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教学案”的学习体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实验学功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合作学习的引导,深化自主学习的层面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自主学习 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 教学案 合作学习
题记:2l世纪的教育有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可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已经显得非常重要。自主学习的模式的实行,使教学变成一种充满智慧的挑战,为老师提供了拓展创新的平台,而只有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达到新课程的要求,为学生终身学习的发展奠定基础。
“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学习目标的要求和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认知和需要,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完成具体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载体,是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让学生自主学习,与现行的教学过程相比,应该说是一个巨大的变革。这种新型的学与教的关系,使学生学习重心前移,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它重视学生自已的充分阅读和自主体验,尊重学生自己的细致品味和用心理解,鼓励学生自己深入思考和大胆质疑,推崇学生自己投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尤为关键的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将会前置于教师的教学与指导之前,将会表现出更加具体化和多样化。这些问题和困惑一方面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进程,同时也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指导更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因而亦可以收到更加有效的教学效果。这种新型的学与教的关系与旧的教与学关系相比是倒置的,因此,要“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落到实处,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思想意识,确立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具有对自身认识和掌握客体的活动的自主支配权的观念,并且落实到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发起和主动推进的行动上。
“自主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实施,充分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并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下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些体会。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有了积极性才能事半功倍,这是教学中的普遍真理。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言尤其如此。在化学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就根本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一般而言,初中学生对新生事物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但是初中学生的意志品质还不够完善,要长久地保持兴趣,保持学习的积极性,需要教师的积极培养和细心呵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采用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及时全面的鼓励手段,在尊重学生个体选择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丰富多彩,充实有趣,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初中学生刚接触化学,对这门学科比较陌生,为了使学生对化学喜爱和全面的投入,需诱导学生入门,这就要从学生既熟悉又离奇的趣味实验,例“清水变牛奶”、“雨落红花开”、“黑面包实验”等入手,让学生产生兴趣,感到神奇,产生要学好化学的信心和决心。其实,在整个化学教学过程中并非都能使学生的情绪高涨,也难以始终保持好奇心。在分予、原子的教学,化学用语、化学计算等都有可能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情绪低落,为了防止这种现象,教师要设法改变教学手段,可用多媒体动画模拟或穿插一些趣味实验,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有了这些,更可高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创设情景正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创设情景,让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参与,借助操作启动思维,使学生转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实现自主探索性学习。另外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习的内驱力,它可以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被激活状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先“设疑”,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且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确定思维方式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物质的溶解性》中“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这一问题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在一定条件下,溶质是否可以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无限制地溶解呢?”随后让学生探究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对于问题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的答案,教师不是简单地直接给出,而是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去提出,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更贴近学生自身的思维实际,更能引发其自主学习。
