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违章掉头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vgbergbeg4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大多数人来说,转行是个“计划外”动作,如何能让它跟你的职业规划不冲突?吴伟农的经历是个很好的启示。
  
  三十出头就享受副处级待遇的新华社要闻特稿编辑室副主任,在职业生涯马力最猛的时候,突然一脚刹车“掉头”坐进课堂,辞去公职,自费留学,这在常人看来,确实有点“违章”嫌疑,“至少目前我已经比较接近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吴伟农说。
  “9·11”事件发生之后,新华社第一篇来自美国的特写就出自吴伟农之手,当时他是新华社驻华盛顿记者,因为只有他那篇文章是在凌晨截稿前作为特写发回国内的,所以第二天各大媒体都转载了那篇文章。当时驻扎在华盛顿的新华社记者有十多人,只有采访途中的吴伟农看到了五角大楼火光冲天、浓烟滚滚的场面。“现场的东西、直接的感受与看电视画面完全不一样,你看得到行人表情的变化,你接触得到灾后的现场。当时我想再靠近一点。但是已经开始封锁道路了,我就在大马路上违章掉头,直接冲回了编辑部。”
  “‘9·11’这样一个重大事件发生以后,它的影响力使我把社会和经济联系起来思考,无论对商业、对社会、对个人,信心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就想,我对自己的未来怎样才能有信心呢?什么是我真正想要做的?我的脑海当中是否存在一个一直以来未曾清晰描绘出来的梦?我要去实现它。”
  作为中国科技大学化学和信息管理双专业的高才生,吴伟农1993年毕业之后就来到新华社总社国际部做科技新闻采编。七年后,吴伟农被外派到华盛顿担任驻外记者。接下来的三年中,吴伟农比普通人更加深入地观察和见证了网络经济的鼎盛和走向衰退,频繁接触了众多高科技企业的高层,见证了在同一个时间段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当时我就对有关企业的营销战略、管理理论非常感兴趣,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而且在新华社要闻特稿社工作的时候,我也从事了近两年的媒体商务,专门负责拓展新闻信息用户市场。但我知道自己还没有准备好,在知道和知识之间有一个必要的步骤,那就是专业的学习。而‘9·11’之后对个人未来、信心的思考真正让我把改变的愿望提上了日程。”吴伟农说。
  2003年,吴伟农回国不久就被提升为编辑部副主任,2004年,他辞去了公职。“当时的情况对于我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可以说什么都有了,这个决定也让我的很多同事和朋友感到不解。从新华社调出了个人档案,跟任何一个自费留学的人一样开始求学生涯。放弃的是未来的提升、优厚的工资、分房的级别待遇,从机会成本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困难的决定。”
  2004年8月,他开始在弗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读书。“三年里,我们接触了600多个案例,几乎分析了公司管理中可能遇到的所有典型问题。”这在满足吴伟农好奇心的同时,也树立起自己闯荡商业社会的职业信心。2006年,他如愿进入美敦力——一家全球领先的医疗科技公司,为其在中国市场创建和发展公关部。
  
  吴伟农的拓展之路Q&A
  
  从华盛顿回到北京之后职位得到了提升,当时出国求学的念头有没有动摇?
  的确有一点,而且当年11月份我的儿子出生了。但是“9·11”引发的思考还在继续,我经常问自己,你真正想要什么,你真实的回答是什么?我还是要去念书。如果再不改变的话,可能以后只能在现有的这条轨道上走下去了。在新华社,肯定还会有更多的机会,但是对于我来说,我真的需要想一想自己的答案是什么。当别人问你的时候,可能你的答案是A,但在内心深处,你的答案是B。我们应该选择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个答案。
  
  MBA的学习生活让你得到了什么?
  商学院里的全案例教学,要求上课参与讨论,表达观点。这不是一个语言流利的问题,而是自信的问题。中国学生大多习惯于在一个观点完全准备好之后,才会去表达。但在激烈的课堂讨论中,如果你错过时间的话,话题往往就已经不是你刚才所想的那个了,所以就要锻炼应变能力、清晰表达的能力。两个月以后,我发现自己变得大胆了,能够随时插进去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段生活对我的锻炼是非常大的,它让我能够清晰、迅速、准确地去表达我的观点,而且是用正规的商业语言。
  
