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思品教育模式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198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5-159-02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反映一个学校办学宗旨和精神风貌的一项工作,思想品德教育在现代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思想品德教育能否有效地把学生学习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成为学生的日常自主意识,是教师思想品德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心的工程”,生搬硬套或成人化都是无意义的,有时反而会使受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那么,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讲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耐心细致,潜移默化,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增强思品教育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通过近年来对小学生思想品德的了解和探索表明,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纯洁的世界,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得到命运的收获。当前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认识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求学精神、生活态度、思维方法、行为习惯”等方面主流上是积极向上的,令人欣慰的,主要原因是小学生思想单纯,上进心强,受社会不良思想影响较小,同时在校期间受到了较好地正面教育。但也必须看到,在社会形态各异、成人思想各异情况的熏陶和影响下,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落后于经济发展、落后于素质教育要求的问题还很突出,小学生良性的思想道德意识还没有形成,思想比较模糊,目标不明确,很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左右,他们的思想品质表现为自私自利、集体观念差、爱国主义淡薄、缺少同情心等现象不同程度地在一些学生身上存在,这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寻求思品教育问题的社会环境动因
  探究小学生思想道德所存在的问题,就要从现实的社会环境中去寻找原因。主要表现在:(1)教师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不重视,有的学校常常把思想品德课作为附带课,让班主任或其它学科教师兼代;有的教师把思想品德内容和教学时间压缩,只让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使思想品德教育失去了应有的阵地。(2)教学方法单调呆板,不符合认识活动的规律。有的教师采用的教法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不相符,存在着脱离实际的倾向,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失去兴趣。(3)传授知识单一,缺少情感心理因素。虽然新教材已编排的十分完善,但受小学生年龄、知识、经历、心理发展状况所限,没有按照知、情、意、行的心理学规律进行教育,使思想品德教育成为空头政治说教,忽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减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摇了学习动机。(4)由于有些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对在新课中所学的内容缺乏信心、积极性不高,安于运用机械重复的办法进行学习,死记硬背某种观点;有些学生在思想品德的学习中,态度和动机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缺少求知欲和进取心。此外,家庭、社会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在家庭中,不少家长文化素质较低,言行中夹杂着脏话、粗话、行为不注意,无形中使学生受到影响;“问题家庭”的增多,不仅破坏了家庭稳定,而且造成家庭成员特别是小学生产生恐惧、焦虑和缺乏归属感,给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留下了许多后遗症等。
  三、在塑造学生美好心灵上创新思品教育模式
  当前,应如何抓好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除了加强学校管理之外,重要的是从教育入手,塑造少年儿童良好的心理品性,向他们传授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美德,辨别真、善、美,培养他们的自立、自强的能力。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等方方面面的协作,齐抓共管,共同努力,营造一个优美的育人环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锻炼自己的思想,使自己变得高尚起来,将来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一)强化学生思品教育的主体行为
  1、掌握学生思想特点,注重品德学习,提高道德认识。人的正确思想和行为不会先天就有的,而是靠后天的教育和养成的。研究表明,个体思想品德的发展和提高一般是由日常文明行为习惯开始,到伦理道德,再到政治思想,最后上升为人生观、世界观这一轨道进行的。可见,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世界观的基础。教学时要结合教材内容,寓思想教育于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注意寻找“切入点”的“结合点”,做到结合案例剖析、结合身边的实际分析 、结合社会的热点透析。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掌握道德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及分辨是非的能力。特别是思想品德课教师更要密切联系学生,全面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澄清模糊的认识。
  2、联系生活实际,指导道德行为,强化自我教育意识。美国学者巴特勒认为:“教学过程只有让学生参与连续的反应才是有效的。”要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就要使思想品德教育直接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根据学生生活中的内在规律,力求在开放性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教育内容的选择,全面落实思想品德教育。如针对宠洋媚外的思想,可以让学生到农村走一走、围绕城市看一看,用家乡农村生活的改善、城市面貌的变化,真真切切地去感受中国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果,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思想;针对“家中小皇帝”的现实,可以让每个同学讲讲自己在家庭中对待父母的态度和行为,去相互体会自己在尊敬师长方面上存在的不足,强化学生孝敬父母的思想等等。
  3、注重导行,加强学生对思想品德认识的主观性。作为教师,必须扮演好欣赏者、主持人、学习者等角色去为学生服务,通过导行来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问题。一方面要遵循儿童品德形成规律,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掌握好导行的尺度,正确指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道德知识、观点,分析、理解、解决自己遇到的有关问题。如要求低年级学生斗歹徒,要通过讲解智斗歹徒等故事来帮助学生分析如何达到既能斗歹徒,又能尽量避免伤害自身等问题的发生等。另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品德现状,对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要以点带面进行教育。如针对“只要学好语文、数学就行,其他副课无所谓”的认识,讲解各学科间的联系,让学生明确学好每一门功课的重要性等。
  4、深入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使思想品德成为自主意识。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是当今时代要求的最核心内容,也是当代小学生的迫切需求。教师要注意洞察和了解学生所需,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性的体验活动,使学生以“实践者”的身份,投入到对人类间接经验和知识再度发现的体验中去。如可以让学生开展个人卫生、仪表仪容的学生间相互检查和“文明生”的自评活动促文明礼仪的养成;可以让学生自主到敬老院慰问老人,为老人打扫卫生、表演文娱节目,进一步培养学生尊敬老人、帮助老人的良好品德;可以让学生自行开展换位体验残疾人活动,坐上轮椅驱车爬坡,懂得照顾和尊重残疾人;可以让学生自行编制拾金不昧小品,体验失主丢弃东西找不到时的心情,增进对他人的理解和同情。
  5、借鉴学科教法,利用学科知识,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思想品德教育并不是直接向学生灌输某种思想,而是寓思想品德于教学内容之中,懂得教学内容是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根据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要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就要先教好教学内容,让学生从所学内容中悟出道理,进而形成思想品德并指导自身的实践活动。如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讲到许多英雄人物的事迹都与其所在的地理环境紧密相联系,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便对其进行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教育。又如,在新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我先对上学期班级和个人取得的成绩进行总结回顾,激起同学们的自信心,然后定出新学期班内学习、纪律、卫生各方面新的目标,并让学生说说自己准备怎样努力,怎样为班级争光。学生确立目标之后,注意给予热情的鼓励,表达自己对学生的信任以及美好的愿望,为学生增添动力,把新学期的第一节课上成点燃学生新希望的思想动员课。
  (二)科学合理地优化思品教育过程及载体
