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评弹的历史”走向“历史的评弹”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danl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前裕后——一百个苏州评弹人的口述历史》是以上海师范大学唐力行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评弹历史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是“评弹与江南社会”研究丛书的最新力作。
  这是一项浩大的抢救性文化工程。全书分为两卷,上卷是“评弹与江南社会”系列讲座,下卷是口述访谈录。自2012年至2017年的6年间,在唐力行教授的主持下,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苏州评弹文化研究中心通过“请进来”的方式,先后邀请了50位评弹人进校园开设讲座,讲述自己的故事。系列讲座持续时间之长,受邀评弹人士之广泛、多元,无论在高校历史上还是在艺术界都是前所未有的。与此同时,团队研究人员还通过“走出去”的方式,走码头、进社区,访谈了50余位评弹人。100多位受邀者不仅有体制内的著名演员,也有坚持“走码头”的个体艺人,既有资深的评弹理论家、行业管理者、书目创作者,也有书场经营者、票友、听客。虽然100位口述者的身份、经历、立场各不相同,但是唐教授带领他的17位博士、6位硕士坚持观察者的客观立场,通过系统、科学的方式记录下他们的真实想法与不同见解,旨在让后人看到一个真实、变迁的时代。
  面对这部160万字的巨著,我们感到其价值已经超越了“评弹的历史”,而走向“历史的评弹”。正如唐力行教授所说:“我们不过是借苏州评弹这门艺术传承的变迁,来认识这个时代”“更加深刻地思考艺术传承与整个社会文化氛围之间的关系。” 具体说来,这部书的出版至少具有以下三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是开拓评弹研究的资料来源,完善了苏州评弹研究的学术体系。资料是开展学术研究的基石。苏州评弹是民间艺术,资料向来匮乏。但是,评弹又是幸运的。周良等老一辈研究者,从学术起点上就重视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出版。近年来,唐力行学术团队在前辈基础上开拓前行,从文献梳理和口述记录两方面着手,双管齐下,整理出数百万字的评弹新资料。前者是2018年出版的三卷本《中国苏州评弹社会史料集成》, 360万字,在评弹界乃至曲艺界引起了热烈反响;后者就是这部《光前裕后——一百个苏州评弹人的口述历史》。评弹口述历史整理工作虽然不是唐力行教授的首创,但是弄出这样规模庞大而又严谨规范的系统,唐教授是当之无愧第一人。在唐力行的评弹传承观中,有“大传承”与“小传承”之分,“小传承”是指评弹艺人传艺和学艺的方式和过程,而“大传承”则是指整个评弹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是包括评弹四要素(艺人、书目、书场、听众)在内的整体传承。因而,唐力行团队所作的口述历史整理工作,既着眼于“小传承”,更关注“大传承”。从系列讲座与口述访谈的整体策划和运作模式中,就体现出评弹口述历史整理工作的转型与超越。评弹口述历史材料不再局限于评弹老艺人的回忆录或谈艺录(旧有口述中不乏涉及社会历史信息,但它是静态的、零散的,或作为时代背景出现的),而是囊括不同年龄段、不同艺术层次的评弹演员的口述记录,更有评弹艺术管理的经验与反思、评弹作者的创作心路以及国内外高校、研究院团及其他机构的研究者围绕评弹展开的思考与探索。从整体上看,一百个苏州评弹人口述历史:由谈艺述往转向文化史、社会史口述;由老艺人单一群体的回忆转向各类评弹人的专题口述;由片段的、零散的口述转向系统、专业的口述;由传统记述方式转向学术化的科学记录——拓展了评弹研究空间,为反思评弹、重构评弹提供了宝贵资料。可以预见,这批口述资料的出版不仅开拓了评弹研究的新领域,也将有助于构建更加丰富完善的评弹学术体系。
  二是呈现当前评弹的多元生态,指明了评弹未来该走的正路。这部口述历史不是三五个演员在讲,也不是一两个专家在讲,而是一百多评弹人在一部书中同时发声。这一百多人既包括评弹艺人、学者、作家,也包括以前我们不大重视的个体演员、业余票友、书场经理等,他们从各自的视角、经历、认识出发,讲述了自己心目中的苏州评弹和江南社会。立场不同、观点各异,声音难免杂乱,甚至有些喧哗。但是,这些杂乱的声音恰恰客观反映了当前苏州评弹生存发展的现状,展现了处于江南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评弹文化生态。从历史学角度重构苏州评弹,势必涉及到历史与艺术的关系问题。我认为历史研究应该是包容和超越艺术研究的。这意味着历史学研究既要关注艺术发展本身,更要关注艺术生存发展的周边因素,比如探讨艺术与团体、艺术与市场、艺术与政治、艺术与社会等诸多关系。