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设活动促学生成长的教育实践和反思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pki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学期伊始,我在班里开展每周一小演讲的活动,创设展示活动,促学生成长。接下来我从时代背景、具体实施方法和后期的改进和设想几个方面做阐述。
  一、为什么开展“小演讲”的展示活动?
  回望人类发展史,从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8000年,工业革命到电灯的产生120年,又过90年人类登上月球,再过22年万维网出现,紧接着9年之后人类基因测序完成。[1]过去400代人整个一生所经历的社会是没什么变化的,而的今天的学生和我们的一生要经历数次剧烈的变化。社会发展程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教育面向大众不过150年左右的历史,是为了满足工业化的对批量同化的人力需求,工厂模式被复制到教育上。在工业化时代,受教育的人掌握一种技能或某些知识就能受用终身,然而现在和未来,是真正知识爆炸的时代,是后工业时代,我们所学习的知识被迅速更新,机器和人工智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代替人力。我们如何面对?如何做?美国的特里林、菲德尔写的《21世纪技能》提到未来的人应具备质疑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创造与革新能力、媒体素养、职业和生活技能等等基本能力,才能在高速变化的社会中适应和发展。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016
  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如图2所示。
  二、“小演讲”展示活动的实践过程
  作为一名班主任,为了培养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设计了小演讲的教育活动。具体安排见表1。目前该活动已经开展8次,参与学生数为16人。演讲人的安排是按照学号轮流演讲,这个班级一共31名学生,这样一学期的时间能保证每位学生都有一次演讲机会,实现全班参与。
  演讲活动的时间安排在每周一早读,一是这个属于班主任自己安排的时间,二是每周一早晨这个时间很特殊, 这是每周在校学习活动的开始,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那么也可以说“一周之计在与周一”。在这个时间点,给学生一个正向的引导、精神上的提升,有助于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一周的学习活动中。每周的演讲者是一位男生、一位女生组合,两名学生协商确定演讲主题,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与异性交流的能力。演讲前要求演讲者准备400至500字的发言稿和3至5页的ppt课件,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时间控制。老师拿到发言稿和ppt课件,再给予学生修改补充建议,以此确保学生演讲的质量达到基本的要求。演讲后,通过班主任老师的点评,把演讲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提升学生的认知。
  三、“小演讲”展示活动的实践成果
  这个教育活动可以对学生从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六大素养都进行培养。
  “好书分享”的主题小演讲可以在文化基础方面进行培养。《活着》、《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提升学生的人文积淀和国家认同;《一九0六英伦乡野手记》、《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引导学生敏于观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少数群体,促进学生形成健全人格;《人类简史》《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一半的外国书籍,以色列的、日本的、英国的,这些都在拓展学生的国际理解。而且教学资源是不是老师一人挑选的,而是由学生们各自提供的,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极大丰富。同学们也不再是向老师学习,而是向同伴展示自己,向同伴学习。
  即使大多数学生不可能把所有推荐的书都阅读,但这个活动为学生开启了阅读的一扇门,每周都能给学生一个阅读的正向刺激,至少因为要展示也会激发演讲者阅读。
  “一周总结与展望”的主题小演讲,主要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班级管理不能停留在老师管理学生的层面,那样只能培养学生的服从意识,并不能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小演讲,学生可以从自己的视角观察班级情况,针对上一周的日常管理、集体活动进行总结,结合近期将要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提出改进建议和方案。培养学生勤于反思、批判质疑、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改进设想
  学生初次演讲,有些学生表现出说话声音小,拘谨,自说自话,缺乏与听众的交流。计划召开一次班会课,开展演讲方面的讲座,从细节上提升学生们的演讲能力,促进学生成长。
  为了锻炼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下学期开展小演讲展示活动的演讲者搭配上要做調整,更换人员组合。同时交换主题,让学生尝试不同的主题演讲。
  著名的教育家、“新基础教育”研究的主持人叶澜教授提出培养“主动、健康发展”的时代新人。培养学生成为生命自觉地人。作为老师,就是要为学生提供平台和机会,提供有效的指导,实现成事成人。“每周一小演讲”的展示活动就是给学生一个成事的机会,从而促进实现成人的目的。
