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观念视野下的早期道德建构

来源 :长安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c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之所以能够实现礼乐文明的重建,与中国古代时间观念的发展是分不开的。首先,时间观念确定了道德运行的有效方式。礼仪制度和仁义道德分别产生并运行于自然时间和道德时间之中。其次,时间观念不仅拓展了道德运行的时间范围、主动空间,激发了道德提升的紧迫感。最后,时间观念塑造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使其具有泛道德化特征。
  关键词:先秦;儒道;时间观念;社会功能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3-003-03
  
  时间观念作为人类社会的早期观念,主要产生于自然界向人类提供的两种时间经验。一种是循环时间的经验,主要来自直观的自然现象,如日夜交替、四季轮回。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然时间秩序成为人类活动的效法对象;另一种是不可重复时间的经验,主要来自生老病死过程的切身体验。这样,时间既是人要效法、模仿的对象,又是人要克服、超越的对象。这些时间经验,因为与人的生存如此切近,人不断形成了各种时间观念。时间观念产生并作用于人类社会。具体来说,时间观念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诠释、塑造以及沟通等方面,它影响了中国古代道德运行的方式、范围以及社会建构。
  一、诠释功能与道德的运行方式
  为什么“郁郁乎文哉”的周代走向“礼坏乐崩”?礼乐文明是否还有存在价值?成为当时的核心课题。先秦儒道两家利用时间观念的诠释功能来对这些问题加以解释。
  首先,解释礼仪制度的历史变迁。“礼”作为道德规范是以时代条件为前提。《礼记·礼器》有言:“礼,时为大,顺次之。”因时代条件不同,三代之礼各有损益。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论语·为政》)周代的礼坏乐崩,正是表明“礼”要随时变化。
  其次,解释“礼”、“仁”的不同运行方式。过去,关于孔子“礼”、“仁”关系的讨论已经很多,结论也不少。现在,我们从时间观念史的角度来看,在孔子这里,礼仪制度主要是在自然时间中产生并运行,而仁义道德主要是在道德时间中产生并运行。孔子认为,天道运行有两种不同的时间形态,即道德时间和自然时间,而且它们对道德运行的影响也不同。
  天是在自然时间中运行的,对道德运行并不具有主宰性,它只是礼仪制度的效法对象。“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因此,礼仪制度也是在自然时间中运行的。从“克己复礼”的“复”来看,“礼”的运行方式也是“效法”。后来荀子将“礼”的效法对象扩大到祖先、君师。“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荀子·礼论》)“礼”的社会功能就是不忘其本、慎终追远。“礼,不忘其本。”(《礼记·檀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因此,礼仪制度主要是以自然时间观念为基础的,它突出了“礼”的不忘其本、慎终追远的社会功能。
  孔子又认为,道德是天在道德时间中赋予人的。他说:“天生德于予。”(《论语·雍也》)又说:“人之生也直。”(《论语·颜渊》)说明人生来就是有道德的。“生”是道德时间的主要社会功能,它说明仁、道对于其他道德范畴的“本根”意义。“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这样看来,孔子的仁、礼是不同的。产生的时间境域不同,礼仪制度主要产生并运行于自然时间之中,而仁义道德则主要是在道德时间中。有效运行方式不同,礼是效法,而仁是生。社会功能也不同,礼是不忘其本,而仁就是本。
  总之,先秦儒道两家借助时间观念,不仅解释了礼仪制度的历史变迁及其原因,还分析了道德运行的有效方式。
  二、塑造功能以及道德的运行范围
  礼仪制度为何出现崩坏,与它的运行范围有关。周代的“礼”只局限于贵族。《礼记·曲礼》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说明周代的礼制是社会等级规范,它限制了道德的正常运行。因此,如何突破礼的运行范围,成为当时必须面对的问题。先秦儒道两家就是通过时间观念的塑造功能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首先,拓宽道德运行的时间范围,提升道德主体的主动空间。道德的运行范围包括时间和空间。按照道家的说法,礼仪制度只是人暂时的“蘧庐”,是时空中的有限存在。人也是时空中的有限存在。人、礼仪制度都不能局限于具体的时空条件,那么,如何超越具体时空条件,就成为思考道德运行及其范围的关键。
  在孔子、老子那里,“道无始终”,但是,天命、天道是道德运行的时间起点、终点。从孔子的“天生德于予”以及老子的“道生之”来看,道德的产生是有时间起点的。所以,他们要以“道”作为认识的出发点,来考察道德的运行。老子说:“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老子》第十四章)陈鼓应将“古始”解释为“宇宙的原始或‘道’的端始。”[1]在《中庸》那里,“诚”是“物之终始”。老子、《中庸》都将道、诚作为道德运行的时间起点、终点,因此,道德的运行就要效法“道”、“诚”。总之,人要效法“道”。
  庄子认为,老子以“道”作为时间的起点、终点,这与“道无始终”是自相矛盾的。如果世界万物有个时间起点的话,那么,就应该还有一个起点的起点,按照这个逻辑推演,必然会得出时间有起点又没有起点的悖论。所以,庄子提出,不仅道无终始,世界万物也无终始。世俗之人之所以将道看作为万物的终始,实际上是非之心导致的,这是“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的原因所在。
  在老子、孔子那里,道之所以是万物的时间起点,其根据在于“道”之“生”的社会功能。而庄子认为,“生生者”(“道”)是不应该具有“生”的特征。道与万物的关系并不是宇宙生成意义上的“生”。道德和万物一样,都是与道同时产生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这样,庄子完成了“道”与道德的时间关系之转换,将老子、《中庸》那里的时间相继关系转变为时间并存关系。
  这种转换不仅拓展了道德运行的时间范围,还拓展了道德运行的主动空间。首先,人可以认识“物之初”,与老子以“道”来认识道德运行的时间过程不同,庄子借用老聃的话说,“吾游心于物之初。”(《庄子·田子方》)由于人可以认识道德运行的整个时间过程,所以,人才能真正地实现“德至同于初”的道德理想。其次,与《中庸》的“诚之者,人之道也”不同,孟子明确提出“思诚者,人之道也”。强调“心之官”的“思”对于天道之诚本身的反思和认识。这样,道德的运行不再源于天命、天道的“生”,而是直接来自于人自身的道德努力。