这些口述历史文本为我们重新认识评弹提供了坚实支撑。苏州评弹团原副团长尤志明的《评弹演出市场回眸与展望》清晰分析了苏州书场发展历程与现状,精准指出公益书场、社区书场对评弹发展的“双刃剑”效应。范林元的《上海文艺演出市场及评弹现状》、李庆福的《新中国成立后评弹界的改书改人改制》等讲述有很高价值。彭本乐的《中篇评弹六十年》直击“政治挂帅”年代文学作品的生产创作机制,其中对《大脚皇后》与《龙江颂》的互文性分析极具说服力。他对上海书场的调查报告以散点透视笔法实录书场众生态,信息量丰富,充满历史感,是一幅江南书场的浮世绘,也还原了评弹作为一门市井艺术的原生形態。实在有太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开展争鸣。在这部著作的扉页上,有一个意味深长的设计,一条奔腾不息的时间长河,其中每一朵水花,就是每一个苏州评弹人的照片,他们从历史的深处而来,蜿蜒曲折,汩汩不断,又向未来流去。头像的排列虽然是无规则的,但是这条长河的主航道却是清晰的。关心评弹的人们,只要静下心来细细领会,经过像陈云同志所提倡的“交换比较反复”的思考过程,就一定会从百人口述的“众声喧哗”中,在多元碰撞的观点交锋、理念互动中,找到某些规律,找到评弹艺术应该走的正路。
  三是秉持终极思考的高度自觉,提升了评弹传承的的理论境界。唐教授是一位具有理论自觉的历史学家,我特别钦佩他在这部著作的序言中提出的“苏州评弹三个终极问题”,即“苏州评弹是谁?苏州评弹从哪里来?苏州评弹往哪里去?”他以这三个问题统摄全局,提炼了百人口述历史的学术价值。百人口述历史则从不同角度对“三个终极问题”作出了解答。比如对于“苏州评弹是什么”的问题,从百人口述中我们大致可以归纳出:以苏州方言为主要表演特色、以说表为核心表演技巧、以长篇为主要存在形式和生存方式等特征。金丽生就指出“我们(评弹)就是一人多角,‘跳进跳出’,这是我们的特点……我们可以借鉴、运用戏曲的表演方式,……但和戏曲的表演是完全不同的。”他还在访谈中进一步阐释这一观点“评弹塑造角色追求一种神似,当然也要靠一点简单的动作来表演,没有各式服装、化妆来帮衬你,却要让听众觉得你很像……”这些观点与认识应该是评弹界的主流。又如,对于“苏州评弹往哪里去?”的问题,从各人的口述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感到对评弹危机的忧思,主要有对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认识不清、正常市场环境缺失、评弹长篇书目弱化、评弹教育仍需改进、评弹管理体制存在掣肘等问题。推而广之,一切戏剧、曲艺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样态,都存在着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迪,找到研究的路径。当然,“终极问题”目前还没有找到终极的答案,评弹艺术何去何从?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需要我们不断提问、不断解答。但是,有一点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是保护评弹艺术、振兴传统文化,离不开我们不断地去做具体而细致的工作,离不开我们不断地“辨其源、正其流、培其根、守其魂”。
  这是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众声对话,其意义已经超越苏州评弹,为思考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命运提供了丰富借鉴。
  (潘讯:中共苏州市委研究室综合研究处处长、江苏省曲协理论研究艺术传承委员会主任;陆军: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国曲协评弹艺术委员会原主任)(责任编辑/马瑜)
其他文献
近段时间,一位青年相声演员的“荧光棒相声”成为热议的文化现象。它之所以会有如此多的争论,看似流行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实则触及了曲艺发展路线的敏感神经。在笔者看来,这也是在强势的大众文化背景下,曲艺发展所面临的大众文化与小众文化分化问题的集中显现。就此,浅析三点。  一、大众和小众的分化,是曲艺发展的必经之路  曾听闻,有一次上海某老牌剧院上演商业舞台剧,排队购票者甚多,门庭若市,一位老者经过轻叹
期刊
如果一人魅力十足且堪为人表,那大抵会得到一句“气场强大”的赞誉。照此而论,凌宗魁老先生的气场可谓十足。我这个曾经懵懂地在曲艺圈10环以外徘徊的贵州晚辈,也被这位重庆籍的谐剧表演艺术家所影响。只是这气场散发出来的不是让人“虎躯一震”的霸王之气,而是老先生平易近人的风度和因经年浸淫于谐剧艺术而自然散发出的艺术芬芳。  一、台下的仰望  我初见老先生是在2014年11月间,其时我正在重庆参加中国曲协举办
期刊
