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小小说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8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远山如黛,近水清浅。
  一条玉带似的小河从远处迤逦而来,缓缓绕村而去。河不知名,村却是有名字的,叫月亮湾。人们干脆也把河叫作月亮河了。年年岁岁,水涨水落,月亮河的水如同乳汁一样,滋养着这里的人们。
  河边,常闻朗朗的读书声。读书声,是从河边的学校传出来的。
  辛苦劳作的村民们路过河边,有时会立住锄头,侧耳聆听,仔细分辨着自家孩子的声音,目光出神地望着远去的河水,而后感觉浑身上下有了使不完的劲儿。
  学校不大,只有10多个学生,一名老师,这老师姓曹。学校建在村外,和村子隔着一弯河水。
  每天上学放学,学生们提着鞋子,相互拽住衣服,由曹老师在前面引导着,蹚水过河。胆小的和年龄小的学生,就需要曹老师弯下腰去,一个接一个背起来,稳稳地送到对岸。
  每天中午,曹老师还要给孩子们做中午饭。饭菜很简单,就是煮玉米糊糊,加上自己种的青菜,馍馍是孩子们从自家带来的。但孩子们依然吃得香甜,说曹老师做的饭菜比家里的好吃。
  每每聽到这些话,曹老师都会舒心地一笑,原本冲着山外发呆的那张略显枯皱的脸,一点点地舒展开来。而后,曹老师又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目光重新沉稳锐利起来,整个人又打起了精神。
  晚上,曹老师就住在学校,备课或者批改作业。有时候,还会艰难地写请调报告──报告总是写了撕,撕了又写,鲜有寄出去的。一年又一年,曹老师没能走出大山。
  曹老师来的时候,他留在县城里跟妻子一起生活的孩子还在上幼儿园,而今孩子初中毕业上师范了。
  孩子小的时候,曹老师的妻子会时不时带着孩子来看他。
  曹老师的孩子渐渐长大了,高高瘦瘦的,那清澈而略带忧郁的眼神,让村民们觉得,简直就是曹老师的翻版。孩子来时,曹老师也会带孩子到河边玩耍,捉小鱼,摸螃蟹,或是挽起裤腿打水仗。
  每次来,孩子都玩得不亦乐乎,走的时候哭天抹泪的,非要曹老师的妻子硬拖着他走上一阵才能消停。
  每次送走他们,曹老师的心情都会烦闷几天。
  这段时间,善于察言观色的学生们是断不敢惹事的。连平时最调皮的几个学生,背书的声音也会格外响亮,而且故意一本正经地把头深深埋在书里,也不管是不是把书拿颠倒了。
  这情景倒惹得曹老师眼睛潮潮的。曹老师背转身去,装作小飞虫迷了眼,一抹,手心里就有泪。
  这时,不知哪个调皮猴会悄悄在他手里塞一张粗糙的草纸。
  曹老师不好意思起来,用力地擦着手,擦着擦着,自己先笑了。
  学生们这才都嘘一口气,如释重负般地也笑起来,不过,笑起来的样子倒比哭还要难看。
  后来,曹老师的妻子和孩子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来过了。
  接连的暑假和寒假,曹老师也只是短暂地离开几天就会回来,大多数时都是孤单一人在学校里度过。夜晚,村里的那些调皮猴出门撒尿,听见校那边常常会在半夜里传来莫名其妙的呜咽声,那声音和着哗哗的流水声,在沉静的暗夜里听起来格外悲伤,空气中似乎也弥漫着某种令人不安的疼痛。
  渐渐地,有细心的村民发现,曹老师开始有了白发,背也显得驼了。
  这年入夏,水大。背学生过河的时候,曹老师不小心跌了一跤,他赶紧两手抱住学生。
  过了河,曹老师才发现自己的膝盖流血了。他只是按照村里的惯常做法,自己采了些草药,放在嘴里使劲儿嚼了嚼,覆盖在了膝盖上。
  但伤口长好了,腿还是疼得受不了。无奈,只得到城里的医院检查,竟是骨癌。
  以前教过的学生,无论走出村庄的,还是留在村里的,一起捐钱要给曹老师治病。但曹老师不久就去了,那笔钱,一分未动。曾老师留下话,用这笔钱,在月亮河上修一座小桥。
  曹老师不在了,学生们也再也不用蹚水过河了。
  曹老师的儿子师范毕业背着行李来学校报到的时候,看到孩子们依然会相互牵着衣服,站在那座拱形的小石桥上整齐地喊:“曹老师,我们过河了……”然后,一脸庄重地从桥上走过。
  恰是一场雨过后,空中现出一道美丽的彩虹。
  在小曹老师的眼里,那道彩虹,和眼前这座桥,都是父亲弯驼的身影。
其他文献
有很多天了,一到晚上隔壁就传来一首首“小夜曲。”尤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那声音格外地清晰。  这不:  我念诗给你听!女人的声音。  好,男人答。  四月的天,如一首清朗的小诗……女人朗诵。  四月天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也是春宵一刻值……男人说。  女人银铃般的笑声便似莺声燕语,荡漾起伏。  这老板房实在不隔音,我又是半宿没睡。好不容易挨到天亮,刚出门儿,见几个早起的妇女聚在一堆儿,朝隔壁家的窗口戳
