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视野下的高校建设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hian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强调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需要社会各个组成部分的和谐建设和和谐共处。高等学校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担负着建设和谐社会赋予的历史使命,而且承载着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责任。因此,建设和谐高校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的必然。
  
  和谐社会与和谐高校
  
  1.何谓和谐
  和谐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古今中外的哲人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着“和谐”的新发展。“和谐”作为一种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随着时代的发展,渗透在人们的思想中,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引导着社会文明的发展。
  和谐,就字面意思来看,即配合得适当与匀称。从根本上说,和谐是宇宙万物存在发展的基础。如果把“和谐”拆分“和”与“谐”来理解,则“和”从中国儒家传统思想看,主要包括人与己之和、人与人之和、人与社会之和、人与天地之和,即通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睦、和谐、和平,实现“家和万事兴”,即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谐”。但这种和谐并不是掩盖矛盾,完全相同的“和”,是包含了差分、冲突、融突和整合的有原则、有礼制的“和”。因此,要实现“和”还必须依靠“礼”,即孔子所描绘的社会规范和法律制度。孔子认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就是要求用道德感化世人、用礼仪规范大家的行为。“礼”是儒家设计的政治秩序,大家都“克己复礼”,则即达到了“仁”的境界。“和”与“礼”共同构成了儒家价值观的基础,相辅相成,“礼”要符合“和”的原则和精神,而“和”则是维持“礼”稳定的重要手段。[1]
  因此,和谐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和谐反映的是事务之间协调、适中、秩序的平衡状态,本质上是关系的反映。其次,和谐并不是无冲突、无矛盾的,是在矛盾的斗争中,在动态的竞争中实现的动态和谐。再次,和谐更多体现为一种精神、状态和追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理想。
  2.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
  就整个历史发展来看,对和的追求,渗透于政治、经济、社会的一切领域和一切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要求。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的钱逊教授认为,儒学中的“和实生物”思想就是和谐社会的根据;“万物各得其所”是和谐社会的要求;适度是达到和谐的条件;法、德、礼是和谐社会的杠杆。[2]和谐社会体现的是一种社会存在状态,是人们所追求的理想。它体现在不同社会形态中,也体现在同一种社会形态的不同发展阶段。其次,和谐社会是多元化、差异基础上的和谐,是在“和而不同”基础上的和谐,需要相互间的沟通、包容,需要法、礼、德的适当调和。和谐社会是在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事物与事物的和谐基础上由己及人,从小到大渐次形成的。具体而言,和谐社会包括社会主体——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相应、社会内部结构的和谐相容、世界环境的和谐共进。
  因此,和谐社会是一种动态的适度发展的社会,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体现着民主与法制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文化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3]。以自我心灵之和为一切关系和谐的出发点,通过契约、道德、竞争等形式追求“和而不同”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不断前进的不竭动力。
  3.高校和谐发展的必然与责任
  如上所述,和谐社会建设的出发点是“人和”。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是一切实践活动的核心。和谐社会建设首先必须从人的和谐做起。而人的和谐意识、和谐心态、和谐世态离不开教育的熏陶和培育。高校作为直接面向社会培养人、参与社会选择和竞争的社会组织,承担着更重的培养和谐人的职责。它是学生从萌动少年走入成人世界,并生存于成人世界创造新的社会文明的桥梁。可以说,高等教育是育和谐之人的集大成者,高等学校是和谐之人融进社会、创造和谐的练习地。因此,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和谐发展的高等教育的强有力支持。
  另一方面,高等学校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和谐发展本身就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它所担负的教育功能以及社会选择功能,使其内部形成了一个小型社会。它的和谐发展涉及观念系统的和谐、物质系统的和谐、组织系统的和谐以及教育主体系统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囊括了人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外部环境的和谐建设。具体体现为全人的培育和发展,培养目标和社会需要的统一,传承与创造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教育资源整合和共享等。高校需要通过和谐教育培养和谐之人实现其社会价值,高等教育对和谐社会的可持续性支持需要其自身内部各系统的和谐发展。
  
