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后总结习惯与能力培养分析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lazy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习惯是人们在生活中和学习过程中培养起来以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为目标的行为习惯和心理习惯,其不仅仅在学生阶段发挥作用,也在进入社会后发挥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数学的课后总结习惯,能够对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过程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后总结;学习习惯
  一、前 言
  在新课程改革中,对数学课程的教学价值进行了强调,提出要在数学教学中,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开展数学综合能力培养的教学,使得学生不仅仅能够在数学课堂上得到数学知识的学习,还能够树立起相应的基础学习习惯,促进其长远的发展.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影响学生的思维与品质,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事实上,具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学生未来人生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能够让学生以数学思维看待社会,思考与他人、与外界的关系.
  在当前的学科发展中,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对中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当前数学教育的基础目标之一.核心素养虽然并非新鲜的概念,但是却是近年来才逐渐得到了重视与应用的教育理念,加强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是整个教育过程中的重点.对于学生的教育而言,不仅仅是需要学习相应的知识,更要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对知识的应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的发展.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要让学习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与计算公式,更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更高层次的知识学习打下基础.
  二、数学课后总结习惯与能力的类型
  (一)数学学习习惯的概念
  研究数学课后总结习惯,需要先明白数学学习习惯的基本概念.在不同的研究角度,对数学学习习惯的界定也有所不同.从广义的角度,认为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所积累构建起来的学习行为模式.学习习惯具有稳定、长期的特点.在广义的学习习惯中,对于学习行为的发展,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对于学习习惯,可以认为是一种内化的行为准则,与个性有着相类似的界定.而在狭义的角度来看,学习习惯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参加学习的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学习行为,主要是在学习过程中以相对稳定的行为准则来要求自身的学习活动.无论是广义上的界定还是狭义上的界定,都认为学习习惯是良好的、稳定的学习行为,能够在长期的稳定学习中,获得相应的学习收获.数学课后总结习惯,主要是特指学生在学习数学课程后,对所学的知识与内容进行总结性思考,将其内化成自身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所养成的学习习惯.
  数学课后学习总结习惯的培养,有别于其他课程的学习习惯培养,数学具有较为突出的理性思维习惯养成,培养数学学习习惯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对课程知识内容的学习,还要能够对其他学科的思维活动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以理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本文研究数学教育中的良好课后总结习惯的养成,不仅仅是关注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习惯,更是数学思维能力与水平的习惯养成.
  (二)数学学习习惯的分类
  数学学习习惯的分类中,在不同的环境中有着不同的区分,不同的数学学习习惯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所发挥的作用是具有差异化的.在具体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可以将数学学习习惯分为两个方面:一种是常规性的数学学习习惯,另外一种是非常规性的数学学习习惯.
  1.常规性的数学学习习惯
  常规性的数学课后总结习惯主要强调的是课后学习过程中的程序性,使学生形成稳定的学习行为.在数学学习中,需要养成相应的程序性习惯,提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常规性的数学课后总结习惯能够帮助学生在数学课程学习中养成稳定的行为模式,使得学生在进行具体的课程内容学习时,可以以更高的效率来深化对知识的获取过程.课后的总结与复习习惯是极为重要的学习习惯,课堂学习需要通过相应的复习总结来深化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培养学生稳定的课后复习习惯,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课后的总结学习中,强调学生对课堂所学到的数学知识的连贯性,通过课后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之后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在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过程中,课后的总结习惯对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效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养成数学课后总结习惯还可以在其他方面的学习过程中发挥出促进作用.
  2.非常规性数学学习习惯
  非常规性数学学习习惯主要是数学思维培养层面的相关习惯,主要在进行思维活动的过程中,影响与指导现实的学习生活.
  例如,反思思维的习惯,学而不思则罔,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积极的思考,通过思考的过程深化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程度.又如,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要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与合作学习能力的要求,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中,帮助学生养成探究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的合作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给予学生更好的学习发展.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课后总结习惯的方法
  (一)开展常规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
  1.课中以问题为导向强化总结行为
  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教师需要强化学生对课后知识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提升在正式课堂学习中的知识掌握程度,促进学生在相应的学习基础上获得相应的知识学习收获.学生通过有效的课后知识点学习,养成了课后总结的习惯,对掌握的知识进行巩固,对不懂的知识通过再思考获得解答,有利于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把握,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脉络进行梳理与强化.
  对此,教师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知识点教學:
  一方面,要为学生规定相应的总结复习范围,通过相应的学习范围给予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对针对性的教材内容进行学习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总结活动的基本目标.
  例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基本判定条件建立基本的认识.总结的过程要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在问题框架下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半强制性地要求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在长期的课程复习中形成稳定的课后总结习惯.   另外一方面,要通过融合旧知识,为学生梳理目标学习内容与过去已经掌握的内容之间的异同,引导学生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
  此外,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形成相应的总结学习笔记,将总结得到的知识进行归纳,对于未能够理解的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相应的学习笔记,教师在下一课的课前对学生的总结学习笔记进行检查,一方面可以督促学生进行相应的总结活动,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解答.
  2.引导课堂学习
  课后总结习惯的养成与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全面地梳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对此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进.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听课状态,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改进课堂的生动性,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具有吸引力的课堂教学环境,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在课堂学习中的学习状态获得提升.
  例如,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安排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对课程知识进行学习,如在“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不等关系”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開展实验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分组,给予学生相关的实验道具,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以探究边与角的相关关系.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投入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这对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此外,要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答.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建立在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解答,理解知识点,可以建立起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可以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使得学生的学习习惯能够在学习中得到培养.
  3.规范课后复习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后总结习惯,教师需要规范学生的课后复习活动,使得学生培养起相应的课后复习的学习习惯.
