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轻负高质”一直是教师追求有效教学的目标,也是浙江省新一轮“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再一次提出的实施要求之一。在实际教学中,由于高中化学的“繁、难、乱”,不少学生对学习高中化学感到困难,教师要如何才能设计出“轻负高质”的教学过程呢?
苏联杰出的心理学家、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创始人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我们打开了化学教学“轻负高质”的窗口。
一、主动聚焦
维果茨基认为,教学能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缘于个体时时刻刻存在的、又在不断变化的两种认知水平。一种是现有发展水平,也就是说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所具备的心理发展水平。一种是借助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种认知水平间的差距,即儿童心理发展的最近发展区。[1]
教学最重要的特征便是创造着最近发展区的这一事实,也就是教学激起与推动学生一系列内部的发展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合理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供给学生力所能及而又高于学生当前发展水平的任务,使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帮助他们形成新的最近发展区。
二、积极寻找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准备环节,充分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就教育过程而言,重要的不是着眼于儿童现在已经完成的发展过程,而是关注儿童正处于形成的状态或正在发展的过程。[2]
金属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和铝合金是当今世界使用非常广泛的金属材料,社会价值不言而喻。下面就以苏教版《化学1》专题3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第3课时“铝及铝合金”为例,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
从横向分析:教材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生获知常见活泼金属Na、Mg的性质之后,安排了铝的教学,引导学生从中认识到Na、Mg、Al金属活动性的差异,突出铝的特殊性质。
从纵向分析:
三、努力创设
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要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重点关注这一差距,努力搭建“脚手架”,缩小和创造“最近发展区”,使学生可以通过努力,取得较大的收获。
在备课期间,对照学生已有的和将要掌握的知识发现:基于前两课时的铺垫,Al的性质水到渠成。但若直接以纯铝片进行实验,会浪费众多潜在的学习资源。因此该教学设计更侧重于发挥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在适当支架的支撑下,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在实验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重新设计实验、再次完成实验来验证观点,逐步全面、正确认识Al这一物质。
以下为几个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一】与非氧化性酸反应
[课前思考] 如何呈现Al表面存在氧化膜的事实?如何引导学生对“异常”现象的思考……
[提问] 根据我们已学的知识,猜测铝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设计意图:在之前的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具备了Na、Mg等常见活泼金属的知识,很容易推测出同样是活泼金属的铝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使学生初步了解到学习新知识可采用联想、类比等方法构建知识结构。之后猜测被实验一一证实,也让学生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学生实验] 将铝片放入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加入3mL 6mol·L-1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 为什么无明显现象?(停顿)活泼的金属铝难道不与酸反应?(停顿)请同学们阅读书第67页。
设计意图:“异常”的实验现象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短暂的停顿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但全新的知识点,并不是学生简单思考一下就能获得的。这时应引导学生阅读书本,利用现成的教学资源,及时地为学生答疑解惑。
[教师] 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除去Al表面的氧化膜?
[学生实验] 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片放入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加入3mL 6mol·L-1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 重新观察第一支试管中的现象。如何解释第一支试管内先、后发生的不同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刚刚的阅读,以及两组实验的对比,学生很容易就能联想到Al表面有Al2O3的存在,出现上述“异常”现象的原因迎刃而解。
本环节设置了两组学生实验,旨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过程,通过猜测、实验、分析、讨论等环节了解物质的性质。
……
【教学片段二】与碱反应
[课前思考] 如何验证Al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如何书写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实验] 将铝片放入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加入3mL 6mol·L-1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 为什么无明显现象?
[学生] 学生1:Al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学生2:Al表面存在Al2O3,是否是Al2O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暂时没明显现象呢?
设计意图:直观的实验现象最具有说服力。学生已有了上一环节知识的铺垫,猜测出可能的解释,之后再设计、操作实验来证明猜测,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 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Al能否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学生实验] 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片放入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加入3mL 6mol·L-1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 重新观察第一支试管中的现象。如何解释第一支试管内先、后发生的不同现象?
[教师] 写出Al表面的Al2O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猜测可能的产物?有何依据?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产生H2?