3.“教学案”的学习体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案”是我校全体化学教师集体备课、共同智慧的结晶。教师应该重视发挥课本及“教学案”的功能,要教育学生学会读书。提倡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读书的好习惯,这样就迈出了主动学习的第一步。课前预习读书一般可以放在上课前进行,我校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把这一部分内容编写成“教学案”放在每节课的课前让学生自主完成,‘这样就能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在“教学案”上面,我们精心设计预习提纲,要求学生通读课本,了解课文的概况,理解课文的重点、琢磨课文的难点,自主构建学习内容的框架,遇到学习困难,可以进行生生交流,协作学习,若还有困难,可把问题写在“教学案”上的“提问与质疑”栏目处,以提醒自己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有意识、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自己不懂的问题,详细对比跟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如对《物质的溶解性》一课,我们的“教学案”设计如下 (部分):
一、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1.溶解度的概念:
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硝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88.0g”,表示:在_______时,______g硝酸钠溶解在_____g水中可以形成饱和溶液。由此可知,20"C时,该硝酸钠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_______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列出计算式及计算结果,下同)。“20℃时硫酸铜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0g”,表示:在——时,______g硫酸铜溶解在_____g水中可以形成饱和溶液。由此可知,20℃时,该硫酸铜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_______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通过这样的课前预习,可以使学生独立思考发现要探 究的新问题,明确新课知识中的疑点、难点、重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另外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及时进行检测,反馈自主学习的信息。在我们使用的“教学案”上都有“预习自评”这一栏目,通过预习检测来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和水平。例如:《物质的溶解性》一课,我们设计了如下的预习自评(部分):
1.下列生活现象中,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体逸出
B.喝下汽水感到有气体冲到鼻腔
c.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的泡沫溢如
D.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浮出水面
2.在1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为%,则此温度下的氯酸钾饱和溶液中,下列相互之间的质量比例关系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20
B.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2I
c.溶剂质量:溶质质量=19:1
D.溶液质量:溶剂质量-21:20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很正常,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学会独立地探索其根源,排除这些障碍。学生也正是在“寻根排障”的过程中,通过尝试错误,由已知到新知,进而获得正确的智力活动的方法。教师要正视学生的错误,勇于帮助学生剖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在他们获得正确结论的同时悟出科学的方法和规律。
5.发挥实验教学功能,培养学生的能力。著名科学家李政道说过:“实验教学怎样强调都不过分”。实验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会观察、会思维、会操作和训练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学习方式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师要提高认识,努力研究和加强实验教学,要把以实验为基础落实到实处,能用实验说明的问题决不搞纸上谈兵。例如:在学习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后,对于实验室制取氢气、二氧化碳等实验,可以设计成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主动探究药品的选择、实验装置的选择等;教师也可以适时引导探究性实验,如:初中化学学习完第七章后,可设计很多实验探究题,如;实验室制氢气能不能用侬盐酸?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盐酸反应制取的氢气纯不纯?如何净化氢气?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面的金属很多,为什么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实验室用盐酸和大理石反应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如何净化?有哪些方法来检验氯化钠和碳酸钠这两种白色固体等等。放开手,放开实验室让学生自主探究实验。鼓励学生从化学与生活、环保、健康、生产实践中寻找实验小课题,寻找实验代用品,开展课外小实验,或把一些习题改为实验或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实验等等。学生在亲自做实验的过程中开拓了视野,体现了学习的快乐,在快乐学习中探究知识和学习创新,同时培养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在研究的过程中建立良好团队精神,加强合作,鼓励竞争,为学生的多方面素质培养提供舞台。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态度、意志和品l质。促进科学探究学习方式的养成,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6.合作学习的引导,深化自主学习的层面。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要用自己的大脑思考,能够处理听到、看到的信息,然后才能交流,在此过程中能极大地激发学生个体学习的动机,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深化自主学习的层面。
我把《化学与环境》一课中“酸雨及空气污染的形成与防治”设计成一节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这堂课在学校网络教室进行。实施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合理分工,明确任务。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各组选出组长,各纽长领取任务。
本堂课一共设计了六个问题:
①酸雨是怎样形成的?②酸雨的危害有哪些?③目前酸雨的防治有哪些措施?④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有哪些?⑤大气污染的危害及由于大气污染所引起的重大事故举例?⑥大气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有哪些?
