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灵魂拷问者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us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上期“动向”栏目分析了阿列克谢耶维奇“复调书写”的特殊意义,这一期则着眼于探讨作品的思想内涵,挖掘阿列克谢耶维奇和她的精神导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关系。作者认为,在文学评论中容易被忽视的是,将二人深刻联系起来的纽带不仅在于“复调”这一形式,还在于二者在精神追求方面的类同——他们同为灵魂拷问者。
  阿列克谢耶维奇从不吝于承认俄罗斯文学传统对她的滋养,她将白俄罗斯作家阿达莫维奇引为导师;她也乐意被称为“小索尔仁尼琴”;丘特切夫、帕斯捷尔纳克的书常置于她的案头;茨维塔耶娃和阿赫玛托娃也让她写作《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时受益颇丰。可是,她仍然觉得,伟大的俄罗斯经验不足以思考俄罗斯人经历的事,“也许陀思妥耶夫斯基除外”。这位她予以特别待遇的作家,也正是她最钟爱的一位。她曾在一次采访中这样说道:“我喜欢很多作家,但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我最喜欢的作家。可以说,我是从陀思妥耶夫斯基身上成长起来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究竟在何种层面上影响了阿列克谢耶维奇?前瑞典学院常任秘书贺拉斯·恩道尔认为,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阿列克谢耶维奇总是站在她的人物和见证人这边,哪怕他们的看法跟她自己的明显不同。她不是布道者,而是倾听者。但是,除了这种立场上的相似外,阿列克谢耶维奇对个人灵魂空间、人性善恶的关注,或许才是真正继承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方;她的表白,也道出了二者之间的精神联系:“我终生都在研究恶的问题,对作家来说统计多少人做了恶不是重要的事,我更想思考如何讲述这些恶。”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有我们现在思考、谈论的一切东西……”
  所有人都要对发生过的事负责……
  ——阿列克谢耶维奇
  这两位伟大的作者都关注外在事件对个人灵魂空间的影响,强调人对自身行为的责任。陀思妥耶夫斯基热衷于探讨理念对个人行为的影响。阿列克谢耶维奇则关注形势、思想、战争如何渗入情感和道德生活。他们的关注点不在外部事件,而在个人的灵魂空间。而这种对个人的关注,也让他们强调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所负的责任,他们一致认为,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寻找外因,源于人的自欺与懦弱。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所有作品,都强调了个人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拉斯柯尔尼科夫因为受“超人”思想影响,杀害了放债的老太婆和她无辜的妹妹,最终自愿认罪而接受流放。伊万虽然未有弑父的行为,但因为自己的理念影响了斯乜尔加科夫,导致父亲死亡而自觉有罪。陀思妥耶夫斯基从不替自己的主人公寻找外因,正如有位批评家认为,将拉斯科尔尼科夫的杀人举动归咎于社会环境,是最偏离陀思妥耶夫斯基宗旨的解释。可以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主人公们所得的都是他们自己选择的,自己应当承受的。
  阿列克谢耶维奇在一次访谈中提到,《二手时间》中有这样一段故事:主人公的姑姑奥利娅,在改革时出卖了自己的亲哥哥,致使他被关进了集中营。后来,奥利娅得了癌症,已经奄奄一息了,主人公来到她那儿,询问她哥哥的事,而她回答说:“在那个年代,你能找到一个诚实的人吗?”主人公震惊了,奥利娅竟一点都没有怀疑过自己行为的正确性。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态度如何?即使她没有表明,我们也能清楚地察觉,她认为责任在于奥利娅,而非“时代”。虽然形势如何将人变成非人,是她十分在意的问题,但人们将恶归咎于时代,从而开脱了自己的责任,是她所不能认同的。个人仍对自己行为负主要责任。
