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学活动中,做题、检测的最大目的就是发现问题和改正问题,问题就会成为学生进步的阶梯,然而学生考试或练习中做错的题重新出错的机率是非常高的,可以说是复习教学中的一个师生共同面对的“顽疾”,我把它称之为“一错再错”。
关键词:复习教学,一错再错,教学策略
一、“一错再错”是师生共同面对的“顽疾”
对于“一错再错”的现象,学校和教师为此也想了很多方法,有些方法坚持多年,也很流行,但在实践中没有根据证明它的有效性。
一定有人会想到错题本。我读书时的老师要求过整理错题本。我把卷子上的错题剪下来贴在本子上,定期重做,无奈卷子越做越多,错题本越贴越厚,每科都考,科科本子增厚,我哪有这么多“课余时间”?后来我见过学生家长,一面睡眼惺忪地陪伴孩子学习,一面动用减子、刀子、胶水替孩子整理错题本,倒是为孩子节约了整理的时间,可是孩子撑到做完作业时,早已人困马乏,往床上一躺,就鼾声如雷了,哪里还有精力做他的错题本?
错题本也许是个法宝,也只是传说中的法宝。我们给孩子的题太多,给他支配的时间又太少,错题本的作用就发挥不出来。
二、贪多求全不加选择的任务要求是“一错再错”的病因
最近我在几次讲座中都问老师一个问题:当你讲完一份试卷时,你会给学生留什么作业?答案几乎是统一的:回家把错题做一遍。
最优秀的学生,会有完成任务的能力,也会有最好的完成任务的主动性,更重要的是,他仅仅有一两个点的错误,或者几乎没有错误,仅有的错误也可能一说就明白。错,所以他会改的很快,耗时最短。
另外的学生呢?可能有20%的错,50%的错,80%的错。错误最多的学生,首先是不可能把所有问题都能弄懂,他要改的错误也是最多的。假如他对每个题都是极其认真的去更正,恐怕就要用掉5、6页的大演草,然而语文要改、数学要改、各科卷子都要改,几个大演草本子能够?他有这个能力吗?他有这个耐心吗?他有这个时间吗?答案是三个都没有,他的办法只能是不做,非做不可的话,也是瞒天过海、囫囵吞枣,这样的改错,浪费了学生的可贵的时间,也枉费了老师的批改。错,还在那里,改与不改都在那里,一错再错成为常态。
卷子里所有的错都是这个学生必须解决和能够解决的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如果一次考试的错误都能得到彻底解决,不是很快就把所有的学生都推进到一样的高度了吗?差异呢?不是我们看不见差异,而是没有用体现差异的办法,企图达到没有差异的效果,过程是无效的,结果是不可能的。
这里至少是犯了两个错误。
一是,让学生差异和任务错位,提出一样的任务,事实上,让能力强的得不到新的挑战,让能力弱的面临不能完成的任务。
二是,把学生最该解决的问题稀释于浩繁的任务之中。最难的问题也许离他很远,以他现在的能力听不懂、做不清,做了也白做,只有几个问题离他很近,听得懂、也能做,可是他不知道是哪个,他该抓住也能抓住的,会抓也能抓的问题,混在了能做和不能做的题目之中,不能得到重点对待,不是被稀释了吗?
三、敢于舍弃,相信学生能找到“最近发展区”
我们都懂得“舍弃”的道理,可是到了实际教学中,就不会舍弃了,不会舍弃那些离他暂时很远的问题。老师会说,每一个孩子离得近的问题都不一样,我没有精力为他们找出来,他们自己也不会找,那怎么舍弃?
别忘了,人性中有“拈轻怕重”的弱点。你让他自己选,让他从自己的错题中选最简单、最明白、书写量最好少的去改错,这一定符合孩子的时间紧的现实、也符合人的天性,然而符合“最简单、最明白、书写量最好少”不就是学生的最近發展区吗?他会找,也乐于找,也一定有效。但别因为他乐于做,教师就得寸进尺,数量不断加码,那最终会导致学生不愿意配合。
我讲完一份试卷,通常这样布置改错作业。每个人改错不超过三个题,出错少于三个的当然要可以全部改完,这样的学生要有时间的自主权,给他查漏补缺的机会,给他更高的探索的空间,不要因为教学的统一局限优秀学生的发展。那三个自己选择,可以选最简单的、书写量少的。貌似任务一样,其实不同学习水平的孩子选择的任务当然不同,都是选择他的最近发展区。我们不改造人性,而是因势利导,让“拈轻怕重”的特点为最合适的选择服务。记住三个就很合适,再多,就会厌倦,就会稀释。
仅仅这样的要求就够吗?肯定不够。那种把选项A划去,写上B的改错有什么意义?划去冠词a,写生an或者the的做法有什么用处?
改错,是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要心里明白也要纸上清楚,要听得懂更要自己独立想得通。要到这些必须有进一步的要求,比如不能用填空、选择和判断的形式处理改错,只能以简答、计算、论述和实验探究的方式处理错题。
该选A的选了B,要进行计算和推理。填空中误用了冠词,改错时要说明冠词在不同情况下的用法,本题条件是什么,所以应该用什么,这次做错是出于什么想法,以后该怎么避免等等……
如此这般,每一个孩子选准了应该改的错题,数量控制在他能做到、乐于做到的范围,改得每一个错题都理清了来龙气脉,心到笔也到,印象足够深,功夫足够到,效果也会足够好,一错再错可免矣!
一错再错,固然是学生犯错,难道不是我们教学策略的错吗?我们的教学也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特别那些是共性的、顽疾性的问题,要追根溯源,找出形成的原因,才能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李波波.以思想方法为主线的高三复习课教学及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20,(24)
[2]严兴光.基于混合式作业的精准纠错教学研究〔J〕.中学教研(数学),2020, (1)
[3]周小丽, 余马东 .纠错教学“五部曲”〔J〕.小学教学参考,2015,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