第二阶段:各组查阅资料,组内交流。各小组成员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存放在网络上各指定的文件夹内·然后有小组长组织组内成员交流,对各成员的发言进行整理、补充,小组达成共识。
第三阶段:随机抽取各小组的成员汇报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并回答其他小组同学提出的疑问。
这样处理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将教学目标转换成任务,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经历自主学习的全过程。通过这样的学习,使学生在更深层次上认识了所学内容,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调控能力、评价信息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都有积极的意义。
“思考着的又是幸福的”,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常常思考:如何让学生幸福地学,自己快乐地教。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逐步地实旖和体会着“自主学习”更有效、更高效的途径和方法。我将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和“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宗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进取、积极探索,使自主学习的鲜花在我们的化学课堂上开得更鲜艳、更灿烂。
[关键词]自主学习 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 教学案 合作学习
题记:2l世纪的教育有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可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已经显得非常重要。自主学习的模式的实行,使教学变成一种充满智慧的挑战,为老师提供了拓展创新的平台,而只有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达到新课程的要求,为学生终身学习的发展奠定基础。
“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学习目标的要求和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认知和需要,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完成具体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载体,是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让学生自主学习,与现行的教学过程相比,应该说是一个巨大的变革。这种新型的学与教的关系,使学生学习重心前移,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它重视学生自已的充分阅读和自主体验,尊重学生自己的细致品味和用心理解,鼓励学生自己深入思考和大胆质疑,推崇学生自己投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尤为关键的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将会前置于教师的教学与指导之前,将会表现出更加具体化和多样化。这些问题和困惑一方面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进程,同时也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指导更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因而亦可以收到更加有效的教学效果。这种新型的学与教的关系与旧的教与学关系相比是倒置的,因此,要“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落到实处,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思想意识,确立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具有对自身认识和掌握客体的活动的自主支配权的观念,并且落实到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发起和主动推进的行动上。
“自主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实施,充分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并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下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些体会。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有了积极性才能事半功倍,这是教学中的普遍真理。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言尤其如此。在化学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就根本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一般而言,初中学生对新生事物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但是初中学生的意志品质还不够完善,要长久地保持兴趣,保持学习的积极性,需要教师的积极培养和细心呵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采用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及时全面的鼓励手段,在尊重学生个体选择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丰富多彩,充实有趣,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初中学生刚接触化学,对这门学科比较陌生,为了使学生对化学喜爱和全面的投入,需诱导学生入门,这就要从学生既熟悉又离奇的趣味实验,例“清水变牛奶”、“雨落红花开”、“黑面包实验”等入手,让学生产生兴趣,感到神奇,产生要学好化学的信心和决心。其实,在整个化学教学过程中并非都能使学生的情绪高涨,也难以始终保持好奇心。在分予、原子的教学,化学用语、化学计算等都有可能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情绪低落,为了防止这种现象,教师要设法改变教学手段,可用多媒体动画模拟或穿插一些趣味实验,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有了这些,更可高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创设情景正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创设情景,让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参与,借助操作启动思维,使学生转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实现自主探索性学习。另外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习的内驱力,它可以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被激活状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先“设疑”,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且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确定思维方式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物质的溶解性》中“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这一问题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在一定条件下,溶质是否可以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无限制地溶解呢?”随后让学生探究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对于问题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的答案,教师不是简单地直接给出,而是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去提出,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更贴近学生自身的思维实际,更能引发其自主学习。
