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卫金沙江

来源 :中国生态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deman_0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虎跳峡建坝,无疑会对这里的地质、环境、人文景观等造成影响。而在“建坝反对者”的眼中,这种影响是具有破坏力的,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重大伤害
  2004年,中国的水电开发步入高峰期。小湾电站、瀑布沟电站以及其他若干个大中型电站都在加快施工。
  当年2月,云南《迪庆日报》一篇关于水电公司即将在虎跳峡建电站的文章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其中就包括了萧亮中。
  萧亮中是一位土生土长在金沙江边的民族学、人类学学者。他自幼便融入这里的人文与山水之间。他深知,一旦建起大坝,这里的整个生态系统都会受到影响,有些动植物会面临灭绝的风险,而世代生长在这里的村民们同样将面临无家可归的命运。
  这里是濒危动植物的“避难所”
  虎跳峡位于金沙江的上游,据说在峡谷最窄处,老虎可以蹬踩江中的一块巨石跳过金沙江,故而得名。
  在这里,汹涌的金沙江水自北而来,受岩石阻拦,急转向东北而去,形成一个V形大湾。从这里起,江面开始增宽,水势高涨,适于渡船。江面海拔1750米,而山顶距江面2000多米,是名副其实的山高水长,气势磅礴。
  虎跳峡位于“三江并流”的核心区域。在2003年第27届世界遗产年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专家们决定:将中国云南省的“三江并流”列入该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而虎跳峡的雄浑壮观为“三江并流”的成功申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江并流”景观由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及其流域内的山脉组成,整个区域达4.1万平方公里。它地处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区域的交汇处,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区,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北半球生物景观的缩影。
  这里集中了北半球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寒带的多种气候和生物群落,有高等植物210余种,1200余属,6000种以上,仅占有中国0.4%的国土面积而容纳了中国20%的高等植物。这里生存着哺乳动物173种,鸟类417种,爬行类59种,两栖类36种,淡水鱼76种,凤蝶类昆虫31种,而这些动物总数均达到中国总数的25%以上。这在中国乃至北半球和全世界都是唯一的。
  “三江并流”区域就如同一个中国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避难所。
  除此之外,这一带还是十多万藏、纳西、傈僳、白、彝、苗、汉族等各族人民沿江世代栖息的家园,并形成了多民族和谐共生的独特文化景观。
  在这样的地区建坝,无疑会对这里的地质、环境、人文景观等各方面都造成影响。而在萧亮中等“建坝反对者”的眼中,这种影响是具有破坏力的,自然生态也会受到长期的负面影响。
  于是,他开始四处搜集资料,奔走呼号。为了保护这里的生态环境和乡亲们的利益,从此开始了一场艰苦的守卫战。
  这里有百姓的“村镇影响圈”
  萧亮中于2001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并获得人类学硕士学位。他的毕业论文——《车轴权力过程及认同范畴变迁研究——从本土居民与移民群体的双重角度分析》,便是以家乡车轴村为案例,探讨了改土归流后西南边疆一带的文化接触与变迁。
  硕士毕业后他去了商务印书馆,成为一名编辑。如果没有虎跳峡建坝一事,他应该会继续埋头在民族学、人类学领域潜心钻研。
  车轴村位于金沙江的东岸。2004年6月,萧亮中第一次回到这里调研。他专程去了一趟表叔王泽生家。王泽生是这里的老船公,在江边以摆渡为生已十余载。
  “表叔,如果搬家,你觉得好不?”坐在火塘边上,萧亮中双手抱着膝盖。
  王泽生当然明白移民意味着什么。新买的铁壳船会贱价卖掉,因为他再也不能开船了。祖宗留下来的“一年粮食三年吃”的肥沃土地也会被淹没。水电公司会把他发配到一个未知的地方,同时他还知道,安静富足的生活会从此彻底改变。
  王泽生数念了一大堆江边的好处,又说,“江边的条件好,外地的漂亮姑娘都爱嫁到江边来,搬了就没好老婆了”。话毕,两个人哈哈大笑,但是随即又陷入了一阵沉默。
  为了扩大影响,萧亮中推荐了几名老乡去参加某环保组织开办的“水库移民及流域社区可持续发展培训班”。
  读过大专,后来辞职回家务农的葛全孝在培训班上发言说:如果搬迁,除了失去土地、林木、牛羊的栖息地、道路、水池、庙宇、学校、家族的坟茔、风景名胜之外,我们还会失去“亲情、友情、社会关系圈”和“村镇影响圈”。
