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新国散文小论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ny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文是我最关注的一种文体,这或许是基于我长期从事散文创作的缘故。司新国先生的散文,是在2018年走进我的视线的。一看到他的行文,我便觉得眼前一亮,宛如在辽远的荒漠之中看到的一泓清泉。阅他的每一篇散文,无不令人心旷神怡,感触颇深。他的散文已经在某种意义上说,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对当今生活碎片化散文大行其道于报纸副刊与文字杂志的一种“救赎”。很多人认为,散文就是记叙自己的生活,把散文简单化,认为只要是将某件事情叙述清楚,哪怕是泛泛而谈,也称之为散文。这些理论我不敢苟同。
  散文是一种非常嚴谨的文体,它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辞海》认为,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韵文与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统称散文。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脱离散文的范畴,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从广义中来看,似乎散文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但要是要让散文的境界上一个层次的话,恐怕也需要作者很长时间的修炼。司新国先生的散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他写人写事乍一看都是表皮,其实是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和思想凝聚。他从小我出发,用笔触书写大我,颂扬大爱,这是许多作者很难有的一种写作胸怀的。我常说,要将散文上升到一种境界,需要的就是大爱,大痛。大爱幅员千里,大悲感天动地。这种大情怀的写作,是当今散文创作中普遍存在的生活化、碎片化、小我化的写作范畴中亟需要做出改变的。司新国先生的散文,似乎已经在大情怀写作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并探寻着属于有明显自我意识为基础的大情怀散文写作。毫无疑问,他的散文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能够在冗杂繁多的散文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散文创作中,语言美是很重要。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积淀之外,还需要有清新娟秀的华丽辞藻来书写。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世界观,培养我们高尚的情操,还能从中领悟和学习作者遣词造句,选材立意等散文语言技巧。读之如潺潺流水,娓娓而来。显然,司新国的散文创作在语言方面是极有成就的。他的语言轻快,自然流畅,十分凝练,往往简单的几句描写便勾勒出他心中的所需和所想,沁人心脾。
  上世纪,著名评论家肖云儒先生提出了“形散神不散”的散文论调,给无数散文写作者带来散文创作的方向。其中“行散”主要说的是散文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拘束,束缚。它强调的散文创作手法不拘一格,但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但都要为了你所要表达的精神而服务。纵观司新国先生的散文,他的每一篇都立意深远,颇有看头,轻的地方很轻,重的地方很重。他的散文借助地域生活,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从各个层次来表述他的真实情感。真正做到了物与人的统一性,展现出了更加深远的思想内涵。令读者读后,能在悄无声息中感触到很多,并意犹未尽,浮想联翩。可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散文,其实是距离人们最近的一种文体。记得在一次文学座谈会上,著名作家蒋子龙先生就曾说过,如今,其实是散文在支撑着中国的文坛。在这个生活节奏飞快的社会上,很多人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阅读一篇长篇巨制,而诗歌的晦涩难懂需要读者反复琢磨,思虑,仿佛受众也很小。这样,散文便因了社会的变迁讨巧地走进人们的茶余饭后。司新国先生的散文,便是我茶余饭后经常出现的。显然的是,他的散文创作已经上升到了大情怀的写作,他已经或者早就走出了“小我”的创作,而且创作方式和技巧也非常娴熟。
  日后,司新国先生必定会让我们领略到更多的惊喜。

其他文献