  MBA毕业再一次面临择业的问题,你为此做出了哪些努力?
  读MBA,我的目标十分明确。从第一天读书开始,我就一直在为找工作准备,思考自己要找什么样的工作,评估自己的能力,包括如何用简历表达自己。辞职去美国读书很辛苦,所以后来在找工作的时候,就有把自己能力最强的一面展现出来的欲望。因为投资那么多,花费了两年时间,要找一个让自己非常满意的工作的愿望十分强烈,我调动了所有的脑细胞考虑要去哪个企业、有什么样的位置等着我,因为我有科技专业和新华社的经历,我的市场营销和战略课特别出色,要知道中国学生在美国顶尖商学院里拿市场营销课的A是不容易的,我拿了!我决定把工作目标定位在生物技术或医疗领域。
  
  对于想转行的人,你有什么建议?
  大部分人在职业上可能都会有这么一个阶段,心理学上叫“Mid-life Crisis”,这取决于这个人职业生涯的长度和他对职业的满意度。面对这种状况,你必须好好想一想,如果给你另外一个选择,你还愿意做这份工作么?你希望做什么事情?将来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衡量自己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如果发现是完全不现实的,那么就赶紧忘记这个念头;如果有可行性,那就要想一想,从现在的你到想成为的你之间究竟有多大的差距,然后想方法去弥补差距。
  职业和事业是有关联的,但职业不一定就是你的事业,我们很容易确定自己的职业,但是并不容易弄清自己的事业,这很正常。比如说我从中科大毕业以后,去了新华社,因为我想去做这个行业。不过做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发现,每天早晨起来我最想做的事情不是去写东西,而是想做自己的事情。所以我就想改变一下。改变有很多方式,可以换一个工作,可以创业,也可以读书,我选择了读书。读书的过程中,我对医疗和生物技术领域很感兴趣,特别想加入这个行业,于是进入了美敦力公司。你必须工作几年以后,才会发现你想要做什么,那个时候的决定就会是你将来要走的路。
  
  转行之后你如何利用以前积累的资源?
  一个人不能离开以前的背景,完全离开以前的背景,在社会上是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以前的工作对你肯定会有帮助,在新华社,我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表述能力以及对医疗科技行业的调研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这些能力在美敦力都用上了。其实我在读大学的时候跟美敦力现任的CEO就有过一面之缘。当时他还是美敦力的总裁,到学校来给学生讲公司战略,讲到中国的市场将来会有一个战略性发展。上课前,老师跟大家说,总裁课后要跟大家一起吃午饭,只有八个名额。我看到以后立刻发了一个邮件报名,第一个拿到了这个机会。在吃午饭的时候,我跟那位总裁有了很好的交流,对美敦力有了很多了解,他也对我有了一个非常好的认识。在我MBA毕业的时候,同时有几个工作机会,但是我选择了美敦力,这里给我提供了更好的工作平台,给我充分的自主性。让我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想法,有高度的挑战性和复杂性,让我可以不断使用商学院里学到的战略思维来分析处理问题,还有,在这个平台上付出努力之后我能看到成就。
  在关键的时候认识一些有关系的人很重要。但是首先别人要对你有信心,他们才愿意给你推荐这种机会,尽可能多结识这样的人,就会获得很多机会。
  
