视觉环境,对学生近视行为及早给予干预,对控制和延缓中小学生近视的发生、发展降低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季成叶.青春期常见病防治.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1- 37.
[2]张丽华.儿童青少年视力低下的流行现状及其成因的研究进展[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5):410-412.
[3]叶广俊.儿童少年卫生学.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55.
[4]陈宪.对我国青少年学生视力低下防控问题的思考.中国学校卫生,2007,28(5):387- 390.
关键词:视力不良;对比研究;学生
视力不良是困扰中小学生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并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也成为当今社会和家庭特别关注的问题[1]。近年来,我国学生近视率一直居高不下,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解和分析上海市闵行区公立学校与希望学校学生视力状况,为制定更有效的学生防近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笔者抽取 2014年颛桥镇部分公立学校和希望学校7-12岁学生的视力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颛桥镇2所公立学校和2所希望学校7-12岁共5401人的视力监测数据,其中男生3044人,女生2357人。
1.2 方法 按照《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细则》的要求,由学校专业卫生人员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测量学生的裸眼视力。以视力≥5.0为正常,<5.0为视力不良,其中4.9为轻度视力不良,4.6-4.8为中度视不良,≤4.5为重度视力不良。单眼视力不良归入视力不良进行统计,双眼视力不良以较差的眼统计。
1.3资料处理 应用 Excel进行数据录入。采用 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调查7-12岁小学生5401名,检出视力不良为1350人。视力不良检出率为24.9%(1350/5401),男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22.3%(680/3044),女生为28.4%(670/2357)。公立学校的检出率为34.7%(968/2782),希望学校为14.5%(382/2619)。
2.2 视力不良严重程度 调查5401名小学生中,检出轻度视力人数为396人,检出率为7.33%,中度视力人数为533人,检出率为9.8%,重度视力人数为421人,检出率为7.8%。女生高于男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28.19,P=0.00)。公立学校高于希望学校,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359.9,P=0.00)。随年级增长而上升,不同年级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417,P=0.00)。公立学校以重度不良为主,希望学校以中度不良为主。见表1:
3 讨论
视力不良是我国和世界许多国家、地区儿童青少年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已不是单纯的医学问题,而是复杂的社会问题[2]。在学生时期,近视是造成视力不良的主要原因,而眼疲劳是促使近视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环境和遗传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3]。
本次资料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闵行区颛桥社区小学生7-12岁视力不良现状不容乐观。尤其公立学校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于希望学校,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这与城市学生较早较多接触电视、计算机等对视力有影响的电器有关。学生视力不良率随着年级的增长而不断上升,公立学校以重度不良为主,希望学校以中度不良为主。这可能与公立学校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平均视近时间较长,体育锻炼、户外活动时间较少有关。女生高于男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个别女生为了美观,在自觉视力下降时,没有及时佩戴眼镜进行矫正,也导致了视力不良的情况进一步加重[4]。
对于青少年视力不良的预防工作,应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尤其是对于女生,更应该有针对性地加大合理用眼知识宣教的力度。学校可有组织的进行远眺法、雾视法及眼保健操的培训及普及,防止学生假性近视转变为真性近视;教育主管部门也应经常加以督导,不让学生减负成为一句空话。总之,改善学校与家庭的视觉环境,对学生近视行为及早给予干预,对控制和延缓中小学生近视的发生、发展降低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季成叶.青春期常见病防治.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1- 37.
[2]张丽华.儿童青少年视力低下的流行现状及其成因的研究进展[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5):410-412.
[3]叶广俊.儿童少年卫生学.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55.
[4]陈宪.对我国青少年学生视力低下防控问题的思考.中国学校卫生,2007,28(5):387-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