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庄子人生哲学的价值核心是“道”,其人生理想的生命旨归是“逍遥游”。二者互为表里且始终贯穿于《庄子>全书,并成为庄子思想理论体系之精神内核。
【关键词】庄子 逍遥游 生命情愫 天人合一
一、庄子《逍遥游》中的生命情愫
《逍遥游》篇置于全书之首,绝非偶然也不容忽视。马叙伦诗云:“胜义无疑第一禅,几人曾解笑前贤。开宗不了逍遥字,空读南华三十篇。”《逍遥游》的主旨通常都被认为是在阐述庄子的绝对自由思想精神。但也有认为是讲无为、无用的处事理念。那么《逍遥游》这所谓逍遥究竟作何解释?
“逍遥”之词所包含的自由自在之义,几乎无人提出异议,然而《离骚》有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屈原叙写心情痛苦不堪,此“逍遥”仍是彷徨、徘徊的意思。张衡也有《四愁诗》:“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此文中“逍遥”与下文“路远莫致倚惆怅”和“路远莫致倚踟蹰”中的“惆怅”、“踟蹰”对举,即是彷徨、徘徊、忧愁的情思。而在《庄子》一书中也有诸多佐证:“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这显示“逍遥”就是无为。由以上分析可见,“逍遥游”不是只讲精神自由翱翔、无拘无束,而是又讲无为、无用以处事。“逍遥”即无为、无用。“游”指处事、生活,“逍遥游”即无为以处事的佳境。
黑格尔说:“现实世界的人们不能得到的东西.只有在彼岸世界里才能成为抽象的现实。在这个抽象的世界里,个人不得不用抽象的方式,在他内心寻找现实中找不到的满足,他不得不逃避到思想的抽象中去,并把这种抽象当作实有的主体.这就是逃避到主体本身的内心自由中去。”而庄子描摹的“逍遥”境界是人类美好的精神家园。它恰与不幸的社会现实形成鲜明的比照。庄子一生愤世嫉俗,耻与媚世者为伍,羞于屈身抑志迎合统治者.又无法寄身于天外,唯有将理想寄托于心灵,让思绪在广阔无垠的至大之域自由漫游,以求得一种通达内心、无牵无挂、无拘无束的自由体态。因此,庄子的 “逍遥”的主体即思想遨游。“游于无人之野”,“游心于大道”。而“道”正是庄子“逍遥论”的根基。即唯有谋生在无为、无识的“道”中才能产生、发展、变化.才可获求摆脱世间尘垢纷扰的一片心灵净土,以维护人格尊严和自主独立,从而实现生命的自由逍遥境界。
二、庄子“逍遥游”境界的美感韵昧
说完了“逍遥”二字,再浅谈何谓“游”,中国古代美学的“游”可谓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孔子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陶潜诗云:“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嵇康诗云:“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而庄子则大谈特侃“逍遥游”,并以《逍遥游》中“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贯穿自己的全部思想。可见庄子之“游”乃是一种最高的自由精神的审美愉悦。而庄子之“游”又遍及《庄子》全书。《齐物论》:“游乎四海之外”;《养生主》:“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矣”;《人间世》:“乘物以游心”等。由此,庄子“游”说可谓文笔色彩斑斓、寓言生动离奇、内涵汪洋恣肆、语言不拘一格、魅力隽永悠远、想象深刻通达.并体征到后世的文艺创造和审美拓展。
庄子“无用之用”的价值观深深影响着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命观.即不以仕途显达论英雄,更不以清贫为耻。而儒家重在对个人私欲的超越,庄子则加上了对道德价值的超脱。从而使许多“普渡众生”的仁人志士能在失意时从中得到解脱和安抚。若济国救民的社会实践受挫.在无有功利价值、唯有审美价值的山水诗画中也一样可以安顿性灵.以成就艺术人生。虽然“人世”却不参与“世界的权利斗争”。也不在“无边的痛苦经验中挣扎生存”.而是跳脱出来,鸿飞冥冥,把人间百态、人生忧患点化成诗、像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苏东坡诗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等。庄子之“游”同样构建了道家文化的“自然无为”的审美观。
庄子的人生美学可谓观照着历代文人在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叹息中.唯有从庄子思想中寻求宁静超脱,从内在精神上保持自由独立的人格,并在作品中溶入一种心灵的淡泊致远,从而彰显着华夏文人独特的气质和风格。可以说,儒家的孔子主张积极“人世”.所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圣人”;孟子注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而庄子却倡导“游世”,提出了“安之若命”、“虚己游世”的生存准则。庄子境界旷达高远、无拘无束.既对现实社会保持清醒认识.又与之保持适当距离。如果说,儒家理想人格追崇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成仁”境界,那么庄子理想人格推崇的则是“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逍遥游”境界。
庄子追求的生命是自由、审美的人生。可以说。庄子是从生命的本原、自然的本性来思考人的本质、人格理想和人生的归宿,通过“体道”寻觅人生的真谛,即体道是追求理想人生的最佳途径,从而始终以“道”作为生命的最高理想和审美的最佳境界。
【参考文献】
[1]唐祖敏.庄子道与逍遥游审视[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8):16-17.
[2]崔大华.庄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68.
[3]方东美.生命理想与文化类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504.
[4]马叙伦庄子义证[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92.
[5]5 沈善增.还吾庄子[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188.
[6]陈鼓应.老庄新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30.
[7]束景南.论庄子哲学体系的骨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2.
[8]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367.