  你如何看待个人职业生涯的政变?
  其实每个人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只要是有过改变的,这个改变都是一个转折点。职业生涯的改变有几种模式,一种是阶梯型,比如说从医学院毕业,从实习医生到主任医生,一级一级地往上走,每一步的成功都跟前一步是息息相关的;一种是平滑型的,老在换工作,总是没有什么起色,都在一个水平线上;一种是起落型的,时上时下,很多演艺界的人都是这样。
  而在商界,有一种类型比较普遍,就是小斜线加陡升,有个往上的拐点。很多企业的高管,经过多个企业的经历以后,做了大中华区总裁,很少有一个人在这个企业做到二十年以后做到这个位置的。美敦力大中华区总裁李炳容有三十多年的工作背景,他在几家公司做过。他跟我说过,要想在职业生涯的每一个转折点上都转得好,必须具备几个条件:第一,你已经做得很好;第二。你已经被外界认可;第三,你能够在机会来的时候,很好地展示自己,让别人对你有信心,这样才能把一个跳跃性的机会抓过来。
其他文献
姬十三,本名嵇晓华,75后,复旦神经生物学博士;毕业后不出国、不进企业,是科学专栏的自由撰稿人。在5个月之后,他把一批“孤独”的科学作者组织起来,成立了群博“科学松鼠会”。松鼠会能量爆发之快之大远远超出他的想象。人们欣喜地发现,科学原来可以如此Sexy。    “焦虑就是患得患失,当你与某样东西的得失陷入拉锯战的时候。焦虑感就油然而生。因此,治疗焦虑症有两种捷径:彻底失去某物,或者牢牢拥有。英国作
期刊
梦想和欲望被越抬越高,到达过山车上升的顶点,积累了足够的势能欲待爆发。转行被欲冲破“Quarter-life Crisis”的年轻人寄予了极高的期待,被看成是所有问题迎刃而解的灵药。然而,真的如此吗?    25岁,人生最精彩但又最低潮的年纪。  亚历山大·罗宾斯和艾比·维尔纳在2001年合作出版了一本书,提出了一个叫“Quarter-life Crisis”的概念,国内翻译成“青年危机”或“类中
期刊
我的女儿在同时学钢琴和网球,我希望她成为弹钢琴的人里网球打得最好的、打网球的人里钢琴弹得最好的。人的成功在于差异化,在于跟别人的不一样。    我从记者转行到企业公关已经13年了,这13年里,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问过我这个问题:你为什么要转行?转行以后是不是曾经后悔过?今天,《职场》的编辑和读者又向我提出:转行的时机应该怎样?怎样把转行的成本降到最低?你对转行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  我想,关于转行
期刊
两个朋友,一场由转行聊人生的谈话。一个罹患典型的转行焦虑症,一个在转行道路上一直自顾自快乐前行。面对选择时,忽略个体差异、只谈技巧和路径是愚蠢的,一个共同的问题,两种截然不同的解答,可以互见自己的独特。    小青年一直很快乐。且不论其转行是否成功,这是一种极其难得的状态。小青年在参加工作四五年的时候刚好成功转行,从金融财会跨界到市场媒介,而我在参加工作四五年后,正寻求一次改变,无论从哪到哪,至少
期刊
最不浪费资源:软件工程师—IT培训学校教师  软件行业是脑力密集型的产业,36岁以上还在一线从事开发工作的很少见。去IT培训学校做老师是个出路,绝对有一线的实践经验,而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酸秀才。但是对于性格多数内向的他们来说,学会如何开口表达,不做盛饺子的茶壶,可能是最大的挑战。  安全系数:★★★★    最考验心态:媒体记者—PR  记者这行,在外人眼里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出门跟人打交
期刊
他的转行经历是大跨度的:10年临床医生;创立广告公司,至少10个世界500强企业都是他的客户;做网站;做艺术代理公司;现在他是国内户外运动圈里知名的大拿。传奇转行,什么才是成功关键?    吴可有着双子座与生俱来的善变和敢干,同时骨子里又跳跃着完美主义的基因,这样的性格注定了他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从做临床医生到开广告设计公司、做门户网站、创立“当代艺术俱乐部”做艺术经理人。现在,吴可更喜欢别人叫他“
期刊
一切有关转行的源头和困惑,其实都可以用大脑的生理结构来解释——转行的风险永远大于机会,创新脑和分析脑强的人才适合转行做老板,而一直在犹豫转行的人其实先天比较保守和悲观。    面对职业上的取舍操戈,最老生常谈也最正确的话往往是——了解自己最难。詹志辉很早就接触到国外的大脑神经元理论,并惊讶地发现员工的神经元特质与企业人力管理的关系,于是他在十几年前从人力资源转向商业运营和咨询行业。透过他的大脑解析
期刊
别人的成功故事往往是对你的误导,你必须找到属于自己的内心冲动,找到你自己,挖掘你自己。    我接触过的80%的职场人士对他们的职业生涯持否定或迷茫态度。原因很多,你可以列举出1000条理由表示你不喜欢某个工作,而这些理由听起来都是合理的,不过,我经常问他们:你想过怎样改变吗?“曾经想过”,这是大部分人的回答。  大部分人把失败的尝试都冠以“曾经”而抛弃,所以不是他们没有改变的动力,更多是因为他们
期刊
普利策新闻奖得主约瑟夫·哈里南(Joe Hallinan)的最新著作《错觉》,正在国内广受欢迎。在对他的专访中,针对我们关于转行决策的疑问,他解释了职业转向决策中屡犯屡错、屡错屡犯的奥秘。    在豆瓣网上,《错觉》被评价为一本可以轻松阅读的有趣读物,大量的例证甚至于啼笑皆非的糗事向我们展现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很多错误是我们“不得不犯”的,正如作者约瑟夫·哈里南所说,“人生而犯错,或者说人类就是为某
期刊
不同时间段的社会、经济热点事件,在老朱的职业抉择中都有鲜明的影响,灵活不光是指随机应变,勇于回头有时也是一种策略。  老朱的故事不算另类,却让人听起来很是津津有味。采访北京义工联时与他结识,后来才听说原来他曾经做过16年法官,当过律师和文化传播公司的总经理。关于转行,他不是顺风顺水的精英派,也不是满头是包的沦落派,可是算得上孜孜以求。他的立场很普罗大众,代表着每一个为了更好的生活、更接近的理想、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