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切入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叩开被采访者的房门,只不过迈出了采访的第一步。他在心理上能很快地接受你继而敞开他的心扉吗?这不仅取决于你的气质和风度,还取决于你能否成功地切入……
  不管再过多少年代,不论历史怎样变幻,陈伯达都会是一个人物。作为当年仅次于毛泽东、林彪、周恩来的中国“第四号人物”,作为中共的“理论家”、“舆论总管”和“一枝笔”,陈伯达与中国许多著名人物、著名事件、著名文件紧紧联系在一起。研究中共党史,书写中国历史,都少不了他的一笔。
  以写中国的“黑幕”、“红幕”而驰名世界的纪实文学作家叶永烈当然不会忘了陈伯达。
  然而,正在监狱中服刑的陈伯达是不能接受采访的。
  1988年10月17日,陈伯达服刑期满,回到北京的家中。是年,陈伯达已经84岁,染病在身。
  迫不及待的叶永烈立即登门。
  首次登门,他当然得请公安部的同志引路。陈伯达说,“列宁不相信回忆录”。还说,“老年人容易护短,谈不好”。很明显,那是婉言相拒——以陈伯达当年的身份和心境,他是不敢直接拒绝的。叶永烈知道这一点,但要真正地打开采访之门,还需要下点工夫。叶永烈更知道这一点。要开始谈话了,怎么称呼才好?叫“伯达同志”,当然不合适。直呼“陈伯达”,他毕竟年长一辈。叫“陈先生”、“陈老师”?也很不恰当。叶永烈考虑再三,决定用“陈老”。一则符合中国人对年长者的习惯称谓,二则也传达了一定的亲切和尊敬之意。我们可以想见,陈伯达听到这一称呼,心里会很熨帖,起码,不会反感。
  “陈老,我早在1958年就见过你1”
  “哦,1958年,什么地方?”
  叶永烈告诉他,1958年他正在北京大学上学。5月4日,北京大学六十周年校庆那天,陈伯达到校给全校师生作讲演。
  “当时,你带着一个‘翻译’,他把你的闽南话译成普通话。我平生还是头一回遇上中国人向中国人作报告,要带‘翻译’1”
  叶永烈说到这里,陈伯达哈哈大笑起来。
  有了这一笑,初次见面的气氛轻松多了。陈伯达问叶永烈看没看过他写的关于孔子的文章。叶永烈说,看过。那是你到延安以后写的。主席还为你的文章写了3封信呢。陈伯达听了很满意。叶永烈趁机就问,“你是怎么成为主席秘书的?”……
  有了成功的切入,谈话顺流而下。
  在一次采访中,陈伯达提到他年轻时发表过一篇小说《寒夜》,一生中唯一的一篇,可惜手头没了。叶永烈记下了查找的线索,回到上海后,在上海图书馆一大堆都发黄了的报刊中找到了刊有那篇小说的杂志,送给了他。陈伯达本来患有严重的老年健忘症,第一天见的人第二天就忘了。因为这件事,他却记住了叶永烈。过了许多日子,叶永烈又进门时,他竟认了出来:“你是上海的叶永烈。我的《寒夜》还是你找来的。”
  更深的切入带来了更多的回报。陈伯达不但敞开来谈,而且给他找资料,甚至把自己的一些手稿也给他看。连在秦城监狱交代的底稿都允许他复印,那全是一些重要历史问题的回忆录。
  就在陈伯达逝世的前一星期——9月13日,他和叶永烈还整整谈了一个下午。那天他留在录音磁带的声音,成了他的最后的声音。陈伯达不是喜欢拍照的人。特别是失势以后,一直躲着镜头。那天下午,叶永烈提出要拍几张照片,他没有拒绝。那十几张彩照,成了他最后的照片。那天,叶永烈还请他题字。他写了《论语·述而》中一句话“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句题词,成了他对世人的“告别词”,也成了他的绝笔。
  陈伯达从出狱到逝世,仅仅一年的时间。高龄,重病,心境郁闷,世事苍凉。在这重重缠绕中,他却友好地接纳了一个记者一次次的打扰。从而世上又多了一本不可多得的畅销书。我们是不是应该感谢第一次采访成功的切入呢?