[演示实验] H2的验证。
设计意图:通过Al2O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铺垫,外加不断的提问,分解了学生书写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难点,问题迎刃而解。 ……
【教学片段三】与盐反应
[课前思考] 如何引出Al与浓硫酸的钝化?如何扩大钝化时的现象?
[过渡] Al能与盐酸反应,是否能与所有的酸反应呢?
设计意图:Al能与盐酸反应,学生自然很想验证能否与其他酸反应,顺着学生的想法提出这一问题,也顺接到下一环节的教学。
[学生实验] 将打磨过的铝片放入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加入3mL浓硫酸,观察实验现象。
[演示实验] 将铝片取出,拭去表面的浓硫酸并用水冲洗,然后放入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加入3mL 0.5mol·L-1硫酸铜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设计意图:此时为一节课的后半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此时“异常”的实验现象,与学生原认知发生“冲突”,又重新激活课堂。
[教师] 难道我们的推测错误了?Fe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Cu,比Fe活泼的Al不行?(停顿)这个实验设计是否科学?(停顿)该铝片表面一定是铝么?如何证明Al能否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演示实验] 将打磨过的铝片放入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加入3mL 0.5mol·L-1硫酸铜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设计意图:Al与CuSO4溶液反应的实验简单、现象明显。但为了引出Al与浓硫酸的钝化,借助这一简单而又明显的实验,用被浓硫酸钝化后的Al片进行实验,人为设置了一个与原认知冲突的“矛盾”,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串,追根溯源,引起学生的思考,找出问题所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
【教学片段四】与氧化剂反应
[课前思考] 如何揭示钝化反应?如何承接Al与其他氧化剂的反应?
[追问] 经浓硫酸处理的铝片表面还是铝么?
[教师] 阅读书第68页第二段。
设计意图:再一次利用书本的信息资源,为学生解开疑惑。
[过渡] 该氧化膜是什么物质?铝表面生成氧化膜,从铝的价态上分析,化合价升高了,说明铝被浓硫酸氧化了。浓硫酸、浓硝酸都是常见的强氧化剂。
[教师] O2也是种常见的氧化剂,那Al能否与O2反应呢?
[演示实验] 铝箔在氧气中燃烧。
[演示实验] 铝热反应。
设计意图:在课快结束之际,引燃了铝热反应,整个教室为之沸腾,学生意犹未尽,带着兴奋期盼下一节化学课的到来。
……
四、静心反思
本节课的课堂效果非常好,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他们时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时而一片沉寂、陷入深思;时而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可取之处在于:
1.起点低——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
学生已有的知识是教师传授新知的重要前提,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已知知识,才能设置出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帮助学生跨越障碍。Na、Mg的金属性,Al2O3、Al(OH)3的两性等均为学生已有知识,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验证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中,不但复习、巩固,还不断吸纳,扩大了知识网络。
2.脚手架多——学生心存疑惑的时候,适时提供帮助
布鲁纳提出的脚手架,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儿童穿越“最近发展区”。在教师适当脚手架的辅助下,可以实现从“现有发展水平”到“现阶段最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的飞跃,使学生“飞”起来。当学生要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时,提供给学生们众多的实验试剂,引领着学生完成实验;当学生疑惑“难道Al不与盐酸反应?”“Al与浓硫酸发生什么反应?”时,及时提供书本信息,使学生豁然开朗。当异常的实验现象“Al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出现时,一系列的问题串带领着学生寻找答案……适时的脚手架,让学生学习倍感轻松,跳起来就够到胜利的果实。
3.吸引力大——实验众多、现象明显
实验是化学的魅力所在,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化学老师应多善于利用这一“秘密武器”。4组学生实验、4组演示实验,让学生既动手体验了一把,又同时欣赏到了美丽的烟火表演。如此实验盛宴,学生惊喜不断,参与度大大增加。
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教学方式,有效克服了学生学习中的困难,使他们或同化、或顺应,很快重新构建自身的化学知识网络。且学生由于不断努力、不断进步,显得踌躇满志,信心百倍,学习兴趣及积极性也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1] 冯维. 小学心理学[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6-38.
