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节复习课为例谈习课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实施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g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9年山西省全省统一组织考试以来已是第5个年头,一般山西省适应性训练在4月上旬进行。山西省初中大多选用人教版,分上下两册共计12个单元。作为初三化学学科,从头年九月到第二年四月,有六个月时间是在讲授学习新课。四月中旬到六月中旬中考前有2个月时间为复习阶段。复习课实际在校40节课时内完成。在两个月的时间内还有太原市三次模拟练兵。实际复习时间为34节课,进行三轮的复习。一轮按课标板块,二轮模考训练、三轮回归课本查缺补漏。关键是这宝贵的时间内完成复习任务简单的过课本单元复习的有效度不够。因此要实现教学的六个月的课程在两个月完成,势必我们要有方法。
  第一,我们要依据课标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以2011版课标中的5个一级主题为大的单元对知识进行整合,分为5个板块。一是科学探究,二是身边的化学物质,三是物质构成的奥秘,四是物质的化学变化,五是化学与社会发展。在具体复习时将四、五主题内容整合在主题二、三中。
  教学计划先安排主题三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主题分三课时复习物质的结构、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化学式和化合价。主题二身边的化学物质围绕重点物质展开复习水、氧气、碳的氧化物(重点:二氧化碳)、金属(铁)、酸(盐酸、硫酸)、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盐(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硫酸铜等)、溶液(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将主题一和四融在主題二的物质复习中。
  第二,复习中研读课标,制定每一节课的复习目标。
  自2006年实施新课标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了我们教学的方向和基准,达成课标是未来学生具有化学科学素养的必由之路。作为教师应具有将课标制定为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的能力。
  如《物质的多样性—元素》一节中,依据课标要求:一是认识化学物质的多样性,二是熟知单质和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三是能从元素组成上认识氧化物,四是知道无机化合物可以分成氧化物、酸、碱、盐,五是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六是认识化学元素中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七是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八是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的观点,九是能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十是能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我制定了如下学习目标。
  第一,通过学生自主回顾复习,全班交流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加深对元素的概念的了解,能够运用元素的概念区分和分析不同类别的物质的差异。
  第二,在学习任务二活动中,深化“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观念的认识,学会使用这一观念分析、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
  第三,复习中运用教学策略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是现代教学论研究的新课题。所谓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相对系统的行为。需要进行备课策略的研究:准确把握教材,合理整合教学内容,优化利用生活资源;上课策略的研究:优化课堂结构的策略,改进师生课堂交流方式的策略,优化评价方法的策略;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激发学习动机、训练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的策略,课前回顾(翻转课堂的缩影)、课堂构建(翻转课堂的延伸)、课后复习(知识的强化与内化)等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基本模式细化与充实。
  落实三维目标,不仅仅局限于45分钟的课堂教学,而是应该构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层次的体系研究。它包括课前为落实准备、课中落实、课后跟踪。因此对于三维目标的落实策略:可以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
  首先,我们教研组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的环节针对不同目标选择不同的方法。在课前进行对旧知识的测评设计,主要对知识与技能目标进行测评和落实,初级阶段可以以听写的形式进行,将课标要求转化为目标,再将目标转化问题,问题的设计要围绕重点知识并结合中考题来展开。对同一知识点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2~3次,并采用不同的方式如第一次进行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听写考查,第二次的课前五分钟分析收集第一次的情况,并在第二次中进行调整和加深,将内容进行变化再进行,第三次进行同步检测的对应练习(课前精选按课时内容勾选)。因此在课前要对课标,目标和中考题有深入的研究与积累。
  其次,课中实践:师生深入学习,深刻体验。通过学生多种学习方式,实现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最后,课后提升、深层梳理。指导学生在阶段性课程结束后对所学知识与方法进行梳理,以笔记或作业形式完成,针对个体学生出现的问题有目的地查缺补漏,每天的作业适量精选分层,使得不同学生得到发展,在每一主题结束后都要求学生进行小结,并进行小结的全班交流展览。在每一次结束后对应检测并进行错题收集。
