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模式在中学数学的设计与应用探索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e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作为一种便捷而有效的教学手段,数学为人们提供了信息间的交流. 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为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使他们在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对数学方法、思想、技能和知识真正掌握和了解,以真正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为了使中学数学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本文重点探讨了“导学案”模式的设计与应用.
  【关键词】 导学案;中学数学;设计;应用
  作为一种动态的教学流程,学案导学模式所提倡的是学生的主体发展、创新探索、互动互促、合作交流、主体参与和自主学习. 在中学数学教学课堂上,应用导学案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导学案”模式的应用
  1. 主体参与,自主学习,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
  学生在课前业余时间应用导学案,是督促其自主预习,以便对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对公式和概念进行整理,找出例题中的错误步骤和关键步骤,对例题进行仿照,以完成随堂练习. 通过预习,学生应简要地梳理所学知识,为下一步的学习夯实基础. 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掌握良好的预习方法.
  2. 互动互促,合作交流,实施“兵教兵”的策略
  通过课前的充分预习,再利用课上时间进行讨论和交流,将学生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充分地发挥出来. 采用“兵教兵”的方法,对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初步解决. 教师应积极营造自由、平等、和谐和民主的氛围与环境,引导学生敢于各抒己见、大胆质疑,消化个体疑点,使其疑难问题得到解决. 实施“兵教兵”的过程,“老师”的身份可由同学扮演,这样同学和“老师”之间没有距离感,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师生”之间能够共同进步.
  3. 教师点拨精讲,实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
  经过交流和讨论之后,学生难免还会产生疑点,这就需要教师的指点和启发. 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应点拨和精讲疑点和难点问题. 若问题难度较大,学生急切希望能够答疑解惑,教师就要以问题为案例,针对疑点,为实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将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的规律.
  二、“导学案”模式的设计
  设计导学案,需要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对课标和教材的认真研究,采用集体备课的主要形式,依照学生现阶段的认知水平、原有的知识结构,对学案进行编写,设计学案时应对以下的原则进行遵循:
  1. 学案应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编写学案时,需要学科教师共同参与,对例题的选用及课程设计共同研究,集思广益,形成初稿,在共同讨论和审阅、修改通过后付诸教学,为全年级学科共同使用. 这种方式,使学案的基本质量得到了保障.
  2. 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明确,思维导向也会非常明确,这样学生学习时,会更加富有针对性. 如,在对“多边形学案”进行编写时,教师明确提出:(1)会对多边形的概念进行分辨;(2)对多边形对角线条数进行探究. 而这两个学习目标,界定了准备性学习的范围和方向.
  3. 精选例题
  学案例题的选择,直接关乎学习的质量. 所以设计数学学案的关键,是对例题的精选. 例题选择的宗旨,是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准确检测,对基本的技能和知识进行体现. 在学案设计时,教师应充分考虑这一点. 发现问题后,教师应适时地点拨和指导,帮助学生答疑解惑,使学生能受益匪浅.
  4. 对作业分层次布置
  对好、中、差三类学生,作业也要分层布置,课堂提问也要兼顾,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实施个别指导,以带动后进生的进步. 注重课后反思,记录每一节课的教学情况,对教学经验不断进行积累.
  5.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方法应是尽量少批评,多引导和鼓励,教学速度应注重整体推进. 引导学生对解题规律进行归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同时,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对学习成果不断进行检验,实现及时和有效的单元测验. 考试后,教师应立即点评典型的错误例题,做到面授和面批,争取做到日日清、课课清.
  三、“学案导学”模式产生的效果
  学案导学模式确立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亲身参与课堂教学,将学生学习的主动精神充分地發挥出来, 给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的时间和空间,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拉近,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无论是对教育,还是学生的管理,都是大有裨益. 在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空间观念、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结论:在中学数学课堂上,通过积极地实践和探索“导学案”模式,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尽管目前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还不是很成熟,但在今后的新课改形势下,导学案模式,必然会有深远而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周宁. 探究式课堂教学法之我见[J].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S1).
  [2]高永红.试论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高校教学改革[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5).
  [3]崔艳萍.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两课”教学质量[J].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4]付守良.导学案设计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3(11).
  [5]郑强.浅析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4).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数学教学不应局限在课本知识的某个内容里,应该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此时就非常需要利用“变式教学”,对可能的知识举一反三,对命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转化.  一、变式教学在数学基本概念中的应用  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离不开数学概念的形成,在数学新授课中遇到最多的是概念变式,概念往往是比较抽象的,理解起来会很困难,需要利用变式,呈现概念的外延.以便突
应用微观相互作用玻色子-费米子模型的形式体系, 构造出唯象核芯+两准粒子模型的一个微观实现,微观sdIBM-2+2q.p方案. 基于唯象模型和实现方案, 导出原子核的一个d玻色子从退
在实际应用中,平面测试仪主要用于工件的微米级测试,从而检验工件是否合格.高分辨率和高稳定度是平面测试仪研制的两大关键技术.采用分辨率扩展的方法可以提高分辨率;同时利
“数学课程的目标不只是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技能,它还应当包括在启迪思维、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因而,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再创造的乐趣,激发其良好的学习情感;创设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激励学生设疑质疑、合作交流,活跃地参加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数学课中“活”起来、动起来.  一、巧设情境,激发良好情感  孔
传统的ERP系统属于典型的联机事务处理系统,它只是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了一个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而不能直接提供满足决策所需的信息,即传统的ERP系统是很好的一个后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自1997年6月~1998年3月开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淮河医院内科100例60岁以上的住院患者.男67人,女33人;文化程度:大专以上14人,高中及中专学历29人,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是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不仅发病率高,死亡率亦高,严重威胁患儿健康.临床上以喘憋为突出表现.近年来我院儿科针对45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给予加强
【摘要】 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开启学生思维的重要开端,应该注重强化学生联系实际的思维能力,不能只把数学知识停留到数学试题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导入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运用实践中拓展思维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情景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
通过对3种经典的小波系数模型(EZW模型,SPIHT模型,EBCOT模型)进行仿真实验,表明SPIHT的压缩性能优于EZW(平均高0.6 dB),而EBCOT的压缩性能又优于SPIHT(平均高0.5 dB),再通过
应用值分布理论,在涉及重值情况下进一步研究了亚纯函数唯一性理论中Gross .F提出的一个问题,获得如下结果:设集合S={ω∈C|P(ω)=aω7-42ω2+70bω-30b2=0},其中a,b为不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