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艺术史的词典里,“罗马”与“十七世纪”相交,而锁定的词语是“巴洛克”。艺术在发展,时间在流逝,17世纪罗马的巴洛克艺术却始终在贝尼尼为罗马设计的喷泉、雕像和教堂广场里,在科尔托纳为教堂创作的天顶画里,在卡拉瓦乔描绘的市井青年里,在普桑臆想的古典世界里……
“巴洛克”(Baroque)一词,源于葡萄牙语(barocco),意为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含有荒诞怪异之意。这一带有贬义的称谓,显示出崇尚文艺复兴古典主义的人们对这一艺术风格的蔑视。
巴洛克艺术起源于17世纪的罗马,究其原因,需上溯到16世纪的宗教改革。1517年,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标志着宗教改革的开端。持续了一个多世纪的改革运动,摧毁了天主教廷的精神独裁。为了巩固宗教地位,打击一切异教的思想观念,从16世纪下半叶开始,教廷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宗教改革运动,企图利用一切手段包括艺术来恢复天主教廷的世俗权威。16、17世纪,罗马教廷一直在招揽艺术家为其建造巨大宏伟的教堂、宫殿,以及装饰其中所需要的大量雕塑和画作。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巴洛克艺术应运而生。
为展现17世纪罗马的整体艺术风貌,特别是罗马巴洛克艺术的独特魅力,在中国和意大利双方的精心策划下,《罗马与巴洛克艺术》主题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恢弘呈现。此次展览汇集了50件(套)17世纪意大利的绘画、雕塑和工艺品,精选自罗马威尼斯宫国立博物馆、科西尼宫国立古代艺术馆、巴贝里尼宫国立古代艺术馆、基吉宫巴洛克博物馆、斯巴达美术馆等10余家意大利著名博物馆、艺术馆和相关收藏机构,包括了卡拉齐、卡拉瓦乔、贝尼尼、科尔托纳、阿尔加迪、普桑、安德烈亚·萨基、弗朗西斯科·科扎、乔万·巴蒂斯塔·高利、贾钦托·布兰迪等20余名活跃在17世纪罗马艺术舞台上的艺术大师和著名艺术家的艺术精品,涵盖了以巴洛克为主体的多种艺术风格,为观者呈现出一幅17世纪的罗马艺术全景画卷。
巴洛克的塑造者
巴洛克艺术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有何不同?从两个不同时代的杰出艺术家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1475年—1564年)和济安·劳伦佐·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1598年—1680年)所创作的同一主题雕塑《大卫》中可窥见一二。
米开朗基罗刻画的大卫是静态形象,年轻的英雄一只手紧握投掷器,胳膊向肩膀弯曲,形象果敢有力。贝尼尼刻画的大卫捕捉了投石的瞬间,双腿叉开,上身前倾,面带怒容,全神贯注于用力,似乎下一秒就会将石块投出去。如果说文艺复兴艺术是“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巴洛克艺术则是在动势中表现激情和浪漫。
贝尼尼是罗马巴洛克艺术的集大成者,他的一生基本上都在罗马度过。少年时代的贝尼尼就显示出非凡的艺术才华,8岁就可以雕出精美的人像,他的早期作品中具有明显的自然主义的特点。1625年,贝尼尼为实力强大的红衣主教西皮奥内·博尔盖塞创作完成了四组经典雕塑,作品中所体现的巴洛克艺术风格逐渐趋于成熟,前文所述《大卫》就是这四组雕塑之一。
贝尼尼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在教廷的委托下完成的,在大半个世纪的生命时光里,他先后为八个教皇进行过艺术创作。如果将17世纪的罗马比作一个巨大的舞台,贝尼尼就是这个舞台的杰出设计者和建造总指挥,他成功地将绘画、雕塑构成的场景与建筑空间巧妙结合,创造了“美妙的多种艺术的复合体”,使观者在视觉上达到完美的统一。在艺术风格逐渐成熟后,贝尼尼得到了教廷更多的青睐。
1624年至1633年间,受教皇乌尔班八世的委托,他设计建造了圣彼得大教堂的青铜华盖;
1647年至1651年间,受教皇英诺森十世的委托,他创作了位于纳沃纳广场的四河喷泉;
1656年至1667年间,受教皇亚历山大七世委托,他建造了圣彼得广场柱廊;
