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叩开被采访者的房门,只不过迈出了采访的第一步。他在心理上能很快地接受你继而敞开他的心扉吗?这不仅取决于你的气质和风度,还取决于你能否成功地切入……
不管再过多少年代,不论历史怎样变幻,陈伯达都会是一个人物。作为当年仅次于毛泽东、林彪、周恩来的中国“第四号人物”,作为中共的“理论家”、“舆论总管”和“一枝笔”,陈伯达与中国许多著名人物、著名事件、著名文件紧紧联系在一起。研究中共党史,书写中国历史,都少不了他的一笔。
以写中国的“黑幕”、“红幕”而驰名世界的纪实文学作家叶永烈当然不会忘了陈伯达。
然而,正在监狱中服刑的陈伯达是不能接受采访的。
1988年10月17日,陈伯达服刑期满,回到北京的家中。是年,陈伯达已经84岁,染病在身。
迫不及待的叶永烈立即登门。
首次登门,他当然得请公安部的同志引路。陈伯达说,“列宁不相信回忆录”。还说,“老年人容易护短,谈不好”。很明显,那是婉言相拒——以陈伯达当年的身份和心境,他是不敢直接拒绝的。叶永烈知道这一点,但要真正地打开采访之门,还需要下点工夫。叶永烈更知道这一点。要开始谈话了,怎么称呼才好?叫“伯达同志”,当然不合适。直呼“陈伯达”,他毕竟年长一辈。叫“陈先生”、“陈老师”?也很不恰当。叶永烈考虑再三,决定用“陈老”。一则符合中国人对年长者的习惯称谓,二则也传达了一定的亲切和尊敬之意。我们可以想见,陈伯达听到这一称呼,心里会很熨帖,起码,不会反感。
“陈老,我早在1958年就见过你1”
“哦,1958年,什么地方?”
叶永烈告诉他,1958年他正在北京大学上学。5月4日,北京大学六十周年校庆那天,陈伯达到校给全校师生作讲演。
“当时,你带着一个‘翻译’,他把你的闽南话译成普通话。我平生还是头一回遇上中国人向中国人作报告,要带‘翻译’1”
叶永烈说到这里,陈伯达哈哈大笑起来。
有了这一笑,初次见面的气氛轻松多了。陈伯达问叶永烈看没看过他写的关于孔子的文章。叶永烈说,看过。那是你到延安以后写的。主席还为你的文章写了3封信呢。陈伯达听了很满意。叶永烈趁机就问,“你是怎么成为主席秘书的?”……
有了成功的切入,谈话顺流而下。
在一次采访中,陈伯达提到他年轻时发表过一篇小说《寒夜》,一生中唯一的一篇,可惜手头没了。叶永烈记下了查找的线索,回到上海后,在上海图书馆一大堆都发黄了的报刊中找到了刊有那篇小说的杂志,送给了他。陈伯达本来患有严重的老年健忘症,第一天见的人第二天就忘了。因为这件事,他却记住了叶永烈。过了许多日子,叶永烈又进门时,他竟认了出来:“你是上海的叶永烈。我的《寒夜》还是你找来的。”
更深的切入带来了更多的回报。陈伯达不但敞开来谈,而且给他找资料,甚至把自己的一些手稿也给他看。连在秦城监狱交代的底稿都允许他复印,那全是一些重要历史问题的回忆录。
就在陈伯达逝世的前一星期——9月13日,他和叶永烈还整整谈了一个下午。那天他留在录音磁带的声音,成了他的最后的声音。陈伯达不是喜欢拍照的人。特别是失势以后,一直躲着镜头。那天下午,叶永烈提出要拍几张照片,他没有拒绝。那十几张彩照,成了他最后的照片。那天,叶永烈还请他题字。他写了《论语·述而》中一句话“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句题词,成了他对世人的“告别词”,也成了他的绝笔。
陈伯达从出狱到逝世,仅仅一年的时间。高龄,重病,心境郁闷,世事苍凉。在这重重缠绕中,他却友好地接纳了一个记者一次次的打扰。从而世上又多了一本不可多得的畅销书。我们是不是应该感谢第一次采访成功的切入呢?
