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名著,开展拓展性阅读

来源 :语文天地·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gertr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著阅读是学生接触、了解经典的途径,为了提升小学生的文学素养,苏教版的教材中就设置安排了《三打白骨精》等课文,让学生通过经典节选的阅读,提升其文化底蕴。但是目前在这些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从节选入手,忽视了对名著的有效连接与充分拓展,造成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受阻。本文从研究中外名著的链接入手,结合教学实际案例,讨论如何利用导课、鉴赏和拓展,实现对经典作品的高效阅读。
  一、激趣导课,连线名著
  课程的导读是语文教学的敲门砖,教师必须以“导”为“引”,引出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教学的精彩。对此,教师应该加强对导课环节的重视程度,在结合原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连线经典丰富的资源,加强学生对文学的感知。
  以《三打白骨精》的教学为例。这篇课文本就是节选于中国经典名著《西游记》,在教学的导读阶段,我不仅选择了课文相关的视频、图片作为导入的内容,同时还连线《西游记》,衔接了孙悟空等学生熟悉的人物角色,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我先播放了《西游记》动画片的片头曲,通过音乐与视频将学生带入到故事氛围之中;随后,我又展示了孙悟空、唐僧、猪八戒等人物形象,有机串联《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同学们纷纷给出了准确的答案;我继而追问:“这几个人物是出自哪部小说呢?有谁能够和我们简单讲讲这个故事?”在此基础上,我引出《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并且对其中的具体情节与人物进行了介绍,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应该认识到,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面、阅读分析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在连线名著时应该尽可能将故事浅显化、人物形象化,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名著的接收能力,避免传统教学的单一枯燥。
  二、鉴赏精彩,亲近名著
  名著中有很多精彩的语言、人物以及情节,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精心地品读,从较长的篇幅中把握学习的重点,让学生能够把握名著的魅力。对此,教师应该设置好学习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从初读到精读,再到细读。另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对具体的字词进行分析,从中领会人物的形象。
  在《三打白骨精》的教学中,我先用文本与视频相结合的模式:让学生对文章进行初读,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大概情节为“三变——三打——二责怪”。在此基础上,我播放了《三打白骨精》的视频,让学生能够对故事有着更加生动形象的了解。经过初读之后,我又抛出问题:“同学们,孙悟空每次打白骨精的动作都是一样的吗?”用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片段进行精读、细读。
  对精彩的鉴赏只能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借鉴经典、活用经典,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使用经典。对此,教师应该提供机会,引导学生将摘抄的语句用于作文中。另外,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语言表达情况进行准确的评析,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写作存在的不足、取得的进步,增强活用经典的信心。
  三、顺势拓展,走进名著
  在小语教学中,教师不应该仅局限于一篇课文,而是结合教学的目的、内容对课文进行充分的拓展,让学生所接触的知识点能够不断增多,对经典的认知也能夠更加全面,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教学的总体效果,同时还能打造生动有趣的课堂。对此,教师应该灵活设计拓展环节,通过巧妙设计实现语文教学的深入性。
  在《三打白骨精》教学的导入与读赏阶段,我就引入过《西游记》的总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对故事有着系统全面的认识。而在课程结束后,我又点出:“《西游记》在故事设置上沿用了中国文化中的‘三迭式结构’,用一波三折的情节增加了故事的丰富性。同学们,请在课下找一找《西游记》中其它的与‘三’有关的故事”,在此基础上我提供了平台,让学生将课下所阅读的内容进行展示、表演。
  除了结合课文知识以外,教师在课下还需要多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经典名著,通过拓展性的延伸,进一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不断提升学生在名著阅读上的积极性、主动性。
  总而言之,名著对小学生文学素养、知识范围的培养与拓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原文的基础上,引入名著全本与经典作品到课堂上,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性、拓展性、自主性的阅读,从而实现阅读教学的高效化,提高语文教学的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繁荣小学(223001)
其他文献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让语文课堂焕发了新颜,不容忽视的是有些语文课堂看似行云流水,互动频繁,精彩纷呈,但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却是浮光掠影,尚处于浅水区。而真正的阅读是小学生精神上的对话,是意义深远的心灵之旅,这种深度阅读也正是课程改革新的诉求。笔者在阅读教学中认真落实新课程理念,不断探寻新的视点,以期在语文课堂生成更多的动态资源,顺势引导小学生自主走进文本探究,置身于深度阅读的空间。下面将个人探索所得的粗浅
散文这种文体的课文,在我们小学教科书中分布很多,而且多是名家名著,这充分说明这种文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价值。那么这种文体的课文究竟该怎样进行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高年级段,让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着重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也就是重点要让学生学习作者是如何进行表达的。散文教学也应当按照这样的目标要求进行教学。如果一直按照传统模式教学,那散文的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强化阅读与写作中,信息输出和信息输入之间的和谐发展,借以提升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其中,叙事性文本是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比例最重的内容,依托叙事性文本进行练笔设计,就是要依循学生内在的认知特点,激发学生内在的认知动力,充分彰显文本的资源特色,引领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发展语用表达能力。  一、想象构建,童话练笔重在整合信息  童话文体,作为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生
医院开展药学情报业务的目的是在于提供药物动态,并且加以评价,使医生合理地进行药物治疗工作。它是伴随着新药不断开发、种类不断增多、药物毒副作用不断危及人体健康以及药学
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不仅关系课外阅读本身的阅读质量,还促进课内阅读的理解和推进,本文聚焦“教科书”延伸出的课外阅读指导实践。  一、时间:介入的关键点  课外阅读的时间,有其最佳介入的时间。从教科书中延伸出的课外读物,有些适合在课前介入,让学生提前了解课外阅读的内容及其特点;有些适合在课中介入,当课本内容交流渐入阅读佳境时,水到渠成地引入课外阅读;有些适合在课后介入,作为完整地、全面地认知性阅读。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基本上每篇课文都会配有相应的插图。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并未给与过多的关注,更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这也直接影响了学生与文本对话之间深度与广度的延伸。实际上,插图可谓是文本的“第二语言”,插图与课文之间具有较高的匹配度,可以成为学生理解课文的另一种形象化的方式。教师应善于借助插图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充分发挥功能,增加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有效对话。  一、借助插图的形
在当今的国际学术界,“世界主义”再度浮出历史的地表,成了又一个热门话题:它频繁地出现在政治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们的著述中,同时也不断地被专事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的学者们当作一
本文通过6年试验,明确了黑龙江省军川农场春小麦需水规律和最佳灌水量及喷灌时间,可节水30%~50%,提高产量309%左右。并建立了小麦产量与需水量之间的一元回归预测式:y=-37.136+1.
查哈阳农场喷灌持续发展的调查报告钱援,董文芝,冯平,吴砚(黑龙江嫩江国营农场管理局)近年来,由于油料、喷灌机价格上涨,土地经营形式变化,有的农场认为喷灌费用高、效益低,得不偿失,垦
TPL给水栓在地埋低压管道灌溉中的推广应用马爱国,王捷(河南省水利水电实业开发公司)地埋低压管道灌溉具有省水、省地、降底能耗、投资少等优点,尤其是在机井灌区,深受群众欢迎,并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