  其次,时间观念还激发了道德提升的紧迫感。儒道两家不仅注意到“时势”对道德运行的限制作用,而且还注意到“时势”对道德运行的积极作用。正是因为时势中的人都是有限的存在,因此,人要特别珍惜时间,在有限时间中不断地提升道德生命,立志成为圣人。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为人臣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子夏也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而已矣。”(《论语·子张》)孔子还提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抓紧时间学习、提升道德,每天都要反省自己的道德发展情况,这为道德的运行提供了现实基础。
  总之,时间观念的发展,不仅拓展了道德运行的时间范围,从根本上突破了礼仪道德的血缘、宗族界限,将礼仪道德主体从贵族推展为一般人。而且,还从根本上提升了人的道德主动空间。既要积极主动地利用时势,抓紧时间学习、提升道德,又要超越时势、与时俱化。
  三、沟通功能与道德的社会建构
  中国古代社会之所以被称作伦理型社会,就是因为出现了泛道德伦理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时间的沟通功能是分不开的。道德作为社会关系的维系,主要处理人神、人际、身心以及家国等社会关系。道德通过时间观念渗入、塑造了这些关系,并通过时间观念的沟通功能使之和谐。
  (一)沟通人神、人际关系,建立人类自身的生命世界。社会是由个体的人组成的,个体之间存在着时空界限,如何将个体的人凝聚为和谐的集体,成为伦理道德的主要目的。对于人来说,与死去的祖先存在着时空界限。儒家主张以孝、祭祀、礼等道德范畴来予以贯通。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慎终追远”主要表现在孝与祭祀上。曾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为何“礼”可以作为人与祖先神进行沟通的工具呢?这是因为“礼”可以贯穿生死时间。荀子说:“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义之文也。”(《荀子·礼论》)这样,通过“礼”,人就能消解生死,突破人神的时空界限。道家还从人的生命循环的角度来看祭祀的重要性。“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老子》第五十四章)
  “时中”还是沟通人际关系的主要方法。人生活在具体时势中,是有局限的。孔子说:“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中庸》第二十八章)蒙蔽主要有“以人弊己”和“以己自弊”两种情况。破除以人弊己,表现在事君、交友等方面,要注意“时机”的重要性。“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论语·里仁》)破除以己自弊,就是要破除私意、固执对于自我的蒙蔽。人只有破除这些蒙蔽,才能从具体时势中超越出来,才能“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周易·象传》)。
  但是,“时中”决不是要随心所欲、肆无忌惮,而是要在“时”中求“中”。《周易·象传》说“凡益之道,与时皆行。”如果只有中、道,没有时、权,就是认死理;如果只有时、权,没有中、道,就压根不是道。所以,不仅道德要时间化,而且时间也要道德化。只有将道德和时间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时中,才能真正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
  (二)沟通人物,建立道德化的宇宙时空。个人在自然界的存在,并非孤立的存在,它与自然界密切相关。天地万物都是处在“时”之中。《周易·象传》说“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在老子、《中庸》那里,诚、道是宇宙万物的时间起点和终点。《中庸》有言:“诚者,物之终始。”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此,人与万物之间没有绝对的时空界限。这样,人的道德提升就不能不考虑“物”。“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中庸》第二十五章)在道德时间中,才能沟通人和宇宙万物的道德共性,才能实现成己与成物的结合。这是北宋张载“民胞物与”思想的理论源头。
  (三)沟通身心,塑造中国古代理想人生境界。在儒家看来,圣人是道德生命的理想形态。时中是君子的人格特征。《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孟子进一步将“时中”作为圣人的核心特征。他说:“孔子,圣之时者也。”(《孟子·万章下》)时中是圣人的人格特征,这是孔子道德时间在道德生命的理想形态的必然推论。那么,“时中”的圣人境界是如何实现的呢?儒家认为,在特殊时间,仁义之心在刹那间得以启动,在特殊时间中道德会本真呈现,这是道德实现的第一种时间形态。曾子有言:“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泰伯》)然而,这样的道德实现形式并不有普遍性。一般而言,道德的实现需要有“熟仁”的时间过程,这是道德实现的第二种时间形态。孟子曰:“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上》)“熟仁”主要是指寡欲、孝敬等道德实践。孟子还指出,这样的道德实践要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儒家将道德的实现分为两种时间形态,对中国古代顿悟、渐悟的道德修养方式也不无影响。
  (四)沟通家国,形成了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以《大学》为例,它首先指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时间先后的重要性,认识到时间次序是接近“道”的表现。然后提出,无论是治国还是齐家,都要以修身为本为先,“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所以,修身为本为先、齐家要先于治国,这是道德时间的逻辑推演。
  先秦儒道两家注重时间观念的拓展、沟通的社会功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方面拓展道德运行范围、提升道德主体性,这为中华民族能够走出“轴心时代”,实现道德文明的重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另一方面,通过道德时间,沟通、融合了各种社会关系,取消各种时空界限,这为民族融合、天下一统的时代主题提供了观念基础。同时,也为当代中国的道德重建提供了极具建设性的历史经验。
  
  注释:
  [1]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4:115.
