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一些探讨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su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能力主要包括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从发展的角度看,这四项技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获得的。一个孩子在开口说话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听的过程。听与说是口头技能,读与写是书面技能。儿童习得母语的自然顺序是先“听”,而后“说”,然后是“读”,最后学“写”,这个顺序是不能改变的。英语学习中,我们首先要通过听读来接受外部信息(输入),而后再通过读写表达内心思想(输出)。学习英语不可能是输入与输出等量齐观,只能是输出大大少于输入,表达大大少于接受,说、写大大少于听、读。输入总是远远领先于输出,输出远远滞后于输入。学习任何语言,无论是幼儿习得母语,还是成人学习外语,其前提都是要保证大量、有效的语言输入量,即有良好的听、读语言输入环境。
  英语课是技能型课程,学好英语的关键是要多练、多实践——多听、多读、多说、多写,熟能生巧。那么作为一名教授语言的教师,我们该怎样做呢?我们要在优先培养学生听、读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说写表达能力。
  下面是我在英语“听说训练课”教学中的一些探讨。听与说两个方面,我们首先要重视英语听力的培养与训练。听的最小单位是句子,句子是有完整意义、有一定内容的最小单位,语言形式主要都包括在句子之中。听的主要形式是听语段和篇章,听的目的是了解语段所表示的内容。为此,我们要为学生选择大量的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听力训练。其次,在优先培养听力能力的基础上,再发展学生说的表达能力。对学生来讲,听的要求高,说的要求较低,在训练他们说的时候,只要求流利、有内容、表意清楚即可,一般不要求准确,不苛求、批评言语错误。
  一、听力训练
  在听外语的时候,我们是通过大脑对听到的一些声音进行分析或“译解”,把它们划分为有意义的或无意义的内容。这个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活跃的心智过程,所以掌握一些技巧是十分必要的。我们首先要通过听力课向学生介绍一些提高听力能力所必备的基本技能、技巧。
  1.听的时候,我们必须能够听出一些基本因素的不同发音,如mouse和mouth。
  2.听的同时,也在考察我们对句子结构和语法的理解。
  3.要听出单词和句子中的重音位置。
  4.在遇到生词时,要通过猜测的技能,看看它们在对句意的理解上是否很有必要。
  5.要辨别出连接短语和句子的关键词,比如first、second、third、next、but、if、then、such as等等,这有助于我们对文章的理解。
  以上这些都是我们在听力课上要培养学生提高听力能力的基本技能,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解决困扰着学生的一些问题。
  例如,有些学生试图听懂每一个词,却很难做到。我们可以告诉他们,在听英语时,先不要为个别单词的意思犯愁,一定要先抓住所听内容的大概意思,即先听懂内容的全貌,忽略个别你没有完全听懂或理解的词。
  二、说的训练
  大多数口头表达是与他人交往的产物,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理解别人讲话的能力,然后根据自己听到的内容作出回答。会话的性质不同,要求的技巧也自然不同,我们可以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来引导他们说。例如交流信息,这是我们每天最常见的交流方式。我们先告诉学生我们在业余时间喜欢做的事,让学生仔细听,然后请他们说出他们在业余时间想做的事。在这种交流中,我们一般会大量使用一般现在时。再比如叙述,教师用过去时告诉学生一段经历,请学生讲述自己的经历。在这种交流中,我们会使用一般过去时或过去进行时。按时间顺序讲述一个故事较为容易:某事开始于……,然后叙述正文,最后结束讲述。我们还可以交流看法和观点。告诉学生我们对某事的看法,先描述一段场景,然后发表我们的意见,并给出理由,请学生用同样的方式作出回答。学生有可能陈述事实(比如他们从报纸上读到的东西),给出一个或几个例子,然后说明自己的看法。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能用些诸如“I think…”、“I agree with what you say,but…”和“I’m afraid I…”等短语。
  我们又该如何对待学生说英语时所犯的错误呢?要知道英语的流利程度和精确性同样重要。在说英语时,有时我们讲求流利,有时我们讲求它的准确,此时,我们对语法解释的要求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在组织一堂会话课的教学时,主要目标是增强学生们的信心以及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自由表达的机会。在这种情形下,说英语的流畅程度比准确更重要,我们要允许学生犯错误。比如,如果一个学生把“He goes”说成了“He go”,我们尽可以忽略不计,把它放在一边。我们只听,而不打断他的讲话。在学生发言完毕之后,我们要表扬他为此付出的努力,尽量给予更多的鼓励,只纠正确实影响交流的一两处错误。如果是为交流而说英语,那么学生犯的错误大都可以忽视,重要的是鼓励他们信心十足地去交流。如果我们的目的是交流,那么即使学生犯错误也没有关系,只要这些错误不干扰交流,我们教师只要纠正学生口头表达时会妨碍别人理解的错误就可以了。
其他文献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查某校,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事过半年,罗森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超过一般,长进很大,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这一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人们称其为“罗森塔尔效应”,也就是常说的“皮格玛利翁效应”。这一效应的实质就是期待和赞许,把它用在班主任工
期刊
摘 要:如今,随着人们认知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提高,学习领域逐渐走向了轻负高质。在初中阶段的认知学习中,学生们也希望掌握自己的独立性来学习。正是因为这样,初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学”来“教”。根据每个学生存在的差异因“情”而定、以“情”教学,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落后的教学方式,达到育人效果。在此,我想就轻负高质教学来谈一谈对初中科学教学新途径的探索。  关键词:轻负高质 科学教学
期刊
摘 要: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静寂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讨论”、“注入式教学”变成“自主探究”,要求我们不单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把握知识的体例,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探索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真正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学生才会受益,才会实现师生双赢,学生对于数学才会乐学、好学、自主地学、创造性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已成为大家最关注的问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不应是旁观者,更不要做局外人。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必须深入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开展探究学习。那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把握教师引导的“度”,如何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质量,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这个“度”的把握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
期刊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进程,影视、网络、社会大环境等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日益严重,校园中暴力事件、早恋、厌学、心理不健康等问题呈上升趋势。中小学的德育管理成了很多校长、教师、家长最头疼的事情之一,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其他工作的正常开展。  怎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原因;有家庭的原因,如家教方法不当、家庭残缺、家风不正等;有青少年本人的原因,如不良生活追求、认识片面、控制力差等;
期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建立,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利益关系、目标追求出现了多元化趋势如何使学生适应复杂的外部环境,如何培养德才兼备的四有新人,成为摆在当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主要任务。作为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对中学生德育现状有较深刻的认识和分析,并对德育的方法和途径做有益的探索。  当代中学生的思想行为现状:  1.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德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作用,提出教师要利用课堂进行德育工作,将德育融入到美术教育的各方面并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来引导学生。  关键词:德育意识 教学设计 教师素质 技能训练 实践活动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小学美术教学过程来看,审美教育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要与思想品德教育
期刊
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班主任如果还是用暴风骤雨般的训斥来批评学生,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会适得其反,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甚至还可能造成师生间的感情对立,增加今后教育、转变的难度。相反,恰如其分的批评,不仅能让学生改正错误,增强其辨别是非的能力,而且还能增进师生感情,从而更好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因此,怎样才能使批评恰如其分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
期刊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了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
期刊
现代教育教学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以前的那种课后补习、课后训练、题海战术的模式已被彻底打破。为此,打造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为我们教师着力研究的课题。结合教学实际,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为主。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师引导、组织、合作的对象,以学生为中心,是新课改的灵魂。教师的教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学。然而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