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构建初中语文信息化教学的探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dfly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星,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前行。大、中、小等各个阶段的语文教材中,都积极渗透着传统文化知识内容,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对其成长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为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是每位语文教师应肩负起的责任。对此,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传统文化构建初中语文信息化教学的意义及策略展开简要论述。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4-1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此次课标修订的重点之一就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其中,语文课标最为突出,传统文化的内容呈现比重大、内容全、要求高的特点。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充分发挥好自身引导作用,将渗透传统文化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并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吸收文化知识奠定坚实基础。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1.有助于学生扩充文化知识
  传统文化的种类和形式都较为丰富,其中包括:诗词歌赋、文言文、国画、书法、对联、灯谜、曲艺等内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能够使学生受到各类知识的熏陶,感受我国文化的多样性,并从中汲取有益的精神力量。例如在进行诗词歌赋教学过程中,透过相关内容,学生可以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的文化发展、变化。在进行思想文化知识渗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孔孟”思想,汲取文化精髓,作为激励自己前进的方向标。此外,在语文学习中,学生还可以累积成语故事、歇后语、曲艺文化等丰富的知识内容,当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走进孩子们心中时,会慢慢调动他们对文化的向往之情,全面提升自身素养。
  2.有助于学生增强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最深厚的软实力,当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慢慢汲取有益的文化内涵,感受到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会在心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并增强文化自信。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知识包括古代诗词、文言文、成语、名家经典、传统思想等等,虽然只是我国浩瀚文化中的一小部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扩充知识资源,使其在吸收教材内容的同时,能够吸取更多文化知识。
  3.有助于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古诗词时,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搜集与之相关的知识资源,并学会用现代白话文来理解其中的内容和精神内涵,进而全面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传统文化素养,在开展写作活动时,可以引用一些优秀诗句或者名人事迹,作为写作材料,能够增强文章的可读性,进而提升写作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传统文化”交流活动,在活动中,大家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文化形式进行分享,通过活动,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此外,在各类主题的演讲过程中,学生可以引用我国传统文化知识,以增强自身语言的知识内涵,从而有效提升综合能力。
  二、传统文化构建初中语文信息化教学的策略
  1.构建翻转课堂,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古诗词
  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每位教师都在寻求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尤其是在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的今天,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翻转课堂,能够为学生吸收传统文化知识打下坚实基础。在翻转课堂下,教师可以提前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并根据教学内容,录制相关视频,带领学生在课前观看学习,并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在预习中,学生可以使用信息化网络资源,自主搜集与之相关的知识,还可以与同学开展交流探究,解决在学习遇到的问题。在课上,教师将不再把重点放在对基础知识的讲解上,可以设计更多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化巩固。
  例如在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明确教学内容:结合时代背景体会诗人的处境;通过诵读品析感受诗人的精神;通过情境翻译感受诗人的情感。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时,教师可以提出相关思考问题,使学生进行思考:全诗哪些部分写现实?哪些部分又写想象?全诗描写现实的部分,又可以分成几幅画面?在这些画面中,哪些与茅屋被破有关?读这五句诗,说说当群童抱茅入竹时,诗人内心的情感?学生可以通过各种信息设备,查找与之相关的学习内容,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切实感受诗词意境,增强与作者的情感联系。
  2.利用教学课件,增强学生对文言文认知
  文言文是初中教材中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学生增加对文言文的了解,能够有效提升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能够全面增强文化素养。文言文和白话文不同,在学习上可能无法进行直白的理解,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和古人写文章的规律。对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一切教学资源,全面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认知。
  例如在学习《岳阳楼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熟读文章内容,理清其中的疑难字词,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接着,教师运用教学课件,为学生扩充与本文作者“范仲淹”的相关知识材料,促使学生对作者所处时代、生活环境有一个确切了解。在深入探究学习时,教师还可以将本文中的重点知识进行展示,例如①通假字:百废具兴(“具”通“俱”,意为:全、都);属予作文以記之(“属”通“嘱”,嘱咐,嘱托)。②词类活用: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③成语: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政通人和——政事顺畅、人民和乐,形容国泰民安。通过将相关知识明确地进行展示,能够加强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效率,提高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   3.运用微课教学,带领学生开展经典诵读
  初中语文教材中,不论是课内必读文章,还是课外扩充内容,都有很多传统经典作品,通过诵读经典,能够促使学生受到文化知识的熏陶,并从中汲取精华,全面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对此,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微课手段,引导学生通过微课进行学习探究,促使其能够增强对名著经典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智取生辰纲》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水浒传》,在学习《香菱学诗》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以《红楼梦》的微课导读为例,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在微视频中为学生展示与之相关的影视片段,还可以展示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如:率性、多情、温和、善良的贾宝玉;敏感、细心、淡泊、真实的林黛玉;外表冷漠,内心炽热的薛宝钗,促使学生能够产生对人物的了解动力。此外,还可以展示本书的目录,通过目录展示,使学生对《红楼梦》的故事情节产生浓厚探究兴趣。通过微课引导,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促使其增强对古代经典名著的诵读兴趣。
  4.扩充教学资源,帮助学生了解孔孟思想
