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思维导图是一种利用图像式来表达思维的思考辅助工具,其主要功能就是抓住关键信息,梳理信息的逻辑架构。本文旨在探索思维导图的特点,使教师理解它的重要使用;列举思维导图绘制的模式,使之适用于不同的英语阅读材料;形成思维导图使用的方法,使之能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发挥恰当作用。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小学英语阅读
思维导图以图文并重的方式再现故事的发展脉络和关键词,将不同信息分支以不同颜色标识出来,将教学的重难点自然融入图中,以生动形象的图示帮助学生理解故事逻辑架构,强调其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功能。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即故事展开过程,对于学生的理解、产出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中的作用
1.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故事、快速梳理故事架构
思维导图是故事直观的再现,其绘制的过程和故事情节的展开同步进行,导图中呈现的字句是全文的关键字句,同时其整体勾画出故事的梗概。因此,对于学生来说,从文到图,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能够很快抓住文章的主题、情节和关键词句,对于他们正确、深入理解故事起到了很好的帮助。反之,从图到文,学生能够根据导图的提示将文中的重点句、关键词抓出来,也为学生在独立阅读文章的时候提供了帮助。对于学生在阅读时梳理整篇文章的逻辑架构是非常有帮助的。学生可以根据导图将课文分成若干部分或若干层次,理清每个部分或层次中的信息关系,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
2.帮助学生扩充认知经验,增加英语语言积累
通过思维导图在课堂上的运用,能够使学生知道如何从一个主题衍生多个次主题进行描述,如放射性导图;能够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理清信息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如关联式导图;能够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事物发展的规律,如主线式导图;能够将相关事务进行对比,渗透多元思维,如对比式导图。诸如此类,都可以帮助学生扩充认知经验,增加语言的积累。
3.帮助学生优化思维模式,提升语言产出的能力
思维导图呈现出文中的关键词和基本要素,是一篇文章的重难点,在图中醒目地标识出来,能够引起学生更广泛的重视,能够使学生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掌握重点词,并且学会其运用方法。研究证明,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复述课文或讲述故事的能力大大提高,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能够根据导图中的基本信息复述课文,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能够在关键字句的基础上进行发挥,生动的讲述故事甚至改编故事。
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绘制模式
根据不同故事可以选择不同的绘制方法,同一篇故事也因为教学设计的不同而可能呈现不同的导图。在小学中高段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最常采用的是放射式、主线式、对比式和关联式。
1.放射式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由一个思考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人的记忆,也就是个人数据库。
比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的Helen Keller短文时,。因此我采用了“放射式”导图的绘制方式,选取Helen Keller为核心,以她个人情况为放射信息来绘制了导图,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复述故事。其绘制的过程和故事情节的展开同步进行,导图中呈现的字句是全文的关键字句,同时其整体勾画出故事的梗概。非常有利于孩子的学习。
2.关联式
在一些故事中有两个或多个相互关联的元素,它们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因此可以以理清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为绘图要点,其导图呈现各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称之为“关联式”。
比如在教学《He shouted, “wolf, wolf!》(《狼来了》)一课时,故事中的人物反复奔跑于“field”(田野)和“village”(村庄)之间,因此我们选取这两个地点为关联基本元素,辅之以线条和关键词帮助学生理顺发展脉络,使学生不仅清晰认识到故事的发展过程,还能够根据导图讲故事。
3.主线式
对于某些故事发展脉络清晰,能够用一条主线带出整个故事梗概的,其导图形式能够呈现出一条清晰的发展主线的,称之为“主线式”。
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一则小故事《我的第一次飞机旅行》中,我们就采用了主线式。这篇课文的故事发展线索非常清晰,层次分明,每一个句子里的动词都能够凸显出故事主人公的行为变化,故事也随之展开,而且本课学习的重点之一就是运用动词过去式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因此我采用了“主线式”导图的绘制方法,选取每句中的动词为图中的关键词,在恰当的位置添加生词,这样既突出了本课的学习重点又帮助学生搭建起理解课文的桥梁,在学生讲故事的时候可以脱开书本进行。
4.对比式
在一些故事中有两个或多个明确对比的元素,可以以这些元素形成对比主体,导图能够将各主体中相对应的特性进行比较,称之为“对比式”。
比如在我教学《Gulliver in Lilliput》(《格列佛游记》)一课时,主人公在码头和海上有不同的行为、心情变化,码头和大海也有不同的天气变化,因此在进行这课的教学时我们采取了“对比式”来绘制思维导图,使学生不仅理解了故事的发生发展,更因为明显的对比使学生了解了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这一哲学理念。
除了上述四种常用的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我们认为根据故事的不同,还可以有更多种类的导图绘制方法,或者是几种方式的结合。
通过思维导图在课堂上的运用,不仅能够使学生知道如何从一个主题衍生多个次主题进行描述,还能够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理清信息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能够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事物发展的规律,能够将相关事务进行对比,渗透多元思维。相信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的英语阅读课堂会在思维导图的环境中,因为思维导图助力呈现为一种绽放活力的课堂样态,小学英语课堂因此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曲智男.画出你的世界:思维导图实战手册(修订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小学英语阅读
