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华 越努力就越幸运

来源 :餐饮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liang3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餐饮业的发展史中,专业厨房几乎是男性一统天下,女厨师非常少见,这似乎已经是一个世界通例。而在中餐厨房,能够站在热灶前的女厨师少之又少,吴敬华可谓其中的佼佼者。她一生站在中餐厨房的第一线,酷爱烹饪事业,在各类大赛中载誉而归,曾出色完成了北京亚运会、七运会及世妇会的大型接待任务,先后获得北京特级大师、中国烹饪大师、中国药膳大师等荣誉。回首从1967年开始操持起炒勺这一行当以来的51载光阴,吴敬华将她所收获的这一切都归功于——越努力就越幸运。
  51载从厨路,努力才拥有运气
  “若回忆起吴敬华是如何与餐饮行业结缘,其中多少都存在一些机缘。1965年,初中毕业的吴敬华听从父亲的建议:“一个女孩子家,最好还是学一门技术。当会计挺好的。将来坐办公室算个账什么的,比较稳定。”报了北京市服务学校财会专业班进行学习。财会专业原本是三年学制,可是吴敬华却在刚刚入学的第四个月,接到通知——取消财会专业班,改为烹饪专业。何为“烹饪”?自己到底应该学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年仅15岁的吴敬华心里并不清楚,打听过后才知道烹饪班其实就是学做饭。而她身为家中同辈中人的老大,自小就经常给母亲帮厨,对烹饪很感兴趣,所以心想“当个厨子也不错”。从此,吴敬华就和灶台结了缘。
  回忆起最初的学厨生涯,吴敬华意犹未尽:“学厨子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儿,第一个基本功就是掂锅。操场上一人一口锅,里面盛上沙子,由少往多了盛,一锅一锅地掂。接着是练刀功,先从切软的开始,榨菜丝、鱿鱼丝、肉丝……后来土豆、胡萝卜……”在学习中,吴敬华总是班级里最努力的那个,每天总是早来晚走,比别人多干、干好,而且还特地准备了一个笔记本,把每天学到的东西都一一记录下来。渐渐的,吴敬华凭借这份努力认真,练就了一身扎实的基本功,这也让她在前往中山公园来今雨轩实习阶段,收获了师傅们的赞许与认可。所以,餐厅生意不忙的时候,师傅们就指点她炒个素菜,而其他实习生们却还都停留在盯灶眼的阶段。吴敬华也因此常收获食客们的好评。等到实习回来,学校组织实习表演,让8个班的学生选一个代表,大家一致推荐吴敬华。最后,老师打下手,吴敬华炒了四个菜,为这首批烹饪专业学生“长了回脸”。
  1967年吴敬华从北京服务学校烹饪系毕业,被就近分配到萃华楼饭庄工作。就这样吴敬华带着对烹饪事业的热爱,开始跟随萃华楼里老一辈的鲁菜大师学习鲁菜,正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女大厨,这一做就是23年。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对于吴敬华来说是一个幸运的机会。亚运会组委会要选一位女厨师长,提出几个条件:一是烹饪技师,二是党员,三是高级讲师。吴敬华符合所有条件,于是她顺理成章地被调到了五洲大酒店工作。之后,她不仅要管理十位男厨师长,还要负责亚运会的厨师培训。而最令吴敬华费脑筋的是制定亚运会期间每天的菜谱,要求半个月的时间,每天三顿饭,天天七八百人用餐,顿顿还不能重样。细算下来每餐38种,这一天就得120多个品种。为了制定好菜谱,吴敬华整整耗时三天三夜,中餐、西餐,四个菜系、各种冷热菜面,一应菜点想了个遍。等到亚运会真开了,吴敬华每天从5点半盯到晚上10点,一天就睡3个小时。虽然酒店给管理人员准备了休息室,但吴敬华和手下的兵在一起,晚上在餐厅地毯上铺上东西,凑合一宿。15天的工夫,吳敬华整整瘦了7斤,还落下个工作狂的外号。
  从“吴大厨”到“吴老师”
  退休后的吴敬华并未停止她的烹饪事业,并且又有了一个新身份——“吴老师”,外出讲课、带徒弟、推广新技术,又自筹资金办起北京东方烹坛文化发展中心,并出任总经理。熟悉吴敬华的人常会被她身上那股蓬勃向上,像年轻人一样的朝气感染。
  中心成立后,吴敬华将重心放在培训工作上,并聚集了京城许多知名的大厨担当授课任务,致力于培育发展新厨师。由于中心的老师讲课收费低、教得细、针对性强,深受企业和厨师的欢迎。吴老师说,由于自己是女大厨,更能体会到女厨师的艰辛,所以她特别希望自己能再亲自培养出几个出色女大厨。不仅如此,她还将中心作为京城女大厨的集合地,吸引众多志同道合的同仁为中国的烹饪事业积极地忙碌着。她们推广新技艺、新原料、新产品,培育新人,不断地发光发热。

其他文献
在这个城市中,总有些地方让你心心念。一杯酒,一顿暖心的饭菜,都会抚慰人心。即将迎来5周年的京雅堂,在屡获殊荣的主厨李冬的领航下,集结了从开业至现在的美味珍饈,自8月6日至8月31日,与您一起回味经典以及这5年间的变化与成长。  京雅堂进行创新,以餐厅最具经典的两道菜肴为灵感北京烤鸭和话梅小番茄。以醇香朗姆酒为基底的调酒,搭配曼奇诺陈酿红味美思酒、融入与烤鸭经典搭配的甜面酱,最后将制作烤鸭的樱桃木木
期刊
辞旧岁一元复始,迎新年万象更新!  沐浴着新时代改革开放的东风,我们又迈进了一个崭新的年轮,满怀喜悦,豪情万丈……  时间是伟大的见证者。40年前,1978年,我国餐饮业全年总收入54亿元;40年后,2018年,我国餐饮业全年总收入4万亿元,餐饮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改革开放40年的重要见证,是经济发展的符号,是餐饮创业者们开拓创新精神的写照。  40年来,改革开放的和煦春风,让中国餐饮迸发出
