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之我见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junhong7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汲取丰富文学素养,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文言文 教学 中学生 阅读 兴趣 方法
  中学生大多不喜欢文言文,加上教师总是枯燥教学方法,他们对文言文自然就更不会感兴趣,导致我们教得累,学生学得累,那么怎样让学生学好文言文呢,我简单的说说自己的几点建议。
  一、学习文言文的意义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历史文化,给人类留下了丰富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它们多数是用文言文记载。所以要让中学生学好文言文,培养中学生的爱国热情。中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均选自我国古典中的名篇,让学生阅读这些古代作品,就是学习和接受中华民族的语言模式、审美情趣及价值观念的过程。可是,学生学习文言文比较吃力,虽然课本的内容能听懂,但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一篇课外文言文,则非常困难。鉴于此,应让学生明了学习文言文的学习意义外,还须帮助他们解决学习文言文的实际困难,即提供相应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的。 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文言文学习。 首先应让学生读通,读懂,读顺,明其意,培养古文语感,启发心智,触类旁通,这样才能为提高文言文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引导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如果学生对文言文缺乏足够的热情,那么怎么能学好文言文那,但是因其对文言文缺乏兴趣,导致成为了学习文言文的最大障碍,我们都能理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只有学生对学习长生兴趣,才能产生驱动力,才能做有用的功,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才是学习素质教育的最好方式。最有利的途径。由于文言文在现代社会活动中使用较少.学生很难体会到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勉强学习只是因为考试的需要:加之它与我们日常使用的白话文使用习惯相去甚远。这就需要我们把课堂教学这种封闭教学模式打开,加大文言文的课外阅读,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课文内容深浅相当的作品,作为课外阅读材料,在关键的地方适当给予点拨,使学生能把课堂上学过的文言文词语和句子,联系到阅读实践中,这样降低了学生具体语境理解,减少生涩感。此外,一些学校所开设的国学课给了我很好的启发,国学中《三字经》、《弟子规》等一些比较简单的经典启蒙读物.包含着许多历史故事.学生在这些文字时获得情感熏陶.并通过这些故事了解了历史.认识到了国学乃至祖国几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逐渐地也对祖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自豪感,那我们所头疼的兴趣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我们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各种形式的活动,比如背诵、朗诵比赛或古代圣贤轶闻故事比赛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时间久了既巩固加深了知识同时也对学生进行美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三、借助工具,教会学生方法
  教会学生习得好文言文学习方法,会让学生终身受益。我们可以在学生朗读时利用文中的注释和工具书试着翻译文章。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这既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也可以养成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又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可先布置学生预习课文,着重从背景资料、作者字词理解等方面进行学习,让学生初步知课文。在预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有效方法,告诉学生如何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文章。如有些是整体注释的,有些注释关键词就要学生贯通全句的意思;对文中没有注释的,自己又不能理解的就要养成查工具书的习惯;其次根据需要,适当调配词序;最后按照现代汉语规范要求做出增补。至于文言中的人名、地名、国号、年号、官职等等,保留就可以。翻译后,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语言风格、写作方法有大致的了解,但因各人对文本的理解切入角度不同,他们的见解往往不一致,而且还存在不理解文章内容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思考,并且可以展开深入讨论,小组间,同桌间进行相互交流,得出正确的结论。我们可以拿出几篇文言文进行比较,通常学文言文难表现在诸多方面,如在实词方面,有一词多义,古今词义异同等。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综合、比较、归类,使学生能举一反三,正确的理解及判断。
  四、重视阅读,做好复习