1645年至1652年间,在为红衣主教费德里科·科尔纳罗建造的科尔纳罗小礼拜堂内,贝尼尼完成了罗马艺术史上里程碑式的雕像《圣特雷萨的沉迷》……
这些经典作品以其华丽和庄严彰显着罗马教廷的权势和地位,在今天则成为罗马的标志。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罗马与巴洛克艺术》展览中,不乏贝尼尼及具有贝尼尼风格的作品,《圣特雷萨的沉迷》雕像中圣女的头部模型就位于其中。圣女头部向后微仰,眼睛轻轻闭着,张开的嘴像在呻吟,从头部的神态可想像出圣特雷萨因爱神之箭而瘫软的身体和迷失的意志。这样一种由痛苦和愉悦两种对立感情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形象,贝尼尼却用大理石将其生动地表现出来。
17世纪罗马的巴洛克艺术成就更多体现在雕塑上,皆因贝尼尼的存在。
浪漫与华丽
16世纪末,从晚期文艺复兴发展而来的样式主义渐趋衰落,一种以强调细节和夸张的手法为表现形式的艺术流派只能是历史发展中的昙花一现。新的艺术风格在阿尼巴·卡拉奇(Annibale Carracci,1560年—1609年)及其兄弟创立的艺术学院发展开来,他们从真实的自然中汲取灵感,通过对自然“存在”更直接的观察表达情感,被称为“自然主义”。
巴洛克艺术正是从自然主义发展而来。那么,17世纪的罗马艺术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我们不妨看看在《罗马与巴洛克艺术》展览中展出的彼埃特罗·达·科尔托纳(Pietro da Cortona,1596年—1669年)的两件作品——《牧羊人来拜》和《乌尔班八世的赞颂》。
科尔托纳本名彼埃特罗·贝雷迪尼(Pietro Berettini),因出生于小镇科尔托纳而被称为科尔托纳,他是17世纪罗马巴洛克绘画艺术舞台当之无愧的主角。他早年跟随古典主义画家安德里亚·科莫迪(Andrea Commodi)学习作画,1612年随老师到了罗马,因为临摹文艺复兴名家拉斐尔的壁画而为人所知。
展览中他的一幅作品是来自巴贝里尼宫国立古代艺术馆的《牧羊人来拜》,从画作的题材及表现形式不难看出科尔托纳古典主义的绘画风格。与此同时,画家以贴近真实的形式表达牧羊人拜见圣母子的情景,与样式主义以夸张的变形来表现人物截然不同。这幅作品创作于1624年,此时的科尔托纳开始受到鲁本斯等巴洛克大师的影响,尝试将更为动态的表现形式和华丽的色彩运用于自己的作品中。
“巴洛克”(Baroque)一词,源于葡萄牙语(barocco),意为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含有荒诞怪异之意。这一带有贬义的称谓,显示出崇尚文艺复兴古典主义的人们对这一艺术风格的蔑视。
巴洛克艺术起源于17世纪的罗马,究其原因,需上溯到16世纪的宗教改革。1517年,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标志着宗教改革的开端。持续了一个多世纪的改革运动,摧毁了天主教廷的精神独裁。为了巩固宗教地位,打击一切异教的思想观念,从16世纪下半叶开始,教廷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宗教改革运动,企图利用一切手段包括艺术来恢复天主教廷的世俗权威。16、17世纪,罗马教廷一直在招揽艺术家为其建造巨大宏伟的教堂、宫殿,以及装饰其中所需要的大量雕塑和画作。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巴洛克艺术应运而生。
为展现17世纪罗马的整体艺术风貌,特别是罗马巴洛克艺术的独特魅力,在中国和意大利双方的精心策划下,《罗马与巴洛克艺术》主题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恢弘呈现。此次展览汇集了50件(套)17世纪意大利的绘画、雕塑和工艺品,精选自罗马威尼斯宫国立博物馆、科西尼宫国立古代艺术馆、巴贝里尼宫国立古代艺术馆、基吉宫巴洛克博物馆、斯巴达美术馆等10余家意大利著名博物馆、艺术馆和相关收藏机构,包括了卡拉齐、卡拉瓦乔、贝尼尼、科尔托纳、阿尔加迪、普桑、安德烈亚·萨基、弗朗西斯科·科扎、乔万·巴蒂斯塔·高利、贾钦托·布兰迪等20余名活跃在17世纪罗马艺术舞台上的艺术大师和著名艺术家的艺术精品,涵盖了以巴洛克为主体的多种艺术风格,为观者呈现出一幅17世纪的罗马艺术全景画卷。
巴洛克的塑造者