  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以满足学生主体发展为需要,激发学生成才的内在积极性,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优化德育过程:德育过程的优化,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评价体系等各方面的科学合理的构建与实践。体现在德育目标的具体性、层次性和现实性,德育内容的可操作性和可接受性,德育方法以学生为本的学生道德主体性,以及动态的、学生主动参与的道德评价体系等几方面。德育的出发点须由“泛政治化”转向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德育目标应该具有现实性,以帮助个体实现社会化为目标,培养适应社会的人。在德育目标的现实性的基础上,德育内容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可接受性和富有时代特色。德育载体必须适应新的变化,合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冲破传统的道德灌输模式,注意培养学生道德主体意识,实现德育手段、方法、方式的变革,增强德育的说服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只有把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政策和载体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并赋予时代特征,才能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
  (三)创新思品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思品课堂教学模式既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与潜在能力,又忽视了作为共同活动体的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双边双向、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创新能力,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的刺激,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经实践检验证明行之有效。①“变空洞说教”为“与实践结合”、“变填鸭式”为“探究式”、变“单边活动”为“双边活动”、变“机械沉闷”为“生动活泼”;②构建情感型思品课堂模式,即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合作探究、体验成功,建构知识、实现自主;③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如了解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的特征,把握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的原则,根据学科特点进行德育渗透;④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情境导入式、合作体验式、设疑探究式。同时,重视和恰当引导学生的“另类提问”,其技巧有:问清理由作引导,参与讨论作引导,及时提醒作引导。
  四、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品教育网
  从目前来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品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学校教育是儿童道德观念形成的主要形式,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有效的社会教育对儿童道德观念的形成也有重大的作用。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当重视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把少年儿童的德育工作纳入整个社会的大系统、大环境之中,空间上向社会发展,时间上向课外延伸,从而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网络,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取得综合整体教育效应。在三位一体的思品教育网的建立过程中,要发挥学校德育主渠道的作用,坚持教书育人,落到实处;同时要健全学校、家庭联系制度,形成育人合力;建好德育基地,强化德育效果;聘请校外德育辅导员,开发德育资源。
其他文献
摘 要:素质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因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人物是教师。这是由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他的劳动特点所决定的,也是其它所不能替代的,所以说教师的作用特别重要,结合我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浅析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飨读者。  关键词:素质教育 传道授业 为人师表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5-143-01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5-146-01     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努力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人。  一、营造合作学习氛围,使学生愉快地合作  教师要创建平等和谐、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摘 要:迎着21世纪的曙光,一群山坳里的孩子告别了昔日那间陈旧简陋的小土屋,坐进新建的宽敞的教室,全新的校园舒适的环境给师生们带来了快乐。2006年这里安装了远程教育设备,开始实施远程教育。  关键词:远程教育 教师 飞翔  中图分类号:G62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5-148-01     迎着21世纪的曙光,一群山坳里的孩子告别了昔日那间陈旧简陋的小土屋
摘 要:许多体育老师对青少年跳高运动员进行训练时,通常将许多时间用在了对青少年的跳高专项技术训练上,而忽视了同步的“速度”素质训练。这样不仅不利其专项成绩的提高,而且错过了对“速度”素质训练的最佳时期,影响了运动员今后更好的发展。本文旨在研究青少年跳高运动员“速度”素质训练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为运动员取得更好的跳高专项成绩和今后向更高层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青少年“速度”素质  中图分
中图分类号:G62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5-150-01     农村小学远程教育的实施给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为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翻开了历史新篇章。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在正确的教育观念和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创造性地选择和运用一定的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和技术,是现代信息社会对教师的紧迫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科学地综合选择和运用
前言:语文课程改革在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当务之急.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语文教育发展的需要.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也孕育一方文化.自古以来莆仙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
摘 要:教学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其目的是为了最大化的达到教学效果,因此,如何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更好的适应学科知识与学生发展的需要,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合理 教学设计 效能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5-155-01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减能增效已成为当今世界的要务之一。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劳动部门,也面临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5-157-01     孔子,儒家学派的代表,一代教育的宗师,在传播其思想学问的过程中,凭借的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以其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对其弟子施以影响,在平等、自由的对话中塑造发展弟子们的人格。孔子的育人观对现代的教育思想仍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论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详尽地描
摘 要:知识时代赋予现代教育的是培养和提高人才的素质,作为基础教育的中专教育应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本文介绍中专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培养的一些尝试。  关键词:化学教学 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5-149-01     中专化学教学中,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也应着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5-158-01     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很容易突出教学课程中的重点,教学难点也易于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东西变得通俗易懂,应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媒体,可以让教师搜集、整理出切合实际的教学资源,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求知欲望。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随着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