  和谐高校的基本内涵
  
  所谓和谐高校,即通过实现内部、外部以及内外部诸要素之间关系的和谐,完成和谐之人培养的社会价值,促进社会的高度和谐。和谐高校是以和谐精神为核心,人之和谐发展的教育模式,系统和谐运转、高校内外和谐发展的育人氛围,在多样性、人文性的协调中保持持续发展。
  1.和谐精神的大学文化
  和谐之于大学除了关系的反映,更重要的体现在大学精神上。大学精神是赋予校园以生命、活力并反映学校办学传统、特征的一种文化形态,是大学成员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并被师生广泛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体现着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追求。[4]它是大学文化的历史积淀,是大学内涵的体现,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推动广大师生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强大精神力量。和谐视野下的大学文化体现为“有教无类”的全人教育,基于“和而不同”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以及民主、自由、积极向善的文化风貌。
  2.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观
  教育的选择功能决定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但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前者体现了教育的功利性和实用性,后者体现了教育的目的性和人文性。随着社会实用主义和功利思想的激进,教育逐步失守自己对人生命意义和价值意义以及人文性教育的阵地。因此,和谐发展的高校是具备和谐的教育目的观的大学。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和谐意识,树立科学、人文相统一的和谐观,成为亲善和谐的社会成员;在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之余,消除社会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以积极向上的和谐文化反作用于社会,消除不良风气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3.全面发展的和谐之人
  高校和谐发展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和谐发展的高校一方面通过和谐教育培养和谐之人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也需要身心和谐的教师来保证和谐教育的顺利开展。因此,高校和谐发展中的和谐之人,包括教师和学生两方面。也只有自身和谐发展的教师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把和谐思想融入课堂,增强教学的人文性,以和谐思想教书育人,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沟通、学会宽容,创造和谐。
  4.和谐共进的团队
  “和为贵”是和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理念。中国的和谐文化一直倡导仁爱原则,推崇厚德载物和人际和谐。所谓天时、地利,不如人和。因此,和谐发展的高校是团结奋进,互助共进的团队合作的大学,包括学生之间的友好相处、师生之间的和谐交流、教师之间的互助成长、管理团队的民主共事以及教师与管理者、学生与管理人员之间的人文协商等。
  5.和谐的教育体系
  和谐之人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具备一套基础性与多样性统一、普适性与特色性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开放的和谐教育体系。随着高等教育被卷入物质主义漩涡,科学教育中心化,价值教育、人文教育边缘化,作为完整的人的人格教育缺失。而和谐社会更强调伦理、人格的教育,所需要的和谐发展人才不仅要有专业知识武装,更要能鉴别美、饱含热情、富有高尚道德品质的健全人格的人。正如哈佛前校长陆登庭所指出的,大学教育不仅要赋予学生较强的专业技能,而且要使他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塑造健全完善的人格。[5]因此,和谐的教育体系不是单一学科的拼盘,是从教育内容、课程结构、教学环节设置等各方面体现多学科的广泛渗透和交叉,张扬人文精神,在增强社会实践中使学生感悟人生,学会承担责任,完善人格发展的教育体系。
  6.和谐运转的服务保障体系
  高等学校的中心是教学,教学的和谐发展需要和谐运转的服务保障体系的辅助和保证。和谐发展的高校是通过民主决策机制、监控动力机制以及人本调节机制等的建立,围绕教学中心地位,进行内部系统的调节配置、学校与社会的服务合作、教育与经济、文化的协调以及规模、质量与效益的系统调控,从而实现质量的持续提高,高校的永恒发展。
  