  一方面,要强调课后复习活动的经常性,教师需要要求学生在每次的课后学习中进行复习,通过安排相应的习题练习任务,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以习题练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复习习惯.
  另外一方面,要开展定时复习的任务安排,教师应当以周为单位,对每周所教授的内容进行梳理,在周末学习中,根据每周的学习内容进行习题练习,强制地促进学生养成复习的习惯.
  例如,在笔者的实践教学中,学生的复习习惯还没有得到相应的养成,使得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深化程度都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因此,在教学后通过安排学生强制性地进行复习,填写复习报告,检查复习作业,在经过四个教学周的强化复习后,学生的复习习惯明显得到了提升,在学期中的阶段性测验中也有着明显的成绩提升,可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强化学生的复习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二)强化非常规习惯的培养
  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此使学生的学习思维进一步深化,提升课后总结的能力.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数学思维的养成:
  一方面,是要推陈出新.当学生能够从完全不同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时候,教师对学生应该报以支持或肯定的态度,而不是进行打压,即便是面对那些不利于学生自身成长的方法,教师也应该首先肯定其创新性之后再给予充分的解释,因为这里的重点不是学生给出的结果,而是学生给出新颖视角的特点,鼓励其积极进行课后总结.
  另外一方面,是要进行抽象总结.对于具象的事物,学生固然容易理解,但是随着学生知识和眼界的开阔,对一定具体的事物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也在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对看到的和学习到的东西进行抽象总结,将会进一步帮助学生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培养,通过提升数学思维,能够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课后总结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尹丽红.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后总结习惯与能力培养的探析[J].中国培训,2017(10):146.
  [2]武建生.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后总结习惯与能力培养的探析[J].教育:文摘版,2017(11):193.
  [3]林月艳.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后总结习惯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7):98.
其他文献
【摘要】议题教学是高中政治应对新课改提出的一项教学新方式。在新一轮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开展和探索高中政治议题教学是当务之急。文章以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为基础,简述了开展议题教学对高中政治教学的影响,并探究了议题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议题教学;高中政治;深度融合;教学探究  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指出,政治是一门综合性、思想性和活动性的学科。这一定位明确了政治学科以“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素
【摘要】“制作微课是技术,设计微课却是艺术。”微课要求精益求精,让看微课的人听明白。设计要简明扼要,思路要清晰,切实地落实知识点,让学生易于接受,提升学生的思维。微课运用于课前,作为预习;微课运用于课中,让资源重复利用,增加学习兴趣;微课运用于课后,使知识系统化、深刻化。  【关键词】微课;微课特点;微课设计;运用;效果  微课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却要将一个重难点突破,让看课的人明白,这就需要非
【摘要】美术专业对文化课要求相对偏低,横岗高级中学本着多元发展的办学理念,重点以培养美术专业学生来弥补靠文化课成绩进入重点大学的指标.大部分美术专业学生文化课的成绩都不是太好,数学成绩尤其差,并且美术专业学生高三复习的时间只有高考前的三个月左右,因此,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基础较差的美术专业学生数学成绩突飞猛进,这是美术专业学生的数学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一个可以探究的课题.  【关键词】美术专业学生
【摘要】情境教学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方法,通过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小学数学教师可将数学概念、数学理论寓于情境之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可为教师教学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途径.现阶段,在新课程标准的影响下,小学数学教学更重视情境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小学数学教学的一般要求,合理选择构建课堂的方式方法,切实发挥出情境教
【摘要】“高等数学”与“数学分析”课程讨论的主要内容是微积分,微积分包含微分学及积分学,微分与积分为互逆运算,微分学主要包括导数与微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理解微分的意义及应用,对其意义及应用进行深度解析,可为学习微分及其应用提供指导.  【关键词】导数;微分;不定积分;应用  微分是微积分的基础内容,其意义与运算对进一步理解导数的概念、不定积分的计算、进行近似计算及誤差分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章末复习课是指结束一章的教学内容后进行的复习课.“学思课堂”模式下的章末复习课不仅要巩固、梳理已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使知识系统化,更要遵循“学思课堂”的模式,发挥“学思课堂”的特点,突出学和思,引导学生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促进思维的发展.
当代数学家R.柯朗认为数学是对思想及方法的基本研究,需要学习者通过数学猜想、演绎操作、思辨交流等形式呈现数学事实。但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受自身数学思维水平的高低所制,学生学习的结果往往产生了很大偏差。为缓解这样的差距产生,在课堂教学中,设想借以细节重建的方式,突破芥蒂让学生将自己在问题解决时看不见的思维路径、方法及相关的规律用图示或文字描述等形式呈现。文章以“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为例,从问题解决的思路、方法两个角度展开论述,阐明了让数学思维可视化、显现化对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必要性。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就要呈现学生的思维闪光点,培养并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可以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究课;呈现;思维;闪光点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教师要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引导探究的方式来呈现学生的思维闪光点.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主动探
【摘要】深度学习是指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基于理解自主进行知识建构,基于真实情境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要使深度学习得以真正发生,教师就要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激励,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还要设计教学方案(學历案),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借助具身学习理论,身体力行地去体验;营造协同学习,实现对知识的深度理解.  【关键词】深度学习;中职数学;教学策略  传统的教学中,我们更多地关注教什么,怎么教,
【摘要】在美术活动中投放合适和适量的自然材料有利于调动孩子们的活动参与积极性,激发其浓厚的动手操作兴趣,提升美术综合能力等等。教师在投放自然材料时应该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兴趣爱好和身心发展规律等等,使自然材料的利用率达到最高。  【关键词】自然材料;幼儿园;美术活动;优化利用;措施  一、引言  现阶段在开展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时,要想提高活动效率,促进幼儿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