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青少年颈椎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lel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惠州地区青少年颈椎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9月至12月惠州地区3000例青少年(15~24岁)作为观察对象,所有青少年接受颈椎病问卷调查,必要予以影像学检查。统计颈椎病患病率,分析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颈椎病患病率为19.38%(578/2983)。青少年颈椎病在女性和非学生中发病率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型以頸型颈椎病较常见,以21~24岁为高发年龄段,临床症状以颈部疼痛和颈部活动受限发生率最高,颈部压痛点主要分布在颈肩部及C2~3棘(和)横突旁。使用电子设备时间、枕高、课桌/椅子高度匹配度、学习/工作姿势、每周运动时间是青年颈椎病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使用电子设备时间≥5 h、课桌/椅子高度不匹配、伏案低头学习/工作、高枕及每周运动时间<5.h是青少年颈椎病高危因素(P<0.05)。结论:青少年颈椎病的发病与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伏案低头学习/工作、高枕及缺乏运动锻炼相关。
  【关键词】青少年;颈椎病;流行特征;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4-0224-02
  颈椎病是一种因颈椎长期劳损、椎间盘脱出、骨质增生等引起颈椎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受压继而出现的一系列功能障碍临床综合征,该症以中老年人为高发群体,患者多伴有颈肩部疼痛、手指发麻、上肢无力等症状,具有发病时间长,病程迁延特征。过去认为,颈椎病易发于年龄>40岁人群。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生活及学习压力增大,颈椎病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通过了解惠州地区颈椎病在青少年中的流行病特征及危险因素,可为临床制定科学、合理颈椎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此,本研究对惠州地区3000例青少年进行筛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应用多阶段抽样法,从惠州地区选取3000例青少年作为观察对象,男1535例,女1465例;年龄15~24(19.38±3.28)岁;成长环境:城市983例,乡镇1359例,农村658例;职业:学生1974例,非学生1026例。
  纳入标准:(1)自愿接受问卷调查,并能独立完成调查;(2)既往无颈椎病史。
  排除标准:(1)任何原因拒绝X线检查;(2)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3)近期发生过急性外伤者。
  1.2.方法
  由骨科医生组成调查人员,调查前接受统一培训,统一问卷中答案标准。向青少年发放颈椎病调查问卷表,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生活习惯、学习/工作姿势、临床分型等。此次研究共发放3000份问卷调查表,回收有效调查表2983分,回收率99.43%。
  1.3.观察指标
  统计颈椎病在不同性别、职业、年龄段、临床分型、颈椎压痛点以及症状中的分布情况,同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本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以χ2检验,百分率(%)表示;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当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青少年颈椎病流行病学特征
  研究回收有效问卷2983份,筛查出颈椎病578例,患病率19.38%。青少年颈椎病发病率女性和非学生略高,临床分型中以颈型颈椎病占比最高,不同年龄段内,以21~24岁青少年占比最高;症状以颈部疼痛及活动受限较常见,颈椎压痛点主要分布在肩颈部、C2~3棘突旁和横突旁,见表1。
  2.2.青少年颈椎病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使用电子设备时间、学习/工作姿势、课桌/椅高度匹配度、枕高、每周运动时间是颈椎病危险因素(P<0.05),见表2。
  2.3.青少年颈椎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每日使用电子设备≥5 h、课桌/椅子高度不匹配、伏案低头学习/工作、高枕(>12 cm)和每周运动时间<5 h是青少年颈椎病高危因素(P<0.05),见表3。




  3?结论
  颈椎是位于头颅与胸椎之间的身体部位,主要负责支撑头部重量、保护脊髓和支配身躯,有“承上启下”作用[1]。颈椎病作为骨科常见病,传统观念认为,该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近年来,颈椎病在青少年人群中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对青少年的生活、工作、学习均造成较大影响。研究指出,青少年颈椎病病位在筋肉,未及骨病,若久病不治则易生变,由筋及骨,终筋骨同病,加快颈椎退变进程[2-3]。因此,临床越来越重视颈椎病的早期治疗及预防。鉴于此,本研究选取3000例青少年进行筛查,通过观察分析青少年颈椎病的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青少年颈椎病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中,青少年颈椎病患病率19.38%。分析其流行特征发现,颈椎病在女性中发生率略高于男性,在非学生人群中发生率略高于学生,推测原因是相较男性而言,女性相对缺乏体育锻炼,肌肉力量稍差,因此颈椎稳定性略有下降,故患颈椎病风险稍高。而相较学生而言,非学生工作压力较大,颈椎负担相对更重,故更易患病。但总体而言,在不同性别和职业中,青少年颈椎发病率相当。研究还发现,青少年颈椎病的临床分型以颈型颈椎病占比较高,高发年龄段为21~24岁,提示随着青少年年龄增加,颈椎病患病风险亦有所增加。孙震[4]等研究指出,在颈椎病其他影响因素不变情况下,年龄每增加1岁,颈椎病患病风险较原来增加0.23倍。症状以颈部疼痛和颈部活动受限占比相对较高,这与颈椎生物力学及颈部解剖因素相关;颈椎压痛点在肩颈部、C2~3横突旁和C2~3棘突旁占比较高,均达90%以上。赵兵德[5]等研究指出,颈椎压痛点高频出现在肩颈部、C2~3横突旁和C2~3棘突旁的原因与颈椎解剖学特征及生物力学特征有关。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每日使用电子设备时间、学习/工作姿势、枕高、每周运动时间是青少年颈椎病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每日使用电子设备时间≥5 h、课桌和椅子高度不匹配、伏案低头学习/工作、高枕(≥12 cm)和每周运动时间<5 h是青少年颈椎病的高危因素,其结果与仲卫红[6]等结论基本相符。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及伏案低头学习/工作的青少年,颈椎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使颈部长期处于屈曲状态增加了疾病发生风险。吴寒[7]等研究证实,长时间低头工作者颈椎病患病风险较短时间低头工作者高2倍。课桌和椅子高度不匹配,学生长時间处于不舒适的学习姿势,会导致颈椎肌肉疲劳,增加颈椎负担,增加颈椎病患病风险。研究指出,合适的枕头高度可缓解颈部肌肉疲劳,最佳枕高应以1个拳头高度为宜[8]。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缓解颈部肌肉疲劳,一定程度阻止或逆转颈椎退行性改变。
  综合上述,惠州地区青少年颈椎病的发病存在一定流行特征,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课桌和椅子高度不匹配、低头伏案学习/工作、高枕及缺乏锻炼是其发病高危因素,基于此,应在青少年人群中大力开展颈椎病健康教育,适当锻炼,纠正不良习惯等,降低颈椎病发病风险。
  参考文献
  [1] 崔立津,袁烽,胡永峰,等.对6-18岁少年儿童颈椎与颈椎病相关症状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4):57-59.
