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吹气球》写话课教学实录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ampon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指导练吹,体验活动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玩吹气球的游戏。(板书:吹气球)
  师:每人从信封里拿一个气球。先摸一摸,什么感觉?看一看,什么颜色?什么样子?再用一两分钟的时间练习吹一吹,感受一下你吹气球时的动作。(板书:人物动作)
  师:你们吹得多带劲呀!你刚刚是怎么吹的?谁来说说你吹气球时的动作?(生答略)
  二、比赛吹球,仔细观察
  师:同学们,要想把吹气球的过程说得更具体、更精彩,还要再睁大眼睛,仔细观察。(出示观察要求:仔细观察吹气球时同学的动作、神态和气球颜色、形状的变化)下面,我们带着这样的要求,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到讲台前来吹给大家看。(师动作夸张些:搓,揉,深吸一口气,耸肩)准备好了吗?开始!(学生代表吹气球)
  师:好!停!请你们把气嘴儿捏紧了,举起你们吹好的气球,不要松开。
  师:你刚才仔细看了谁吹气球的过程?能告诉大家他是怎么吹的吗?气球又是怎样慢慢地变化的?
  生:开始吹气球了,同学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他先深吸一口气,连肩膀也耸起来了。随后,他捏紧气嘴,再把气嘴含在嘴里,使出全身力气用力吹,最后,终于把气球吹大了。
  师:说得好,其实同学们吹气球的样子各不相同。在说同学吹气球的动作、神态的同时,还可以加上气球颜色、形状的变化。
  生:开始吹气球了,×××先深吸一口气,耸起了肩膀,然后,捏紧气嘴,再把气嘴含在嘴里,瞪大了眼睛,鼓起了腮帮,憋足了劲,拼命吹。渐渐地,气球变大了,像一个圆葫芦,后来,气球变得更大了,仿佛是一个长手臂,最后,黄颜色也变得透明了,在阳光的照射下,好像还有两个小眼睛呢!
  师:谁来说说台下同学的表现?
  生:同学们看到他们奋力吹气球时,都不停地欢呼、喊着:“加油!加油!”
  三、练习写话,点拨拓展
  师:(指板书小结)刚才,同学们从动作、神态和气球的变化,把吹气球的过程说得很具体。现在拿出写话本,写一写吧!(生练写,师巡视,点拨)
  师:我们班的写话小能手真多啊!短短几分钟,小朋友们已经写了很多内容了。同学们从今天的这节写话课上,你学到了什么呢?
  生:要写好一段话,就要细致观察。生:还要多看书,积累丰富的词语。师:对,相信你们一定能写出精彩的吹气球场面,老师等着看呢!
  (作者单位:泰州市靖江外国语学校城南分校)
其他文献
继去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在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1]4号)》、今年2月颁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之后,最近,教育部又推出《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据悉,该《纲要》即将颁布,无疑,这是书法教育的又一次重装上阵。于是业界(包括书法、语文教育界)有人雀跃欢呼:书法教育的春天来了。不过,如同“315消费者日”“全球气候公约”,这是否也意味着,书法(写字)教育
期刊
要实现习作教学的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教师首先必须关注学生习作活动的过程,精心策划,想方设法让习作成为他们生活的需要。带着这样的思考,结合一次科学实验的习作教学,做了不同的活动策划。  【案例描述】  “记一次科学实验”是小学习作练习中常见的训练内容,要求是选择一次有趣的实验,可以是课堂上经历的,也可
期刊
在日常语文教学中,以课文整体为例子,进行针对性的写作篇章的训练,符合学生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的规律,它不但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而且可以使学生从中学到正确的思想方法和整体写作技巧。  一、模仿语言风格,整体迁移  语言是有风格的。语言风格的形成需要从模仿开始。如《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云雀的心愿》都属于说明文,但文章的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却截然不同。《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文的语言属
期刊
一、回忆学法,整体感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民间故事《牛郎织女》。故事我们读了不少,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读懂一个故事的?(板书:理顺序、知大意、品人物、明价值)今天我们还是用这样的方法读懂故事。  2.昨天我们读了课文,理清了故事的顺序,谁来说一说?(人牛情深、相知相爱、美满生活、隔河相望、鹊桥相会)  3.谁能根据故事的顺序,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4.现在,我们已理清了顺序,知道了故
期刊
笔者在一线教学,反思自我课堂教学,纵观他人课堂呈现,发现当下的语文课之所以令学生困倦,教学效率低下,在一定程度上跟教师的“舍不得”息息相关。  一、舍不得课文  教学一篇课文,从字词到句段到篇章,从作者到写法到拓展,从问到说到写,一一涉猎、无一漏网。教师之用心显而易见,然而是否真正为学生所需?课堂教学和做菜存在着逻辑形式上的共通之处:不同的菜肴,需要不同的做法。那么体裁不同、内容迥异的课文呢?语文
期刊
文学是什么?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我想起了2005年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的一次文学对话——北大附中的一位高二同学向在场的知名作家发出过的疑问。  当今社会,泛娱乐化大行其道。虽然也讲文化,但媒体给人的多是感官刺激,很多人都在娱乐与被娱乐中迷失了自我。  是的,我们为什么要强逼青少年去读鲁迅,我们为什么非要民众读张炜四百万字的《你在高原》,不读唐诗宋词又会如何?  一位作家说:对当下的文学,我是悲观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学古诗文教学的一般路径,即大体把握诗意——想象古诗文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下面结合教学案例,具体阐述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策略和方法。  一、大体把握诗意  “大体把握诗意”,必须对古诗文所描绘的生活景象有所了解。例如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由于唐代离现在已一千多年
期刊
尽管从汉字的构造与书写来说,书法教育对于汉语汉文化的习得以及良好素养的养成意义重大,但时至今天我们仍然需要通过强调来突显,换句话来说,书法教育在今天成了问题。如此重要的一个文化推动缘何就成了问题?制造这个问题的又是什么?面对这个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这都是可以大而化之的问题,但想要说清楚看明白却并非易事。  一、已经发生的历史:“作为完整世界的书法文化”的一去不复返  完整世界的书法文化大致是这样一
期刊
“文包诗”是苏教版小语教材中一种较为特殊的课文样式。前一阵子,有人曾对这类课文颇有微词,说这是苏教版编者自以为是的“创造”,而且认为,以文来包诗必然会冲淡了诗的味道。许多老师也因为从未接触过这种体裁的课文,教学中不知道诗是重点,亦或文是重点?面对种种误解与困惑,很有必要对这种类型课文的由来以及如何教学的若干问题,做一些较为深入的探讨。  先来说说这种体裁的由来。首先应该肯定,这种体裁样式绝不是苏教
期刊
亲近童诗,诵读童诗,可以使儿童的语言净化,情趣提升,阅读品位提高。笔者想从一堂诗教课来谈谈如何进行童诗创作的指导。  一、游戏中播下诗的种子  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可以适当地设计游戏让学生较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片段1】  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个对答游戏:我来问,你来答。什么虫儿空中飞?  生:蜻蜓。  师:请把句子说完整。  生:蜻蜓空中飞。  师:什么虫儿树上叫?  生:知了树上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