  “在滇西北这一带,江边人是最有面子的,走到哪里都有熟人朋友。”葛全孝说。世世代代形成的亲友圈、社会关系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哪家有事情,随便喊一声就行了,如果要搬迁,人都打散了,就不能互相帮忙了。”
  当天晚上,云南大众流域管理研究与推广中心主任于晓刚就致电萧亮中,“村民们的思想应该要影响世界水坝委员会的一些决策”。于晓刚还特别提到,萧亮中的身份无法替代,因为他来自村庄,了解这方水土,是老乡们最天然的利益代言人。
  “战争”胜利,生命落幕
  为了扩大社会影响,萧亮中在北京四处联系民间环保组织、研究机构和媒体。在一次记者见面会上,他与北京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共同做了关于虎跳峡大坝的主题发言。通过他们展示的图片和讲述,在场的记者们开始关注这一事件。
  当年8月,《东方早报》的记者亲赴虎跳峡。其后,又有一些学者和记者相继进行了实地考察。《南方周末》记者刘鉴强说:“我和同事们一个个像接力棒样跟着亮中下去,他在金沙江边的家就像我自己的家。”
  与此同时,萧亮中还在筹划着一件事情——仿效云南怒江的例子,向高层上书,起草一份《停止危险的虎跳峡流域水电开发:留住虎跳峡长江第一湾》的宣言。
  在近两个月反复的修改之后,9月26日,9家环保组织联名向媒体和高层呼吁:停止虎跳峡“一库八级”梯级水电站的建设,留住虎跳峡,保护举世无双的文化与自然遗产!这份联名信公布后,多家媒体争相转载,逾万人签名。
  9月29日,《南方周末》封面文章——《虎跳峡紧急》见报后,国务院领导立即责令有关部门调查水电公司未经批准擅自动工一事。其后,国内外媒体空前集中地关注虎跳峡问题。
  12月,为配合一位记者采访,萧亮中再次回到老家。他的母亲担心地问他:“你做这些事情,开发商会不会找人报复你?”萧亮中答道:“为江边10万农民献出生命,我不怕!”
  2005年1月5日凌晨,窗外大雪纷飞。北京广安门大街一个简陋的筒子楼里,熟睡中的妻子被枕边异常急促的喘气声惊醒。她原以为丈夫是在打鼾或者梦魇,却只见他张着嘴,挺着胸膛使劲大口地喘气,喊着:“我疼,我疼……”
  5分钟后,年仅32岁的萧亮中离开了人世,以一种太过匆忙的方式告别了这个世界。可就在不久前的一次体检中,他还是什么毛病都没有的健康人。是长时间的过度劳累工作,和郁结在心底的焦虑与压力等诸多原因,累垮了这位年仅32岁的年轻人。
  12日,金沙江边,王泽生一边掌舵,一边怔怔地看着骨灰盒,悲戚地说:“就在20天前,他才坐船过了江,回了北京。他抱着我一字一句地说,‘表叔,我走了’。”谁也没想到,他竟这么快就回来了,以这样的方式。
  第二天的葬礼上,很多不相识的村民也抬着柏树枝扎成的花圈来了。萧家的山墙上,贴满了追忆萧亮中的悼文。院子里坐满了从远乡近邻赶来的600多位村民,原本宽敞的萧家大院显得异常拥挤。
  萧亮中被安葬在车轴村后的椅子山山脚下。葬礼后不久,金沙江边的乡亲们自发地凑钱在江边为他竖起了一块石碑,上书:“金沙江之子”。
  就在萧亮中去世后半个月后,1月18日,国家环保总局在新年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宣布停建13个省市的30个违法开工项目。这其中就包括了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在内的26个电站项目。
  2009年6月11日,环保部下令:由于“严重违反国家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准入条件”,决定“从即日起在完成科学论证和各项整改措施前,暂停审批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项目、华能集团和华电集团(除新能源及污染防治项目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这意味着,上述企业和地区的相关项目在“停批令”内均不得上马。
  在萧亮中去世4年多后,他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终于,他可以安心地长眠于金沙江畔,继续守望他脚下清澈的金沙江和养育了自己的故乡车轴村。
  (杨红君系中国云南元谋旅游经营有限公司元谋土林风景区副总经理;本文图片由杨红君提供)
其他文献
“除了笑声什么都不要留下”是一句生态旅游常见的宣传语,如何让这句话变为现实?也许要从建设低碳景区中找答案  2011年的“十一”黄金周,四川广元的翟姓网友在网上晒出了一份“低碳国庆”计划。在计划里,翟先生夫妇通过行动尽量减少碳足迹,取消了准备乘飞机到北京看望孩子的计划;就近步行到郊区生态景点游玩;出游时自备旅行开水壶,带上环保“四小件”,即手绢、饭盒、环保筷与布袋。  翟先生一家的行动在提醒:业界
期刊
让旅游者在消费生态旅游产品过程中接受生态教育,让旅游从业人员在提供生态旅游服务的过程中更好地履行生态责任,是绿色营销的最终诉求  近些年,成功的生态旅游经营模式不断涌现,但却也让景区尝到了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而徒增环境保护成本的苦果。实践证明,景区只有在日常经营管理中践行生态旅游的理念,才会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而生态旅游理念的推广,离不开绿色营销。  何为绿色营销?它将“最高限度地利用资源和最