[3] 边玉芳. 儿童心理学[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22-24.
苏联杰出的心理学家、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创始人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我们打开了化学教学“轻负高质”的窗口。
一、主动聚焦
维果茨基认为,教学能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缘于个体时时刻刻存在的、又在不断变化的两种认知水平。一种是现有发展水平,也就是说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所具备的心理发展水平。一种是借助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种认知水平间的差距,即儿童心理发展的最近发展区。[1]
教学最重要的特征便是创造着最近发展区的这一事实,也就是教学激起与推动学生一系列内部的发展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合理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供给学生力所能及而又高于学生当前发展水平的任务,使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帮助他们形成新的最近发展区。
二、积极寻找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准备环节,充分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就教育过程而言,重要的不是着眼于儿童现在已经完成的发展过程,而是关注儿童正处于形成的状态或正在发展的过程。[2]
金属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和铝合金是当今世界使用非常广泛的金属材料,社会价值不言而喻。下面就以苏教版《化学1》专题3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第3课时“铝及铝合金”为例,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
从横向分析:教材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生获知常见活泼金属Na、Mg的性质之后,安排了铝的教学,引导学生从中认识到Na、Mg、Al金属活动性的差异,突出铝的特殊性质。
从纵向分析:
三、努力创设
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要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重点关注这一差距,努力搭建“脚手架”,缩小和创造“最近发展区”,使学生可以通过努力,取得较大的收获。
在备课期间,对照学生已有的和将要掌握的知识发现:基于前两课时的铺垫,Al的性质水到渠成。但若直接以纯铝片进行实验,会浪费众多潜在的学习资源。因此该教学设计更侧重于发挥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在适当支架的支撑下,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在实验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重新设计实验、再次完成实验来验证观点,逐步全面、正确认识Al这一物质。
以下为几个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一】与非氧化性酸反应
[课前思考] 如何呈现Al表面存在氧化膜的事实?如何引导学生对“异常”现象的思考……
[提问] 根据我们已学的知识,猜测铝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设计意图:在之前的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具备了Na、Mg等常见活泼金属的知识,很容易推测出同样是活泼金属的铝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使学生初步了解到学习新知识可采用联想、类比等方法构建知识结构。之后猜测被实验一一证实,也让学生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学生实验] 将铝片放入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加入3mL 6mol·L-1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 为什么无明显现象?(停顿)活泼的金属铝难道不与酸反应?(停顿)请同学们阅读书第67页。
设计意图:“异常”的实验现象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短暂的停顿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但全新的知识点,并不是学生简单思考一下就能获得的。这时应引导学生阅读书本,利用现成的教学资源,及时地为学生答疑解惑。
[教师] 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除去Al表面的氧化膜?
[学生实验] 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片放入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加入3mL 6mol·L-1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 重新观察第一支试管中的现象。如何解释第一支试管内先、后发生的不同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刚刚的阅读,以及两组实验的对比,学生很容易就能联想到Al表面有Al2O3的存在,出现上述“异常”现象的原因迎刃而解。
本环节设置了两组学生实验,旨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过程,通过猜测、实验、分析、讨论等环节了解物质的性质。
……
【教学片段二】与碱反应
[课前思考] 如何验证Al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如何书写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实验] 将铝片放入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加入3mL 6mol·L-1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 为什么无明显现象?
[学生] 学生1:Al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学生2:Al表面存在Al2O3,是否是Al2O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暂时没明显现象呢?
设计意图:直观的实验现象最具有说服力。学生已有了上一环节知识的铺垫,猜测出可能的解释,之后再设计、操作实验来证明猜测,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 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Al能否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学生实验] 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片放入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加入3mL 6mol·L-1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 重新观察第一支试管中的现象。如何解释第一支试管内先、后发生的不同现象?
[教师] 写出Al表面的Al2O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猜测可能的产物?有何依据?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产生H2?
