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民居厅堂联的语体风格及翻译策略的选择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g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徽州古民居厅堂联语体风格的分析,对照纽马克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原则进行了一系列的翻译实践活动,采取以重音音韵形式进行音形的移植、以形象移植转换法达到译文意境的传神和以语义翻译、注释法传递文化内涵等翻译策略,力求从音、形、意三个方面再现徽州楹联的语言特色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徽州古民居;厅堂联;语体风格;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2)01-0062-05
  一、问题的提出
  楹联是我国汉民族独特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它根植于我国古老的汉文化和俗文学的沃土中,具有根深蒂固的群众基础、民族文学的突出特色、雅俗共赏的对偶格律、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千百年来畅行于文坛,应用于社会,显示出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我国学者对这一独特的文学形式进行了界定,其中季世昌先生做了最为全面的概括。他认为,楹联具有五大特征,即“鲜明的民族性、强烈的时代性、严密的格律性、高度的概括性和广泛的实用性”。其中,“鲜明的民族性”和“强烈的时代性”属于文化范畴;“严密的格律”和“高度的概括性”属于语体范畴;“广泛的实用性”则属于语用的范畴。在汉译英的过程中,要有效传递中华楹联的特性必然涉及到跨文化信息的传递以及对原文本语体的分析和语言语用层面的解读。既要让西方读者读出楹联的“汉”味,又要让西方读者理解并能欣赏这一文学形式是翻译的宗旨。是忠实于源语的文化形式还是最大限度地传递信息是摆在译者面前的一大难题。英国翻译家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原则为翻译尝试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二、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原则
  纽马克认为,绝大多数信息性、祈使性、人际性,部分审美性及元语言性文本和文本片段,适宜用交际翻译;而如果原文是表达性文本或重要的审美性文本,其表达形式与内容一样重要,如自传、私人信件、抒发个人情感的文学作品应用语义翻译。即语义翻译必须更多地考虑原文的审美价值,有时还有解释的任务。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语义翻译讲究准确性,它从属于源语文化和源语作者,通常翻译原文语义层面的意思。只有当原文的内涵意义对读者构成最大障碍时才加以解释。交际翻译注重目的语读者的反应,翻译时为不给读者留下令人困惑的地方,倾向于使源语从属于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
  如我国古典巨著《红楼梦》中的成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在两个英译版本分别译为“Man pro-poses,Heaven disposes”(Y);“Man proposes。Goddisposes”(H)。杨宪益的译文为语义翻译,忠实于原作;霍克思的译文为交际翻译,服务于读者。“Heaven”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界的统治者,而“God”则是基督教心目中万能之神。杨译忠实地保留了原文文本中“天”的概念,而交际翻译则与此相背,为了迎合目的语读者的宗教背景和心理。将原文中的道教改成了基督教。
  第二、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语义翻译使译文与原文形式更为接近。如果原文语言偏离了源语文体规范,译文也会有所体现。如果原文语言与目的语语言在意义表达上差别不大,译文最好保留原文句子的长度。而交际翻译则会重新组织句子,运用更加常见的搭配和词汇,使译文流畅地道、简明易懂。译语甚至可以摆脱原文语言结构的束缚,发挥译语优势,使含糊不清的概念明朗起来,使独特的语言大众化。以杨宪益和霍克思英译对联为例: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红楼梦》第5回,宁府上房对联)
  杨译是:A grasp of mundane affairs is genuineknowledge,
  Understanding of worldly wisdom is true learning。
  霍译是:True learning implies a clear insight intohuman activities;
  Genuine culture involves the skillful manipula-tion of human relationships。
  杨译较好地保留了原文句子的长度,译文在音形意上较好地反映出对联的语言特性。霍译对句子进行了重新组织,译文流畅地道、简明易懂,适合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但是译文却未传达出对联的语言特性。
  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原则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在楹联的翻译过程中,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并存的,通过语义翻译忠实地传递出楹联的句式结构特征,达到“形”似;通过交际翻译重新组织句子,使源语文本中的难以理解的内容概括化、通俗化,帮助目标语读者较为顺利地理解文本。