其他文献
摘要:“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个很普遍的问题。笔者主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定义、社会理想、政治立场、历史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时俱进  文章编号:978-7-80736-77-0(2011)02-105-03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是任何革命阶级和革命政党在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本国实际过程中不断要思考和追问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众说纷纭。马克思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事业战略的实施,公交企业在城市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公交职工的业务技能、服务水平、安全意识和职业操守成为政府关怀、市民关心、媒体关注的焦点。因此,推行“星级管理,星级服务”,提升公交服务能力,乃工交企业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工交企业;服务能力;提升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1)02-126-03    西安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及控股企业
期刊
摘要:韧性社区是以社区共同行动为基础,能链接内外资源有效抵御灾害与风险并从有害影响中恢复,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能动社区。吉林省建设韧性社区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思考:提供理念和制度的保障;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培育社区居民的公共精神;加大对社区的物质投入。  关键词:社会治理;吉林省基层社会治理;韧性社区  推进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是当前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工作。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考察
期刊
摘要:师生关系是社会诸多关系中的一种,它主要存在于学校这一小团体中。师生关系是学校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校的教学秩序,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校园文化的建设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师生关系一直是教育领域研究和关注的重点方面。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师生关系受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逐渐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本文作者将结合自己在新疆一个初中实习期间的贴身体会,从和谐师生
期刊
摘要:和其他新生代导演一样,娄烨的作品在内容上时刻体现着对于时代下边缘人物个人精神体验的浓缩与影像中城市美学的构建。但是作为一个坚持个人化创作的导演,娄烨在执导电影的过程中从来没有中断过对电影语言的探索与思考。他的作品弥漫着一种纯粹的诗性,风格粗粝而又不乏细腻。在时代的语言与爱情故事的载体之下,娄烨言说着自我及同龄人的放逐的青春。本文也正是在这个主题下,结合影像资料与相关内容,对娄烨电影中所呈现出
期刊
摘要: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净化乡村政治生态、厚植党的执政基础、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山东省郯城县坚持从“小”处着眼、从“微”处着手,以加强村级“小微权力”监督为重点,以提高村民自治水平为核心,以优化服务群众机制为落脚点,着力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创新,在监督完善村级“小微权力”工作上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郯城
期刊
摘要:作为我国卫生健康“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的出台生动诠释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从生命之维看,人民的健康权处于重要位置;从安全之维看,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从制度之维看,人民的健康权在制度层面得以建构与保障。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健康权;以人民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D922.16  DO
期刊
摘要:国家治理的基础在基层。吉林省敦化市立足实际,探索基层区域化党建工作与深化基层社会治理相融合,取得了一定成果。区域化党建在推动城市管理创新、完善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足,应该在强化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组织机构、营造区域性大黨建氛围、建立区域化党建工作的考评机制等方面加强工作,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深化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关键词:党的建设;基层社会治
期刊
摘要:近年来,在精准扶贫领域政府与私人部门展开了协同扶贫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通过对山西省T县精准扶贫调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与私人部门在协同扶贫实践中,还存在政府处于管制型角色定位、协同意识不足、协同模式单一等问题,未来需要进一步调整政社关系,建立主体的共识协同、资金的妥协协同、职能的弹性协同、资源的刚性协同,以优化政府与私人部门协同扶贫模式,构建良好协同的长效脱贫机制。  关键词:精准扶贫;地方
期刊
摘要:涉外判决的流通是建立“一带一路” 争端解决机制的重要环节,侧重防御功能的“事实互惠”原则与零散的条约规则共同构成我国现行涉外判决承认与执行机制。现行机制的过于保守阻碍了判决的跨国流通。基于实现扩大国际贸易、节约司法资源、推进“一带一路”的目的,将“事实互惠”以规则化的形式转变为“推定互惠”可以营造更好的司法环境,从而促进对外开放和我国涉外判决执行机制的完善。  关键词:判决的承认与执行;互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