  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可以渗透在课堂中实施和落实。如在复习阶段我们设计了化学学习积累卷,对学生课上表现、课堂检测、课下作业都进行量化考核并颁发学习积累卷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逐渐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总之,我们作为教师在教学探索路上任重而道远。复习课要制定好课标引领下的复习目标,做好每节复习课教学设计并实践,实行课前、课中、课后三位一体的教学,从而最终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
其他文献
案例:  文哲,是一名八年级的男生,在同龄人中显得身高马大。让人头疼的是他的懒惰、健忘和缺乏条理。文哲这么大了,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父亲或年近七十的爷爷接送;每天回家都不能记清楚或记全作业,有时甚至课本、作业本等也忘记带回家;错误的作业不及时订正或干脆忘记或假装忘记订正。别人都能在规定时间内抓紧背诵英语或语文相关练习,他常常是最后一个完成。早上,文哲往往最后一个进入教室,有时连红领巾也不戴,进入教室好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全国各地高考考试与命题改革也逐渐成熟化。我省从2009年开始自主命题,至今已有六个年头。2009年之前我省高考使用全国卷,生物总分72分,5+2模式,选修内容与必修混合,没有独立出题。2009年开始我省自主命题,生物总分80分,前四年是5+3模式,2013年开始是5+4模式。不管是哪种模式,自主命题开始,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就独立命题,分值10分,占全卷总分比值12
期刊
议论文以其观点鲜明和论证的说服力成为高中生写作的常选文体。但是,一般高中生写的议论文存在观点模糊、思路不清的问题,那么,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呢?笔者认为,要想写好材料作文,就必须认真审读材料,反复揣摩命题人既定的写作意图,尽量做到“顺杆子往上爬”,探究其审题立意的最佳角度,同时恰当设置分论点并将其置于恰当位置,能使议论文中心明确突出,论证的角度和层次清楚、分明,结构严谨。  一、学会选取最佳立意
期刊
长久以来,教学《祝福》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一般都会向学生问一个问题:“是谁杀死了祥林嫂?”应该说最先提出这个问题的教者是很有教学智慧的。他没有按照小说三要素的构成去逐一解析各个击破,而是让学生去充当福尔摩斯的角色自己到文本中寻找蛛丝马迹,将教学内容巧妙串联,让课堂尽显动态生成。可是一个教学上的个性化尝试被许多人长时间反复沿用已经不感新鲜,还让教学陷入一种僵化的格局无法自拔。我认为这个问题虽好,能调
期刊
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培养。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它与思维、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它本身又有一定的规律。几年来,本人在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方面做了一点探索,浅谈如下。  一、只有深刻的理解,才能记得扎实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既有与其他自然科学相同的地方,又有与其他自然科学不同的地方。有很多生物学理论要记忆,但生物又不能被教成“死物”,因
期刊
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为数不少的班主任深感棘手的工作。有些教师为了学生的作文,滔滔不绝地讲,却收效甚微。为此,我通过五年级的《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课题实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作文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读写结合,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读书、识字、作文的能力。因此读与写的关系十分密切,读是为了理解课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
期刊
现在的语文课堂正在改变着“费时多而收效微”的状况。拿阅读教学来说,内容太多而杂,老师驾驭不了,加上怕漏教了偏偏又考到了,于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老师累,学生烦,效率低。再者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分析内容多,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少,往往削弱了语言文字的感染力,导致语文应用能力差。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上完一节课后,我们总要习惯问问自
期刊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 如何才能真正的使课堂效率得到提高,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应当考虑的,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一谈构建高效课堂的办法。  一、更新观念,提高业务素质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的课堂,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要坚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
期刊
在初中教材中,对二次函数作了较详细的研究,由于初中学生基础薄弱,又受其接受能力的限制,这部份内容的学习多是机械的,很难从本质上加以理解。进入高中以后,尤其是高三复习阶段,要对他们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图象以及单调性、奇偶性、有界性)灵活应用,对二次函数还需再深入学习。  一、进一步深入理解函数概念  二次函数是从一个集合A(定义域)到集合B(值域)上的映射?:A→B,使得集合B中的元素y=ax2+
期刊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眼见不如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学习,同学们的才智和创造力才能得以发挥,学会探究性学习。而如何学会探究性学习呢?从古至今实验始终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不仅能提供学生对所研究的物理现象的感性材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还可以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