  我终生都在研究恶的问题……
  ——阿列克谢耶维奇
  在认为人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前提上,阿列克谢耶维奇进一步提到了个人道德问题,而她对善恶的看法,也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一脉相承,尽管在具体观点上不同,二者的关注点却惊人的相似。
  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作为“恶”之化身的魔鬼出现在伊万面前,“一言以蔽之:外表体面,囊中羞涩”,“这位不速之客的相貌与其说敦厚,仍不如说随和,视不同情况能作出各种宜人的表情”。此处,陀思妥耶夫斯基用魔鬼的外在特征说明了“恶”的本质特征:庸俗而猥琐,具有很强的适应性。阿列克谢耶维奇也认为,恶是一种适宜、普通的东西,它散落在生活之中,被生活本身的惯性掩盖住了。两人都认为,恶很普遍,很适应人性,它潜藏在个人微小的观念和行为之中。而对它的清醒认识,是向善的重要一步。只是许多人都没有这样的意识,从而成了时代之恶的助推者。
  对于善,两人似乎有着不同的看法,罗赞诺夫认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人身上还保存着善对恶的绝对优势,尽管他如此可怕地陷入到恶之中,他的每个单个行为,他的每个思想都是恶”。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性之善充满了希望。
  仁爱难道不是作为实质,作为宗旨,作为根本意义而存在的吗?
  ——阿列克谢耶维奇
  阿列克谢耶维奇则认为:“你刚一开始讲到善——所有人都能说出一些名字来,关于他们的事迹人尽皆知,人人明白自己不是那样的人,永远也成不了那样的人。‘我不是圣母玛利亚’,人已经为自己准备好了不在场的证明。”她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为所有人都辩护,“但我不知道,是否可以无止境地这么做下去。现在对于我来说,所有问题都归结到对人的本质的失望上”。陀思妥耶夫斯基相信人性中善对恶的优势,认为信仰能让人向善。阿列克谢耶维奇则不言“怪力乱神”,她寄希望于一种基于个人情感的“仁爱”,可是,在经历了这么多灾难与混乱后,她似乎对人的本性也失去了希望。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她认为在人身上,善恶交织并存,难解难分。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不同的是,她没有仰望上帝,而是俯视着人性的深渊,几乎丧失对善的希望。可是,虽然如此表达,她却在作品中展现了许多有关善意的故事。可见,她终究并未真正地对人类失望。
  阿列克谢耶维奇一直将陀思妥耶夫斯基视为最重要的导师,或许源于二人在根本问题上的一致性:对个人责任的强调,以及在这个前提下对人性善恶的审视。两人共同的伟大之处,在于对人类灵魂不懈的拷问。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提起作文,中小学教师总是说“难教”,学生总是说“怕写”,这种认识波及社会,每年考试季,报刊热门话题也是“今年的作文题”。作文是有趣的事,为什么会“喊难”,为什么“怕写”,我常感困惑。我们是不是应当作些了解:学生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怕作文”的,他“怕”些什么,他是怕写错,还是怕“写不好”?  “怕写”,其实是“不会写”;“不想写”也多是“不会写”。他或许认为个人思考没有价值,他或许觉得所要表达的情
期刊
1.导入  师:看到今天老师上课的题目,《“舌”尖上的秦淮》,你会想到什么?  生:一看到这个“舌”,我就想到《舌尖上的中国》这档节目,《“舌”尖上的秦淮》,我想应该是向我们介绍秦淮的一些风味小吃。  生:应该不是,这个“舌”上有双引号,应该是有特殊的含义的。  师:你很聪明,关注到了引号。的确,今天这个“舌”的内含就是发音(语音学有“舌尖音”等);那对于这堂课而言,主要是借助我们秦淮区丰富的地域
期刊
一、用心观察生活的精彩  我们一直要求学生要关注生活,在生活中找“米”,但总有学生认为“没有生活”,每天读书,做作业,生活面十分窄。其实不然,宿舍、操场、食堂、教室里,语文课上、音乐课上、体育课上,与家长、老师、同学之间,学书法、学钢琴、练跆拳道,等等,学生的生活,是丰富精彩的,只要我们用心捕捉生活的细节,写作的源头活水将保持活力。  如何指导和示范?在实践中指导,远胜于方法说教。我尝试过5分钟的
