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开发问题刍议

来源 :开发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z123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发展文化旅游经济是当前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主导趋势。以小凉山地区彝族文化旅游开發为例,探讨了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开发对于传统文化保护的影响,进而提出了文化旅游开发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文化保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5-0123-04
  旅游业作为国际经济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超过石油、化工、汽车等行业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产业。我国是世界上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却极不平衡,东西部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特别是西部的广大民族地区,旅游业尚处于高成本、低效益的粗放式发展阶段,未能体现出其在西部社会经济发展中应有的先导和支柱作用。
  辽阔的西部自古便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由于绝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较为恶劣,因此,社会的整体发育程度较低,特别是各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大都属于贫困落后区域。尽管经济发展落后,但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貌特征却赋予了西部雄浑独特的自然景观。同时,西部又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来自中原、东南亚、阿拉伯、地中海等不同文化板块的民族曾在这里来往迁徙,各种文化的相互碰撞与交融形成了今天西部地区众多的特色文化形态,造就了西部古老神秘的人文景观和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西部旅游资源的原生态性、密集性、多元性以及神秘性等特征,无疑将是我国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后劲所在。
  自21世纪起,世界范围内的旅游消费开始发生变革,正如有的学者所言“世界上旅游业发达的国家,不少人把旅游业看成是介于经济和文化之间的边缘部门,……文化动机成为一种最基本,范围最为广泛的旅游动机,文化生活成为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文化比重在旅游业整体中的扩大已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也就是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与精神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外出旅游的目的已不再是为了单纯的观光或猎奇,更主要的是通过休闲娱乐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文化品位。显然,文化旅游已成为21世纪旅游业发展的主导模式。为了迎合这种趋势,近年来,名目繁多的文化旅游开发项目在西部各民族地区争相上马。然而,由于缺乏对民族文化旅游的深入认识而导致的急功近利的市场开发行为却给西部各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变迁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正确处理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已成为当今西部各民族地区实现社会经济和谐、稳定发展所亟须解决的议题。
  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早在3000年前,其先民就已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繁衍生息。四川省西南部的小凉山区是彝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其范围大体包括乐山境内的马边、峨边与凉山境内的美姑、甘洛、雷波以及宜宾境内的屏山等县。小凉山彝区地处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过渡带,东西间海拔悬殊,生活在其中的彝族世代聚居在陡峻的高山地段。由于道路崎岖难行,长期以来小凉山彝族与外界交往极少,一直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故而在滇、黔、桂等省区的彝族文化因受现代化思潮的冲击而纷纷嬗变或中断时,该地区依然较为完整地保存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当前,面对西部旅游业发展的大好形势,小凉山彝区丰富优质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无疑将会推动当地旅游业的飞速发展,进而加速小凉山彝区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步伐,使原始的彝族文化不得不面对现代化潮流的冲击。因此,处理好文化旅游开发与传统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是小凉山彝族文化最终能否实现良性变迁的核心议题。本文即以西部各彝族聚居区中传统文化保存相对完整的小凉山彝族为例,对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的保护性开发予以尝试性探讨。