  三、徽州古民居厅堂联的语体风格及汉译英策略的选择
  徽州的园林祠庙、茶馆路亭、百姓人家,都有数量众多的楹联,内容丰富,形制多样。在浩繁的徽州楹联中,徽州古民居的厅堂联尤为突出,其制作工艺考究、内容博大精深。由于徽州古民居厅堂联重在教诲人们修心养性,严以律己;晓喻人们勤谨持家,教子课孙;劝导人们立身处世,德才为贵,因而具有普遍的教育性和实用性。人们把对联挂在厅堂或书室不仅仅为了自家人欣赏或受教益,而是要与人们联络感情,交流思想,让来访的亲朋好友同感共勉,同获教益。因此,古民居厅堂联的文本大都属于表达性文本,体现楹联作者的思想感情、陈述作者的观点态度、表达作者的审美情趣等等,西递、宏村古民居的大量厅堂联均属于此范畴。从语体上分析,徽州古民居厅堂联具有口头体语言与书面体语言并存的特征,部分厅堂联用词通俗易懂,句式简约、明了,具有口头谈话语体的特点,属于乡野文化的典型代表语言,如“能吃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部分厅堂联则是对儒家学说的进一步阐释和深化,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和说理性,出现大量的体现儒家经典思想学说的文化内涵词且句式严谨、工整,多用陈述句、祈使句表达,如“传家礼教谆三物,华国文章本六经”、“汉瓦当文延年益寿,周铜盘字富贵吉祥”“学有经法通知时事,行无暇尤宜似古人”等等。除此以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言志抒情联。这些楹联作者巧用隐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创作出一系列上乘的楹联作品,如“会心今古远,放眼天地宽”、“天长流水坐怀古,春静幽兰时向人”、“漫研竹露裁唐句,细嚼梅花读汉书”等等。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悬挂在西递村“大夫第”的一副木刻联“以八千岁为春,之九万里而南”,署名郑板桥,据说是当年郑板桥应朋友之邀来西递村游居时所作。上联言身在西递村,要有鲲鹏展翅九万里的豪迈气概;下联言不能满足于眼前既得利益,要有更高的奋斗目标。该联对仗工整、隐喻巧妙,语不露,意不直,令人回味。这些言志抒情联属于正式却充溢着灵气的文艺语体的范畴,优美的词汇、工整的句式和恰到好处的修辞格使楹联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境悠远。   徽州古民居厅堂联在语体上具有多层次的表达特点,丰富了楹联的表现手法和文化内涵,因此,在汉译英的过程中需要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准确地再现其形式和内容。首先,要对楹联的文体特点进行分析并明确楹联翻译的基本原则。楹联作为从律诗中脱胎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讲究用字的平仄,具有律诗的声调和谐、抑扬顿挫的特点。上下联字数、句式、内容、韵律对偶,是对联的基本特征。我国翻译界对诗歌翻译的一个理想标准是“形神皆似”。从滋杭在《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理论研究》一书中引用了罗新璋教授对诗歌翻译标准的界定,即“神似形似,浑然一体,是为胜境。”这一翻译标准同样适用于楹联的翻译。黄中习提出英译楹联的三种方法:以偶译偶,以工译工;意美为上,意在形先;传神为重,得意忘形。也就是说,在楹联的翻译过程中,要把握形和音的特点,即汉语对联上下联对仗、韵律对偶的特征;但是,由于中英文句式表达的不对等以及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有时很难有效地移植源语的句式和韵律,这时就要以意为上,因为“只有在其它忠实指标完成的基础上追求形式才不会因形伤神”。这一主张和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原则的应用是一致的。
  其次,要对徽州古民居厅堂联的文本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从“格律论对”上看,徽州楹联属于“宽对”,即相同词性即可对仗;从音调上看,上下联平仄相对并不十分严格,句子的组合是以词义为先的意义组合,应用了汉语的“意合”的句式特点;从联文内容来看,徽州厅堂联大多属于宣传儒家学说、倡导礼义兼备之为人准则、抒情咏志等范畴,其中包含了汉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最大限度地传达出其思想内涵。
  通过对楹联翻译三要素“音、形、意”的把握和对徽州古民居厅堂联语体风格的分析,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徽州古民居厅堂联进行了翻译尝试:
  (一)以重音音韵形式进行音形的移植
  汉语和英语都有对偶句的艺术形式。汉语对联一字一音,对仗工整,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司,相对位置上的词性和语法成分相同,上联一般以仄声结尾,而下联以平声结尾。徽州楹联属于“宽对”,其平仄规律可参照韵律诗的要求:“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或“平仄与节奏相结合,节奏点上一定要分明,非节奏点可不论。”我国著名翻译家,如杨宪益和戴乃迭、丁衡祁在翻泽汉语诗歌中大都采用了不押韵的重音韵律形式,即两个句子中的音节或单词数可以不同,但是重音数相同。采用重音韵律形式翻译汉语楹联,符合英语诗歌韵律规则,同时也争取最大限度的形似,并有效传达乡村文学创作中自然、朴实的风格。如:
  例1.德从宽处积,福向俭中来。
  Virtues accumulate from all aspects of life:
  Fortunes originate from saving a single penny。