其他文献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长春版四年级四板块乡情友情板块中的第一课。这是贺知章86岁高老还乡时所作的诗篇。本诗语言朴实,通俗易懂,表达作者阔别家乡数十载,白首方回的感慨。抒发了家乡未改,物是人非,岁  月沧桑之情。教学时,要使学生把通过诗文中的关键字理解品悟诗文,体会诗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二、学情分析  《回乡偶书》在校本课程中属于二年级范围,因此孩子们早就背诵下来了。作为经典诗歌的《回乡偶
期刊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意为:“如果皇帝执掌朝政,防微杜渐,则国家的祸害就可以消除,人民就得以幸福安康。”国家管理尚且如此,班级管理更是如此。比如观察到一个学生最近情绪有些反常,通过调查,这个同学果然萌生了轻生的念头,由于发现及时,并及时加以劝导,这个同学最终打消了轻生的念头。这就告诉我们要在细节上下功夫,一点一滴都不能掉以轻心,做好防微
期刊
众所周知,学生在小学和初中时段,由于国家教育组织考虑学生年龄较低、学习和接受数学知识并加以运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能力有限,会设置难度较低、易于让学生学习和思考并掌握的教学大纲,供师生们在课堂以及课后教授和学习活动中交流参考,相对来说,会让学生学习和掌握起来不是那么困难,在考试以及测评中也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然而学生一旦进入高中初步接触高中数学知识,会感到高中数学那么的深不可测,学习起来也是难上加难
期刊
一、研究结果  由于本园地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巨大,我园3-6岁留守儿童数量约占80%,导致我园大部分学前教育时期幼儿由“隔代抚养”,从而3-6岁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严重缺失,为3-6岁儿童行为习惯养成埋下隐患,进而引发3-6岁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两方面问题:道德行为问题、心理问题。  (一)道德行为问题  家庭教育是影响幼儿道德行为的重要因素,3-6岁幼儿正处于行为习惯养成阶段,英国作
期刊
3~6岁是对幼儿实施美育的关键期,好奇和想象是他们共同的特征。这一阶段的幼儿喜欢倾听各种好听的声音,当听到音乐时会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翩翩起舞。对于艺术的感知与体验愿望也表现得较为强烈,同时这就使得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实施显得更加必要。本文旨在通过对音乐欣赏活动的优化提高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实效性。  一、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重要性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
期刊
小班幼儿年龄在三至四岁之间,其特点是:幼儿处于涂鸦后期,自控能力较差,手的动作不够灵活,欠协调,缺乏坚持性等,所以请幼儿作画时总不尽人意。其实每个幼儿都有创造和表现的潜能,只是由于自身能力有限,不知道该如何表现,有时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就会造成幼儿对美术活动产生一种“敬畏”心理。如何让幼儿顺利地过渡,并对美术活动感兴趣呢?我们在多元化的小班美术教学中有了新的思考。  一、探索小班美术材料的新  心
期刊
一、视听说拓展课程的萌芽  为了增强学生听说训练的力度,更好地在实践中整合中学英语听说教学过程,我们结合了许多信息化素材,改进课堂英语教学。不仅丰富了孩子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还能达到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在听和说训练中产生浓厚的兴趣的效果。在我们视听说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基于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品格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也逐渐成为我们主要研究的对象。抓住
期刊
一、从农村自然资源中研究,对农村户外活动进行有效的创设  1.充分农村自然优势,创设良好的户外活动场地  农村幼儿园自然资源丰富,有着民间艺术的气息。本园地处农村,有广阔的乡土资源及社区资源可以利用,如开展种植活动、郊游活动、开展乡土资源的实践活动等,让幼儿在熟悉的环境中进行有意义的体验活动,在活动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强化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纲要》中提到:“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
期刊
一、尚待改变的行为  (一)模仿范画,没有灵魂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艺术领域强调“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要求。”纵观周围的幼教同仁,大多数教师在活动中还是会因循守旧,在课前准备时很认真的准备范画,好像没有示范作品就不知道怎样教学,引导幼儿参照范画一步一步跟着自己的步骤,分解到每一笔。其实这样的教学方式反而会局限幼儿的想象能力,幼儿根据教师的示范,只是记
期刊
新课程改革中,美术教学活动除了让学生了解相关美术知识和掌握相关美术技巧,更重要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品位、审美能力、拓宽眼界、陶冶情操。更为强调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这样的教育就要求美术老师在教学中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辅助者,以学习者的平等心态参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