  [2] 徐亮,陶芳标,万宇辉,等.中国3个城市中学生颈肩症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7,51(9):781-785.
  [3] 徐善达,孔令军,朱清广,等.颈型颈椎病“筋骨失衡”的运动学特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9):4739-4742.
  [4] 孙震,雷立健,刘鹏,等.大学生群体颈椎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9,40(4):631-633.
  [5] 赵兵德,林定坤,王羽丰,等.青年颈型颈椎病发病特点及诊治策略[J].新中医,2017,49(7):81-84.
  [6] 仲卫红,冯居平,陈水金,等.福州市中青年伏案工作者颈椎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的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0,18(2):50-51.
  [7] 吴寒,宋文阁.某三甲医院医护人员颈椎病患病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颈腰痛杂志,2018,39(1):9-13.
  [8] 罗翱翔,林定坤,由天辉,等.枕头高度对中老年颈椎病患者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4,35(3):474-47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在肝硬化疾病患者的诊断工作中行生化检验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疾病患者中帅选30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正常的健康志愿者30例设为对照组。均采取生化检验方式,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胆碱酯酶、总蛋白、白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直接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γ-谷胺酰转肽酶、谷草转
【摘要】目的:探究采取综合优质护理对妇科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分析护理后并發症发生的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间妇科诊室接受治疗的100例妇科子宫肌瘤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进行治疗干预,观察组的患者则通过综合优质护理进行治疗干预。在进行护理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下
【摘要】目的:探讨全周期照料模式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d.cognitive.impairment,M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筛选2019年~12月来本院体检者中,筛查出MCI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全周期照料模式治疗,一年干预后评价患者效果,比较两组主观幸福感、认知功能、满意度及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干预
【摘要】目的:探討儿童家长对第二类疫苗接种意愿影响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及干预对策。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社区服务中心保健科儿童家长320名作为对象,采用社区自拟问卷调查分析儿童家长对第二类疫苗接种意愿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分为愿意接种组(n=277名)和不愿意接种组(n=43名)。统计调查两组与儿童的关系、民族、父母亲文化水平、家庭月收入、居住时间、接种等待时间、路上花费时间及
【摘要】目的:临床分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与防控对策。方法:选取本院自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期间血液检验出现误差的56份标本,分析其误差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控对策。结果: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原因:采集因素50.00%(28/56);检验因素26.79%(15/56);患者因素17.86%(10/56);送检因素3.57%(2/56)。结论:采集、患者、检验是导致临床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主要原因,
【摘要】目的:测评结核分枝杆菌(MTB)γ-干扰素(γ-IFN)释放试验(IGRAs)用于结核感染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88例MTB感染患者,其中痰涂阳性肺结核32例(甲组)、痰涂阴性肺结核38例(乙组)与单纯结核性胸膜炎18例(丙组),取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45例(空白组),以受试者均进行IGRAs与TB-DNA检测,统计试验检测情况。结果:
【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卫生管理在社区慢性疾病防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社区慢性疾病患者100例参与研究,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慢性疾病患者,按照护理管理方式不同分组,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慢性疾病患者采取传统管理模式,而观察组慢性疾病患者则采取个性化卫生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管理满意度以及遵医嘱行为等。结果:观察组慢性
【摘要】目的:评价基于PDCA循环课程思政思域下对分课堂在医学影像技术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7月至2021年2月,以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医学影像技术本科大三学生四个班为教学研究对象,按班级平均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实验组基于PDCA循环采用对分课堂模式,两组教学均融入课程思政内容;评价不同组别教学效果。结果:课程思政结合专业课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及思想皆有积极影响(P
【摘要】目的:探究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进行诊断过程中,采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18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其入院后我院心电图室进行心电图检测,根据心电图类型分为常规组(常规心电图)和动态组(动态心电图)各90例,观察并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常规组中,诊断出心肌缺血32例(35.56%),动态组中,诊断
【摘要】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用认知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本科接诊精神分裂症病患175例,隨机均分两组。试验组(n=90)采取认知康复护理,对照组(n=85)采取常规护理。对比MCCB评分等指标。结果:对于MMSE评分,干预后:试验组(26.34±3.19)分,比对照组(17.33±2.46)分高,差异显著(P<0.05)。对于MCCB评分,在工作记忆、社会认知、推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