  此联通俗易懂,为五言联,上下联平仄相对,但不押韵,汉译英时难度不大。译文两行均为七个单词,首行七个单词有十二个音节,第二行七个单词则为十三个音节,音节数不一致。但是每行均为五个重音音节,且译文两行的句式结构相同,上下旬互为应和,朗读起来节奏分明、朗朗上口。
  例2.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The Key to a prosperous family is nothing but ac-cumulating merits;
  The best of all in our life is no more than readingclassics。
  此例为提示联,且有“无非”、“只是”表示强调之意,翻译时要将其意义和强度均表达出来,译文中分别用了“nothing but”和“no more than”来表达,起到了加强语气的作用,但是却很难达到形式上的平衡。译文上下联的单词数和音节数都不一致,第一行为11个单词,21个音节,第二行为13个单词,15个音节,但是由于两行均为七个重音,朗读时以重音音节为节奏点,抑扬结合,弥补了原文和译文句子长度上的差异。
  例3.所言善,所行善,所思善,善日积而不知;
  厥身庆,厥家庆,厥后庆,庆方来而未艾。
  Kind words,good behaviors,and noble thoughtswill unwittindy build up day by day;Good fortunes,families’prosperity,blessings for descendants will belasting forever。
  此例为徽州古民居厅堂联中联文较长的代表作品,原文运用排比的句式结构强调了“善”在个人品德修养中的重要性及其“善”的积累对个人发展和家族兴盛的积极影响。联文中的各个短语之间意义联系紧密,一气呵成,体现了汉语“意合”的特点。原文中“所”、“厥”、“而”均为语气助词,在英语译文中则无法对应译出;而英语句子“形合”的特征决定了译文需要借助于介词、分词、连词及其句子结构的重组才能表达出原文的意味。译文第一行19个音节,10个重读音节;第二行23个音节,8个重读音节,基本保持上下联的平衡。
  以上译文以重音音节为节奏点,抑扬结合,较好地展现了汉语楹联音形之美。笔者在楹联翻译尝试中尽可能地采用这一方法进行音形的移植,以传递汉语楹联的对偶句的音形美。
  (二)以语义翻译、注释法传递文化内涵
  徽州楹联中极力宣扬的“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在楹联的创作上表现为引经据典,将儒家学说的核心词“礼、义、廉、耻、仁、爱、忠、孝”嵌入联文中,使得联语显示出厚重的传统文化的积淀。当今世界随着汉语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开始研究儒家学说,徽州楹联中有大量的宣扬儒家学说的联文,在英译过程中应尽量传达原作的地域文化特色,力求做到“文化传真”。因此,采用异化手法将联文的文化内涵表达出来,同时附加注释的翻译策略极为必要。如:   例1.传家礼教谆三物,华国文章本六经。
  The Confucian ethics handed down in a family isthe Three Principles;
  The brilliant works admired until now must bethe Six Classics。
  (Note:The Three Principles refers to the three cardinal guides in Confucianism.i.e.ruler guidessubjeet,father guides son,and husband guides wife.The Six Classics include six books advocated by Con-fucianism,i.e.The Book of Songs,The Book of His-tory,the Book of Rites,The Book of Music,The Book of Changes,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例5.文章本六经得来,事业从五伦做起。
  The works originate from studying the Six Clas-sies;
  The cause starts with keeping the five human re-lationships。
  (Note:The five human relationships refer to principles obeyed in contact with others,includ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ruler and subject,father and son,husband and wife,brothers,and friends。)
  例6.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交不遗旧言不崇华。
  Cultivate oneself through meditation and develop one’s morality by living a simple life;Keep friend-ship with old acquaintances and speak in a humblemanner。
  (Note:Based on Confucianism,speaking in ahumble manner is equal to showing respect to others.which is regarded as being gentle and honorable。)