  一、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西部民族地区多为高原、峡谷等类型的巨型景观,开发为旅游景点的成本较高,加之本来的可进入性较差,使得单纯的观光性旅游难以对游客产生持久的吸引力。然而,西部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风格迥异的人文景观以及神秘多彩的民俗风情却深受中外游客的青睐与向往。因此,只有把民族文化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才能凸显和提升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的特色与品位。
  一般而言,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素材主要包括文物古迹、民居建筑、宗教仪轨、节庆习俗、服饰饮食、音乐歌舞、民间工艺、名特土产品等。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各民族地区根据自身的文化特点和游客的文化需求普遍采取了诸如再现民族历史景观,构建民族风情村,开发民族特色商品,举办民族节庆活动等方式来宣传和开发本民族的文化旅游资源,在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的同时,也初步取得了一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一)依托文物古迹,再现历史景观
  文物古迹是古代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与科学技术的高度浓缩,而依托于文物古迹再现的历史景观则能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特定人群的社会生活面貌,是游客寻古探幽、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品位文化的重要媒介。西部各民族大多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民族的先辈们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古迹。以小凉山马边自治县为例,其境内就有全国罕见的三国彝汉古战场遗址、宋代石梁大佛、明王寺彝族悬托石佛等历史遗迹。然而,由于缺乏管理和保护,这些古迹不同程度地受到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近年来,为了在旅游开发中彰显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马边县采取设立旅游招商项目的形式吸引资金,逐步修缮、恢复和再现了部分珍贵的文物遗迹。如今,马边的历史景观年接待游客已超过十万人次。相信随着当地旅游环境的不断改善,游客的数量将会不断攀升,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亦会更加显著。
  (二)结合农家特点,构建民族风情村寨
  作为现代社会激烈竞争下排遣压力,调节生活情趣的一种休闲方式,走进乡村体验田园生活已受到越来越多都市游客的喜爱。于是,“农家乐”成为旅游业的新兴产物并迅速风靡全国。小凉山彝区保存了许多典型的少数民族村寨,为了充分展示地方民族文化特色,政府部门便把“农家乐”纳入民族风情村寨的统一构建之中进行规划和设计。峨边自治县为此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选择交通方便、环境优美、村民素质较高的村寨进行打造,而在具体的道路建设、民房院落改造、绿化种植过程中,则力求突出彝族风格。现今,彝族风情村寨已成为峨边特色旅游的一大亮点,不仅吸引了越来越多成都、重庆甚至其他省份的游客慕名前来游览,而且推动了峨边农业观光游、乡村休闲游的迅速发展,为下一步实施全县乡村“百里休闲文化长廊”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根据民族习俗,开发民族特色商品
  旅游是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综合活动。对前往西部民族地区的游客而言,品尝民族美食,购买民族服饰和工艺制品既是必不可少的需求,也是了解和体验少数民族文化的必要途径。因此,根据游客的需求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商品成为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举措之一。众所周知,彝族的传统服饰因其式样繁多、色彩斑斓、制作精致而被世人称道,为游客所钟爱;彝族种类繁多的漆器、木器、银器、皮器等手工制品因其工艺精湛、样式考究、经久耐用,一直都是游客收藏和馈赠亲朋的“抢手货”;小凉山彝区特殊的刀耕火种式的坡地杂粮文化更是孕育出了诸如坨坨肉、乳饼、跳菜、卷蹄、射地、多拉巴、汽锅鸡和秆秆酒、苏里玛酒等独具特色的美味佳酿,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而今,围绕着大大小小的景区,小凉山彝区相继建起了一批加工销售彝族服饰、手工艺品的商业和餐饮服务区。游客在观光之余徜徉其中,或精心选购,或大快朵颐,既满足了不同需求,也推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发展。
  (四)挖掘节日资源,举办民族节庆活动
