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的国有企业改造,对于古井贡而言,可以用“开膛破腹”来形容。  从2002年的“在批判中求得新生”,到2003年的“批判与再造回头看”, 古井贡又迎来了2004年的“再造新古井运动”。  古井集团董事长王效金表示,通过前两次的改造,古井由一个企业机制僵化的传统国企正在迈向一个具有现代企业机制的国有企业。管理层的调整、企" />

基业长青 2004新古井运动

来源 :成功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d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已经历时EN-US style="FONT-FAMILY: Verdana">3年的国有企业改造,对于古井贡而言,可以用“开膛破腹”来形容。
  从2002年的“在批判中求得新生”,到2003年的“批判与再造回头看”, 古井贡又迎来了2004年的“再造新古井运动”。
  古井集团董事长王效金表示,通过前两次的改造,古井由一个企业机制僵化的传统国企正在迈向一个具有现代企业机制的国有企业。管理层的调整、企业文化的重塑、中高层队伍的年轻化,都使古井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但是国有企业改造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更加深入地探求产权问题、彻底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计划经济时代的观念烙印,以及建立专业人才的培养储备机制,才能从根本上使古井真正走上“第二春”的发展道路。
  2004年5月开始的一场“再造新古井运动”,在王效金的眼里便是这“第二春”的开始。
  
   否定中求“新生”
  走进古井贡的厂区,一幅醒目的标语便跃入眼中:“谁能打败古井,将是古井人自己!”王效金指出,国有企业改造中最关键的一点便是人们头脑的观念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决定了国企经营管理机制以及企业文化制度中的深层矛盾,因此改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不断地深入下去。
  在2004年的这场“再造新古井运动”中,古井在王效金的带领下,从5月至8月为期四个月的时间里,组织了从管理人员到生产员工大小上百次的现代企业知识的学习培训,同时古井从下至上建立创新谏言与批判反省制度,鼓励员工就企业发展、机制创新、制度改建等方面提出建议,同时提出了“谁能打败古井,将是古井人自己”的口号,口号在厂区、车间随处可见,让每个古井人不断地产生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企业发展需要每一个古井人与时俱进,从观念上跟上企业发展的步子,这样才能使新古井具备长远发展的活力。”王效金说。
  王效金指出,2004年的这场“再造新古井”运动可以说是在思想观念上的一次大手术,目前从实际来看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新古井的企业文化得到了充实和员工的认同,管理层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统一。
  “新古井的再造最重要一点便是观念的再造,否定自我,从批判中求得新生,解放观念才能解放生产力,从而建立起能够促进企业发展的制度和文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完成企业的再造。”王效金说。
  
  产权问题是个伪命题?
  产权问题是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最大问题,王效金对此有着自己的看法:“产权问题是个问题,但对古井而言,通过一些非常规手段搞所谓的曲线MBO,将国有资产转到个人名下,这是很危险的,这一点上,我支持郎咸平。”
  据了解,目前古井集团旗下拥有30多个直接投资或控股的子公司,其中古井贡(000596)是中国第一家白酒类上市公司,古井集团持有它65.96%的股权。
  王效金认为,古井如果通过类似MBO等形式的改制,可以解决产权问题,但极有可能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员工利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所以在2004年的“再造新古井运动”中,王效金和他的古井选择并设计了一条最为艰难的改制道路——引进一个投资方进行控股。
  在这个方案中,管理层和员工也持有一部分股权——将古井集团的不良资产剥离之后,保留优良资产,经过评估作价,以净资产为基数,让出60%股权给最终竞标成功的民营企业,余下40%作为职工持股。购买这40%股权的资金来源包括:用其国有身份置换补偿金、工资结余、政府奖励、个人资金等。
  在王效金看来,谁控股并不重要,古井要想做到基业长青,就必须把自己企业内部的问题改造好,当然,王效金并不否认,把古井打扮得漂亮些是为了找个好婆家——古井三年的改制就是要解决自己的内部的观念问题,同时打造出一个具有高水准的优秀团队。
  