  孔子和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孔孟”思想作为传统思想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在我国教育领域、文化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将其精华积极渗透给学生,从而增强自身知识素养和思想修养。
  例如在学习《论语》十则时,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渗透与“孔子”相关的思想内容,例如:孔子思想体系中的“仁”和“礼”。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通过相关内容的渗透,促使学生在行为思想上积极践行“仁”与“礼”的德育内涵,同时在与人交往时,要学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如在学习《鱼我所欲也》时,教师可以搜集与孟子相关的知识资料,使学生充分了解孟子的思想主张,如:“仁”、“义”这是孟子论理想的核心。同时,教师还可以据此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使学生了解,怎样做才是“仁”,怎样做才是“义”。并能够在“仁”与“义”的思想指导下,不断完善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综合品质。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保持与时俱进的理念,不断创新教学策略,切实发挥教育引导者的作用,并积极运用现代化信息设备,为学生扩充、渗透传统文化知识,促使学生在接受知识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切实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并产生积极的探究动力,全面增强对文化的学习兴趣。当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增强,其各方面的能力也会随之提升,从而能够为其今后成长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康国.信息化课堂的建设路径研究——以人教版初中语文为例[J].内蒙古教育,2020(8):50-51.
  [2]张惠芬 论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J].中国新通信,2017(12).
  [3]王亚娥,王维华.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意义与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20(19):96.
  [4]康玲.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J].科技资讯,2020,18(12):155-156.
  (作者单位:湖南省浏阳市荷花中学,湖南 浏阳 410300)
其他文献
摘要: 新课标要求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而我们现行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学生读取已有程序,分析猜测出题人的算法思维,缺少了在计算思维中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本文通过项目学习的方法试图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提升学生程序设计的算法思维,提升学生的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 项目学习;算法思维;计算思维;程序设计   中图分类号: G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依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科学合理地运用课堂评价,通过口头语言或肢体语言等多元方式来肯定和鼓励学生。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是提高课堂实效的有力抓手。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身心全面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使学生如沐春风
摘 要:主题情境教学中虚构案例难以产生真实力量,本文探索以游戏教学的思路整体建构教材知识点,以各种方式,如在主题情境中穿插游戏活动、以一项整体游戏构建主题情境、以系列游戏构建主题情境等,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融知识、经验、情感于参与过程中,让学生在感受体验中内化知识、彼此学习。  关键词:主题情境;游戏;政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
摘要: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因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多以传统的知识灌输方式作为主要教学方式,此种方式虽可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记忆数学知识,但也会导致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难以获得根本性的提升。为此,教师可将探究式教学法应用至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于根本上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本文首先对探究式教学法特点加以阐述,其次针对探究式教学法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提出几点建议,望借此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摘要:小组合作作为现代教育中的一种常见方式,在分层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主动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和互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分层教学的高效发展。因此在数学分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小组合作模式的应用,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安排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探讨,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实现数学课堂的高效教学。本文首先对小组合作在初中数学分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
摘 要:本文是基于2017年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重点课题《可视化语言学习社区建设与应用研究》研究成果之一。笔者把教学研究与认知科学实验初步结合,以教学内容的可视化呈现设计为基础,设计基于基础教育可视化资源库分析研究,探寻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社区这一全新技术手段的研究价值和应用策略,并将目标管理和任务管理引入可视化学习社区,设置具体学习目标、细化学习任务、规划学习时间、反馈学习效果,与教师“启发式”的
摘要: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拼音是学习汉字的“拐杖”。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识记这些拼音字母是有难度的。因此,教师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想出拼音妙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汉语拼音;趣味;寓教于樂  中图分类号:G623.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9-056-1  拼音是学习汉字的“拐杖”,但是抽象的字母对于学生来说难
摘要: 在各年级数学教学中,总会有一批数学能力很强的尖子生,他们不仅有良好的数学思维,且有着扎实的数学基础和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教师需根据其特点实施有针对性地训练,不断优化其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精神,全面提高其数学综合素养。本文针对高中数学尖子生的培养进行思考,以期对提高尖子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有所增益。  关键词: 高中数学尖子生;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摘 要:构建新的化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需要以发展性教师评价为指导思想,创建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在内的量化和质化(即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方案,从而使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和评价者等课堂教学参与者之间沟通、交流、达成共识的良好平台。为此,笔者对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重构进行了实践探索。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化学;课堂评价体系;校本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数形结合,是根据数量与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通过“以形助数,以数解形”,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它从形的直观和数的严谨两方面思考问题,拓宽了解题思路,是数学的规律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数形结合;几何意义;应用;观察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