  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的活化石,通过举办民族节日庆典活动能够向游客集中展示民族传统文化。近年来,小凉山彝区为了打造节庆旅游的品牌效益,每逢节庆期间,便会举办大量诸如唱歌、赛马、摔跤、拔河、竞舟等具有浓郁民族气息和地方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这些活动都是从彝族人民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演变而来的,极具娱乐观赏性,游客参与其中,就能了解到彝族人民的历史起源、生产方式、宗教信仰、军事武技、民情风俗等文化特征。西部民族众多,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生活环境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文化资源。当前,为了加快推进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西部各少数民族争相开发各种民族节庆旅游项目,这无疑将为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地区的知名度以及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开发的利弊分析
  作为民族价值取向的载体,传统文化决定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完全丧失传统文化则意味着民族的消亡。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启动了各民族现代化的进程,也意味着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将从此面临现代化的不断冲击。因此,每一个民族都要找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平衡点,有效地处理好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事实上,近年来文化旅游产业的兴起在给西部民族地区带来可观经济收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各民族的文化传承与保护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
  (一)文化旅游开发之利端
  1 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宣传和对外交流
  就文化的流动与传播而言,旅游能够迅速推动人与人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直接交流与互动。众所周知,落后的经济条件与严酷的自然环境使小凉山彝区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状态而不为外界所了解。然而,发展旅游业以来,小凉山彝区便因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迅速在海内外提高了知名度,成为广大旅游爱好者向往的胜地。与此同时,随着游客的日益增多,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也更加频繁,特别是一些因为与外来文化交流而拓宽了眼界的彝族群众索性开始走出小凉山,融入到世界文化的海洋之中。事实证明,在旅游活动中介绍和宣传民族文化,短时间内就能够迅速提高民族文化的知名度,而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的大量涌人势必会造成多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最终既有利于民族文化的良性变迁,又能促进各民族的大团结。
  2 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使无形的文化财富转换成实在的经济效益,有利于促使少数民族群众树立正确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进而提高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的自觉性。此外,良好的旅游经济收益不仅有助于恢复和拯救那些已经或者正在消亡的民族传统文化,亦能保持民族传统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作为彝族文化的基石,毕摩文化因受现代文明的冲击一度遭遇彝族群众的漠视,失去了其在彝族群众中应有的宗教制约能力。小凉山彝区的美姑县是毕摩文化的发源地,为了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美姑县适时打出了毕摩文化的旗帜。隨着大力宣传以及“中国彝族毕摩文化节”的举办,毕摩文化很快便受到海内外游客的广泛关注和青睐。美姑县对于毕摩文化的成功开发给当地社会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也激发了彝族群众对毕摩文化的自豪感与认同感。如今,越来越多的彝民自觉地在毕摩的带领下积极参与宗教祭祀活动,学习彝文、阅读宗教书籍在年轻人中蔚然成风。同时,美姑县又陆续成立了一些研究机构,大力开展对于毕摩经典著述的搜集和整理工作,不但及时抢救和修复了一批重要的典籍,亦为毕摩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3 有利于扶贫开发,推动地方城镇化建设
  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大多经济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因此,把发展旅游业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改变西部民族地区的贫困面貌,而且对于农村的城镇化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小凉山峨边自治县地处边远地带,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因而在县政府的旅游发展规划中,扶贫开发与城镇化建设也被纳入其中。为此,在打造彝族风情村寨时,地方政府就力求把每户“农家乐”的改造建设与扶贫紧密联系起来,让“农家乐”成为村民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在打造“黑竹沟百里旅游文化长廊”时,则以县城、重点城镇、重点村寨为主线来构建以城带乡、以村促乡、城乡一体、家寨合一的互动发展格局,从而为加速推动地方城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 有利于扩大就业机会,促进当地产业结构合理调整