3.“教学案”的学习体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案”是我校全体化学教师集体备课、共同智慧的结晶。教师应该重视发挥课本及“教学案”的功能,要教育学生学会读书。提倡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读书的好习惯,这样就迈出了主动学习的第一步。课前预习读书一般可以放在上课前进行,我校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把这一部分内容编写成“教学案”放在每节课的课前让学生自主完成,‘这样就能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在“教学案”上面,我们精心设计预习提纲,要求学生通读课本,了解课文的概况,理解课文的重点、琢磨课文的难点,自主构建学习内容的框架,遇到学习困难,可以进行生生交流,协作学习,若还有困难,可把问题写在“教学案”上的“提问与质疑”栏目处,以提醒自己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有意识、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自己不懂的问题,详细对比跟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如对《物质的溶解性》一课,我们的“教学案”设计如下 (部分):
一、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1.溶解度的概念:
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硝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88.0g”,表示:在_______时,______g硝酸钠溶解在_____g水中可以形成饱和溶液。由此可知,20"C时,该硝酸钠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_______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列出计算式及计算结果,下同)。“20℃时硫酸铜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0g”,表示:在——时,______g硫酸铜溶解在_____g水中可以形成饱和溶液。由此可知,20℃时,该硫酸铜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_______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通过这样的课前预习,可以使学生独立思考发现要探 究的新问题,明确新课知识中的疑点、难点、重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另外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及时进行检测,反馈自主学习的信息。在我们使用的“教学案”上都有“预习自评”这一栏目,通过预习检测来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和水平。例如:《物质的溶解性》一课,我们设计了如下的预习自评(部分):
1.下列生活现象中,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体逸出
B.喝下汽水感到有气体冲到鼻腔
c.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的泡沫溢如
D.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浮出水面
2.在1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为%,则此温度下的氯酸钾饱和溶液中,下列相互之间的质量比例关系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20
B.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2I
c.溶剂质量:溶质质量=19:1
D.溶液质量:溶剂质量-21:20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很正常,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学会独立地探索其根源,排除这些障碍。学生也正是在“寻根排障”的过程中,通过尝试错误,由已知到新知,进而获得正确的智力活动的方法。教师要正视学生的错误,勇于帮助学生剖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在他们获得正确结论的同时悟出科学的方法和规律。
5.发挥实验教学功能,培养学生的能力。著名科学家李政道说过:“实验教学怎样强调都不过分”。实验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会观察、会思维、会操作和训练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学习方式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师要提高认识,努力研究和加强实验教学,要把以实验为基础落实到实处,能用实验说明的问题决不搞纸上谈兵。例如:在学习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后,对于实验室制取氢气、二氧化碳等实验,可以设计成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主动探究药品的选择、实验装置的选择等;教师也可以适时引导探究性实验,如:初中化学学习完第七章后,可设计很多实验探究题,如;实验室制氢气能不能用侬盐酸?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盐酸反应制取的氢气纯不纯?如何净化氢气?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面的金属很多,为什么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实验室用盐酸和大理石反应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如何净化?有哪些方法来检验氯化钠和碳酸钠这两种白色固体等等。放开手,放开实验室让学生自主探究实验。鼓励学生从化学与生活、环保、健康、生产实践中寻找实验小课题,寻找实验代用品,开展课外小实验,或把一些习题改为实验或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实验等等。学生在亲自做实验的过程中开拓了视野,体现了学习的快乐,在快乐学习中探究知识和学习创新,同时培养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在研究的过程中建立良好团队精神,加强合作,鼓励竞争,为学生的多方面素质培养提供舞台。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态度、意志和品l质。促进科学探究学习方式的养成,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6.合作学习的引导,深化自主学习的层面。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要用自己的大脑思考,能够处理听到、看到的信息,然后才能交流,在此过程中能极大地激发学生个体学习的动机,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深化自主学习的层面。
我把《化学与环境》一课中“酸雨及空气污染的形成与防治”设计成一节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这堂课在学校网络教室进行。实施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合理分工,明确任务。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各组选出组长,各纽长领取任务。
本堂课一共设计了六个问题:
①酸雨是怎样形成的?②酸雨的危害有哪些?③目前酸雨的防治有哪些措施?④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有哪些?⑤大气污染的危害及由于大气污染所引起的重大事故举例?⑥大气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有哪些?
第二阶段:各组查阅资料,组内交流。各小组成员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存放在网络上各指定的文件夹内·然后有小组长组织组内成员交流,对各成员的发言进行整理、补充,小组达成共识。
第三阶段:随机抽取各小组的成员汇报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并回答其他小组同学提出的疑问。
这样处理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将教学目标转换成任务,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经历自主学习的全过程。通过这样的学习,使学生在更深层次上认识了所学内容,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调控能力、评价信息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都有积极的意义。
“思考着的又是幸福的”,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常常思考:如何让学生幸福地学,自己快乐地教。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逐步地实旖和体会着“自主学习”更有效、更高效的途径和方法。我将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和“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宗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进取、积极探索,使自主学习的鲜花在我们的化学课堂上开得更鲜艳、更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