  文言文需经过反复阅读能领会文章的旨意,可见阅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注重课堂阅读,也要注重课外阅读,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并借助重音、语调、停顿、语速、音量等不同的变化,把学生带进文章中所描述额意境中,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一边读一边勾划出课文中关键的词语及名言警句等,另一方面可以结合语境从句子结构和上下文,去深入理解疑难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把握文章表现出来的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思想倾向。此外对学生的诵读要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指导,避免机械重复的读。要想使知识在头脑中长期保存,必须经过学习和复习,重复阅读学习的次数越多,记得越牢,比如复习《爱莲说》,首先要学生熟读,再不定期抽查背诵,尔后让学生默写含有难解字的句子或关键性的段落,如“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等,然后抽取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句子或段落让学生翻译,再对学生进行提问,比如可以提问学生文中能表现出作者高标傲世、独步于尘俗之外的美好情操之意的句子有哪些?如果学生能回答:“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样就说明学生已掌握了这篇文章的主要脉络。最后,让学生自己出一份试题进行自测。利用这种方法不但让学生反复学习,牢固了知识,也提高了他们的记忆力。
  总之,我们知道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特殊的部分,我们在讲授文言文的时候,要注重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领悟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才能提高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新课标对语文学科的性质所作的描述。语文的“工具性”是说语文是个人学习和个体社会化进程的基本工具,是人们彼此之间进行交际的主要工具,是人类历史传承的重要工具,它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语文的“人文性”即以人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把人放在第一位,也就是把视角更广泛地投入自我、自然、社会,关注人生
本文主要从图书馆与读者这两方面对借阅矛盾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和谐借阅”理念在当前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思路。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摘要:美术审美教育对培养人的道德、修养,提高文明素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更是具有积极的作用。职业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来说,有一定的特殊性。如何能在职业教育中更好的进行美术审美教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审美能力培养与中职教育之特殊性,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审美能力的培养对美术教育的要求等几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美术教育;审美能力;职高美术教师教育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单位。班主任作为教育的最主要的和最直接的实施者,既是学生道德的引路人、品行的示范者,又是知识传播的授业者。班主任是联系科任教师在本班因材施教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的桥梁。要当好一名班主任,不仅要热爱班主任工作,热爱学生,还要熟悉班主任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掌握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和技能。同时,在学生中树立自己的威信,积极探索班主任工作的规律。  我在农村初中
有人说,教师的工作就是用心去换心的工作。有人说,童心就像一张白纸,有待于教师去描绘,童心又像羽翼未丰的小鸟,有待教师去哺育。刚踏上教育工作岗位的我懂这些话却是不够理解的,两年多来的音乐教学实践让我渐渐体会到了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是多么重要。是音乐让我与孩子们心灵相通的,如今我的音乐课堂、我的民乐队训练学习 都是在宽松愉悦的氛围里进行的,师生间其乐融融。而这一切更是我付出辛苦
高中历史随着新课标的推行,教学变得越来越难,由于高考要求出成绩,所以课堂教学只能是说一些枯燥的知识点,而这无疑是一个矛盾的问题。下面就几个方面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说故事”  一堂历史课绝不应该只是使用一种方法,如谈话法或讨论法,许多时候,特别初中历史课或遇上情节生动曲折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还是不妨采取 “讲”的方法。但这时的 “讲”,不能是枯燥乏味地照本宣科,而是动听地 “讲”,类似 “说
公共图书馆融入多元文化已成为一种必然和迫切需要,具体可从强化整体文化生态意识、依托高新技术和网络技术、打造悦读环境、开展多种休闲娱乐活动等途径,实现公共图书馆的多
摘要:随着免费开放政策的执行,诸多问题也逐渐显现,包括图书馆的承载能力、书籍借还制度的履行,以及图书馆文化传播功能的提升等,都在近段时期面临着较大挑战。为此,应围绕着:针对服务对象的模式重构、针对服务过程的模式重构,以及针对服务评价的模式重构等方面来开展对策构建。  关键词:免费开放;县级图书馆;对策  县级图书馆承担着向县域人口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重任,更担负着传递先进农业科技的职责,关于这一点,
在改造生命,促进生命发展的事业中,教育是令人遗憾的艺术。  环境似乎总要开发出人性里的动物性,孩子沦为本能的奴隶,注定是不欢迎教育的,极难让教师接纳。教育者只有把怜悯之痛修养得很丰沛,方能超越人性趋善避恶的弱点,爱上孩子。事实上,眼见孩子为种种恶习摆布,却要爱上孩子,本是极难的,修成正果而爱上不可爱的孩子的教师,并非处处可见。如果还要染上应试的市侩气,去角逐可怕的升学成绩,爱上不可爱的孩子几乎不可
小学教学要考虑到儿童心灵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就更要立足于学生心灵的发展。叶圣陶先生早在80年前谈到小学国文教育应当怎样改革时明确提出了“须认定国文是发展儿童的心灵的学科”的著名论断。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要发展儿童的心灵。现在,就语文教学对儿童心灵的发展情况试述如下。  一、发展儿童心灵的意义  首先需要明确“心灵”是什么?简单讲,“心灵”就是指“人的思想感情”。叶老为什么强调语文是发展儿童的心灵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