巴洛克艺术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有何不同?从两个不同时代的杰出艺术家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1475年—1564年)和济安·劳伦佐·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1598年—1680年)所创作的同一主题雕塑《大卫》中可窥见一二。
米开朗基罗刻画的大卫是静态形象,年轻的英雄一只手紧握投掷器,胳膊向肩膀弯曲,形象果敢有力。贝尼尼刻画的大卫捕捉了投石的瞬间,双腿叉开,上身前倾,面带怒容,全神贯注于用力,似乎下一秒就会将石块投出去。如果说文艺复兴艺术是“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巴洛克艺术则是在动势中表现激情和浪漫。
贝尼尼是罗马巴洛克艺术的集大成者,他的一生基本上都在罗马度过。少年时代的贝尼尼就显示出非凡的艺术才华,8岁就可以雕出精美的人像,他的早期作品中具有明显的自然主义的特点。1625年,贝尼尼为实力强大的红衣主教西皮奥内·博尔盖塞创作完成了四组经典雕塑,作品中所体现的巴洛克艺术风格逐渐趋于成熟,前文所述《大卫》就是这四组雕塑之一。
贝尼尼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在教廷的委托下完成的,在大半个世纪的生命时光里,他先后为八个教皇进行过艺术创作。如果将17世纪的罗马比作一个巨大的舞台,贝尼尼就是这个舞台的杰出设计者和建造总指挥,他成功地将绘画、雕塑构成的场景与建筑空间巧妙结合,创造了“美妙的多种艺术的复合体”,使观者在视觉上达到完美的统一。在艺术风格逐渐成熟后,贝尼尼得到了教廷更多的青睐。
1624年至1633年间,受教皇乌尔班八世的委托,他设计建造了圣彼得大教堂的青铜华盖;
1647年至1651年间,受教皇英诺森十世的委托,他创作了位于纳沃纳广场的四河喷泉;
1656年至1667年间,受教皇亚历山大七世委托,他建造了圣彼得广场柱廊;
1645年至1652年间,在为红衣主教费德里科·科尔纳罗建造的科尔纳罗小礼拜堂内,贝尼尼完成了罗马艺术史上里程碑式的雕像《圣特雷萨的沉迷》……
这些经典作品以其华丽和庄严彰显着罗马教廷的权势和地位,在今天则成为罗马的标志。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罗马与巴洛克艺术》展览中,不乏贝尼尼及具有贝尼尼风格的作品,《圣特雷萨的沉迷》雕像中圣女的头部模型就位于其中。圣女头部向后微仰,眼睛轻轻闭着,张开的嘴像在呻吟,从头部的神态可想像出圣特雷萨因爱神之箭而瘫软的身体和迷失的意志。这样一种由痛苦和愉悦两种对立感情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形象,贝尼尼却用大理石将其生动地表现出来。
17世纪罗马的巴洛克艺术成就更多体现在雕塑上,皆因贝尼尼的存在。
浪漫与华丽
16世纪末,从晚期文艺复兴发展而来的样式主义渐趋衰落,一种以强调细节和夸张的手法为表现形式的艺术流派只能是历史发展中的昙花一现。新的艺术风格在阿尼巴·卡拉奇(Annibale Carracci,1560年—1609年)及其兄弟创立的艺术学院发展开来,他们从真实的自然中汲取灵感,通过对自然“存在”更直接的观察表达情感,被称为“自然主义”。
巴洛克艺术正是从自然主义发展而来。那么,17世纪的罗马艺术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我们不妨看看在《罗马与巴洛克艺术》展览中展出的彼埃特罗·达·科尔托纳(Pietro da Cortona,1596年—1669年)的两件作品——《牧羊人来拜》和《乌尔班八世的赞颂》。
科尔托纳本名彼埃特罗·贝雷迪尼(Pietro Berettini),因出生于小镇科尔托纳而被称为科尔托纳,他是17世纪罗马巴洛克绘画艺术舞台当之无愧的主角。他早年跟随古典主义画家安德里亚·科莫迪(Andrea Commodi)学习作画,1612年随老师到了罗马,因为临摹文艺复兴名家拉斐尔的壁画而为人所知。
展览中他的一幅作品是来自巴贝里尼宫国立古代艺术馆的《牧羊人来拜》,从画作的题材及表现形式不难看出科尔托纳古典主义的绘画风格。与此同时,画家以贴近真实的形式表达牧羊人拜见圣母子的情景,与样式主义以夸张的变形来表现人物截然不同。这幅作品创作于1624年,此时的科尔托纳开始受到鲁本斯等巴洛克大师的影响,尝试将更为动态的表现形式和华丽的色彩运用于自己的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