  以上三例较为全面地概括了徽州楹联对儒家经典思想的阐释,这样的厅堂联在西递、宏村比比皆是。如“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勤俭温恭获寿者相,和平忠厚载福之基”、“须知难得惟兄弟,务在相孚以性情”、“德从宽处积,福向俭中来。”、“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等等。在这些厅堂联中出现了大量的“文化内涵词”,如“三物”、“六经”、“五伦”、“孝弟”、“读书”、“修身”、“养德”等等,这些文化内涵词对于西方读者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在汉译英时要通过加注释的形式加以说明,才能将其内涵表达出来。
  (三)以形象移植转换法达到译文意境的传神
  徽州古民居中大量的言志抒情联寓景于情,言近旨远,内涵深邃,回味绵长,凸显了徽商内在的人文情结和精神追求。如:宏村承志堂联“门地清华敬承先泽,室地雍睦毕致诸祥”以高度概括的语言描述了环境景物之美,突出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襟怀旷达云中鹤,品德清高崖上松”以松鹤自比,言明只要心胸开阔、品德高尚,就能延年益寿;“水墨开奇境,丝桐发妙音”、“清气若兰,虚怀当竹;乐清在水,静趣同山”显现出楹联作者醉心书画、超凡脱俗、亲近自然的情感。楹联作者引经据典,运用了隐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表现出丰富的意象,在翻译过程中将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法融为一体,以形象移植转换法达到译文意境的传神,从而使两种语言的读者获得基本相同的信息和审美效果。如:
  例7.有花方酌酒;无月不登楼。
  Drinking wines with the flowers blooming;
  Going to a height with the moon silvering。
  上下联对应的“花”和“月”,“酌酒”和“登楼”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花间饮酒”之意象对于西方人来说较易理解,而“月下登楼”在英语中没有对应的文化意象。为了取得相似的联想,上联采取直译法进行了形象的对应移植,下联将“登楼”译为“going to a height”(登高),进行了形象的转换,更易于西方读者的理解。“花”和“月”本是静态的物体,但由于“酌酒”和“登楼”是动态的动作,采用-ing形式将情景的渲染(“花开”和“月明”)与动作的表现(“酌酒”和“登楼”)互为对应,增强了译文的表现力。
  例8.会心今古远,放眼天地宽。
  The ancient time goes far behind when I ponderit over;
  The marvelous world is more spacious by takinga broad view。
  该联是楹联创作中的相依结构,通过上比与下比互相补充,使楹联在意义上有所递进、加强和深化。楹联作者通过“会心”、“放眼”、“今古”、“天地”四个意象,体现出对自然、人生的深层思考,表现出睿智的人生感悟和豁达的人生态度。译文中,为了突出意义上的递进和深化,下联中增加了“marvelous”一词,通过形象的增添达到译文意境的再现,表现出联文的深层含义。
  例9.美景良辰赏心乐事;英词妙墨好古多闻。
  Great sights,fine moments,pleasing to the eyesand enjoyable to the mind;
  Excellent verses,magical paintings,extensivereading and more experiencing。
  上联写自然景色令人陶醉,下联言置于美景良辰中的“人”的审美情趣和对知识的探求。此联上比与下比分别是两个四字结构的短语,中间没有任何动词或虚词,显示出节奏的舒缓和韵律的轻扬,译文以四个并列短语再现意象,取得与原文形似的效果。《论语述而》中,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因此下联中的“好古多闻”译为ex—tensive reading and more experiencing,意指多读书多实践是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
  以上三例仅为作者本人的翻译尝试。创作手法的多样化、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审美情趣使得徽州抒情言志联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如何进行原文的形象移植转换,从而达到译文意境的传神则需要广大翻译工作者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大量的翻译实践活动。
  四、结语
  随着黄山市旅游业的发展,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的徽州古村落已成为享誉中外的旅游胜地,成为中外游客认识和欣赏徽州文化的平台,人们在面对楹联这一特殊的文学表现形式上,渴望去理解她并且在这一认知过程中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的文化内容,因此在翻译徽州楹联时应当选取异化的翻译策略。笔者在翻译实践中以语义翻译法为主,力求从音、形、意三个方面再现徽州楹联的语言特色和文化内涵,最大限度地传递出徽州楹联的典型特征。楹联匾额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之一,在跨文化交流活动中,翻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翻译工作者必须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研究思路和刻苦钻研、大胆实践的工作方法才能胜任有效传播中华文化的神圣使命。
  [责任编辑:吴晓红]
其他文献
摘要:运用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深入剖析《尤斯蒂斯钻石》中的女主人公丽萃这一欲望主体形成、发展直至最终无可奈何妥协向命运妥协的过程,探寻导致该人物悲剧人生的深层心理根源。对项链的追寻是造成主人公丽萃人格自我异化与分裂的重要原因,也导致了她未来迷失自我和摒弃自我的悲剧。通过描述一个仍旧游离在“想象界”和“象征界”之间的主体成长、发展、迷失继而梦想破灭的欲望史,特罗洛普表达了对19世纪英国社会中女性所面