思维导图以图文并重的方式再现故事的发展脉络和关键词,将不同信息分支以不同颜色标识出来,将教学的重难点自然融入图中,以生动形象的图示帮助学生理解故事逻辑架构,强调其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功能。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即故事展开过程,对于学生的理解、产出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中的作用
1.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故事、快速梳理故事架构
思维导图是故事直观的再现,其绘制的过程和故事情节的展开同步进行,导图中呈现的字句是全文的关键字句,同时其整体勾画出故事的梗概。因此,对于学生来说,从文到图,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能够很快抓住文章的主题、情节和关键词句,对于他们正确、深入理解故事起到了很好的帮助。反之,从图到文,学生能够根据导图的提示将文中的重点句、关键词抓出来,也为学生在独立阅读文章的时候提供了帮助。对于学生在阅读时梳理整篇文章的逻辑架构是非常有帮助的。学生可以根据导图将课文分成若干部分或若干层次,理清每个部分或层次中的信息关系,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
2.帮助学生扩充认知经验,增加英语语言积累
通过思维导图在课堂上的运用,能够使学生知道如何从一个主题衍生多个次主题进行描述,如放射性导图;能够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理清信息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如关联式导图;能够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事物发展的规律,如主线式导图;能够将相关事务进行对比,渗透多元思维,如对比式导图。诸如此类,都可以帮助学生扩充认知经验,增加语言的积累。
3.帮助学生优化思维模式,提升语言产出的能力
思维导图呈现出文中的关键词和基本要素,是一篇文章的重难点,在图中醒目地标识出来,能够引起学生更广泛的重视,能够使学生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掌握重点词,并且学会其运用方法。研究证明,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复述课文或讲述故事的能力大大提高,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能够根据导图中的基本信息复述课文,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能够在关键字句的基础上进行发挥,生动的讲述故事甚至改编故事。
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绘制模式
根据不同故事可以选择不同的绘制方法,同一篇故事也因为教学设计的不同而可能呈现不同的导图。在小学中高段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最常采用的是放射式、主线式、对比式和关联式。
1.放射式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由一个思考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人的记忆,也就是个人数据库。
比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的Helen Keller短文时,。因此我采用了“放射式”导图的绘制方式,选取Helen Keller为核心,以她个人情况为放射信息来绘制了导图,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复述故事。其绘制的过程和故事情节的展开同步进行,导图中呈现的字句是全文的关键字句,同时其整体勾画出故事的梗概。非常有利于孩子的学习。
2.关联式
在一些故事中有两个或多个相互关联的元素,它们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因此可以以理清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为绘图要点,其导图呈现各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称之为“关联式”。
比如在教学《He shouted, “wolf, wolf!》(《狼来了》)一课时,故事中的人物反复奔跑于“field”(田野)和“village”(村庄)之间,因此我们选取这两个地点为关联基本元素,辅之以线条和关键词帮助学生理顺发展脉络,使学生不仅清晰认识到故事的发展过程,还能够根据导图讲故事。
3.主线式
对于某些故事发展脉络清晰,能够用一条主线带出整个故事梗概的,其导图形式能够呈现出一条清晰的发展主线的,称之为“主线式”。
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一则小故事《我的第一次飞机旅行》中,我们就采用了主线式。这篇课文的故事发展线索非常清晰,层次分明,每一个句子里的动词都能够凸显出故事主人公的行为变化,故事也随之展开,而且本课学习的重点之一就是运用动词过去式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因此我采用了“主线式”导图的绘制方法,选取每句中的动词为图中的关键词,在恰当的位置添加生词,这样既突出了本课的学习重点又帮助学生搭建起理解课文的桥梁,在学生讲故事的时候可以脱开书本进行。
4.对比式
在一些故事中有两个或多个明确对比的元素,可以以这些元素形成对比主体,导图能够将各主体中相对应的特性进行比较,称之为“对比式”。
比如在我教学《Gulliver in Lilliput》(《格列佛游记》)一课时,主人公在码头和海上有不同的行为、心情变化,码头和大海也有不同的天气变化,因此在进行这课的教学时我们采取了“对比式”来绘制思维导图,使学生不仅理解了故事的发生发展,更因为明显的对比使学生了解了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这一哲学理念。
除了上述四种常用的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我们认为根据故事的不同,还可以有更多种类的导图绘制方法,或者是几种方式的结合。
通过思维导图在课堂上的运用,不仅能够使学生知道如何从一个主题衍生多个次主题进行描述,还能够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理清信息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能够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事物发展的规律,能够将相关事务进行对比,渗透多元思维。相信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的英语阅读课堂会在思维导图的环境中,因为思维导图助力呈现为一种绽放活力的课堂样态,小学英语课堂因此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曲智男.画出你的世界:思维导图实战手册(修订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