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的咏叹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irboy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久闻金山吕巷有著名的民间习俗“哭歌”,包含了哭丧歌和哭嫁歌两种。近年又传来消息,“哭歌”已申遗成功,成为金山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未有机会真正听过“哭歌”,便更是希望有朝一日能亲自聆听一下这种亦歌亦哭的民间文化艺术。当一项民间习俗已然成为文化遗产,它的意义,已超乎实用性的功能,成为了一种可欣赏、可学习、可传播、可传承的文化。即便它的起源只是对死的恐惧,以及对生的留恋。
  很小的时候,被母亲带着去参加她外婆的葬礼。也就是说,去世的是我的太外婆,我把她叫“外太太”。“外太太”小脚,年轻时过的是体面的生活,家里有佣人,还有每天早上起床后专门的梳头娘姨。她去世的那一年,我大概四岁,照理不记事,可不知道为什么,我脑中,总有那场葬礼的记忆。
  墙门间的客堂深处,绸缎被面覆盖着一具薄瘦的躯体,依稀可见外太太的小脚顶起被面,闪光的缎面上有两个尖尖的隆起,好似兜头兜面地盖着两个华丽的粽子。我听见我的舅奶奶在哭她的婆婆,以歌唱的方式。绵长高亢的曲调,旋律时而哀伤、悲怆,时而抒情、悠扬。叙事性的哭词,我无法听懂全文,却能明白,那是一个个串联起来的旧故事,故事里有喜怒哀乐,有生离死别。一席哭唱罢了,有人端来底部描画着红金鱼绿水草的搪瓷面盆,盆里有热水和毛巾。舅奶奶擦洗过她哭肿的眼睛和泪痕斑斑的脸,从热腾腾的蒸气中抬起头来。一瞬间,我看见,那是一张满足且又骄傲的脸。
  如今回忆起来,那张并不年轻的脸,就像是一场大型综艺节目中的主持人的脸,写满了庄严、喜悦、责任感、胜券在握的自信,以及统筹周旋游刃有余的成功经验。是的,舅奶奶那张脸,以及她那一曲哭歌,使一场丧事具备了仪式感,传递的,也不再是简单的拒绝死亡的愿望,而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生命与世界之间种种爱与不爱的关系。
  求索“生”,惧怕“死”,这是一种本能,它属于任何生命体,包括动物、植物。
  异乎动物的是,人类追求“生”的目的,已超脱于“繁衍”的本能。甚而,追踪人类为何留恋“生”而惧怕“死”,更多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留恋的不是“生”,而是“生活”,是“爱”,是一个生命体与另外一个生命体,乃至很多很多生命体之间的“情感”。也就是说,人类追求的“生”,更应说,是“生的意义”。
  让我们来看看吕巷人民的一曲《清明上坟歌》:“暖洋洋春景百花开,鸟对对双飞林木间,红艳艳桃花已开绽,绿层层杨柳倒堤边。风飘飘几点清明雨,咿呀呀轻摇扫墓船,烟飞飞村野烧银帛,只听得娇滴滴声音哭半天,惨凄凄泪湿娇俏帕,夫啊你不该,撇奴奴独自到黄泉。苦凄凄孤子把谁人靠,忧戚戚愁肠百结谁知音,意茫茫欲再从人去,一心心抛不下旧家园,悲切切心酸肠欲断,哭哀哀跪在墓旁边。泪盈盈再敬三杯酒,急匆匆掩泪尚留恋,若要相逢在梦里边。”
  这一段哭词,充满了古老的《诗经》所具备的修辞手法“赋比兴”,甚可匹敌《汉乐府》中的挽歌《薤露》与《蒿里》:“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人死一去何时归。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
  任何时候,人们在为逝去的生命或情感哀哭的时候,总不忘把万物生灵拿来比拟人生,哭颂无常而又葱茏不息的生,哭诉必然而又无能为力的死。无论是金山吕巷的哭歌,还是中古时期的挽歌,都有着独特的悲哀情调和凄丽的美学风格。这既表达了以悲為美的美学观念,也是独具魅力的生存哲学的诗意显现。哭歌的真正价值,也就在于此了。
  生命总是敌不过自然,“逝去”,才是自然给予人类最终的归宿。
  如此追溯,让我想起罗曼·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中所写的那段话:“每个人都要轮到去登上千古长存的受难的高岗。每个人都要遇到千古不灭的痛苦,抱着没有希望的希望。每个人都要追随着抗拒过死,否认过死,而终于不得不死的人。”
  所有的生命所经历的,最终都是一场悲剧,因为,没有一段生命是永恒的。然而,这就是悲剧之美,美就美在———“逝去”。于是,人类学会了用哭歌的方式,发出向死而生的咏叹。是的,当人们面临“逝去”时,才最大地发现了存在的意义,一如,没有死亡的生,也就失去了生的意义。
其他文献