长沙弹词,又称“长沙道情”,主要流传于以长沙为中心的湘潭、益阳等湘中地区,属于中国传统说唱曲种。长沙弹词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宝贵产物,是湖湘人民珍贵的血脉符号,是最具长沙文化风格的说唱艺術,然而在文化多元发展的当代社会,其传承现状却堪忧。对这种将要绝迹的传统民间说唱艺术进行抢救和保护,让它在新时代的发展中能重焕光彩,理论研究(论文)和实际操作(弹词学习和演出)的并行尤为重要。本文就长沙弹词本体特点、生
期刊
广东省曲协开展新春走基层惠民演出  1月16日,广东省曲协、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方生活广播联合开展“广东红色文化轻骑兵曲艺小分队新春走基层惠民演出”,首次演出在广州市荔湾区永庆坊举行。全球微粤曲大赛的优秀选手进社区、上街头,以演唱粤曲经典的形式为当地群众和外地游客送上新春祝福。本次活动是广东省曲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广大
期刊
现在说起偶像,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不是樓观寺庙中的泥塑石雕,也不是以功业闻名的前辈长者,而是一张张颜值在线的脸,以及镌刻在脸上的一个个光彩夺目的名字。在今天这样一个有相当消费倾向的社会里,偶像似乎都集中在了流行娱乐圈中。但切不可认为这个圈子狭隘,在消费观念的影响下,有娱乐资质者都有成为偶像的可能。从这个角度而言,偶像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跳出“实力派”与“偶像派”的简单二元划分,混同进化为“职业偶像”
期刊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期没有任何旁观者,即使不能参与一线斗争,文艺仍然有独特的担当与使命。从现实作用来说,好作品能有效提振群众士气;从历史维度说,好作品能有效记录这段抗“疫”史,为中华民族的前进与发展提供有益的精神滋养,并警醒后人切勿重蹈覆辙。而曲艺作为文艺的“轻骑兵”,更应在抗击新冠肺炎过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面对疫情,曲艺创作要秉持现实主义下的整体观  现实主义是曲艺创作的根本遵循,在面对重大事件时
期刊
2019年5月,由盐城市文化馆、盐都区群艺馆创作的数来宝《爱我你就抱抱我》在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第十八届群星奖。观众和专家认为,《爱我你就抱抱我》的取材紧贴现实生活,深刻反映了当下父母之爱、家庭之爱在未成年人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是一个关注社会现实、反映儿童心声的好作品。一、在生活中发现素材  现实主义是曲艺创演的重要遵循,也是曲艺紧跟时代,为生活说唱,为真情发声的重要保证。从2016
期刊
一、词牌金曲,今又重现  20世纪60年代初,由上海评弹团赵开生谱曲、余红仙演唱的《蝶恋花·答李淑一》风靡一时。以吴侬软语和弦索乐器为基调、由雄伟壮丽的交响乐为烘托的女声评弹唱腔,声震华夏,响彻云霄。“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传遍长城内外,风靡大江南北,人人得歌而吟之。虽经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风云,然其曲迄今风采依旧,不但成为苏州评弹中的经典精品,而且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的别样奇葩。  然自
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举国上下无不为之牵动。文艺工作者也积极行动起来,投身于文艺战“疫”的战斗中。广大曲艺人创作出了相当数量的战“疫”作品,用实际行动生动展现出了曲艺“文艺轻骑兵”的特质。一、在场——文艺战“疫”中的创作要求  疫情开始后,各地抗击新冠肺炎的创作热情十分高涨,不论是体制内曲艺工作者,还是新文艺群体成员,乃至普通市民均有作品问世。这些作品或颂扬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或称赞基层疫情防控
期刊
我已经七十岁了,  按说早已过了爱哭的年龄。  搞笑是我们的职业,  我给大伙儿说了五十年的相声。  我的自传也取名叫《笑面人生》,  每一场演出,都能听到观众发出的笑声,  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  可是这个春节,我笑不出来,  我的心,被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的阴云在瞬间包裹密封。  热爱走动的人们,  被突如其来的疫情逼进了自家的窝洞。  感染的人数日渐增多,  封城、封路的消息不时地跃上荧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