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之原则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chiren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也就是说,在基础英语课堂教学中,应重视通过“情境创设”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更积极、主动,从而获取好的教学效果。但据笔者了解,英语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大多数的情境创设,只是停留在凭借音乐、画面、图片等视听手段对课堂教学气氛进行简单的渲染;只是某一教学环节的辅助,而不是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或者只为教师的“教”提供服务,而对学生的“学”带来的成效则较小。这些,无疑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素质、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
  那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情境”创设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一、整合性原则
  
  从表面看,“问题情境”的创设似乎是外加的,跟课文毫无关联。实际上,它源于课文,跟课文紧密相连并高于课文。例如,高中英语教材里阅读课文占的比例很大。围绕阅读课文而设的读前问题和读后问题或者教师为学生了解课文而设的读中问题,都需要学生在读懂了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或深入研究课文的前提下才能完成。情境问题的解决实际上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课文,自主收集信息,通过“同化”和“顺应”完成对新知识意义建构的全面检测。同时,问题的解决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发展个性的过程。高中英语阅读课的读前和读后都设有相应的“情境问题”,但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要想收到好的效果,很多都需要教师的整合,重新设题。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充分注意与课文内容的整合,与认知目标、情感性目标、发展性目标的全面整合,力求达到一举多得的理想效果,而不只是为了设题而设题。这对英语教师确是个挑战。
  
  二、情境性原则
  
  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课堂交互的效果和学习者主体作用的发挥,进而影响知识和技巧的最终习得”。传统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大多是表面的、零碎的、重复出现的、答案唯一的“展示性问题”。从提高学生素质这一目标出发,这类问题缺少思考和训练价值。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的局面。这样的问题,自然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也得不到保证。而“问题情境创设”中的“问题”应该是极具情境性的,即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有其原型的接近真实性的。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是开放性的,可以因学生学力的不同经验的不同而不同,是“参考性问题”。例如,写信、写e-mail、写广告语等都是现代社会生活实际中存在而且十分必要的。这些问题情境的创设源于生活实际、与现实生活情境基本一致或类似,并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情境性。在英语课堂上为学生创设这些问题情境时,教师的角色则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学生则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处理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们也因此始终积极研究课文这一信息资源,趣味盎然地自主探索,尝试解决这些问题。这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的体现。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提问更多的“参考性问题”,尽量引导学生多思考、多开口,通过师生真正意义上的交际活动来帮助学生得到足够的语言输入和输出,促进语言习得。当然,“参考性问题”的创设和运用需要教师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多效性原则
  
  “问题情境”的内在因素是多元的,能产生的效果也是多样的。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必须充分注意考虑和展现它的多效性。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之一便是通过问题解决改变传统英语教学的程序与格式:变单一为综合,变被动为主动,变控制为开放,变接受为探究,变欣赏为鉴赏。力图凭借变化与创新来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以达成理想的教学效果。问题情境式的课堂教学应能够产生多种效果:一是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和注意力。问题的解决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也因之持久。这是促成学习活动获取高效率的前提和保证。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学习活动是轻松快乐、积极饱满的;二是以问题解决为主的教学是板块、框架式的,故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探索,主动完成意义建构,养成优良学习素质的过程。因此,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体现,学生的求异、发散、创新、批判等的思维品质得到培养,发展性目标也得以圆满达成;三是问题解决需要学生完成角色转变,能顺利达成移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因此,情感目标的达成是内在的,不知不觉的;四是通过这些情境问题的尝试解决,能让学生对这些问题有一个较为感性的认识。虽然这些感性认识还很粗浅,却是非常宝贵的。它能够为学生以后踏入社会,尝试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提供经验,奠定基础。
  
  四、开放性原则
  
  传统英语教学是很少具有开放性的,这主要受到诸如教学内容、形式、手段的封闭、教师狭隘的角色观和学生成才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开放的时代呼唤开放的人才,开放的人才需要开放的教育,而开放的教育则依赖开放的教育教学观。以“问题情境的创设与尝试解决”为主线的教学只有具备了开放性,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问题情境创设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策略开放。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开放的。学生对选择问题解决的策略拥有自主权;二是过程开放。学生可以自主收集、整理解决问题所必需的信息,可以自主设计解决问题的程序;三是结论开放。问题情境中问题的结论必须是开放的。问题的结论取决于学习个体或小群体原有的知识、能力储备、题解途径与方法的差异以及对信息的收集、理解与处理的水平。只要学生的探究过程是积极的、正确合理的,对所获得的结论能自圆其说,教师就应对其充分肯定。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种“开放性”很少受重视。或者说因考试体制的影响,教师很少考虑。近年一些省市高考英语“开放性作文”的实践可以说是这种“开放性”理念在现实中的体现,是一种想通过高考形式的改进促进平时课堂教学的改变的好的尝试。
  