期刊
有人说,绿道是个赔钱货,不如搞房地产开发来钱实在。但珠三角人第一个吃了螃蟹,绿道的生态红利让他们尝到了甜头  绿道是个舶来品,源自美国。  将自然公园的小路通到居民社区的草坪上,让老百姓能随时与大自然来个亲密接触,这是19世纪20年代美国人对绿道的探索。  到了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建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绿道网。法国绿道雨天不泥晴天不尘,日本绿道大树成群,英国绿道密如织网……中国的绿
期刊
“你们买票进入我们景区,我们不欢迎你,如果你们作为客人来把票退了,我们欢迎你来玩。”在一些景区,原住民与景区管理者的纷争已趋白热化  一场看似偶然的打架事件背后,是景区管理者与原住民之间的矛盾逐渐显性化。  2011年10月19日,湖南凤凰县廖家桥镇。  从重庆自驾到凤凰古镇旅游的几名游客,在旅游的最后一天,踏上归途。当车开至廖家桥镇时,被两辆中巴车夹在了路中间。  中巴车司机称这些游客的车辆影响
期刊
社区参与的程度决定了旅游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但事实上,社区居民常常被边缘化甚至被排除在外  “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强调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社区参与就是要解决旅游地居民的替代生计问题。”临近岁末年初,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李文军教授显得比平时更为忙碌,对于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他有很多话要说。  自从1997年世界旅游组织颁发了《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起,倡导旅游业可持续
期刊
人称中国森林公园是他“忽悠”出来的,他在任的20年间批下了90%的森林公园;他最早在国有林场埋下了“森林旅游的最高境界是生态旅游”的思想种子;他走过1400多个县,足迹几乎遍及中国所有森林公园和风景旅游区。如今,他仍然在路上  一顶发旧的棒球帽、一件满是兜子的夹克、一双微微泛旧的登山鞋,透出他一如既往的平易近人;一幅摄影、一沓文章、一纸批示,记录了他非同寻常的人生经历。他是王兴国,一位森林旅游理念
期刊
景区要发展,“环境教育、产业转型、生态补偿、森林管护”四个抓手一个都不能少  风景区内存在行政村,这种情况在我国很常见。村落的杂乱差影响景区整体风貌、村民生活生产行为破坏生态环境等现象制约着景区的发展,如何整治村落环境、引导村民自觉保护景区环境、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村?浙江省溪口镇雪窦山风景区是国家级4A级景区,四明山支脉的最高峰,有“四明第一山”之誉。雪窦山想做优质生态旅游景区,以上问题是率先
期刊
房车营地一般布局在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的森林、湖泊和乡村地带。其基础设施十分简单,基本设计原则是尽量依托原有环境,不进行大的改造和建设  2010年秋天,我亲身考察和体验了欧洲的房车旅游,考察线路从荷兰出发,经德国、瑞士、意大利、法国、比利时,最后又返回荷兰。  一次大胆的开溜,一辆小小的房车,虽然是旅途中的蜗居,却丝毫没有拥挤的苦闷,有的全是惬意和悠闲。  房车旅游很划算  房车在欧洲人的生活中不是
期刊
环境教育功能是生态旅游区别于其他旅游形式的重要标志,解说牌是生态旅游中无言的导游,它能让动物、森林、荒漠、江河、湖海等“开口说话”  提到“解说”一词,大部分人很早就从体育比赛的转播中知道“赛事解说”,而对于旅游业来说,人们更熟悉“导游讲解”这个词。无论是褒还是贬,大部分游客都听说过“景观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的说法。  2010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次21亿,但通过旅行社组团出游的却只有1.09亿
期刊
“王朗”在白马语言中的意思是“放羊的地方”,世代居住在这里的牧民和猎人在这片土地上放牧、打猎,并在森林里、小溪间获取野生动物和药材。1965年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成为中国最早建立的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物种及其栖息地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之一。  保护与发展的博弈  王朗自然保护区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也相对脆弱。对这片土地来说,保护与发展似乎永远都是一个相悖的命题。当地居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