才到年底,各大高校中校园招聘的硝烟,便已越来越浓。此刻,来年即将毕业走上社会的应届生们,都不约而同地考虑同一个问题———找一份工作,谋一个职业。  从事一种职业,对于一个人来说,首先是谋生的手段。所以,我们常常将所从事的职业形象地说成是“饭碗”———靠它来吃饭,养活自己。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曾几何时,人们都想找一个“铁饭碗”,入职一个好的单位或部门,工作稳定,收入无忧。那些不稳定、收入堪忧的职业
期刊
唐肃宗李亨当太子的时候,生活朴素,行为正直。有一天,他陪着父皇唐玄宗一起进餐。餐桌上摆满了各种佳肴,其中有一盘唐玄宗最爱吃的羊腿,李亨就去割了一大块献给父皇。李亨割完羊肉后,见手上都是油脂,便顺手拿起一张面饼擦手。唐玄宗看后极不高兴,心想,桌子上明明放着手巾你不用,也太糟蹋粮食了,如此浪费,以后怎么治国安邦?他正要叱责,却见李亨擦完手,慢慢地把饼送到嘴边,有滋有味地把它吃掉了。原来李亨是怕油脂用毛
期刊
六十多了,心里头感触很多,特别是在过生日那天就想:人生苦短,怎么这么快就过去了?  到这个年纪,“年轻”是我们每个人都特别想听到的赞誉。我想跟年轻人说,我也想像你们一样——年轻。  但是,年龄不饶人。特别是我们人过六十,我们的父母已经上九十岁了。当他们在病床上,在急救的时候,我会想:我将来也会这樣。那一刻心里头有一丝的慌促。  但是年轻不仅仅指年纪,不只是讲生命的年岁。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颗年
期刊
学术不同于艺术,艺术有模仿的成分,可凭天赋而早成。学术则不可,不涉及学术、不知学问之深广———常常是埋头苦学一生,待学完悟透,支撑性命运转的血气也累散了,却无缘笔著。所以从古至今,学术错误一直没法避免。尤其是国学,比西学更难;难就难在除了读,还存在很多悟道的关卡———除了仰天俯察经验体认,还要在博临群“师”中参悟文字。所以一些脊髓性的字眼,若予以错释、偏释、狭释,于没有学术基础的人来说,可能会诱其
期刊
明朝曹臣编撰的《舌华录》中记录,有一天,汉武帝和东方朔游上林苑,汉武帝看见一棵不知名的树,便问是什么树。东方朔说树名叫“善哉”。汉武帝记住了。过了几年,再游上林苑时,汉武帝又问东方朔同一棵树的名字。东方朔说名叫“翟所”。汉武帝说被他骗了几年了,因为几年前他说的不是这个名字。东方朔回答说:大的叫“马”,小的叫“驹”;长成了的叫“鸡”,年幼时叫“雏”;大的叫“牛”,小的叫“犊”;人初生时叫“小儿”,年
期刊
大学生去偏远乡村当一段乡村教师,这叫“支教”。  本来是一件大好事,但是这几年也有人说,大学生支教的时间很短,给当地孩子展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结果反而让孩子受到精神刺激,往往事与愿违。  但是,最近我听说的一种支教方式就很好,大学生去偏远农村,就干一件事———给孩子做职业认知培养。  比如四川大凉山地区,太封闭落后了,当地孩子只知道三种职业,就是农民、开小卖部的和司机。  支教的大学生通过演小品的
期刊
围棋复盘指对局完毕后,双方随即复演棋的有关进程,以检讨某些招法的优劣得失或胜负关键。在职业比赛中,复盘通常是棋手惯例。一个人到了老年,回望自己一生的經历,分析、总结成败得失,也是一种人生“复盘”。这是对自我的交代,既可给后人留下经验教训,也有助于当事人对尚余岁月的把握。  2014年,邵燕祥在81岁时推出两本书,一是《人生败笔———一个灭顶者的挣扎实录》,作者说“回顾我走过的路,基本上是一条失败的
期刊
经常路过一处废旧物资回收站,那里是废品收集者每天汇总的地方。黄昏前最忙碌,三轮车、小货车、推车,一直到三三两两的老头老太拎着扛着,都往那儿送,换点钱。这地方脏乱差,不得不绕着走。旧房拆除了,地可能还没拍卖。也许是面积不大,开发商看不上,也许政府不着急,待价而沽。总之,就容留了这门生意;当然,也不能没有这门生意。  这里收的,是可资利用的废旧物资———纸箱板、木板材、废塑料、钢筋、旧家具、废旧电器,
期刊
一天,去公园玩耍,发现东南角的水池里游着两只美丽的天鹅,只见它们全身洁白,伸着长长的脖子,显得高贵而优雅。不少游人围在池子的四周,争先恐后地给它们投食、照相。  对于天鹅,我并不陌生,儿时在李商隐的《镜槛》中读到过:“镜槛芙蓉入,香台翡翠过。拨弦惊火凤,交扇拂天鹅。”还有安徒生的《丑小鸭》中也写到了天鹅。当然,令我印象最深的要数《史记·陈涉世家》中陈胜提到的一句话:“嗟乎,燕雀安知鸿鹄(古时对天鹅
期刊
最近有专家撰文指出,《兰亭集序》里别字甚多,共有六个,其中“览”误作“揽”出现两次,那就是七个。全文三百二十几个字,如果按六个别字算,其别字率是1.85%;如果按七个来算,则提高为2.16%云云。  结论是,王羲之老先生,到目前为止,毫无疑问地戴定“别字最多作者”的桂冠了。借用清朝的头衔,他算是写别字的“铁帽子王”。  这一顶沉重的大帽子建议缓戴。理由有两条:  首先是其中有些字情况特殊,例如那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