[演示实验] H2的验证。
设计意图:通过Al2O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铺垫,外加不断的提问,分解了学生书写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难点,问题迎刃而解。 ……
【教学片段三】与盐反应
[课前思考] 如何引出Al与浓硫酸的钝化?如何扩大钝化时的现象?
[过渡] Al能与盐酸反应,是否能与所有的酸反应呢?
设计意图:Al能与盐酸反应,学生自然很想验证能否与其他酸反应,顺着学生的想法提出这一问题,也顺接到下一环节的教学。
[学生实验] 将打磨过的铝片放入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加入3mL浓硫酸,观察实验现象。
[演示实验] 将铝片取出,拭去表面的浓硫酸并用水冲洗,然后放入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加入3mL 0.5mol·L-1硫酸铜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设计意图:此时为一节课的后半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此时“异常”的实验现象,与学生原认知发生“冲突”,又重新激活课堂。
[教师] 难道我们的推测错误了?Fe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Cu,比Fe活泼的Al不行?(停顿)这个实验设计是否科学?(停顿)该铝片表面一定是铝么?如何证明Al能否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演示实验] 将打磨过的铝片放入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加入3mL 0.5mol·L-1硫酸铜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设计意图:Al与CuSO4溶液反应的实验简单、现象明显。但为了引出Al与浓硫酸的钝化,借助这一简单而又明显的实验,用被浓硫酸钝化后的Al片进行实验,人为设置了一个与原认知冲突的“矛盾”,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串,追根溯源,引起学生的思考,找出问题所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
【教学片段四】与氧化剂反应
[课前思考] 如何揭示钝化反应?如何承接Al与其他氧化剂的反应?
[追问] 经浓硫酸处理的铝片表面还是铝么?
[教师] 阅读书第68页第二段。
设计意图:再一次利用书本的信息资源,为学生解开疑惑。
[过渡] 该氧化膜是什么物质?铝表面生成氧化膜,从铝的价态上分析,化合价升高了,说明铝被浓硫酸氧化了。浓硫酸、浓硝酸都是常见的强氧化剂。
[教师] O2也是种常见的氧化剂,那Al能否与O2反应呢?
[演示实验] 铝箔在氧气中燃烧。
[演示实验] 铝热反应。
设计意图:在课快结束之际,引燃了铝热反应,整个教室为之沸腾,学生意犹未尽,带着兴奋期盼下一节化学课的到来。
……
四、静心反思
本节课的课堂效果非常好,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他们时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时而一片沉寂、陷入深思;时而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可取之处在于:
1.起点低——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
学生已有的知识是教师传授新知的重要前提,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已知知识,才能设置出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帮助学生跨越障碍。Na、Mg的金属性,Al2O3、Al(OH)3的两性等均为学生已有知识,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验证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中,不但复习、巩固,还不断吸纳,扩大了知识网络。
2.脚手架多——学生心存疑惑的时候,适时提供帮助
布鲁纳提出的脚手架,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儿童穿越“最近发展区”。在教师适当脚手架的辅助下,可以实现从“现有发展水平”到“现阶段最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的飞跃,使学生“飞”起来。当学生要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时,提供给学生们众多的实验试剂,引领着学生完成实验;当学生疑惑“难道Al不与盐酸反应?”“Al与浓硫酸发生什么反应?”时,及时提供书本信息,使学生豁然开朗。当异常的实验现象“Al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出现时,一系列的问题串带领着学生寻找答案……适时的脚手架,让学生学习倍感轻松,跳起来就够到胜利的果实。
3.吸引力大——实验众多、现象明显
实验是化学的魅力所在,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化学老师应多善于利用这一“秘密武器”。4组学生实验、4组演示实验,让学生既动手体验了一把,又同时欣赏到了美丽的烟火表演。如此实验盛宴,学生惊喜不断,参与度大大增加。
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教学方式,有效克服了学生学习中的困难,使他们或同化、或顺应,很快重新构建自身的化学知识网络。且学生由于不断努力、不断进步,显得踌躇满志,信心百倍,学习兴趣及积极性也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1] 冯维. 小学心理学[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6-38.
[3] 边玉芳. 儿童心理学[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