期刊
摘要:约翰·厄普代克是二十世纪后半叶美国最重要、最多产和获奖最多的作家之一。在其著名的短篇小说《A&P》中,他创造出了萨米——这个与传统骑士文学中骑士形象大相径庭的新骑士形象,这是厄普代克对中世纪骑士文学的戏仿。通过与骑士文学的对比研究和对萨米这一形象的文本分析,探讨了《A&P》对骑士文学戏仿的创作特征,并总结出了新时代创作中的新骑士形象:背离传统,暧昧不明,非黑非白,看似勇于担当,实则自私自利;
期刊
摘 要:作为中国古代清官形象代表,包公是完美无缺的正义化身,在中国司法文化中,包公早已被神化。然而,如果以元杂剧《包待制三勘蝴蝶梦》为样本,在现代法治视野下评判包公,我们会发现不仅《红楼梦》中的贾雨村这位葫芦僧会判葫芦案,身为清官的包公也同样封建迷信十足,他为了所谓的结果正义,在断案中有罪推定,并不惜刑讯逼供,最终导演一场包庇凶犯、枉法裁判的葫芦案。中国司法文化中有根深蒂固的清官情节,但司法公正并
期刊
摘要:高校二级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教代会制度的补充和延伸,是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指导方针的重要措施,是促进二级单位民主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障广大教职工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基本制度和形式。建立和完善二级教代会制度,对于教职工依法对本单位工作行使民主权利,推动单位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单位的改革、建设、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必要性的分析,结合实
期刊
摘要:元明时期是汉语词汇发展的重要阶段。除产生了一批具有元明时期个性特征的词语外,在汉语常用词方面,成批地出现了在历时更替过程中具有主导词地位的词。《训世评话》文白对照,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明初常用词新旧质素的兴替概貌。选取其中九组词,通过共时描写和历时对比,进一步揭示每组词的兴替变化及其在元明的主导词地位。  关键词:元明;《训世评话》;常用词;历时演变;兴替变化  中图分类号:H031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国家实施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全面落实大学生民生工程,实现病有所医,让学生充分享受国家惠民政策,切实保障了在校大学生的基本医疗,大大减轻了社会、学校与大学生个体的经济负担。但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影响运行的问题。以某高校为例,通过对其近几年来的在校大学生参保及运行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及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问题
期刊
摘要:湖南长沙共产主义小组在党的“一大”前就已建立,党的“一大”代表的回忆也证明了这个结论;毛泽东的多次会议讲话及中央档案馆存1956年他填写的中共八大代表登记表填写的入党时间是1920年。从李达、萧三、易礼容的一些回忆恰恰证明此历史事实是正确的。  关键词:毛泽东;湖南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党的“一大”;李达;萧三;易礼容  中图分类号:A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
期刊
摘要:美国女作家詹妮弗·伊恩的新作《恶棍来访》一举夺得2011年度普利策文学大奖。小说结构独特、构思巧妙,深刻地剖析了时间作用下人类痛苦与无奈的主题,展现了作者对“时间”和“人生”的多重思考。小说对传统叙事手法的颠覆以及对“时间”主题的全新阐述成为其获奖的重要原因,同时也使得作家伊恩跻身于当代美国文坛一流作家之列。  关键词:普利策文学奖;《恶棍来访》;叙事;主题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
期刊
摘要:环境保护产业作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为新一轮中国经济增长增添动力。同时,它也是中国促进可持续发展与技术发展、抓住新机遇,建设一个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措施。然而,由于工业化的反作用,同时作为环保科技产业自身的特点,环保企业的生产效率从总体来说普遍不高。为了反映生产效率,建立一个考虑固定资产、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与职工有关现金支出、总税费支出、利润等与企业环保有关的财务支出指标体系。利用DEA方
期刊
摘要:基于实施学分制的目的及重要性,以安徽理工大学2009级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学分制培养计划为例,阐述了完善学分制下教学课程体系,强化本科生导师制,积极倡导研究型教学,构建开放模式实验室管理体系等对培养理工科专业创新人才的意义,并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进教学管理体制改革。  关键词:学分制;理工科;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C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2)0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