  文化旅游资源投资小、见效快,原始村落稍加改造即可成为游客休闲娱乐的场所,当地居民经过简单的引导和培训,大部分便能作为从业人员参与到旅游开发中。更重要的是,旅游业作为综合产业,以自然资源、生态资源、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为依托,与工业、农业、商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文化娱乐业等产业紧密关联,涉及的行业遍布一、二、三产业,其自身又兼顾食、住、行、游、购、娱、学等服务性领域。因此,发展旅游业无疑将会带动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全面发展。小凉山彝区的实践证明,旅游业的开发不仅有利于西部民族地区解决大量过剩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而且有助于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与优化升级。   (二)文化旅游开发之弊端
  在开发西部,发展西部旅游的过程中,利用民族文化创造经济价值和在实现经济价值的过程中损害民族文化,必然会破坏民族文化生态和造成民族文化的失落,引起民族精神的失落和民族社会的混乱。的确,文化旅游开发不当,将使民族传统文化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或变异。就当前西部地区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而言,文化旅游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 传统文化的同化
  西部的许多少数民族曾因地理上的封闭而与外界联系较少,故而生存环境相对独立,其民族文化得以较为完整的保存下来。随着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外部的文化信息大量涌入,使得文化间容易形成近距离的对比,其结果是导致旅游地的一些民众对外部强势文化的羡慕与盲从。此外,现代的生活理念与生活方式以其便捷、实惠和时尚的特点又无时不刻引导着当地民众在民族生活领域潜移默化的汉化倾向。如今的小凉山区,彝民的服饰、发型、饮食习惯乃至生活方式正在日益接近汉族,民族间的差异性越来越小。特别是彝族青年,一般都能较为流利地使用汉语,喜欢哼唱现代流行歌曲,更愿意穿着轻便简洁的汉族服装。他们中间,选择外出打工的人员日益增多,而且很多都不愿意再回到故乡安家立业。上述这些变化在无形中便会动摇民族文化保持和发展的基础,促使原生态的民族文化逐渐被冲淡乃至最终被同化。
  2 传统文化的低俗化
  文化旅游开发的直接目的是获取经济效益,因而具有极强的功利性。于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开发商对民族文化随意进行编造和拼凑,甚者干脆标新立异非本民族文化的内容,致使民族文化被任意歪曲和丑化。民族文化旅游的动机本应是通过了解和体验少数民族文化达到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目的。但总有一些游客把古老神秘的民族文化作为猎奇寻欢的对象,一味关注民族文化中那些落后、粗鄙、野蛮的元素。当前,小凉山的各旅游景区,由于缺乏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不乏开发商和导游为了增加经济收入而刻意迎合部分游客不健康的心理,在旅游项目的开发和景点的介绍上丑化当地彝族的宗教信仰或风俗习惯。这种行为极易导致民族传统文化的低俗化,在伤害了少数民族群众感情的同时,也助长了某些游客的放纵心理。民族传统文化的虚伪低俗,不仅意味着民族文化资源的流失,也意味着民族精神家园的失落。
  3 传统文化的失真
  少数民族普遍重视节庆活动,传统的民族节日庆典活动往往都是在特定时间、地点按照特定的内容和方式舉行的。很多节庆活动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逐渐被商品化,不再按照传统的规定和习俗举行,而是为了满足游客的观看欲望随时被搬上舞台。尽管这些节庆活动的形式依然保留着,其实质却已被浓缩而失真,抛弃了其传统的意义和价值。西部地区社会生产力低下,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因此,许多民族都有重农抑商的传统,随意出售商品会被看做是重利轻义的行为而为人们所不齿。时至今日,在商品经济和当地旅游业的带动下,过去以经商为耻的少数民族群众纷纷开始从事住宿、餐饮等商业活动。于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原本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习俗在兜售商品的吆喝声中日益淡化,不知不觉地发生了轻义重利的思想转变。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每个民族都有其族众共同珍视的价值取向,然而随着民族旅游业的发展,那些淳朴美好的文化价值观正在悄然失落。
  三、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开发策略
  对西部民族地区而言,仅仅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不够的,还需要对资源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估,制定出符合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的开发策略,这样才能够打造出富有民族文化内涵,顺应市场需求的旅游项目,才能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实现地区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开发模式