期刊
2017年底,杨秀龙挂帅俏江南OEO。杨秀龙是北京宴的董事长。以倡导“中国服务”著称。杨秀龙能否令风口浪尖上的俏江南重新赢得消费者信赖?品牌力是否能回到巅峰时代?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杨秀龙走马上任一年之后,在接受《餐饮世界》首席记者专访的时候。自信地表示:“俏江南经过自今年三月份以来的中国服务导入,已经初步形成‘舌尖上的美味+宴会私人订制+词牌文化’核心竞争力,目前已经在全国的俏江南店遍地开花,并
期刊
第三届世界厨师艺术节以“世界的味道”为主题,旨在为国际餐饮产业的合作搭建平台、促进餐饮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餐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提升中国餐饮品牌的国际影响力。西部马华集团设计的“(西部马华)丝路美食·智慧餐厅3.0”惊艳亮相第2展厅,通过展示新设备、新科技、新概念、新服务模式与餐饮业的融合,描绘了未来餐厅“智慧引流、创新驱动、健康美味、高效节能”的大趋势,为餐饮行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展览伊始
期刊
俄罗斯世界杯点燃啤酒的“热度”。(全球)每秒钟有5000万人在喝啤酒,仅德国人一年就能喝掉好几条河,绝大部分都是你非常熟悉的“工业拉格”——浅黄色、低度、平淡如水,年轻的荷尔蒙狂欢滥饮,并在醉后痛哭流涕。  然而真正让人沉醉的是“精酿啤酒”。西方有句俗语:“自然酿造葡萄酒,酿酒师酿造啤酒”。麦芽和啤酒花,一甜一苦,带来啤酒风味的两极,水质承载着酒体,其余全靠酿酒师的技艺。行业人士说:“啤酒理应是复
期刊
《舌尖上的中国3》中,王志强大师的面点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王志强在京城餐饮界,是备受尊敬的面点大师。他所受到的尊重,不仅是因他高超的技艺,更是包括他的厨德:对弟子悉心栽培,对事业孜孜以求。在推出的《星级面点——国宝级大师50余年匠心技艺》一书中,我们更能清晰地领略到王志强大师的匠心精神。  《星级面点——国宝级大师50余年匠人技艺》  作者:王志强  出版:中国纺织出版社  大董盛赞“老师傅,大师
期刊
2019年在祝福声中到来,2018年已成往日时光与我们挥手相别。中国新年的喜庆颜色红色,在异国的新年中带着童话的色彩。中餐海外发展越来越受关注,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在过去的2018年是如何服务餐饮人、2019年又将如何引领行业前行呢?《餐饮世界》杂志社对此进行了专访。  《餐饮世界》:为促进海外中餐业发展,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去年做了怎样的努力?  杨柳会长:世界中餐业联合会是推动中餐国际化发展的国际性社
期刊
近日,大羹不和,大道至简——中华传统文化与美食哲学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此次会议由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商务印书馆联合主办,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和《餐饮世界》杂志社共同承办,来自中央党校、国家广电总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食文化研究会、中国晚报协会、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单位的5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借由《中国美食哲学》这本书,共同探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
期刊
1970年出生的咖啡之翼董事长尹峰,被誉为咖啡业的“神仙姐姐”,不仅仅是因为她拥有清丽脱俗的高颜值,更是因为她前瞻性的商业眼光和不凡的商业头脑。新零售时代,尹峰引领麾下“咖啡之翼”品牌进行创新,“小小翼”街角店、“自由翼”城市智能咖啡机相应而生。  构建离你更近的好喝咖啡  如今咖啡向大众化发力,普适性越来越高。国际咖啡组织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全世界的咖啡出货量1亿1963万袋在中国。尹峰认
期刊
白兰作为一位典型的80后成都美女企业家,从业20年来一直专注餐饮行业,2013年1月独树一帜地打造包含“私厨理念”的籣锦(浣花溪店),从此在四川的餐饮界就烙下了籣锦的名字。2014年白兰加盟的“香港酒窝甜品”入住成都仁和春天光华店。2017年11月籣锦的第二家店,籣锦城南店正式起航。2017年12月,籣锦的第三家店,拉开序幕。  《餐饮世界》:希拉里在任美国国务卿时提出一个外交新词“巧实力”,意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