篮球场上,进攻队员在防守队员的重重拦防中,找到一个阻力最小的空隙,几步跨到篮下,那叫成功的切入。由于初次见面,或者由于所谈特别重大,记者也常常面临着被采访者心理上的重重拦防。你如果找不到那个最佳的切入点,不能尽快地接通情感的电路,也许不得不在他的内心世界外边徘徊,甚至最终都不得其入,怅然而归。
切入的技巧,不可不学。
不管再过多少年代,不论历史怎样变幻,陈伯达都会是一个人物。作为当年仅次于毛泽东、林彪、周恩来的中国“第四号人物”,作为中共的“理论家”、“舆论总管”和“一枝笔”,陈伯达与中国许多著名人物、著名事件、著名文件紧紧联系在一起。研究中共党史,书写中国历史,都少不了他的一笔。
以写中国的“黑幕”、“红幕”而驰名世界的纪实文学作家叶永烈当然不会忘了陈伯达。
然而,正在监狱中服刑的陈伯达是不能接受采访的。
1988年10月17日,陈伯达服刑期满,回到北京的家中。是年,陈伯达已经84岁,染病在身。
迫不及待的叶永烈立即登门。
首次登门,他当然得请公安部的同志引路。陈伯达说,“列宁不相信回忆录”。还说,“老年人容易护短,谈不好”。很明显,那是婉言相拒——以陈伯达当年的身份和心境,他是不敢直接拒绝的。叶永烈知道这一点,但要真正地打开采访之门,还需要下点工夫。叶永烈更知道这一点。要开始谈话了,怎么称呼才好?叫“伯达同志”,当然不合适。直呼“陈伯达”,他毕竟年长一辈。叫“陈先生”、“陈老师”?也很不恰当。叶永烈考虑再三,决定用“陈老”。一则符合中国人对年长者的习惯称谓,二则也传达了一定的亲切和尊敬之意。我们可以想见,陈伯达听到这一称呼,心里会很熨帖,起码,不会反感。
“陈老,我早在1958年就见过你1”
“哦,1958年,什么地方?”
叶永烈告诉他,1958年他正在北京大学上学。5月4日,北京大学六十周年校庆那天,陈伯达到校给全校师生作讲演。
“当时,你带着一个‘翻译’,他把你的闽南话译成普通话。我平生还是头一回遇上中国人向中国人作报告,要带‘翻译’1”
叶永烈说到这里,陈伯达哈哈大笑起来。
有了这一笑,初次见面的气氛轻松多了。陈伯达问叶永烈看没看过他写的关于孔子的文章。叶永烈说,看过。那是你到延安以后写的。主席还为你的文章写了3封信呢。陈伯达听了很满意。叶永烈趁机就问,“你是怎么成为主席秘书的?”……
有了成功的切入,谈话顺流而下。
在一次采访中,陈伯达提到他年轻时发表过一篇小说《寒夜》,一生中唯一的一篇,可惜手头没了。叶永烈记下了查找的线索,回到上海后,在上海图书馆一大堆都发黄了的报刊中找到了刊有那篇小说的杂志,送给了他。陈伯达本来患有严重的老年健忘症,第一天见的人第二天就忘了。因为这件事,他却记住了叶永烈。过了许多日子,叶永烈又进门时,他竟认了出来:“你是上海的叶永烈。我的《寒夜》还是你找来的。”
更深的切入带来了更多的回报。陈伯达不但敞开来谈,而且给他找资料,甚至把自己的一些手稿也给他看。连在秦城监狱交代的底稿都允许他复印,那全是一些重要历史问题的回忆录。
就在陈伯达逝世的前一星期——9月13日,他和叶永烈还整整谈了一个下午。那天他留在录音磁带的声音,成了他的最后的声音。陈伯达不是喜欢拍照的人。特别是失势以后,一直躲着镜头。那天下午,叶永烈提出要拍几张照片,他没有拒绝。那十几张彩照,成了他最后的照片。那天,叶永烈还请他题字。他写了《论语·述而》中一句话“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句题词,成了他对世人的“告别词”,也成了他的绝笔。
陈伯达从出狱到逝世,仅仅一年的时间。高龄,重病,心境郁闷,世事苍凉。在这重重缠绕中,他却友好地接纳了一个记者一次次的打扰。从而世上又多了一本不可多得的畅销书。我们是不是应该感谢第一次采访成功的切入呢?
篮球场上,进攻队员在防守队员的重重拦防中,找到一个阻力最小的空隙,几步跨到篮下,那叫成功的切入。由于初次见面,或者由于所谈特别重大,记者也常常面临着被采访者心理上的重重拦防。你如果找不到那个最佳的切入点,不能尽快地接通情感的电路,也许不得不在他的内心世界外边徘徊,甚至最终都不得其入,怅然而归。
切入的技巧,不可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