  目前,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无视地方文化资源特色,盲目跟风,一哄而上,导致旅游项目地设置大量雷同或重复。以节庆旅游开发为例,火把节是彝族最著名节日,于是小凉山彝区的各自治县争相围绕火把节做文章,而在具体规划时,又忽略了各自的文化特色和相互间的差异,一味地模仿抄袭,致使活动的程序和内容基本相同。游客前往不同县区游览和参加活动时,最大的感触就是大同小异,故而一时欢娱过后无法留下挥之不去的深刻印象。更重要的是,盲目地跟风模仿将会导致各民族地区在文化旅游开发中的激烈竞争和相互残杀,不但无法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而且不利于民族地区旅游业健康有序的发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环境各不相同,文化类型众多,即便是同一民族内部,文化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因而不可能采取统一的开发模式。事实证明,文化旅游开发应根据本民族自身所处的自然条件、人文环境以及民族文化的演变发展规律,本着凸显差异性与个性化的原则,既要突出本地区本民族各景区、景点的个性,又要弱化同类文化资源的共性。这样,才能制定出真正适合本地区本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合理模式。
  (二)注重精品,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西部各民族都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但限于人力、物力等条件的制约,短时期内很难一一开发。因此,应当选取最具地域色彩和民族标志的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广泛吸引力的精品项目,进而通过品牌效应以点带面,推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历史上,马边曾是南丝绸之路的重镇,其境内分布着大量不同时期的人文古迹。然而,对于尚处于贫困阶段的马边来说,并无力投入资金进行全面开发。马边的古迹中,明王寺最具人文价值,特别是寺内的11座彝族造型的悬托石佛,堪称世所罕见,独一无二。于是,当地政府集中力量开发明王寺景点,并围绕着寺内的彝族佛像打造了“明王寺彝族佛教文化节”,举办“彝族佛教历史文化展”,使明王寺与彝族佛教文化声名鹊起,随之又带动了以马边大佛为起点的“南丝绸之路佛教传播寻踪游”和连接马边境内大部分古迹的“茶马古道文化鉴赏游”,在促进了其他古迹景点开发的同时,也推动了整个地区文化旅游经济的大发展。基础设施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西部民族地区大多处于偏远地带,基础设施极其简陋。因此,必须尽快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而今,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小凉山彝区各自治县纷纷制定了各种优惠政策,采取政府投入与招商引资相结合的方式,逐年加大投入,不断完善交通、住宿、购物、娱乐、信息网络等设施的建设,大大提高了当地旅游环境的可进入性,推动了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三)更新观念,加大培养旅游人才的力度
  对于西部民族地区的文化旅游开发始终存在着不同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如何解决文化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方面。事实上,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与不同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吸收养分、扬弃糟粕、改造自我才形成的。因此,民族文化的保护并非使其与世隔绝,亦不能为了保证其原生态性而自我封闭。要更新观念,对民族文化资源采取开发与保护并举的措施。长期以来,贫穷与落后使得小凉山彝区缺乏专业的旅游人才。现如今,人才匮乏已然成为当地文化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地方政府与相关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大量培养具备组织、策划、公关、导游、营销等技能的专业人才,要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不断从外部引进各种有利于旅游经济发展的高端人才,与此同时,也要着力培养本地彝族文化的传承者成为优秀的旅游专业人才,从而达到人才结构的合理配置。
  (四)健全法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文化生态是文化产生、发展、传承的土壤,是使这种文化得以产生的重要因素。同时,旅游作为一种追求审美愉悦的文化活动,也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作为支撑。但是,任何过度开发都会使旅游资源枯竭,尤其是那些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一旦破坏就难以补救。当前,西部民族地区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浮躁、急功近利、唯利是图已成为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受此影响,在小凉山彝区的文化旅游开发中,忽略长远发展,为追求短期效应而肆意破坏生态环境与各种珍贵文化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仅仅依靠宣传和教育远不能抵制,应切实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以早日杜绝各种破坏性行为的重复发生。西部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是各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发展留下的宝贵财富,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大观园中的瑰宝,因此,要保证其健康的延续与演进,保护性开发本身就是在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之路。