期刊
议论文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但长期以来,师生在相关训练上耗尽心力,效果却不理想。议论文低效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把审题立意的策略、逻辑思维的方法、谋篇布局的技巧作为陈述性知识来传授,而没有帮助学生在深入体验的基础上,将其内化为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主动建构议论文写作图式。  刘淼教授的“作文心理转换理论”认为,完成书面表达要经过三级转换:思维到内部言语的转换;内部言语到外部言语表达的转换
期刊
猫,常因其乖巧活泼而招人喜爱。作家钱锺书曾手执竹竿帮自己的爱猫打架;老舍把猫当作家的一分子;冰心老人还曾因为丢失了心爱的猫,在大学校园里张贴寻猫启事。郑振铎先生家也养过猫,养猫又给他带来怎样的体验,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郑先生的《猫》。  (1)识猫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根据示例,在文中圈点勾画,完成表格,并根据这些信息给每只小猫起个名字,说说为什么。(“小猫识别卡”内容包括昵称、来历、性情、结局
期刊
从教廿年,平静无波;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一)“小叉子我也看得见”  刚工作的时候,听师傅的训诫:年轻教师想要保障分数,就要课后下功夫,作业要勤批细改。  我奉此为圭臬,拿出了十二分的劲认真批改作业,每周的小测试我更是不敢马虎。看到学生作业上的每一点瑕疵,我都圈画出来:在错误答案上我画叉,课上讲过后依然写错的,我就使劲画个大叉子——我以为这是一种无声的“提醒”。次次如此,毫不懈怠,我觉得我算是
期刊
十二岁的孩子,是新鲜的人。他们透明澄澈。  我们的教学,应该思考如何与“新人”们一起走过,发现并尊重他们的独特性。在纷繁的世界中,以求得内心的平和。这是一种追求诗性的教育。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钱理群先生曾这样评价过南师大附中周春梅老师的教学心得《“我就是一首诗”——现代诗教学手记》:“不仅是诗歌本身的诗性,更是教育的诗性,我们自己生命中的诗性。”让孩子沉醉在诗歌的世界中,做“新人”,这就是我思考《散文
期刊
《荷塘月色》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课文,而经典课文往往也会产生一些经典问题,令人疑义相析、争讼不已。如何看待《荷塘月色》的第七、八、九段,尤其是这部分选引的《采莲赋》和《西洲曲》,就是这样的一个经典问题。蒋永济《〈荷塘月色〉意境构成与作品完满性质疑》从主题构成、表达方式以及格调上的不一致,论证“该作品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和不完美”,“由于‘荷塘月色’与‘江南采莲’描写时间上的背离、情感表达上的错
期刊
预备铃打过,我夹着书本走向教室,还未到门口,朗朗读书声已传来。领读员带领大家在读书,读了一遍古文,又合上书开始了背诵。背诵结束,上课的铃声响起。  一上课,我们便进入小组竞赛学习。以前一直感到古文教学老师讲得多,孩子们记得多,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孩子们总是唉声叹气,说古文学习太枯燥。如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课堂充满活力?我想到了小组竞赛的方式。孩子们好胜心强,竞赛又带有一些游戏性质,孩子们的兴趣就被
期刊
去年11月,大市级初中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选取了一篇刚发表的文章——《难得心里有团圆》。这是旅美华人蔡维忠先生写的一篇思乡主题的文章,2015年11月6日发表于《光明日报》。由于这篇文章刚发表没几天,所以教师手头没有任何现成的资料可以参考,网上也没有相应的解读和鉴赏文章。面对这样一篇陌生的文章,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准确又不乏个性的文本解读?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知人论世:走进作者的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