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开慢车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l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车时,我把车开得“嗖嗖”快。教练说,你要记住,车开得快,谁都会,但要让车慢下来,而且停车时停得恰到好处,那就难了。果然,六位师兄弟,目标停车时,不是车子靠前了,就是偏了。
  我有位同学,曾在大公司做高管,他忙工作,忙新房装修,忙晋升……天天像机器一样。有一天,他觉得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但踏进医院后,就再也没出来。他得了恶性肿瘤,而且是晚期了。其实,他有健康的可能,譬如慢下来感觉一下自己的身体,但他没有。
  生活的艺术,并不是“快”的艺术,而是“慢”的艺术。一个新手,会把车开得很快;但一个老司机,开车总是越来越慢。因为老司機遭遇过太多危险,看过太多惨祸。他们知道,唯有“慢”才能似慢实快,平安到达目的地。
  让生活“快”起来,谁都会。就像开车,不断踩油门就可以了,但出事故的可能也极大。让生活“慢”下来,却需要智慧———面對一辆辆超过你的车子,你能耐得住寂寞吗?
  “慢生活家”卡尔·霍诺说,“慢生活”不是支持懒惰,放慢速度不是拖延时间,而是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平衡。因为,唯有懂得慢,才能体会到生活的妙处,才能享受轻松、和谐与美好。
其他文献
1977年恢复高考后,我兴冲冲地去报名,工作人员看了我的证件后,告诉我已经超龄。规定的年龄是30足岁,即在报名时不满31岁。我出生于1945年12月,當时已过了年龄。  没有几个月,公开招收研究生的消息公布了。我没有在意,研究生比大学生高一个等级,大学毕业后才能报考,与我没有关系。不久看到具体报道,知道报名年龄放宽到40岁,而且没有学历限制。我想,我只有高中学历,就是考不上,也不丢脸,更不会有什么
期刊
目的 探讨螺钉微创复位接骨板治疗胫骨中下段B-C1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新鲜胫骨中下段B-C1型骨折84例.随机分成螺钉微创接骨板(42例)和交锁髓内钉(42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手
一把麦穗一条人命  虽然在江南生活了这么久,我还是固执地保持着北方的生活习惯,还是喜欢吃麦面做成的面食。过去,全家人吃上白面,曾经是祖祖辈辈最实在的梦想。而麦子带给我们的苦难与欢乐,也是外人无法想象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我爷爷想赶在麦忙之前走趟亲戚,去看看他的妹妹———我的姑奶奶。到我姑奶奶家有十几里地,快到那个庄子的时候,爷爷看到路边就要由青转黄的麦子,也许是走饿了,随手扯了一把麦穗,边走边
期刊
1965年春节期间,我们城关公社举行了一场文艺歌咏比赛,60几个村全部参加。比赛的结果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我们这个70多户人家、各方面实力都相对落后的小山村,居然高票夺得第一名。这是怎么回事?简简单单说几句,那就是我们表演的节目迎合形势,接地气……如果要说清楚的话,还是得从头说起。  天上布满星,月牙儿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冤申。万恶的旧社会,穷人的血泪恨,千头万绪、千头万绪涌上我的心
期刊
父亲七十寿辰.我和家人商量了好久,思路还是离不开酒席宴请的老方式.热闹是热闹,可是父亲总觉得没有特别的意义.还是母亲最知道父亲的心思,父亲不喜烟酒,不计较吃穿,反对铺张
期刊
我没念过书,60岁学认字,75岁学着写自己的故事,已经出了四本书。就这么地,大家都叫我“传奇奶奶”。  我60岁以前的小目标就是活着,60岁的小目标是学认字、学写字。老伴车祸去世,我闺女想叫我分散注意力,说妈呀,你学认字学写字吧。可那时候我哪有心学啊,我就想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待着。又过了三年以后,她还催我,叫我学认字,我就开始学认字。  我75岁的小目标是学写自己的故事。想写自己故事的时候,我回安达
期刊
退休五年,我对《特别健康》情有独钟.每到年终岁尾,我都把一年的杂志按顺序装订成四大本,放在书橱中,留着日后回看.这些杂志是我晚年生活的良师益友.我和老伴儿年高体弱,儿子
期刊
人年纪大了,总是醒的时候多,睡的时候少.一起下棋的老朋友告诉我,找点小偏方试试.他借给我几本《特别健康》,说上面有很多小偏方,让我自己找找看有没有合适的.
期刊
今年的元旦对我有点特殊———是我的金婚日。  很久很久之前有人对我说:“你见到的长辈们正在经过的事,最终一件件也会发生在你自己身上。”这话真的很对,一件件全应验了:结婚、生子、搬家、升迁、祸福,然后是儿子结婚生子。再有便是逢五逢十过生日,逢五逢十过结婚纪念日,却不曾想过金婚。今天,我和妻子居然迎来了金婚的日子。  记得上世纪80年代去看冰心老人,那天她穿一身缎料制的新衣,十分光鲜,满面笑容;屋里放
期刊
在郊区住了两年后,王德福决定把市区里的房子长期出租,自己和老伴就在郊区养老。“现在除非孩子有事儿,我根本不回市区了,市里面太闹腾,哪像我们这儿安静又舒适。在小院子里种点花草,日子真是舒坦”。退休之后,尤其是不用帮忙带孙子孙女之后,很多像王德福这样的老人,开始把生活重心转移到了安静的郊区,享受更加惬意的田园生活。  宅男变老农  五六年前,王德福的女儿就动了心思,要给父母置办一套郊区的农家院。从昌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