[9]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M].济南:齐鲁书社,1987:139.
[10]张玉能.美学要义[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92.
【关键词】庄子 逍遥游 生命情愫 天人合一
一、庄子《逍遥游》中的生命情愫
《逍遥游》篇置于全书之首,绝非偶然也不容忽视。马叙伦诗云:“胜义无疑第一禅,几人曾解笑前贤。开宗不了逍遥字,空读南华三十篇。”《逍遥游》的主旨通常都被认为是在阐述庄子的绝对自由思想精神。但也有认为是讲无为、无用的处事理念。那么《逍遥游》这所谓逍遥究竟作何解释?
“逍遥”之词所包含的自由自在之义,几乎无人提出异议,然而《离骚》有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屈原叙写心情痛苦不堪,此“逍遥”仍是彷徨、徘徊的意思。张衡也有《四愁诗》:“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此文中“逍遥”与下文“路远莫致倚惆怅”和“路远莫致倚踟蹰”中的“惆怅”、“踟蹰”对举,即是彷徨、徘徊、忧愁的情思。而在《庄子》一书中也有诸多佐证:“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这显示“逍遥”就是无为。由以上分析可见,“逍遥游”不是只讲精神自由翱翔、无拘无束,而是又讲无为、无用以处事。“逍遥”即无为、无用。“游”指处事、生活,“逍遥游”即无为以处事的佳境。
黑格尔说:“现实世界的人们不能得到的东西.只有在彼岸世界里才能成为抽象的现实。在这个抽象的世界里,个人不得不用抽象的方式,在他内心寻找现实中找不到的满足,他不得不逃避到思想的抽象中去,并把这种抽象当作实有的主体.这就是逃避到主体本身的内心自由中去。”而庄子描摹的“逍遥”境界是人类美好的精神家园。它恰与不幸的社会现实形成鲜明的比照。庄子一生愤世嫉俗,耻与媚世者为伍,羞于屈身抑志迎合统治者.又无法寄身于天外,唯有将理想寄托于心灵,让思绪在广阔无垠的至大之域自由漫游,以求得一种通达内心、无牵无挂、无拘无束的自由体态。因此,庄子的 “逍遥”的主体即思想遨游。“游于无人之野”,“游心于大道”。而“道”正是庄子“逍遥论”的根基。即唯有谋生在无为、无识的“道”中才能产生、发展、变化.才可获求摆脱世间尘垢纷扰的一片心灵净土,以维护人格尊严和自主独立,从而实现生命的自由逍遥境界。
二、庄子“逍遥游”境界的美感韵昧
说完了“逍遥”二字,再浅谈何谓“游”,中国古代美学的“游”可谓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孔子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陶潜诗云:“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嵇康诗云:“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而庄子则大谈特侃“逍遥游”,并以《逍遥游》中“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贯穿自己的全部思想。可见庄子之“游”乃是一种最高的自由精神的审美愉悦。而庄子之“游”又遍及《庄子》全书。《齐物论》:“游乎四海之外”;《养生主》:“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矣”;《人间世》:“乘物以游心”等。由此,庄子“游”说可谓文笔色彩斑斓、寓言生动离奇、内涵汪洋恣肆、语言不拘一格、魅力隽永悠远、想象深刻通达.并体征到后世的文艺创造和审美拓展。
庄子“无用之用”的价值观深深影响着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命观.即不以仕途显达论英雄,更不以清贫为耻。而儒家重在对个人私欲的超越,庄子则加上了对道德价值的超脱。从而使许多“普渡众生”的仁人志士能在失意时从中得到解脱和安抚。若济国救民的社会实践受挫.在无有功利价值、唯有审美价值的山水诗画中也一样可以安顿性灵.以成就艺术人生。虽然“人世”却不参与“世界的权利斗争”。也不在“无边的痛苦经验中挣扎生存”.而是跳脱出来,鸿飞冥冥,把人间百态、人生忧患点化成诗、像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苏东坡诗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等。庄子之“游”同样构建了道家文化的“自然无为”的审美观。
庄子的人生美学可谓观照着历代文人在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叹息中.唯有从庄子思想中寻求宁静超脱,从内在精神上保持自由独立的人格,并在作品中溶入一种心灵的淡泊致远,从而彰显着华夏文人独特的气质和风格。可以说,儒家的孔子主张积极“人世”.所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圣人”;孟子注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而庄子却倡导“游世”,提出了“安之若命”、“虚己游世”的生存准则。庄子境界旷达高远、无拘无束.既对现实社会保持清醒认识.又与之保持适当距离。如果说,儒家理想人格追崇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成仁”境界,那么庄子理想人格推崇的则是“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逍遥游”境界。
庄子追求的生命是自由、审美的人生。可以说。庄子是从生命的本原、自然的本性来思考人的本质、人格理想和人生的归宿,通过“体道”寻觅人生的真谛,即体道是追求理想人生的最佳途径,从而始终以“道”作为生命的最高理想和审美的最佳境界。
【参考文献】
[1]唐祖敏.庄子道与逍遥游审视[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8):16-17.
[2]崔大华.庄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68.
[3]方东美.生命理想与文化类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504.
[4]马叙伦庄子义证[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92.
[5]5 沈善增.还吾庄子[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188.
[6]陈鼓应.老庄新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30.
[7]束景南.论庄子哲学体系的骨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2.
[8]周锡山.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367.
[9]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M].济南:齐鲁书社,1987:139.
[10]张玉能.美学要义[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