  五、差异性原则
  
  传统教育中“大一统”的教育教学观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这种教育观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个性,缺乏创新、求异、发散的能力,与现代教育的目标极为不符。英语教学也未另外。要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努力体现差异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切实有效的发展。以“问题情境解决”为主线的教学活动也必须努力体现这一点。差异性可表现为:一是创设有差异的问题情境。不同年龄的学生之间存在着诸如“认知水平、实践能力和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因此,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合理、合情的问题情境;二是实施有差异的评价。相同年龄的学生也存在着诸多差异,对不同学习个体的问题解决要给予有差异的评价。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习个体的差异性发展。只要是学生自主探究以后的问题结论,都是学生自主探究过程的反映。从“过程评价观”出发,没有必要对结果分出优劣。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击活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著,高文、徐斌艳、程可拉等译:《教育中的建构主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宋桂月、金莺:《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余燕明:《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英语课堂提问对比研究》,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9
  (作者单位:535000广西钦州市第五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中职语文教学应立足更长远的目标、以更开放的姿态,切实贴近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真正把教学导向培养能力与创新。要以阅读能力培养为突破口,把能力培养落实在表达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上。阅读是一个判断、选择、借鉴的吸收过程,表达则是一个消化、应用、创新的输出过程。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学视野 能力培养    长久以来,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变成
期刊
古人云:“苟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其用意再明了不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那么,如何使思想教育入情、入礼、入心,把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呢?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不要把学习能力当作学生唯一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的本领,也无甚用处。因此,树立学生良好的道德修
期刊
【摘要】生物演示实验是生物教学的重要活动之一,实验设计精确,才能顺利开展,现象明显,体现生物课程目标。本文通过演示实践,浅析了初中生物演示设计的要点,总结了设计把握原则。  【关键词】演示 设计 要点 原则    生物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学生“应初步具有生物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那我们如何在演示实验的设计中体现这一教育理念呢?演示实验是教师进行表演
期刊
掌握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基础。著名语言学家River(里弗)认为,掌握足够的词汇是成功运用外语的关键,没有词汇就没有能运用所学的结构和功能的意念。《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方法使学生在初中毕业时达到1600个单词的词汇量。然而,许多初中生在学了五、六年的英语后,词汇量仍然有限,不能满足继续英语学习的需要。  依据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九年级学生应完成五级目标,其所应达到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目标总体描
期刊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长期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使笔者体会到,一题多解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对沟通不同知识间的联系,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有益的。那么,要怎样才能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笔者以为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期刊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的学习。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本文以“青春期”教学为例,采用确定研究对象和方法——学生建构问题——推测问题症结——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探
期刊
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多向互动的活动。在这一特定的环境中,师生关系、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学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课堂心理氛围、课堂上教师的表扬与批评、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问题的处理、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与评价方式等,都将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以下是笔者的几点相关建议:    一、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各种方式中更为可
期刊
笔者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多年,有几点体会,兹录如下:    一、历史教学首先要在整体上把握教材    从教材结构上而言,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历史概念教学,注意准确、科学地表达历史概念,并要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因为历史概念是对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的抽象与概括,反映其本质特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概念的过程,就是训练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历史的规律性。如讲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时,笔
期刊
笔者从事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近三十年,深感记忆单词对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性。学生单词记忆的越多,词汇量越广,就越容易获得成功,对学英语也就越有信心。  虽然我们提倡无差别教育已多年,可城乡差别依然显著!城市中学早已有了“三机一幕”、多媒体、网络教室;学生可以使用金山词霸、语料库和词汇检索等软件查找单词、短语和例句,还可以使用电子词典帮助阅读,鼠标取词,极为省时方便;城市从小学就正规地开设英语课,教学条件
期刊
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思维能力是数学学科能力的核心。中学数学课程不仅思维跳跃幅度大,需要进行大量的抽象的逻辑思考和论证,而且还需要思维的广度、深度和灵活性。这就使得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从而产生了所谓的“后进生”。如何进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告诉学生,并不是每次考试都要得高分才算成功     能够圆满的回答教师的一次提问,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