期刊
我上高中时,学校与日本一所中学建立了友好学校关系。  每位同学被分配到一位日本中学生做笔友,信件里是一封带照片的自我介绍信。  我的笔友是一位长相甜美的女生。她写得一手漂亮的花写体英文,必是经过修炼的。我们相聊甚欢,她会告诉我他们学校发生的趣事,而我会回应一些类似的趣事。当年,一封信辗转到学校,起码要近一个月,等待她的信让我心焦至极,拿到她的信时,我会在反复摩挲中读上好多遍。  终于有一天,学校通
期刊
老渔是穷得叮当响的老渔,他只有一个院子和一壶酒。  院子是长满青草的院子,酒是浓香四溢的庄子道酒。穷人喝好酒,那叫穷讲究,代价是一月才吃得一回酒。  老渔讲究吃什么酒,却不讲究怎么吃酒,搬张竹椅,院里一放一坐,一根脆生生的萝卜就能下一壶酒。萝卜辣甜,酒劲爽,每一口都经得住在口中来回盘转。酒香就慢慢飘满整个院子,惹得草丛里的花斑长虫,顶着太阳朝老渔吐信子。  老渔喊,老伙计,又馋了吧?  这时,云在
期刊
日本人预谋在盐河口抢滩登陆时,驻扎在苏北的新四军,即栗裕的一个独立纵队,迅速集结于盐河两岸,他们一边挖工事、修地堡,占据有利地形;一边在周边几个村镇征集新兵,补充兵源。  五爷,就是那时候应征入伍的。  全国解放后,我父亲从电影中看到有“火线当兵,火线入党”的情景后,经常跟我们晚辈们说:“你五爷,就是火线当兵,火线入党的。”  事实,正是如此。  五爷当兵那会儿,日本兵的铁甲舰,已经陆续停靠到前三
期刊
驾!驾!驾!  三匹枣红马奋蹄狂奔,身后卷起滚滚烟尘。  马蹄声疾。草籽的心更急。  自打杨平安带领的抗联小分队住进羊嘎啦村,草籽就一心想加入抗联,可杨平安不同意。草籽刚满十五岁,杨平安让草籽帮忙做宣传工作。  接到通知,要到庆安火车站去接同志,可戰士们都不会赶大车。  杨平安犯了难。  “我去!”草籽自告奋勇。  “你个女娃,行吗?”  “咋不行?”  草籽气呼呼地拿来马鞭,一抽,一抡,随后手腕
期刊
秀才娘子的名字叫榆钱儿,原来是涞阳城一大户人家的丫鬟。榆钱儿长得娇小,眉眼是眉眼身段是身段。老爷的眼睛就老往她身上瞄,太太觉得这丫头不能再留了,便把榆钱儿嫁给了秀才。  秀才是太太远房侄子。秀才曾婚配,但媳妇三年前死了,榆钱儿过去,算续弦。  秀才家穷,原来的娘子跟了他10年,捧了8年药罐子,就把一个小康之家“捧”成了家徒四壁。  榆钱儿却不嫌秀才穷,反而感觉到了一种骄傲,秀才,和“功名”搭着边呢
期刊
张大躬身子,冲着草屋抖抖地喊,胡先生在家没?  张大手里拎着一把韭菜,韭菜用润湿的稻草扎着。在东北,讲究吃头刀韭菜。开春儿的时候,经过一冬的孕育升华,韭菜吸纳土地精华,别有清香自然的味道,无论是下锅炒抑或包饺子,都有一种仪式感。  张大听见胡先生的声音,推开吱嘎作响的木门,小心地踏进门槛,一时间不知所措。屋里有三五个荷枪伪军,胡先生站在书案前,对面是伪军大队长。胡先生提着蘸饱墨汁的狼毫,似乎正在酝
期刊
题记:青田石的一种,黄色,有千奇百怪的木纹形状。  金海陵王聽文臣给他讲过一首词后,才知道南方有个汴州,那里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有杨柳岸晓风残月。更具诱惑的是,有嫦娥一般妖娆的美女,这些美女一律明眸皓齿,腰肢如柳枝一样婀娜多姿。他瞥一眼身边黑铁一般的山丘和黑铁一般的女人,便挥舞狼牙棒南下了。狼牙棒所指之处,一切化为齑粉。  他闯入一座寺院,身穿缁衣的小沙弥双手合十接见了他。在这之前,小沙弥正在抄
期刊
我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从小我就想过荣华富贵的生活。  16岁那年,媒婆带着一个小伙子走进了我的家,他就是我未来的夫君。后来我才知道他叫梅青。  结婚的日子定在开春。  我长长叹了一口气,小伙子家境非常一般,看来荣华富贵的生活只是我生活中的一个梦。  阳光灿烂地洒满山谷,青草开始泛绿,但我的心却非常烦躁。  一伙官兵冲进了山村,山村被他们掀翻,他们是来为皇宫挑选宫女的。  我被他们相中,押上了他们的
期刊
她知道他们一直在较着劲。她知道他们的名字,叫粟,叫锦。  她在梨园里见过粟,在斑竹林里见过粟,在老君山和观音寺里见过粟。他们从未打过招呼,她只知他种田,英俊,有父亲留下的十里梨园。她经过他的梨园,见他站在似雪的花海之中,她的心即刻柔软,如同梨花织就的云絮。又飞出蜂,飞出蝶,哪怕她离开梨园,蜂和蝶也在,每天绕着她翩翩起舞,让她快乐并且不安。  她也在梨园里见过锦,在斑竹林里见过锦,在纯阳观和观音寺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