   人才战略:古井的新活力
  王效金介绍说,目前通过2004年的新古井再造,古井在人才选拔、培养、储备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机制,从吸收人才、专业深造、重点培养,为贤善任等每个环节的细化,使人才的选拔和考核机制得到了完善。
  据介绍,目前古井已经在高中端人才上形成了“三高一低”的格局,即中高管理层、专业技术层人员高学历、高技术水平、从业经验丰富和队伍年轻化的趋势,目前古井的全部中高层人才已形成全部在四十岁以下的年轻化队伍。人才层面的改造直接促成了古井产生了新的活力。
  王效金表示,未来的古井再造,人才战略将是其中的另一个重点。
其他文献
决战关键:联盟对抗巨头  大战回合:引入舶来品攥起拳头出击  对决进行时:尚需时间考验    自愿连锁VS超市巨鳄:点与阵的较量    自愿连锁能带来管理技术、采购资源和自有品牌方面的规模效应,提升中国中小零售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与国际零售巨头抗衡。  但国内的自愿连锁只是基于采购层面上,在管理、技术、资本层面的合作目前还没能实施。如何把这个舶来品真正在中国的土地上移植成功,还需时间的考验。    
期刊
动作:联想成功收购IBM的PC事业部  悬疑:品牌攀附能否如意?财务风险如何化解?客户流失如何解决?管理整合能否顺利?P>    “看上去很美!”当联想成功收购IBM的PC事业部的消息传来,这句评语的潜台词不言而喻。然而掌声响起之时,追问声也同时响起。2004年12月9日联想集团恢复交易后,三天时间股票价格下跌了15%,显示出投资者对于联想集团收购IBM业务的前景持怀疑态度。  缺乏国际管理经验、
期刊
决战关键:“洋资本”挑战“土资源”  大战回合:石油洋巨头以退为进本土企业抓住时机收编终端  对决进行时:竞争大戏刚刚开唱对决高峰尚未到来    尽管石油企业目前拥有着得天独厚的销售网络及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但世界级的石油巨头们对于成品油销售终端先进的管理经验、经营理念和经营手段,无疑会带来巨大冲击,并最终夺去一部分市场,瓜分掉一块丰厚的利润。    营销事件回放:  中国的成品油市场,一直处于寡头
期刊
案例主体:好又多量贩型超市  失败关键:盲目扩张 信誉缺失  市场结局:总部迁往上海后的好又多,由于急剧扩张,导致资金紧张、信誉受损。不得已之下,总部回迁广州。    “好又多”:败走华东  就在“好又多”大张旗鼓地进行圈地运动时,已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一种盲目扩张,AC尼尔森公司一位对零售业相当熟稔的咨询师说:“你问问‘好又多’到底有几家店在赚钱?”  在“好又多”雄心勃勃开赴华东市场而将总部
期刊
案例主体:灿坤实业  失败关键:大跃进及水土不服  市场结局:像得了“流感”一样,灿坤3C在各地开的卖场接二连三地倒下。    灿坤内地3C店:大跃进到大溃败  灿坤在大陆已经亏损15年,“能熬过2004年已经不容易”。虚幻的3C概念,华而不实的会员制,以及盲目扩张造成的资金链断裂,在台湾本来非常成功的灿坤3C店在大陆水土不服了。    营销事件回放:   2004年对于灿坤内地3C店来说,是当头
期刊
给“鬼子”让路?替“洋人”打工?强者合作的逻辑是“以我为主”,不会考虑弱者的长远发展利益。在成功收购法国汤姆逊之后,TCL的国际化路线饱受争议。《成功营销》本期“10大悬案”之一《TCL通讯:走向阿尔卡特雷区》中,对于TCL通讯以收购方式谋求“世界级地位”的举动也表示了相当的关注。  李东生曾说过:“TCL走出去和索尼、松下、LG、三星竞争,风险很大且实力不足。但如果等到实力壮大起来再‘动手’,时
期刊
“单拳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远去,立志高远的企业都在致力于寻找“价值链伙伴”,而“组合拳”的制胜关键是这条价值链的整体能力和效率。但这并非易事,否则成功的企业也就不那么令人肃然起敬。    “未来的市场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企业联盟能力的一种竞争。”  2004年的市场交锋中,结盟成为一种普遍。在本期的《成功营销》中,这种案例数不胜数:联想“圆梦”系列低价电脑与AMD的联手、招商银行与中央电视台跨行
期刊
管理能力跟不上规模的扩张,使得庞大的连锁店群陷入“各自为政、单兵作战”的混乱,规模扩大带来的只是肥胖,而非强大。    躁动  扩张后的虚胖,厂商的结盟和冷战,伸向二级市场的手,2004年的零售业乱花渐欲迷人眼。而动荡不安的根本还在于试图在与外资零售业的短兵相接之前,找到对策强壮自己。  只不过,盲目地出击,快速地吸收,反而会陷入一种更加尴尬的境地,甚至难以逃脱“先驱”变为“先烈”的命运。  后W
期刊
决战关键:价格,品牌定位  大战回合:争夺博鳌赞助 开打高端价格战  对决进行时:品牌重新定位角逐还在继续    一汽大众总经理秦焕明已经有言在先:“磨合十年的和刚开始磨合的肯定不一样。”  “我们的目标使宝马成为国内高档车市场的主力军”,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史登科说。    营销事件回放:  2005年1月12日,宝马大中华区宣布,国产宝马进行最高10万元的价格下调。消息一经公布,舆论一片哗然。最耐
期刊
一年前的今天,《成功营销》推出了年度特别策划——“攻略天下指点英雄”。10大营销经典案例、10大营销败笔、10大营销悬案,我们从专业的视角出发,以自己的方式见证了2003年中国营销大变局。  成功与失败只有一步之遥,365日的博弈,让市场的起伏不断改变。  昨日的经典,在今天看来可能充满疑惑;昨日的悬疑,在一年以后可能成败已定,但更多的企业依旧“在路上”。  2005年2月,《成功营销》用市场的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