  篮球场上,进攻队员在防守队员的重重拦防中,找到一个阻力最小的空隙,几步跨到篮下,那叫成功的切入。由于初次见面,或者由于所谈特别重大,记者也常常面临着被采访者心理上的重重拦防。你如果找不到那个最佳的切入点,不能尽快地接通情感的电路,也许不得不在他的内心世界外边徘徊,甚至最终都不得其入,怅然而归。
  切入的技巧,不可不学。
其他文献
3月24日,本报驻新乡记者站站长聂广鹏采写了“快来救救这个汉代古墓群”的报道,对当地在一项环保工程施工中毁坏汉代古墓群的事件作了披露和批评。我们夜班值班人员认为,由于种种原因,党报在舆论监督方面的作用近些年来有所减弱,未能充分发挥党报的战斗力,这既不利于提高党报的可读性,亦对抨击社会不良现象和违法违纪行为没有尽到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我们力主突出编发这篇报道,以制止“毁宝”事件的继续发展。
期刊
在河南省内乡县,提起县人大主任王瑞亭,人们都亲切地称之  为“宣传主任”。王瑞亭上任四年来,他在抓县人大整体工作的同  时,特别重视新闻宣传工作。   2001年,内乡县新届人大常委会在新任主任王瑞亭的倡导  下作出决定,将人大制度宣传工作落实到人大常委会各委、科、室,  列入考核范围。并在全县16个乡镇和县直有关单位选聘丁20名  人大宣传工作通讯报道员。每年年终,县人大通过评选,对年度优
期刊
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成功引发了新闻媒体滚动式、密集型的报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报纸纷纷推出号外。在报道中,新闻图片以绝对优势构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其中有关宇航员杨利伟的图片更是占据显著位置。从报纸上的新闻图片可以看出,在奉行宣传英雄人物的主旨的同时,新闻图片的传播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新闻图片的消费取向    当今是读图时代,推进视觉影响力的主要环境动因是消费社会。消费社会认同
期刊
写文章是件难事,改文章更是不易。在日常的新闻写作中,不少人总是有意无意地回避文章修改,认为文章写得尽管不算太好也不算太糟,凑合着能发表就行了。实践证明,好的文章都是在反复修改与锤炼中诞生的。  2003年8月,我随安阳市供销社的同志前往林州市参加全市供销工作会议。会议期间,与会同志参观了林州市供销社在当地农村兴办的超市。当时,我感到这种新颖的购销方式别具一格,便在会议报道之余写出了一篇1200字的
期刊
穆老一生热爱农民。他不止一次对我们说:“农民最可怜,也最吃苦,最淳朴、厚道。什么时候占人口80%的农民富了,中国才真正富了。”1965年冬,他采访了宁陵县万庄林场的省林业劳模潘从正,写出了影响全国的《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潘从正种树坚决,外号“老坚决”。从此他就和“老坚决”及其家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穆老曾4次到万庄看望“老坚决”,并热情接待老人到北京参观。他还给老人撰写碑文。一位部级干部、新闻界的
期刊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广播市场    全球领先的媒介调查机构尼尔森媒介研究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拥有13亿人口、3.4亿个家庭和超过1000家电台的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广播市场。  尼尔森媒介研究亚太区执行总监马克·尼尔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媒体市场的逐步开放,预计会有越来越多的国际广播公司抢滩潜力巨大的中国广播市场。调查表明,近半数15岁以上的北京人每周收听电台广播,平均每周收
期刊
究竟什么才算美,自古以来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到了现代,有一种新说法,美包括外表美和心灵美。苏联诗人马雅柯夫斯基曾有一句名言:"一个人的美不在外表,而在才华、气质和品格。"的确,假如没有内在的美,任何外表的美都不可能是完备的、长久的。而心灵美的人,不管外表是否美丽,总是受人欢迎的。像《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摩多,尽管相貌丑陋,但他的善良心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们都会喜欢他。在今天,大家都认为"心灵美
期刊
企业报如何定位,受制于企业如何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应当看到,企业走向市场后,企业报与企业的关系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有三种:一种是依然保持供养关系,企业报完全靠经费生存;第二种是保持半供养关系,即企业减少拨款,企业报需自我创收,补充经费的不足,这种关系带有过渡性质;第三种是完全断奶,企业报走向自我生存之路。一般来说,企业报只要还靠企业养活,其性质不会改变。如果企业报与企业断奶,靠报纸发行生存,
期刊
电视画面本身就是一种“语言”,为什么还要配上解说词呢?这是因为一切的电视画面都具有二重性,其表义都带有模糊性和多义性。电视画面既启发人们的思维,也可能限制人的思维;它既可以唤起人们的想像和联想,又可能让人们的思维局限于画面,这样,就需要其他因素的介入,这就是解说词。  电视解说词创作是一种特殊写作形式,但在语言文字的要求方面与其他的写作也有许多共性的地方:一是准确,即要抓住要害,明白无误;二是凝练
期刊
从传播新闻的及时性方面说,消息无可争议地是报纸的主角,这是报纸作为新闻纸的特性所决定的。要使消息在舆论宣传中发挥好的指导作用,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努力提高消息的公众接受度,让读者在兴趣盎然的阅读中了解新闻事实,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企业的法规制度,接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正确的思想观点。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消息的公众接受度呢!笔者以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琢磨读者的心理  首先,要本着服务群众的态度,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