有朋友自远方来,看了太昊陵,关帝庙,又一起去邓城。驱车出商水向西,经马门往北上沙河堤。未到邓城,己让朋友惊叹不己。五步一站,十步一停,但闻镜头响,人向水边去。花间舞蝴蝶,声高惊鸟飞。  不是朋友矫情,朋友酷爱攝影,且是发烧级驴友。但看他那长枪短炮、一应俱全,就是一个走南闯北,吃过“大盘荆芥"的主。景色美极,即使我不谙攝影,也知道处处可入镜,入目皆画屏。  正是春二三月,万物复苏,鸭凫鹅浮,水流潺潺
期刊
没有人能躲过《觉醒年代》的安利。暑期,我就被儿子安利了无数次《觉醒年代》。  该剧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背景,讲述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新文化运动领军人物的艰难探索,蔡元培、鲁迅、辜鸿铭等民国时代文人的革命风骨,以及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英烈人物的热血岁月,当然也有毛泽东、周恩来等新一辈革命领袖的青春时光以及他们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展现了从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中国共产党成立
期刊
六月里繁花似锦,阳光的暖颜斑驳了一地惆怅,但其间总有善意的花朵绽放心间,善良的魅力永远不会消退。  ——题记  城市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压榨着人们身上所剩无几的精力,生活节奏加快了,生活压力更大了,让人无所适从,善良却渐行渐远。细数岁月留下的光阴,一路找寻,终与善良邂逅。以一颗无尘的心,还原生命的本真,以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生活中的所有。让心充满希望,与善良相随,走过红尘喧嚣,走过泥泞坎坷,在清清浅
期刊
终有一天,老沟被掩埋了,我再回家时,老沟的记忆已然尘封,只留在一片黄土地里,什么都变了。  ——题记  立秋,黄昏临近,公园不远处的一条河里,几个大爷穿泳衣,戴泳镜,好不惬意地游来游去。忙碌了一天后的光景,看似这么美好。这让我突然想起,老家的某个角落,也有陪伴我长大的一条河,老家都喊它“沟”,这条老沟啊,真是我童年的缩影。  小时候,老家的老屋外,往南走不到五十米的样子,就有一条横穿东西向的老沟。
期刊
欣赏以风霜为主色调的画面,总会在模糊中感受到美丽;观赏由风霜构筑而成的风景,总会在非怡人环境中收获惬意;聆听用风霜谱写出的乐曲,总会让心灵走向幽远意境。风霜有着浓厚的艰难、困苦的色彩,它沿着时间的轨道悄然倾洒在大地时,也会在岁月之河轨道流淌出几多沧桑。有着2600多年历史的广府古城,伴随着千年风霜,承担起种种磨难,用沧桑变化描绘着新气象,使这座古城墙有了更强的悠久性、凝重性和深远性……  广府古城
期刊
李健版《父亲写的散文诗》还未听完,我的眼里便已噙满泪花。  我的父亲生于1956年,和歌词中的父亲同属一个时代。而1984年,我刚刚两岁。  父亲兄弟姐妹八人,我有三位叔叔和四位姑姑。大姑最大,其次是父亲。  父亲是长子。我初三那年读了巴金先生的《家》,总觉得父亲很像书中的大哥觉新,心里便很难过,为父亲难过。与觉新不同的是,觉新错过了梅表妹,而父亲母亲是自由恋爱,婚姻美满。还有一点不同的是父亲并不
期刊
那一天去陈胜出生的村子采风,一位当地的老者正在讲话,我不顾坐在角落的位置,冷不丁插进一句热乎乎的言论,观点很流行,并无甚高论,他停下来,望着我很认真地听。在座者数他职位高,他一听,大家也只好跟着听,听得我一阵脸红,仿佛午饭的酒提前喝了。  午饭是乡政府招待的,书记是他的老部下。出于礼仪和感情,对方想要开酒敬一圈。他摆摆手不让,说:“有中央八项规定管着哩,工作餐不让饮酒。”  无酒不成席,东道主有點
期刊
一  这个冬天就这样迅猛地踏着铿锵的步伐来临了。一朵雪花的思维还在秋天跋涉,追赶着季节的脚步。寒风容不得它过多准备,硬生生把她捋进冬天的怀里,她还来不及流下最后一滴泪。  或许不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就会被这一轮回远远地甩在身后。语言落伍、情感落伍,执着的思念也在飞速变幻的世界里落伍了。前卫们嘲笑着她的单纯,对一份没有经过华丽装饰的淳朴不屑一顾。大家都紧紧追随着季风。  还没有完全褪去绿色的叶子以速
期刊
去白鹭公园前一天,我有些兴奋,竟觉得第二天不是去看白鹭,而是去赴一场美丽的约会。在我心里,白鹭雪白的蓑毛,弯曲的长颈,张开的翅膀,翩翩的舞步,始终宛如一个飘逸的舞者。记忆中,它只能飞翔在烟雨迷蒙的江南水乡,或是立于芳草萋萋的湖海之滨。真不敢想象,在商水县魏集镇会有一个白鹭森林公园,会有成千上万只国家珍稀重点野生二级保护动物白鹭在这里栖息。  从汾河堤下车,眼前是一片林海。郁郁葱葱、层层叠叠,树影婆
期刊
2019年的最美人间四月天。我兴致勃勃地随着米脂县历史文化遗址考察采风团前往古银州今横山考察采风。一路上听米脂县作协主席高埃飞先生对米脂历史风云人物的详细讲解,让我更加眷恋我脚下的土地,特别是闯王李自成的出生地与祖坟等唤起了我曾经的童心未泯。  大顺帝李自成是母亲幼时给我们讲故事最多的一个重要人物。什么黄来儿放羊时只顾在山头睡大觉,他用手里的小镢头在草地上画一个圈,羊就乘乖地在他画过的圈内吃草,久
期刊