  和谐高校建设路径分析
  
  1.倡导和谐价值取向
  社会的和谐向度取决于高等教育的和谐向度。建设和谐高校,首先必须确立和谐理念、弘扬和谐精神,实现高等教育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整合,在和谐教育氛围中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并把和谐理念转化为师生的价值取向,达到人格的全面发展,用和谐的理念和思维方式解决复杂社会问题,服务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2.实现规模与质量的和谐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高校建设规模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硬件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以发展精英教育起步的高等教育本身内在机制的不健全和不成熟,使众多面临大众化发展的高校越来越感到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因此,高校的和谐发展必须在规模适度发展的基础上,寻求质量的提升,建立全方位多元化的质量监控体系,以学术促教学,实现规模与质量的协调发展,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3.协调与各级各类教育的关系
  高等教育作为学生踏入社会的最后通道,必须协调好与社会环境、大学前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的关系,以此实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由于高校价值教育、伦理教育的边缘化,过分强调专业的知识教育和技术训练,逐渐被社会所异化,缺少耐心、审慎的育人态度,以工业化的态度生产“人”,从而忽视了对人的情感、价值观的关照,使学生缺失了美的修养和道德的判断力以及对价值的解读和热情表达。因此,和谐发展的高校首先应该在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明确自己的定位,兼顾谋职教育与学术教育以区别高职教育。其次,立足学生的大学前教育开展衔接教育,特别是价值教育,使学生通过社会体验、感悟生活的实践从少年顺利过渡到社会青年,完成成人教育。再次,教育是一个复杂系统,高校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它将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思想冲击,生活在社会大熔炉中的大学生有着来自社会和家庭的经验积累。对大学教育,他们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基于原有经验的新的经验的主动构建。在这一构建过程中势必会有矛盾、冲突和抵抗,要实现和谐发展,必须协调社会、家庭的教育资源,形成和谐教育的合力。
  4.营造“教”与“学”相长的氛围
  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是高校所有和谐关系中最核心、最主要的一对关系。首先,和谐之人的培养是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互动过程中完成的;其次,教师的职业价值通过培养学生来实现,其专业发展除了学术发展,还包括之所以为人师的师德、师能发展,这都离不开学生与老师和谐关系的构建。高校的和谐发展必须以“教”与“学”的和谐为基础和前提。一方面,教师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把学生当作有主体意识的人,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建构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倡导民主和谐课堂文化;通过与学生的广泛交往和思想交流,关心学生,热爱学生,以人格魅力感动学生,切实履行育人职责。另一方面,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自己的自主权利获得人格的全面发展,在与老师的学术探索中学会学习。
  5.构建特色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积淀而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于一体,属于组织文化的范畴。[6]高校应立足自身办学历史,在继承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构建属于自己特色的和谐文化,实现技术与文化的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统一,成为俗化心灵的净土,是浮躁心灵的安全岛,是漂泊心灵的港湾,是奔波心灵的加油站。
  6.提升人本管理效应
  高校的和谐发展是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立足点的,因此构建和谐高校必须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到和谐高校的创建活动中。通过完善民主、自由机制,营造公平、公正环境,促进师生员工的和谐发展;以心理契约的形式消除制度的僵化,实现刚性管理与人文关怀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楚江亭, 蔡宗模.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J].人民教育, 2005 (10):9-11.
  [2]韦华伟. 和谐管理的哲学思考. http://www.efu.com.cn/data/2006/2006 -01-16/134741. shtml.
  [3]秦宣.论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1):12-16.
  [4]吴传喜.大学精神:大学综合竞争力的核心[N].中国教育报,2004-11-15(2).
  [5]北京大学高教所.大学校长论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王革,刘艳艳,贾俊刚.高等教育推进和谐文化建设之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6):12-16.
  [7]张文.“和”——儒学的最高境界[J].中国哲学史,1997(4):8-12.
  [8]丁钢.大学:文化与内涵[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9]田建国.和谐社会与和谐大学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5(6):6-8.
  [10]鲁洁.教育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目的:内脂素(visfatin)是在2005年被确定的脂肪因子,它在动物的进化过程中保持高度的不变。已经证实内脂素为胰岛素的类似物,它能降低血浆葡萄糖的浓度,增加细胞因子的产生以及诱导
儿童图书馆即为儿童服务的图书馆,广义还包括独立设置的儿童图书馆和在一些公共图书馆设立的儿童分馆或儿童阅览室及服务部.儿童图书馆启蒙于英国,1797年英国伯明翰的图书馆
目的: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 ABI)是指踝部动脉收缩压与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其作为评价外周血管弹性及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已广泛应用于外周血管病(Periphera
目的:肺癌已成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范围内,肺癌的总体发病率和病死率位居各类癌症之首,且呈不断上升趋势。MicroRNA(miRNA)是一类小型非编码RNA,人类基因组中大约有30%的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有名的校长,他们或是以渊博的知识和高洁的情怀为人称道,或是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享誉后世,然而声望远及体育界的却寥寥无几,被誉为“中国奥运第一人”的南
古代教育分层意识的考察[1]    氏族首领的民主推选转变为世袭,形成最初的部落显贵。这些显贵把权力和财富集中在手里,不断增强其特权。反映在教育上就是部落显贵逐渐垄断了文化教育。部落首领需要管理生产、指挥战争、协调内部关系、主持宗教仪式等方面的专门知识。他们利用特权,用世袭的方式把知识垄断起来,使之成为巩固自己显贵地位的重要工具。  适应社会劳心与劳力分工的需要,教育也逐渐分化为培养劳心者的专门教
发达国家经历了从学历社会、文凭社会向能力社会的迈进,这与市场经济发展是相适应的,而今又由能力社会向创新力社会迈进,这是由知识经济发展决定的。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国家的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总格局中的地位的重要因素。创新的基础在教育,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整个人类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高校是知识传授系统,也是知识创新系统,要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
10月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嘉兴学院红船精神研究中心、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学科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新中国?新时期?新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期刊
高校办学自主权是高等教育体制的核心和关键,也是当前高教领域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但是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化社会的推进。人们的法治意识也大大的增强,用法律来捍卫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纠纷日益增加,本文主要从行政法学的角度,来简单探讨高校作为行政主体对学生行使权力。    对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和行政主体概念的界定    首先对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给予概念的界定,高校自主权是指高等学校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针对
人类从低级到高级,从野蛮到文明,从蒙昧到睿智的过程是一个教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从诞生时就寄托着人们对它的美好期望,它肩负着传承智慧,传递知识的重任并通过教育使人成为人,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殷实幸福。人性是教育的起点,是教育的立身之本,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浪潮的冲刷、政治管制的压抑,使应试教育变成了占据主导地位的教育模式,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