  责编:胡政平;校对:木梓
其他文献
故障诊断是工业设备稳定、可靠和安全运行的关键。滚动轴承作为机械设备中重要的零部件,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精密机床和仪器仪表等领域。滚动轴承的损伤不仅会导致机械设备无法正常运转,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因此,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热点。在实际工业应用中,滚动轴承往往工作在变工况(变负载、变转速)环境下,一方面,基于信号处理的传统故障智能诊断方法,对先验知识和专家经验要求较高,无法满足变工况下
碳纤维具有密度小、质量轻、强度高、耐超高温、低温特性好等优点,又能与树脂、金属、陶瓷等基体形成碳纤维复合材料。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化工、航空航天、医疗器械、运动器材等领域。然而由于成型对象形状各异性,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特殊性,加工成型过程存在一定难度;同时自动化工艺相对落后,使其不能进行批量大规模生产,导致加工成型效率较低。目前,缠绕成型是碳纤维制品的主要工艺,然而传统的缠绕成型技术大
我国拥有全世界最高的塑料瓶回收率,塑料瓶分拣却严重依赖人工操作,智能化分拣系统研究是有效提高废旧塑料回收效率的关键所在。本文围绕废旧塑料瓶智能分拣中的分类、检测和识别几个关键任务开展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可见光相机和近红外光谱仪设计了多光谱综合智能识别分类系统,配合机械传送和气选装置,完成废旧塑料瓶成像、识别、分类全流程。首先根据分拣系统的识别需求,设计了塑料瓶可见光图
基于地面振动的地面入侵预警系统是近些年新出现的预警系统,主要通过振动传感器感应地面目标的活动,通过对采集的目标信号处理分析来确定的目标类型及位置,具有探测距离远、体积小、功耗小、抗干扰能力强,隐蔽性好等优点。但目前现有地面震动目标识别系统大多仅考虑单一地质,且设备未能兼顾大面积使用所需要的低成本、低功率的特性。因此研究设计了一款针对于野外复杂环境下的地面振动信号特征识别系统,在保证系统效能正常的情
一、引言  麦金农和肖(1973)认为发展中国家由于存在普遍的金融抑制,使得金融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此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将普惠金融理念(即: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企业和个人提供普遍地、有效地和全方位地金融服务)引人中国,并在近几年里不遗余力地推行和倡导普惠金融,整合民间资本,利用小额信贷实现普惠金融。2011年3月銀监会出台《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
期刊
农牧交错带地处生态环境和地域经济的一个重要分界线上,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该区脆弱型自然生态系统对自然資源供给的有限性与增长型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无法调适,严重制约了该地带自然生态
期刊
内容提要: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草场的生态功能具有涵养水源、固碳吐氧、水土保持等功能,这些生态功能的价值需要通过会计估算体现出来,而价值的实现则需要通过生态价值的补偿来实现。制约生态价值补偿的因素则是补偿的依据,一直以来都是按照草场的等级、面积来进行生态价值补偿。通过对甘南牧区草场生态价值的会计估算,得出草场生态价值的总价值,为生态價值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期刊
内容提要:在区域总体规划中,人口规模是决定城乡用地规模和基本建设规模的首要因素,正确预测区域人口规模,既是区域总体规划的目标,又是制定一系列具体技术指标与指导区域布局的依据。本文在综合考虑甘肃省成县人口发展的多种因素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运用年平均增长率法、逻辑斯蒂曲线(Logistic)模型、经济弹性系数法和劳动力需求法,对该区域2017、2027和2037年的总人口进行了预测率。
期刊
内容提要:文化与科技从对立走向融合是关系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二者究竟如何实现融合是问题之关键。本文在深入分析文化发展与科技创新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论述了甘肃省实现文化发展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并针对当前甘肃省文化与科技融合存在的现状问题,提出了促进甘肃省文化发展与科技创新融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科技创新;文化发展;融合;甘肃省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在甘肃等欠发达地区进行的西部大开发中,无论是各项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过去十年,还是强调“自我发展能力”的未来十年,人才是其最为关键的因素,并且由“二八”理论决定的少数核心人才对甘肃地区的持续发展更为重要。长期以来,由于核心人才自身具有極强的流动能力,因而其严重流失是甘肃等欠发达地区面临的严峻考验。一直以来,学术界对人才流失的研究大多是表象原因,如待遇、环境、工作发展等,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地域认同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